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8章 她只是不想再打仗
她继续说:“讽刺的是,以往朕是长公主,可以高呼女子入仕,如今朕是皇帝了,却不得不徐徐图之,以平衡各方势力,削弱他们对朕的敌意和警惕,朕如今要考量的事情也多了,有时候心急气躁,恨不得把反对的人都砍了脑袋。”
宋惜惜想了一下,道:“其实当皇帝和当官的不管是男子或是女子,相信陛下的目的都是一样的,终究是为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为百姓的安居乐业,当国家繁荣昌盛,永无战乱,届时您想如何革新,都不会有太大的阻力,至于眼下,陛下还是要稳固自己。”
话没说得太明白,但元新帝是明白她的意思,如今国中还乱着呢,多方势力妨碍,稳得住朝局已是十分艰难。
她如果尖锐革新,自己的帝位都没办法稳固,谈何未来?
沈万紫认同宋惜惜,她道:“其实要做一件事情,不止一种办法,强行与他们对着干,是一个办法,但绝对是下下策,一个人的性格尚且难以改变,更不要说贯了千年的规则,陛下可以把观念种下,一定会有人沿着您的脚印,一步步走下去的。”
说完,她又谨慎地添了句,“就像我和惜惜在梅山习武的时候,很多人不服我们啊,但我们凭着实力将他们一个个打倒,喊口号是没有用的,最好的办法,还是本事过硬。”
元新帝若有所思。
她是认真思索她们的话。
半晌,她说:“你们说得对,是朕心急了,朕之所以心急,是因为这件事情在朕心里已经很多年,总觉得十分漫长,可这个国家没准备好啊,女子们也没有准备好,她们的实力还不足以跟男子对抗,要给她们时间,也给朕一些时间。”
元新帝没继续这个话题,放松地与她们说说女儿家的话。
她坐在这个位置上,满朝便不再有朋友,只有君臣。
唯有和异国的两个女子,能像朋友般聊聊天,她觉得很舒服。
元新帝其实更喜欢听沈万紫说,因为宋惜惜不可能完全抛开商国官员的身份,说话的时候未免过于谨慎和保守,更多是暗示。
沈万紫则不然,她的话匣子打开,有什么便直说,加上她如今暗中做的那些事情,对是非黑白有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话总是有几分见地的。
她们也谈了亲情,友情,爱情。
元新帝说,这些都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她每一样都会渴望拥有,但如果得不到,也不会强求,人生总会有些遗憾的。
遗憾不美,遗憾也不值得被歌颂,但这就是人生啊。
总的来说,相谈甚欢。
聊了将近一个时辰,她们才告辞而去。
元新帝望着她们的背影,端起凉了的茶水,在这闷热的夜晚里,她像一个寻常女人般和朋友谈了心事,倾诉与聆听,真的特别美好。
她希望和商国人做朋友的,对两国百姓都好。
但满朝文武赞成的人不多,便是她的心腹大臣,也觉得邻国便是敌国,没有做朋友的可能,只能暂时因利而聚,让她不要太过妇人之仁。
她没有妇人之仁,只是不想再打仗。
所以这一次谈判,她请了人来做斡旋,希望两国都能做出让步,让和平持续下去,百姓不再遭受战火摧残。
第1509章 北唐人
翌日的宫宴在申时便开始了,依旧是苏兰基亲自接送他们入宫。
正如之前所猜测那般,登基大典早就已经举办过了,此番主要是为了边线谈判,所以他们入宫之后,也没见到其他国家的来宾使臣。
满殿的皇室亲贵,文武大臣,对商国使臣倒是没表现出敌意,只是态度也没有多亲善。
不过,这种场合需要译官去翻译,所以大家的话题都不多,只是简单问候。
本以为没有别国的使臣,却就在入席的时候,元新帝对商国的使臣说:“今日还有北唐的贵宾,他们马上就到了,朕相信你们会一见如故。”
李德槐顿时激动起来,“北唐的贵宾?不知道来的是哪位呢?”
他激动也在所难免,因为王乐章带来任阳云的那些六眼铳,还有炮车,都是改良自北唐,听闻任阳云先生还曾经到北唐去学过。
作为商国的兵部尚书,他实在是想多了解,多学习。
北唐也一直是商国学习的榜样,不管是他们先进的武器,还有他们治国之策,都要比商国新锐许多。
当然,国情不一样,未必能全部都学到,可若能深谈,总有收获。
元新帝看到他们露出高兴之色,笑道:“来了便知。”
宫宴是枯燥疲劳的,但如果有北唐的贵宾,那就不一样了。
就在大家都期待之时,听得有人高喊,“北唐安丰亲王和王妃到。”
李德槐捂住了嘴巴,惊愕得说不出话来,眼底却是流露出狂喜。
宋惜惜也听过安丰亲王的名号,是听师父说的,师父十分敬重安丰亲王,想不到今日能见,她心里也实在高兴。
至于馒头棍儿他们则是表现得比较平淡,他们或许是听过,但并未记在心上。
就在大家都热情期待之下,看到了一群人浩浩荡荡出现。
待看到为首的那人之后,宋惜惜和沈万紫都瞬间呆住了。
这,这不是在成凌关蹭饭的那位吗?
再看其他人,依稀都有印象,尤其那几位面相凶恶的汉子,唤醒了她们已经模糊的记忆。
今日,他们穿着得体,衣裳鞋子应都是新的,没了那日灰扑扑的模样。
安丰亲王并非北唐的皇帝,但他的地位在北唐超然,在其他国家的名声也十分响亮,因此所有人都起身相迎,包括了元新帝。
安丰亲王牵着王妃的手上前来,满脸笑容地扫了一眼全场,然后对元新帝行了一礼,元新帝笑着道:“不敢当,王爷王妃快请入座。”
安丰亲王颔首,看向了宋惜惜和沈万紫,笑着道:“宋大人,沈姑娘,我们又见面了。”
宋惜惜和沈万紫忙拱手还礼,原来人家早就调查清楚她们的身份了,那一顿饭,应该是有计划地接近。
元新帝有些意外,“你们见过?”
安丰王妃笑着说:“我们途经成凌关的时候,饥困交加,是宋大人和沈姑娘赠了我们一顿饭。”
“原来如此。”元新帝笑着说,“那真是缘分了。”
安丰王妃认真道:“能坐在一起吃饭,自然是有缘分的。”
西京的一位王爷跟安丰王妃说了几句话,安丰王妃也用西京话回应,但宋惜惜没听懂,不过看那位王爷脸上的谄媚之色,应该是一番歌颂。
安丰亲王带来的黑衣人看样子也是训练有素的,他们入座之后便不发一言,眸子齐刷刷地看向外边,估计是在装作没听他们对话。
而殿外,宫人开始鱼贯而入上菜了。
宋惜惜参加过好几次宫宴,知道宫宴吃饭是次要的,主要还是你来我往的夸赞,以及说些隐喻的话做铺垫。
至于说什么,她心头自有一番盘算。
可接下来随着安丰亲王的一句‘用膳’,所有话都被止住了,就连元新帝提杯想祝酒,可全程北唐的人都只埋头干饭,放在一旁的酒杯,在宫人刚满上之后,瞬间又空了。
没有人可以找到机会说话,因为连安丰亲王夫妇都沉浸在美食里,没有抬起头给过任何人一个眼神,更没有说话的意思。
元新帝又不好只敬宋惜惜他们,只得自己饮了。
宋惜惜和沈万紫都觉得有一种怪异的熟悉感,之前在成凌关便是这样的,他们吃起来是一句话都不会说。
第1510章 见证
其实这样的场合,大家胃口都不会特别好,很多菜都只吃一口便叫人端下去。
但是,看北唐的那些人,他们是真的很尊重食物,不管上的什么菜,一律全部吃完,至于倒满的酒杯,也是会瞬间空掉,伺候他们的宫人怕也是累得够呛。
沈万紫想起他们在春满楼吃的那顿饭,也是没有剩下一点残羹,全部都光盘了的。
她有话想跟宋惜惜说,但现场除了吃饭的声音,就没有人说话,她也不好说。
不过,姐妹之间交流了一个眼神,便都知道对方的意思了。
沈万紫想说北唐的人出现在这里,或许和谈判有关。
宋惜惜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她一时摸不准他们是来斡旋调停的,还是来帮西京的,如果是前者固然是更好,估计谈判不会耗费很长时间便可签下条约。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就是拉锯战了,有北唐作为他们的后盾,商国很难谈。
商国这边的使臣,如李德槐和鸿胪寺卿心里大概也都明白,所以他们也没了方才的狂喜之色,反而显得有些心事重重,对眼前的菜肴也没多大的胃口。
可大家都在吃,他们也只得慢慢地吃着。
这大概是他们参加过最诡异的宫宴,有一种山雨欲来的可怕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