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秋后问罪不可能
砚台自然是没落在大皇子身上,吴大伴如何也得挡一挡,这节骨眼上,大皇子可不能出什么纰漏的。
但纵然没砸到他,大皇子还是被吓得哇哇大哭。
肃清帝怒道:“朕像你这般大的时候,千字文早已是倒背如流,你却两句都背不出来,从今往后,去你皇祖母宫里住。”
“儿臣不要,儿臣要和母后一起住,儿臣讨厌皇祖母。”大皇子听得要去跟皇祖母住,当即哭得更大声。
他不喜欢皇祖母,每一次去给皇祖母请安,皇祖母会像父皇一样问起读书的事,他真的很讨厌别人问读书,为什么一定要读书?
“马上带走,带去慈安宫。”肃清帝怒道。
桂生连忙叫了两个小太监,带着一同把大皇子带往慈安宫。
肃清帝气得一张脸涨红了,心头却觉得无比悲凉,他的嫡长子,怎会是这样的废物?
吴大伴收拾好砚台,神色一言难尽的复杂,轻轻道:“皇上息怒。”
肃清帝胸口起伏,怎也压不住满腔愤怒与焦灼,他想过最坏的可能一旦出现,便请母后垂帘听政,等大皇子长大再归还政权。
但这样的一个废物,便是母后呕心沥血,也无法把他培养成材,只怕还会变成白眼狼。
他闭上双眼,一宿未睡的倦意袭来,但脑子无比清醒。
半晌,他睁开眸子盯着吴大伴,问道:“你认为,北冥王去向何方了?”
吴大伴心里是有猜测,没敢说出口,也轮不到他来说,“奴才不知。”
肃清帝神色淡冷,“你是否想说,他或许是去了南疆?”
吴大伴抹了抹额头细密的汗珠,“奴才不敢妄自揣测。”
肃清帝伸手扶额,倦意浮在脸上,“就算他去了南疆,他如何能未卜先知王彪临阵逃脱?莫非齐麟他们早就查到王彪的意图,去信给他?但为何齐麟不先禀报朕,而是选择告诉他?或者往大一些猜,他在南疆留有自己的探子,南疆有任何情况他都可以马上知晓,比朕知晓得更早。”
吴大伴越听越害怕,心都悬在了嗓子眼上。
肃清帝笑了一声,“如果他真知晓情况,就该先禀报朕,这样偷偷上战场,却无兵符,南疆军是听他的,还是不听他的?”
吴大伴心下叹气,即便北冥王是上南疆战场,也等于是给自己埋下了一道雷。
王彪一走,肯定是带走了兵符,没有兵符,却能号令南疆军,那么等他凯旋回来,收不收兵权已经没有意义,只有他死,才能解除威胁。
肃清帝道:“但他不会去南疆战场,这样于他百害无一利,没有朕的旨意,他上阵领兵,犯了大罪,便是立功也不可功过相抵,他这么聪明的人,你觉得他会做这么愚蠢的事吗?”
吴大伴垂眸,合着都让您说了呢。
肃清帝自嘲地笑了笑,他明白自己嘴上这么说,心里是真盼着谢如墨是上了南疆战场。
哪怕无旨前往,他也可以宽恕不追究。
北冥王府。
宋惜惜今日起了个大早,昨日便知道王彪脱逃的消息,也知晓穆丞相奏请皇上御驾亲征。
今日她该入宫,为师弟求一道带病上战场的旨意。
想秋后问罪,那不能够。
第1306章 为夫请旨
御书房,今日非早朝日,一宿未睡的肃清帝召集了官员就南疆战事继续商讨。
无人能给出除了御驾亲征之外的有用建议,举荐的人也不合适。
他忧心如焚,满腹怒火朝着他们发了一通,“满朝肱骨,关键时候无一人能用,食君之禄,不思担君之忧,要你们何用?”
满殿文武都不敢作声,心里都颇感无奈,能有什么法子啊?皇上总说提拔年轻武将,却也不从北冥军与宋将军里挑选。
宁可提拔一个久不上战场的王彪,也不从齐麟他们中选。
肃清帝冷冷扫了一眼,想起王彪是自己一手提拔上去的,更觉得怒火焚心,“孔阳,你带人查抄平西伯府,王彪家眷没入天牢,听后处置!”
京兆府尹孔阳出列,“臣领旨!”
领旨之后,他在大家暗暗羡慕的眸光中告退而去。
就在孔阳刚离去,肃清帝见他们沉默,怒火再提升的时候,吴大伴飞快进来,道:“皇上,宋大人求见。”
肃清帝到了唇边的怒骂,瞬间咽了回去。
他眸色微动,“问她有何要事?告诉她,朕正与满朝文武商议军务。”
他是让吴大伴去问宋惜惜,她要说的话只能单独说给他听,还是可以告知满朝文武的。
吴大伴不用出去,他道:“宋大人说正是听闻此事,要来和诸位大人一同商议。”
肃清帝猜她会来告知谢如墨的行踪,但这是能当着所有人的面说的吗?
不过,知晓她素来聪慧,倒是看看她能如何颠倒黑白。
“传!”肃清帝道。
宋惜惜在诸位大人殷切的眸光中走进来,她目不斜视,上前单膝跪下,“微臣宋惜惜,参见吾皇。”
“起来!”肃清帝打量着她,好,倒是没见半点心虚,与那日撒谎的时候一模一样。
宋惜惜没起,依旧跪着,声音中气十足,“皇上,臣是来为夫君谢如墨求一道上南疆战场的旨意,他如今在梅山养病,已经好多,得悉王彪临阵脱逃一事,当即飞鸽传书给微臣,让微臣求皇上旨意,得了旨意他便马上从梅山出发。”
很多人在这一刻,发出了不加遮掩的舒气声。
肃清帝定定地看着她,那自信的模样竟瞧出了几分跋扈来。
但肃清帝笑了,笑得十分爽朗,“哈哈哈,不愧是朕的好弟弟,我商国的北冥王,来人,拟旨!”
拟旨速度那是一个飞快的,没一会,旨意已经放在宋惜惜手中,宋惜惜澹然道:“微臣相信王爷一定不辱皇命。”
满朝文武真真是松了一口气,北冥王就算心疾未愈,但只要他上了南疆战场,自然就能重振军心,稳住局面。
肃清帝看着宋惜惜道:“宋爱卿留下,朕有几句话交托,诸位爱卿先退吧。”
他的心情很复杂,但确确实实解了燃眉之急,更是觉得意外,他竟然真的是去了南疆战场。
诸位大人鱼贯而出,脸上的阴霾沉重一扫而空。
吴大伴立于君侧,想起皇上今日自语的话,依旧不能放心。
“你也出去吧。”肃清帝对他说。
“是!”吴大伴躬身告退而出。
偌大的殿宇,便只剩下肃清帝和宋惜惜。
“惜惜!”他唤她的名字,面容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朕问你,你可要如实说来,不得有所隐瞒。”
宋惜惜道:“是,皇上尽管问。”
肃清帝问道:“他压根没得什么心疾,对吗?”
宋惜惜没打算隐瞒,而且还有很多话不吐不快了。
第1307章 以上,臣冒犯了
她手托圣旨,道:“回皇上,王爷确实没有得心疾,瞒过林太医和吴大伴之后,他也没去梅山,而是直奔南疆。”
“你们是提前知道南疆的情况?”这是肃清帝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没有,他去南疆的时候,不知道王彪会临阵脱逃,他只是不放心。”
宋惜惜上前一步,道:“他不放心,因为那是与他一同把沙国人驱逐西蒙的战友,他们一同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有人把命丢在那里了,都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终于,南疆收复了,他高高兴兴地交了兵权,可如今沙国人卷土重来,且有与内贼勾连的嫌疑,他怎么能放心一个久不上沙场,只耽于逸乐的人当元帅?”
“他还说,南疆的百姓再也经不起一场战线扩张的战争,必须要速战速决,王彪缺乏作战经验,且好大喜功,一个错误的决定,会葬送很多士兵的性命,他说如果南疆没有王彪,他不需要去。”
肃清帝眸子倏闪,直指他用人不当了。
宋惜惜没放过他的表情,声音更高了些,"事实证明王彪就是没用,孬种,废物,还歹毒,如今因他脱逃而动摇军心,皇上也有责任。”
肃清帝的表情顿时像吞了一只苍蝇。
"至于为什么没有请旨上阵,是因为他知道您不会准许,您猜忌他,怀疑他,不是基于他有野心的事实,只是基于他能统兵且有民望的基础上,说白一句,是怀璧其罪。"
她再往前一步,颇有破釜沉舟之意,“皇上可以认定臣放肆妄言,有辱君上,但臣就是认为皇上从不信任他,哪怕他把心掏出来给您看,您都觉得肯定是藏着瞧不见的祸心。”
“他用这样的办法去南疆,是皇上逼的。我们难道不知道,他身为亲王无旨擅自前往作战区,是犯下了大罪吗?打了胜仗,不会有他的功劳,打输了,他身家性命不保,冒这样的风险,若皇上觉得他是有私心的,臣也无话可说。”
“以上,臣冒犯了!”宋惜惜说完,眸光没有退避,与肃清帝暗沉的眸色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