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惜惜继续说:“还有,今晚的刺客连逃走都有人掩护的,那些人需要吗?”
大家觉得在理,那些人太不需要了,那日他们走后,惜惜是马上出门口去追的,连影子都没瞧见呢。
穆统领调查了一番,来跟宋惜惜做个交代。
他的商国话很生硬,但也能表达清楚意思,说那些刺客都是原先太上皇养着的,被训练得特别痛恨商国人,虽然现在太上皇禅位了,但他们对商国人的恨意已经根深蒂固,才会策划这一次的刺杀。
穆统领说已经派人缉拿,并且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宋惜惜知道他今晚处理了几名护卫,也不想深究,深究也没用,那位太上皇是如何禅位的,估计很多人心里都明白。
成王败寇,输了的退场,但到底势力还有部分存在,西京内部其实还很混乱,尤其还是女帝成功夺位,这里头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反对她,巴不得搅和了这一次的谈判呢。
那位太上皇是成凌关被易昉杀死的西京太子的三弟,西京太子本来很得民心,在朝中也有分量,因此三皇子登基之后,虽然行事颇为疯癫,但也能因着西京太子而得到部分支持。
至于不支持他的,也不见得有多反对。
其他的世家和各股势力,大概也在明争暗斗,一朝天子一朝臣嘛,挤破头都想冒尖。
所以,这些刺杀的人,是不是太上皇的人也不好说。
总而言之,穆统领的保证没什么用,接下来必须要万分小心,万分警惕才行。
果不其然,两天之后再一次遭受到行刺。
而这一次的刺客,显然不是上一批,这一批武功差很多,很快就将他们打得溃不成军。
穆统领还擒获了几名刺客去审问,也不知道问没问出什么来,棍儿倒是看见几具尸体被拖了出去,应是用了酷刑,死状惨烈。
穆统领给的交代,和上回一样,说是太上皇的人。
第1506章 元新帝相邀
抵达西京的京都,已经是八月十三了,距离他们离开商国,足足过去了一个月。
午后,阳光正好。
秦王是躺在马车上进城的。
自入西京地带,他们遭受了七次行刺,最后一次来势汹汹,应该是出动了死士,玄甲军多人负伤,就连沈万紫肩膀都被挑了一下,幸好没伤及筋骨。
秦王会吓成这样,是因为刺客来的时候他正上恭房出来,刺客的剑已经刺破了他的胸口,眼看就要直接没入,宋惜惜发现及时,一个回身长枪先没进了刺客的胸口,再用桃花枪的带钩将刺客往后拖,秦王才捡回一条命。
他受了皮肉之伤,却像是受了垂危重伤那般要紧,嚎了半宿才肯消停。
苏兰基率领官员出迎,他如今是西京的丞相。
他一眼便认出了宋惜惜,拱手笑道:“宋将军,许久不见,英姿依旧啊。”
宋惜惜落马回礼,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他一眼,说实话,她一开始没认出来。
他老了很多,头发花白,连胡子眉毛都掺杂了白霜。
不过,精神瞿烁,眸光炯炯,比在南疆战场的时候,反而要更有活力些。
那时候,他是浑身裹着怒火的,冷威严肃,整个人像是没了活着的意志,只为复仇而活的感觉。
“劳丞相大驾了。”宋惜惜微笑着说。
“荣幸至极!”苏兰基笑着,又与李德槐等官员一一见过,因素兰基的商国话说得很好,不需要译官,倒是不怎么费事的。
寒暄过后,将他们先迎入皇家别苑,这皇家别苑平素不用来接待皇家使臣,这是唯一的一次,苏兰基说,这是也因为女皇陛下对商国使者团的重视。
素兰基得知秦王受伤,还派了他们的太医来诊治,这面子上的事情,苏兰基办得很足。
苏兰基还传了女帝的旨意,说知道他们一路辛苦,今日便先好好休息,明日设下宫宴款待。
大家着实也累得够呛,吃了一顿丰盛的午膳后,便去沐浴更衣稍作休息了。
宋惜惜一直睡到傍晚,睁开眼睛便看到宝珠在跟前候着了。
宋惜惜揉了一下惺忪的眸子,哑声问道:“你怎么不睡?”
宝珠笑着说:“睡了一会儿,认床,睡不熟。”
“你什么时候认床的?”宋惜惜笑着,坐了起身,见她面容露出担忧之色,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宝珠伸手给她把凉被掀开,道:“西京皇帝派人来接您,说是要请您进宫去一聚,只请您一人,没请其他大人。”
宝珠担心会有危险,毕竟这一路没少遇到刺杀。
宋惜惜哦了一声,伸伸懒腰舒展了一下筋骨,“我跟滋滋一同去,放心,苏兰基应该会派人沿途护送,他们不会让我们在京都出事的,这里,毕竟是他们的势力最大。”
“话是这样说没错,但这一路可没少遇到刺客。”宝珠担心地说。
“就因为我们在路上遇到不断的刺杀,就证明那些人知道,我们一旦入了京都,他们就没有机会下手了。”宋惜惜起身,准备更衣梳发。
她此番带的衣裳都是极为便利的,没有什么华服,她的身份是玄甲军指挥使,不是王妃,利落的衣着能便于随时出手开打。
天气比较闷热,她和沈万紫都是窄袖里衣加一件短式褙子,头发束起,没有多余的配饰。
苏兰基亲自来接,宽敞的宫廷马车,马车两旁各有三十余宫卫,手持武器,严阵以待。
第1507章 她并未得偿所愿
西京的皇宫金碧辉煌,气势恢宏,静卧于暗夜中,显得尤其的庄严肃穆。
入了第一道宫门,马车依旧可以行走在宽敞的宫道上,并不显得逼仄。
不过,这里的灯油像是不要钱似的,到处都点得通亮,下了马车一路沿着曲廊向前,入目的大树上都悬挂着多盏风灯,谁若是想藏身于树上,那是不能够的,一眼就能看到了。
苏兰基在前头带路,行至一处宫殿外,两名女官上前,和苏兰基用西京话交流了几句,便微微含笑对宋惜惜和沈万紫行了一个礼。
苏兰基道:“宋大人,沈姑娘,陛下请二位进殿。”
两位女官在前面引领,带着宋惜惜和沈万紫进了殿中去。
殿中陈设富丽堂皇,臂抱粗的两根雕梁立于两侧,仿佛直耸云霄,颇有压迫感。
元新帝坐在檀木雕花太师椅上,脸带笑容却也透着倦意。
宋惜惜和沈万紫朝她行了礼,她笑着赐座,望着宋惜惜,道:“朕听说是宋大人带领使者团前来,欢喜得紧,日夜盼着,终于把你们给盼到了。”
宋惜惜笑容里有认真,“得知陛下登基的消息,我也十分欢喜,祝贺陛下得偿所愿。”
她打量着元新帝一眼,便很快将眼前人与昔日的冷玉长公主重合,其实她没有多大的改变,一样的疲倦,一样的沉肃。
当皇帝,和当一个掌权的长公主,对她来说应该都是一样的,要操心的事情一件不少,或许还会更多些。
“得偿所愿,不容易。”元新帝说着,也笑了笑,“但好在,有些事情办起来方便些了。”
女官们张罗了茶水点心,都是西京的一些特色糕点,宋惜惜和沈万紫已经吃过晚膳,不饿,所以便只浅尝了点儿。
元新帝的手蜷成拳头,支在太阳穴上望着她们两人,说:“今晚请宋大人来,没别的事,只是想叙叙旧,说些体己话。”
宋惜惜点头,谈判开始之前,她们同为女子,惺惺相识,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坐下来好好聊聊天。
谈判开始之后,便只讲两国的利益了。
元新帝走了下来,和她们坐在一起,整个人显得随意了许多。
她望着两张年轻漂亮的面孔,看到她们美丽的灵魂和坚毅的意志,毫不掩饰自己的爱才之心,“我西京也会有像惜惜和万紫这样的好姑娘,她们会璀璨夺目,闪耀在我西京的史书里,和你们一样的。”
得女帝夸奖,沈万紫有些不好意思,“陛下谬赞了。”
元新帝说:“不是谬赞,是实话,我们西京九月将开恩科选仕,男女都可以参加,不会特开女子科举,他们将拥有有公平的机会,你们觉得这样好不好?”
这始终是西京的政务,两人都没别的话可以说,只能说陛下英明。
元新帝不介意她们不愿意深谈的态度,笑了笑,“但其实不公平的,从一开始就不公平,除非女子特别出色,否则各地学政不会收女子入学,女子也得不到举荐进入考场,当然,为了糊弄朕,他们也会从指缝里漏几个名额给女子,但绝对不会是最出色的,他们怕。”
沈万紫说:“他们怕女子真能托举半边天。”
“其一也;其二……”元新帝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却叫人看出了一种惨凉,“因为朕是女子,他们怕朕会更重用女官,如果坐在帝位上的是男人,他们反而不会这么害怕,不会这般严防死守,因为男人会捍卫男人的利益和地位,朕辛苦努力了这么久,却也没换来想要的,如何算是得偿所愿呢?这条路,还很漫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