谢如墨本意也打算动一动的,原先是想着调查清楚之后从江南道借兵,但现在惜惜带着玄甲军和好些高手来,师父那边也找了梅山各派弟子,如此三四百人全是习武的,还有不少高手,那么打起来胜算颇大。
根据山势地形,只能灵动作战,不可大举进攻,防着他们有什么陷阱,再说他们屯兵于此不知道多少日子了,应该练了作战的策略,大肆进攻容易造成伤亡。
他把自己的意见也说了说,大家都认同。
第1268章 但凭王爷吩咐
庐州有一家永乐楼,在波澜壮阔的庐州江边伫立着,来永乐路消费非富则贵。
但永乐路的左侧角,对着码头有一处空旷杂乱的地方,每日都有商贩在这里摆摊。
有卖饭的,有卖烧饼的,有卖馄饨的,这里物美价廉,来这里觅食的多是普通百姓以及码头上的苦力。
每一个摊子外头,有几张粗陋的矮桌子,放几张小板凳,食客便可大快朵颐。
这里十分嘈杂,谈论什么的都有,唯独没有谈论国事的,对普通百姓来说,那太遥远。
其中卖馄饨的摊档前,坐着两个人,他们衣着也是比较朴素普通,一人穿着灰色棉袄,带着一顶发白的帽子,大约在三十岁上下。
另外一人约莫四十来岁的样子,穿着青色粗布衣裳,春日寒冷的天气,他衣衫显得有些单薄了,但一碗馄饨下了肚,他额头竟冒出了细碎的小汗珠。
吃完把碗一搁,灰色棉袄的男子便说:“如此,便不管了?”
青衣中年男子擦拭了嘴角,声音低沉,“他们有备而来,舍了吧。”
“可惜了。”灰衣男子说。
青衣男子看着碗里剩余的汤,上头泛着一层薄薄的油和几粒香芝麻,“也是时候该让燕王着急着急了,否则他总是按着不动,日子久了,人家的位子坐得越发稳,便更无胜算。”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京里要把燕王放回来?”灰衣男子觉得京城那位不可能不知道燕王有谋逆之心,放了他,岂不是等同放虎归山?
青衣男子冷笑,“因为,他们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
灰衣男子一惊,“我们暴露了?”
青衣男子说:“还没,如果我们暴露了,谢如墨来的就不是庐州,而是我们的地方了。”
他用筷子搅混着残羹,那本来清澈些的汤底被他搅得浑浊起来了,他眼底发出冷锐的光芒,“谢如墨来庐州大概也是想逼我出来,所以大石村的事我们不能插手,而且这变相是帮了我们,逼着燕王尽快起兵,不能再拖。”
灰衣人想了想,点头道:“是的,谢听澜一旦被押送回京,燕王必定方寸大乱,他现在已经急了,逼一逼,他会动手的。”
青衣男子语气淡淡,“那就通知好沙国与西京,该动的,准备动起来吧。”
“是!”灰衣人脸上有一种紧张感与期待感,仿佛是终于走到了这一条。
倒是青衣男子显得十分松弛,说出让沙国与西京做准备的时候,他语气就像是在吩咐厨房今晚做什么菜。
他们对话的声音都不高,加上四周环境嘈杂,无人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加上两人衣着也十分普通,任谁见了也不会相信他们在商议谋反大事。
谋反,对老百姓来说也是很遥远的事情,虽然,谋反首先受到伤害的事他们。
梅山门派的人陆续入城了。
谢如墨去了庐州府衙,对庐州知府亮出了身份。
庐州知府徐桂敬得知大石村那些村民是逆贼的私兵,倒吸了一口凉气,瞬间只觉得脑袋都不稳固了,随时要掉下来。
慌乱之后,他立刻道:“下官定必配合,但凭王爷吩咐。”
在任期间,竟然对逆贼私兵视而不见,这是大罪。
眼下只有立功,才能保住自己的人头,官位已经不重要了。
第1269章 剿匪行动
这一次行动被冠以剿匪的名义。
行动前夜,他们坐在一起商讨,这行动不算危险,任务也不艰巨,只是可以肯定这庐州大石村的人,不是之前的雍县私兵。
所以,燕王的人都转移到哪里去了呢?
之前谢如龄说过好几个州县都有这样的据点,他想,大概也是像大石村这样的规模。
几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没有卫所的地方,只凭当地官府,根本歼灭不了五千人,反而很容易就被反杀占领。
如果是好几个地方同时起事,对百姓会造成极大伤害,等大军杀到的时候,不知道已经被占领了多少地方。
所以,这一次剿灭庐州私兵不是问题,大的问题都在后头。
这些年,因着南疆战事,燕王一直发育扩大,朝廷对他也没有丝毫的防备,纵然南疆胜利之后,有所遏制,可到底已经有一定实力,现在更有一个人在背后运筹帷幄,连这个人是谁都不知道,谢如墨感觉到有些被动。
来庐州之后,他一直都在想这个人是谁。
原先他和于先生分析的时候,有排查过很多人,唯独有一个人被他们排除之后,又重新进入视线,总是在他脑子里挥之不去。
按说这个人并不是最大嫌疑,因为派人调查过他,他的封地算不得十分富庶,却也十分太平,他府中也没有养多少府兵,他封地更无异常情况。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此人应该是被排除的,但是谢如墨把他排除之后又重新把他的名字写上去,就是因为有着不正常的情况。
这个人显然是站在燕王的身后去谋虑的,也就是说,他不需要大肆招兵买马,只需要在燕王背后暗中经营,从燕王身边的人下手,最终可以把燕王的一切收归囊中。
如果一开始他做的是这个打算,那么他这些年不会静静等待,他一定会发展自己的暗路。
这暗路才是最可怕的。
他想到了南疆战役,在岳父和大舅哥他们力战之下,本已经把沙国赶出去了,他们却又能马上卷土重来,恢复得这样快,可见在军费上和装备上有外援。
所以,此人有可能勾结了沙国。
加上听惜惜说沙国有探子潜伏在京城南风馆,他越发觉得自己的猜测接近了真相。
可如果这个是真相,此人不免太过冒险,因为这样做很有可能就不仅仅是把南疆送给沙国,有可能是整个商国都将是沙国的囊中之物。
除非,他有办法牵制沙国,让沙国只取南疆。
真是这样的话,成凌关也需要小心了,说不准西京也有他的经营。
他暂时把这些抛诸脑后,先应付眼前一战。
以此同时,他给南疆的方天许和成凌关的外祖父发了一封信,让他们最近提防些。
给方天许的信里,他特意着重了一点,也要提防王彪。
这个人就像是制作不精良的火铳,未必有多大的杀伤力,但随时都会炸膛伤自己人的危险。
信写好之后,拜托了萍无踪师姐的人送出去,同时八百里加急给皇上上了塘报。
剿匪行动开始了。
庐州知府极力配合,但人手确实有限,他建议往江南道借兵,他不是信不过王爷,实在是一群乌合之众去打在山中经营许久的私兵,太过冒险。
如果此战不能胜利,他人头会落地,因此纵然面对谢如墨再三拒绝,他还是一再提出。
最后是巫所谓不耐烦了,冲他吼了句,“不待就滚。”
这话几乎把他耳膜震碎,他脑袋嗡嗡了好一会儿,差点儿以为自己快要耳聋了,才听到外界的声音,顿时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第1270章 大获全胜
行动雷霆万钧,一队直捣大石村北路,这是进村的路。
但当然,在一队行动之前,其他分队已经先进山了,前后左右夹攻,人数虽然不多,布阵很合理,可谓是给他们准备了天罗地网。
但是,这场仗打得还是不轻松的。
因为地方实在太多,敌人对于山势地形十分的熟悉,幸好是巫所谓提前带人堵住了大石村密道的各处入口,才逼得他们不得不继续应战。
张大壮也顺便把那两名苦力给救了出来,让他去找那些人劝说他们不拿武器离开大石村。
那两人终于获救,已经又冷又饿,得知外头打起来了,他们慌忙去找住在山边的人,带着他们撤离。
但这些苦力劳作的始终是少数人,这里实打实有五千私兵,所以打得相对困难些。
几个时辰之后,二队占领大石村,切断他们的供给,把他们逼到山上,只要守住粮食,他们便只能在山中掠食,那样便容易暴露。
毕竟,他们面对的是一群武林高手,细微的风吹草动,都容易被发现。
至于庐州知府徐桂敬,则在北路口等着那些逃出去的苦力,将他们全部拿下,以免他们往外送消息。
其实,这样大的动静,庐州这边肯定有人会把消息报出去的,徐桂敬不知道那么多,只觉得此战异常凶险,一定不能让山贼土匪们有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