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清帝看着她激愤得有些发红的脸颊,心里的阴霾反而是驱散了不少,说到底,能如此直率说出心里话的人,没什么机心。
谢如墨怎么想的,他始终像是罩着一层云雾,不能看得清清楚楚,但宋惜惜肖父,一样的赤胆忠心,这点他能肯定了。
他心绪压下,不恼反笑,语气甚至是带了些许促狭的,“所以你一听闻王彪临阵脱逃,立刻便来讨旨意,如此他便是奉旨挂帅,而不是偷偷上战场的,朕不能再抹了他的功劳,对吗?”
宋惜惜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承受他的怒火。
以她所认识的肃清帝,在听了这样放肆的一番话,应该是会龙颜大怒的,他不许人挑战他的威严。
预料中的雷霆之怒没有来,反而,还用这样邻家哥哥的语气说话,她一时只觉得心里酸涩极了,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他如果也能用这种态度对师弟,那该多好啊。
眼眶陡然染了一抹红,她忍下心头酸楚,道:“臣觉得皇上委屈了他,他值得皇上给予最起码的信任。”
肃清帝望着她片刻,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来。
良久,他只干巴巴地道:“他确实值得朕给予信任,你误会朕了,朕没有怀疑他什么,李德槐确实提过让他上南疆取代王彪,朕没有同意,并非朕不信任他,只是燕王作乱,他背后的人还没揪出来,他还在替朕调查……”
他顿了顿,还是直接面对了自己的用人不当,“确实,朕承认是看走眼,错信了王彪,导致南疆局面失控,所幸皇弟的先见之明,替朕力挽狂澜。”
这话,算是赦免了谢如墨私自去南疆的罪,以及肯定了他对用人局势的了解。
宋惜惜还是高兴不起来,本来君贤臣忠,兄友弟恭,该是多美好的局面,不说所向无敌也起码是坚不可摧,偏偏,非得自己创造出一道嫌隙,把君臣兄弟划分出敌我来。
但今日没因冒犯圣颜而获罪,也算意外之喜。
第1308章 这是什么要紧事吗
殿外的吴大伴吓得浑身冷汗,双腿发软,甚至宋惜惜走出来的时候,他还觉得一颗心吊在半空。
皇上没有震怒,也在他意料之外。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躬身相送。
宋惜惜用仅仅两人能听的声音说:“公公放心。”
吴大伴心头一酸,“宋大人慢行。”
宋惜惜走后,吴大伴入殿伺候,他偷偷看了皇上一眼,见他脸色竟是带着欢喜的,不由得暗暗惊讶。
今日一早送了大皇子去慈安宫的时候,他还说便是北冥王上了南疆,也依旧是别有用心的,怎地如今却欢喜起来了?
真是君心难测啊。
肃清帝看了他一眼,“传膳!”
自从王彪脱逃的消息传来,他就一口没进。
吴大伴叫人传膳,重新给他换了杯茶。
肃清帝口腔发干发苦,饮了一口才觉得好受些。
“想不明白了?”肃清帝语调轻松,心情确实有好转的。
吴大伴见他笑,便也跟着笑,道:“奴才不需要想明白,皇上高兴,奴才就高兴。”
肃清帝弯唇,“朕确实高兴,宋惜惜今日所说,若是皇弟心中所想,朕甚欣慰;反之,证明皇弟事事瞒着宋惜惜,夫妻没有同心同德,那么宋惜惜依旧可为朕所用。”
吴大伴笑着道:“皇上言之有理。”
“朕想起,与皇弟没什么嫌隙的那段日子,朕心里是很高兴的。”
肃清帝拳头放在唇上,咳嗽了几声。
他端起茶杯,再饮了一口,殊不知刚好嗓子痒,这水没咽下去咳嗽便起,把他呛得咳得竟直接呕吐起来。
他本就没吃什么东西,这吐,也吐不出东西,只吐出了些黄疸水来,还渗着一点血丝。
吴大伴见状脸色一变,立刻命人宣太医。
宣了林太医来,林太医说是肝肺火旺引起咳嗽,咳得厉害伤了喉咙,才会咳出一点血丝。
加上一宿没睡,也没进食,龙体自然也虚弱些。
吴大伴这才放下心来,唉,皇上哪怕是能让自己脑子静下来片刻,龙体定然康健不少的。
他就是想得太多了。
皇后今日自从大皇子被带走之后,心中便既期待又忐忑,她不敢派人出去瞎打听,免得在这节骨眼上被皇上发现,反而误了事。
等了一两个时辰还不见人回来,也没人来回话,她隐隐有些担心了。
但想想,既是安排大事,定然也要面见朝臣,或者叫钦天监卜卦,走走流程,让朝臣们知道大皇子是天命所归。
只是一直等到午膳也不见回来,她实是有些做不住了,派人出殿打听,才知道皇上竟然把大皇子送到了太后的慈安宫里抚养了。
她大惊失色,“为什么会这样的?兰简,皇上是因何事动怒?”
兰简姑姑也着急了,道:“听说是皇上让大皇子背诵千字文,大皇子只背了开头一句,底下的全是胡说,皇上一听便怒了,听闻还砸了砚台,幸亏是吴大伴帮忙挡住,才没伤到大皇子。”
皇后跌坐在椅子上,面容煞时白了,喃喃道:“好端端的,怎么还抽查起功课来了?这节骨眼上背什么千字文啊?这是要紧事吗?”
兰简姑姑道:“奴婢不若先去慈安宫探望一下大皇子,他去慈安宫,肯定不适应,惹恼了太后便更麻烦了。”
“快去。”皇后焦灼万分地道。
第1309章 就差那么一点点
兰简没能见到大皇子,只听慈安宫的人出来说大皇子在抄写千字文,太后不许任何人打扰。
兰简姑姑知道大皇子素来最讨厌抄书,怎肯乖乖听话?
慈安宫里的消息不容易打听,用银子打点也没有用,规矩大得很,她不得已死磨硬泡了一会儿,才仅仅得到一句模棱两可的话来,说是太后下了命令,今日什么时候抄完,便什么时候吃饭。
兰简姑姑大吃一惊,“大皇子自进了慈安宫,便不曾吃过?”
他天没亮便起来去锦华殿,早膳都没吃,如今都午后了,竟是不曾进食过?
没人再回答她了,她在外头站了许久,最终只得回长春宫里禀报。
皇后听说大皇子在慈安宫里连饭都不给吃,心疼得攥紧了手心,怒道:“那是她的亲孙子啊,怎如此狠心?不行,本宫要去慈安宫把他接回来,他几时吃过这种苦头?”
兰简姑姑急忙拦下,“娘娘还在禁足,不能去啊,再惹得皇上生气,这禁足之期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了。”
皇后直掉泪,气愤道:“难不成让本宫眼睁睁看他受委屈吗?”
兰简姑姑道:“您也说了,大皇子始终是太后的亲孙子,真饿坏了也是舍不得的,奴婢看,太后也是希望他能上进,或许经太后点拨教育,大皇子从此便脱胎换骨也不定。”
见皇后神色有所松动,兰简姑姑继续道:“娘娘莫要太担忧,皇上肯将大皇子嫁给太后抚养,证明皇上还是属意他的,大皇子辛苦一时,来日得益是无穷的,娘娘不仅不能怨,还要对太后感恩戴德才是。”
皇后拭去泪水,细细斟酌了一番,觉得也不无道理。
一时之苦,忍忍便是,来日方长,唯有早早定下位分,才不需要殚精竭虑为他筹谋。
如今娘家已是不济事,父亲母亲都不管,祖父又闹出那样的事端来,指望不上了。
她咬咬牙,道:“你再去一次,替本宫叩谢太后。”
“是,奴婢马上去。”兰简姑姑说完便立刻又出去了。
只是伴随着兰简姑姑的再一次回来,却带回了一个让皇后震惊的消息。
“你说什么?北冥王请旨去南疆?他不是患了心疾吗?”
兰简姑姑道:“听说他是在梅山养病,听得说王彪临阵脱逃,便飞鸽传书给王妃,替他请一道旨意,皇上已经恩准了。”
皇后愣愣地坐着,“那就是说,皇上不御驾亲征了?”
“应该是的。”兰简姑姑还微微舒了口气,“如此皇上便不必冒险了。”
皇后看着她,冷冷道:“有什么好高兴?皇上不御驾亲征,意味着立太子一事遥遥无期。”
兰简姑姑轻声道:“慢慢筹谋便是,万事比不过皇上康健要紧的,眼下豺狼环伺,内忧外患,若无皇上,这江山不定是落在谁的手里呢。”
便知道兰简姑姑说的是实情,但皇后依旧不甘,分明就差那么一点。
北冥王为何不迟不早,偏偏这个时候飞鸽传书来?哪怕迟个一两天,等皇上决定了御驾亲征,册封了太子,再来信不行吗?
哪怕不真正册封,只要皇上跟大臣们提过一嘴,大臣们便知晓了皇上心意,以后自然懂得如何站位。
就差那么一点点啊!
——
很抱歉,因身体状态不佳,无力支撑目前的更新量,今天开始改为日更2章,希望各位读者大大见谅。不够看的话请存一段时间再看,也可以看我已完结的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