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防备,自然要一块防备,哪有紧防一处,放松另一处的.道理。
“那安禄山巧言令色,后认玄宗陛下宠妃为母,算是玄宗陛下的干儿子。”说起这个,王维和白居易就恨其不幸,怒其不争。
可不是,李隆基亲儿子说杀就杀了,结果对一个干儿子倒是偏爱的紧。
可以说大唐之所以有安史之乱,全凭李隆基的昏庸胡为,只是这话王维和白居易两人只能在心里想想,不可能当众说出来。
“干儿子?他心可真是大啊!”李世民已经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不知阁下是?”看到身为寿王的李琩都没有出声,反而以对方马首是瞻的样子,王维和白居易好奇起李世民的身份。
很快他们脑海中就出现两个人名: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
至于李显和李旦之流,想也知道他们无法彻底压制住李隆基,更何谈肆意发怒。
“朕是李世民。”李世民道。
“太宗陛下,求太宗陛下救救大唐吧!”王维和白居易的猜测成真,两人二话不说“噗通”一声朝李世民跪下道,眼中泪水更是汹涌流出,看着李世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你们快起来,不用跪,朕为太宗,大唐就是朕的责任,朕自然不会放任不管。”李世民赶紧让人把王维和白居易搀扶起来,心里已经下定决心。
“你们再好好跟我们说说李隆基的事,比如李隆基是什么时候昏庸的。”李世民眯眼道。
既然李隆基前半生英明,后半生昏聩,那他只用活前半生就行了,趁着大唐国力还没彻底毁在他手里,赶紧送他下去。
“玄宗陛下一日杀三子后,宠爱的武惠妃很快惊惧而亡,之后玄宗陛下……纳了儿媳。”王维手捻佛珠,让自己冷静下来,回忆往事脉络。
“什么?李隆基纳了儿媳?”众人惊呼,然后下意识看向李治和武曌。
但很快他们就想到,“李隆基和他那儿媳相差多少岁?”
最起码十几岁肯定是有的。
“三十有四。”白居易叹道。
“真是荒唐,为老不尊。”李治怒喝道,虽然他和武曌之间也有些世俗不容,可是他们之间年龄相差不是很大。
不像李隆基,几乎可以做儿媳的爷爷了。
“就是,居然纳儿媳,哪里是明君所为!”李世民怒不可遏道,只觉得大唐的脸面都被李隆基丢尽了。
“不知我父皇强纳的那个儿媳是谁?”这时李琩苍白着脸色说道。
众人看着他难免同情,可不是,李琩可是李隆基的儿子,他也是有可能中招的。
但李琩很快就摇头,“不会是玉环的,我和玉环感情很好,我们还有孩子,父皇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他自我安慰着,自己都快要相信了,结果看到王维和白居易两人同情的目光,李琩只觉得脑海中的某根弦咻然断裂。
其他人看到王维和白居易的目光,也很错愕,“不是说李隆基宠爱寿王的母妃武惠妃吗?怎么这武惠妃一去,疼爱的寿王就突然从宝变成草了?”
“这前后差异的确大,可是别忘了,在这之前,谁也想不到李隆基会一日杀三子啊。”
“就是,感觉就是从这里,李隆基开始显露自己的本性。”
“你们告诉我,不会是她的,对不对!”李琩看着王维和白居易,想要求证道白居易看着快要崩溃的寿王,忍不住低下头去。
王维比他冷静,道:“武惠妃死后,玄宗先是让儿媳杨玉环出家为婆母祈福,之后又给寿王赐婚,断开两人的关系后,后迎了杨玉环入宫为妃,不仅对其十分宠爱,还加恩其家人。”
“杨玉环兄长杨国忠乃奸妄小人,玄宗对其却很信重,哪怕杨家仗着皇威仗势欺人,违法乱纪,玄宗也不在意,后安史之乱,将士们诛杀杨国忠等人,玄宗舍弃宠爱的杨贵妃,将其自缢在马嵬坡下。”
李琩不禁睁大眼睛,“这就是他所谓的宠爱?他强抢了玉环,却又不好好对待!”
有什么比心上人被人抢走还要心痛的事?那就是心上人不被珍惜,最后居然枉死。
想也知道玉环死后一定会背负红颜祸水的.名声,可是世人又何曾知道玉环从儿媳变成其妾的苦楚。
甚至这种事情一旦发生,他们连死都不敢死,就凭对方一日杀三子的狠辣,他们要是不顺从,一定会连累其家人,而他们的孩子,还那么的小。
“玉环。”突然,长孙皇后惊呼一声,众人扭头,只见杨玉环承受不住如此打击,直接晕了过去。
寿王赶紧过去,抱着晕过去的杨玉环一边无声的落泪,一边去帮她找神医:“先不要让玉环醒来,想办法让她睡一会儿吧。”
看到寿王这番姿态,白居易怔住,“汉王重色思倾国……杨家有女初长成……”
正是他《长恨歌》的内容,可是此时此刻,看着年轻俊美的寿王和国色天香的杨玉环,他突然觉得无地自容,因为他把杨玉环和玄宗之间的感情比作.爱情,寄托了他那求而不得、刻骨铭心的爱情。
如果杨玉环和玄宗之间的是爱情,那寿王这个原配夫君将情何以堪。
甚至,寿王年轻俊美,又是原配,两人年少夫妻,彼此间的感情难道比大了自己几十岁的公公浅?
哪怕是白居易,也没办法昧着良心继续说完《长恨歌》。
不过还没等白居易感慨完,及时停.下,他就被人咻然打断,“你说谁重色呢!”
拍桌的不是别人,正是汉武帝刘彻,白居易的《长恨歌》第一句刚出口,他就感觉自己被骂了。
“阁下是?”白居易不理解刘彻的愤怒,只觉得刘彻好莫名其妙。
“汉武帝刘彻。”刘彻理直气壮道。
白居易:“……”他直尴尬的脚趾头都蜷缩起来,没想到居然一连撞上几个正主。
“我呸,李隆基那个老不要脸的,几十岁的人了,只怕身上全是馊味,居然还敢舔着脸纳儿媳!”李裹儿怒不可遏道。
别说太平和韦后,其他女人更是赞同的点头。
“可不是,都几十岁的男人了,那玩意只怕早就不能用了,心里是真对自己没有一点数啊。”冯有道,她有不少男宠,岂能不知道男人的使用期限。
在场男人们:“……”
“武惠妃既然想让儿子寿王当太.子,那其儿媳自然是要千挑万选,能够母仪天下的存在,结果‘一代贤后’居然变成‘祸国妖妃’,李隆基可真会造孽啊。”众人唏嘘不已。
“由此可见,李隆基真是于公于私都烂的不行。”
李世民终于抬眸,“既然李隆基自此昏庸,那就让他死在开头吧。”
“李琩,过来。”李世民叫李琩。
李琩还流着泪,可是他却最快收拾好心情,“先祖请吩咐。”
他垂眸,眸中恨意闪烁,别的不说,知道他父皇今后的所作所为,太宗一定不会放过他。
而他,夺妻之恨,绝不可能忘,心思再阴暗点,他母妃武惠妃的死,是不是人为,还未可知。
“既然你母妃有构陷太.子的野心,那想必也有诛杀帝王的胆量。”
“朕要你们母子不管想什么办法,尽量暗杀李隆基,不要让他再祸害大唐。”
“至于你,最后若是能登基,务必谨记李隆基的教训,还有你们,朕不求你们能有李隆基前半生的英明神武,只愿你们别把大唐带沟里!”李世民看向太平和李裹儿等人道。
在这之前,他对于太平和李裹儿等人的野心,是持反对意见的,可是谁能想到李隆基给他带来这么大“惊喜”,以至于李世民看太平和李裹儿等人的野心,都顺眼不少。
只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太平几个的能力无疑比不上李隆基,可是她们也绝不会像李隆基一样昏庸就是。
若是大唐百姓们知道,恐怕也宁愿要几个能力平庸稳当一点的帝王,而不是像李隆基这样,把他们带向天宫,又猛然坠入地府。
“我母妃她,是武皇的娘家女。”李琩抬眸道。
“好家伙,这家世一出,保证妥了。”众人忍不住道。
要知道武曌可是中途夺得大唐江山的人,李世民也没让武惠妃登基做女帝,只是想办法暗杀一下开始变昏庸的李隆基而已。
李世民:“……”
武曌:“……既然你母妃是武家女,那等她把事办完了,让她过来见见我。”
“对了,不知太宗可要给李隆基办席?”武曌想到什么道。
就李隆基这样断送大唐国力的君王,虽然不是亡国之君,但也绝对值得一席。
李世民苦笑:“没想到前脚才吃了隋朝隋文帝的席,马上就要吃自己家的席了。”
吃隋炀帝席的时候,他还笑话过隋文帝,觉得隋文帝有隋炀帝杨广那样的儿子,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却不想这么快就轮到他了。
“大唐的国力从李隆基的安史之乱之后,之后就再也没恢复过,甚至李隆基之后的帝王,也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后世人们所说的大唐盛世,仅限于唐太宗到李隆基安史之乱前。”史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