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玉案_知柚【完结】(25)

  普宁县的真实状况比陈乐康展示出来的糟糕百倍都不止,他们出门后,随便选了个方向,走了不过几条街,就进入了重灾区。

  保险起见,陈乐康肯定会把时珩休息的地方选在离灾民最远的地方,可见受灾之严重,几乎覆盖了整个县城。

  沿路都是随地而卧的百姓,个个都衣衫褴褛,他们所到之处,孩子的啼哭声、老弱病残的呻吟声、绝望压抑的哭泣声不绝于耳。

  大概是穿着太过格格不入,尽管天色已晚,可借着月光,还是不停有小孩子围上来,拽着顾青棠的衣袖喊“姐姐”。

  顾青棠身上没带什么吃的,她自己刚刚吃饱,吃到撑得几乎走不动路,再看看这些瘦弱无助饥饿难当的孩子,她觉得分外羞愧,因此更加急切地想帮帮他们。

  可她翻遍了自己身上,仍然找不到任何吃的或是用的。

  见她着急,时珩回头看了眼时义。

  只见时义跟变戏法一样,拿出来一个包袱,里面有鲜果和面饼,看样子,都是从宴席上拿出来的。

  顾青棠惊喜地看着时珩,时珩有些得意,扬起下巴,微微一笑,竟显露出几分少年的意气风发。

  越来越多的灾民涌到时义身边,时珩眼疾手快地拽了顾青棠的手腕,身后跟着时仁,三人从人群中脱身而出。

  以时义的功夫来说,分完吃的,可以很快脱身,自是不必担心。

  三人先行一步,沿路走下去,跟意欲冲向时义索要食物的灾民背道而驰。

  “这样的帮衬只能解一时之困,不是长久之计。”时珩低声道。

  在此之前,他对这些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天下之大,不幸的人那么多,他以前不觉得这些跟他有什么关系。

  可亲眼见到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之后,他的心迅速被一种名为保护欲的东西填满。这种感觉对他而言很陌生,也很新奇,当他意识到自己有能力保护这一方水土时,使命感也跟着奔涌而至。他在心里暗暗下着决心,一定要早日解决这蹊跷的水患。

  时珩的话也让顾青棠的心情跟着沉重起来。她知道,他们看到的情形,只是真实灾难的九牛一毛。且不说这水患绵延几年之久,就说这些受灾百姓,尚且有一方栖身之地,已是不幸中的万幸。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一定更为惨烈。

  看得见的那部分灾难,往往已经是最幸运的部分了。

  时珩走在最前面,顾青棠本以为他走得毫无目的,可七拐八拐的,他们的眼前越来越开阔了。

  顾青棠反应过来,他这是要去河道看看吧。

  没过多久,时义也赶了上来。

  他们四人向着河道的方向,越是接近河堤,地面越是泥泞。顾青棠提着裙角,踮着脚跟在时珩身后,目光所及之处,已经漫过河堤的水波依然湍急,大有随时冲出河道的架势。

  尽管带给一方百姓灾祸,可站在此处,顾青棠仍然能感受到水流带来的清新气息和开阔视野。

  “你们是外地人吧?”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佝偻着腰的老头,眸子阴沉沉地在四人身上来回扫视。

  老头的突然出现吓了顾青棠一跳,她条件反射般地往后退了一步,无奈脚下泥泞,绊了她一跤。时珩伸手扶住她的胳膊,她这才勉强站稳。

  时珩瞥了她一眼,抖了抖衣袖,转头看向老头时,换上一张谦虚的笑脸,“是,今日刚到此处,敢问老人家,您是在这里待了很多年了吗?”时珩边说边上前一步,把其余几人都挡在身后。

  这样的角度,又让顾青棠想到了那日在佥事府,他挡在她前面的样子。

  老头阴阳怪气地笑了几声,答非所问道:“夜之将至,灾祸必临!报应!报应啊!”说着,他摇头晃脑地离开河道,完全不理会时珩等人,与他们渐行渐远。

  河道蜿蜒曲折,竟像是将那老头吞入其中一般,没一会儿,老头便消失不见。

  “什么意思?”顾青棠从时珩背后探出个头,循着老人家消失的方向,皱眉问道。

  “夜之将至,灾祸必临。”时珩没回答她的话,而是将老人口中所说重复了一遍,随即,若有所思地看向天空。

  第二十二章 灾祸临

  当天夜里,骤雨来袭。

  顾青棠房间的窗棂开着,被风一吹,咣咣作响。

  半梦半醒间,她被雷声惊醒,跳起来关窗时,看着外面陌生的回廊,恍惚想起自己现下是在普宁县,连带着,又想起街上那些衣不蔽体的老人小孩。

  她一下就精神了。

  难眠的夜竟然这么难捱,顾青棠索性开了门,搬张藤椅出来,在回廊上看雨。

  有值夜的小丫鬟见她开了门,知道她没什么架子,便蹦蹦跳跳地过来跟她搭话。

  小丫鬟名唤柳儿,年纪很小,一开口就碎碎念个没完。拜她所赐,顾青棠打听到了不少关于水患的传说。

  说是河道边上原本有个水神庙,神准无比,得普宁县上上下下百姓的供奉。就在前几年,为了修官道,官府硬是把水神庙给强拆了。

  其实那个位置不是官道的必经之路,只是因为风景好,就硬拆了庙,这就惹怒了水神娘娘了,接连下了几天大雨后,河水冲破河堤,从此之后,普宁县再无宁日。

  百姓都说,这是普宁县的报应,上面的人犯了事,却要无辜百姓受罚。

  顾青棠从这话里听出来几分怨怼的意思,便问柳儿,下令拆庙之人是谁。

  柳儿撇撇嘴,先是不说话,末了来了句:“要修官道的,还能有谁。”

  笠日清晨,饭桌上,顾青棠把这一番话原封不动地讲给时珩听。

  “拆庙之后河水就冲破河堤,”时珩冷哼一声,看向顾青棠,“这么巧,你信吗?”

  顾青棠刚咬下去一口栗子糕,听到他这话,心下一惊。原本,她觉得普宁县这水神庙的事情传得太过神乎其神,这才讲给时珩听,却从未把事情往这个方向来想。

  若是真如时珩所说,有人趁着官府强拆水神庙的事,动了什么手脚,直接导致水患,那简直其心可诛!

  一来,这人成功把罪责转移到官府头上,甚至归根结底,官道是为圣上南巡所修,那便是皇帝之责。

  再者,为了将祸事闹大,这人甚至不惜让黎明百姓来承下这祸患,导致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继而使当今朝廷失尽民心……

  顾青棠冒出一身的冷汗,她想明白以后,直愣愣地看向时珩,却见他除去脸色不那么好以外,竟没有丝毫的意外。

  不愧是大人啊,连这样的弯弯绕绕都能未卜先知吗?

  “走。”时珩见她终于吞掉最后一口栗子糕,当即发话。

  顾青棠急匆匆地跟着起身,走之前,还忙不迭地端起茶杯,嘘着喝下几口,这才一路小跑跟了上去。

  一大早,陈乐康已经率领众官员在时珩落脚的府邸门外等候。红色的大门一开,时珩脚还没没踏出门槛,陈乐康就满脸堆笑地迎上前来。

  “时大人,不知您如何安排,是否要去灾区巡视?”陈乐康问道。

  要说昨天时珩对这些人还算不上厌恶,眼下,他可看见他们就来气。但他是大理寺少卿,他不能喜怒形于色。

  时珩的目光在一众大臣中轻飘飘地扫视一圈,面无表情道:“不必了,直接去河道。”

  听到他的话,陈乐康愣了愣。按照他的设想,时珩应该大张旗鼓地去巡视,之后再去赈灾的地方看看,多多亲近百姓才是啊。

  他自然想不明白,对于时珩而言,最不需要的,就是这些面子上的功夫。

  在陈乐康还不知道的时候,时珩就已经看到受灾百姓的水深火热;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他已经派了时仁和时孝去查访赈灾的情况。

  这一行,时珩带的人不多,但个个都是能以一当十的高手。

  现下,他的身边跟着时义、时忠、时礼礼和顾青棠。

  等到了河道,顾青棠终于明白,为什么时珩前一晚要拘着时礼礼和时忠好生休息了——他们二人水性极好,去勘察河道底下的情况,再合适不过了。

  大雨过后,水流较之昨日更为湍急。

  时礼礼和时忠双双对着时珩点了点头,便毫不犹豫地下了水。

  跟在他们身后的官员互相交换眼色,面面相觑。虽然嘴上不说,但他们大多都在心里腹诽,觉得这少年郎年纪轻轻便当上从三品大员,不过是沾了出身尊贵的光,居然能做出让人下水探查情况的决定,当真少年意气得很呐!

  目光短浅的人看不到远处的风景,这些官员怎么也想不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以时礼礼和时忠的水性来说,在水下闭气几个时辰都不带眨眼的。他们从小就被训练,身上的天赋自然不会被埋没。

  时礼礼和时忠下水以后,时义拿出一个铜壶,放在河堤之上,计算着俩人下水的时间。

  要等的时间很长,时义着陈乐康的人将河道边上一个久无人居的茅草屋收了出来,让时珩和顾青棠先进去歇歇脚,由他在外面盯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探案文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