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听的又一番气血涌动,“李隆基,快去杀了他!我一天都不想让他活着了!”
“那阿翁我这边的李隆基看在他年幼的份上,只把他贬为庶人,饶他一命。”太平道。
“我这边的李隆基,必死无疑。”安乐公主李裹儿道。
太平公主不杀李隆基,是因为李隆基这时候还小,她只要限制住李隆基掌权,就能从根本上掐灭李隆基的野心。
可是安乐公主这边,李隆基已大,并且已经积聚野心,加上朝中对安乐公主为皇太女的反对,李裹儿是绝不可能放过李隆基的。
要是以前,对于她们的所作所为,李世民自然不喜,可是现在,他非但不反对,还要帮太平和李裹儿掐灭李隆基的存在。
“太平你不用看在他年幼的份上对他手下留情,以李隆基对大唐江山的罪孽,他百死也难赎罪。”李世民冷声道。
“去吧,朕在这里等你们的好消息。”
“是……”太平和李裹儿互相对视一眼,和李琩一同离开,前去处理李隆基。
等离开山海阁,太平高兴道:“婉儿,按照你说的,咱们以退为进,太宗反而更生气了。”
“太宗陛下现在正是气头上,哪怕李隆基尚年幼,太宗也不想放过,反倒是我们露出杀意,反而会让太宗对其心生怜惜。”上官婉儿笑道,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不说李隆基对大唐江山的祸害,就说太宗当初杀兄杀弟后,他们的孩子们也无一幸免,所以她们不需要再做什么,就能顺利达到目的。
“我都想好了,到时候太宗就算不让我杀李隆基,我也不会让李隆基活着长大,走吧,对我们而言,李隆基只是小事,现在最重要的是联系三哥,让他们支持我当皇太女。”太平道。
上官婉儿一愣,“公主你想取得英王的支持?”
“这时候他们一家子正身处低谷,才能更好的为我所用,还有李裹儿那丫头,明明从小在民间长大,没有经历过多少权谋,却能野心勃勃,直指皇太女之位,我对她倒是有些喜欢呢。”太平呢喃道。
因为李裹儿身上有太平不具备和缺少的东西。
“那我一定助太平你达成所愿。”上官婉儿道。
“好,这次我们一定要达成我们的目标。”太平突然抱住上官婉儿,蓦然咬牙落泪。
上官婉儿一愣,很快回抱太平,帮太平拍背道:“没事的,太平,这次我们都会没事的。”
她知道,对于她的死,太平心里一直很自责。
可是就像她说的,她们的命运已经被改变了。
目前三个世界的李隆基,太平和武曌世界的李隆基因为年幼,是最好解决的。
其次是李裹儿那边的李隆基,李裹儿那边的李隆基已经在积蓄力量,准备着夺嫡。
可是别忘了现在的帝王是李裹儿的父皇李显,李显一脉现在才是正统。
不过李显为了女儿未来的.名声考虑,不想让女儿弄脏手,而是传唤李旦,让李旦对李隆基动手。
李旦对此当然不愿意,怎么肯杀自己儿子,心里更是因为李显的命令,而对李显这个兄长心生怨恨。
李显看出什么,直接把李旦往山海阁一带,“这是太宗先祖的命令,你敢不听。”
知道自己儿子未来所作所为的李旦:“……”
李世民看向李显,“你女儿不是想动手吗?”
“可是裹儿的.名声……”李显低头。
“她既然有为帝的野心,怎能畏畏缩缩,你这样当父亲,女儿顶多成一只霸猫,而不是猛虎。”李世民觉得李显太过优柔寡断,瞻前顾后。
李显既然想让女儿为帝,非但不对此多加磨砺,反而多加维护,这可真是,难怪他们一家子都不是冷醋无情的李隆基对手呢。
“爹,李隆基已经被我诛杀了,李隆基他杀我都不怕自己落骂名,我又凭什么怕。”李裹儿过来道。
“裹儿……”李显心酸又欣慰,觉得女儿真是长大了。
李旦心里则又喜又悲,喜的是大唐国力保住了,悲的是儿子李隆基没了。
纵使知道李隆基老年昏聩不做人,他这个当耶耶的也不可能对儿子之死无动于衷。
“四弟,望你以后好自为之吧。”李显看着李旦叹道,最后还是没有选择手足相残。
“多谢三哥,也多谢三哥能让我再见父皇、母后一面。”李旦泪流满面道。
李旦没有因为李隆基的死闹起来,这件事在李显世界只溅了一点水花,就悄无声息的平息。
真正难办的是李琩和武惠妃的世界,他们的世界李隆基大权在握,想要不动摇国之根本的情况下将其暗杀何其容易。
李琩带着食盒入宫,去探望武惠妃。
“母妃您身体如何了?”李琩问武惠妃。
武惠妃在病榻上看着儿子李琩,无声的摇头流泪,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没有选择开口。
“母妃您不是被太.子几人的死吓到,而是被父皇的心狠手辣吓到的,儿子说的可对?”李琩道。
武惠妃闻言,不由睁大眼睛,“我儿……怎么知道的?”
没错,她并不是被太.子等人之死吓到,而是因为李隆基冷醋无情的真面目而吓到,说句难听的,武惠妃冠宠后宫多年,手上怎么可能干净如雪,一般来说,太.子等人的死,她只会感到高兴,之所以受惊,是因为李隆基的所作所为。
诚然那件事是她故意构陷,可是李隆基想都没想,轻易就把儿子们杀掉的做派,骤然让武惠妃看清楚李隆基冷酷无情的本性。
亲儿子们尚且如此干脆利落,更何况她一介宠妃呢。
要是以前,武惠妃可能还会觉得自己对李隆基来说是特殊的,可是现在,她哪里还敢妄想。
“我儿……你听阿娘说,阿娘活不下去了,等你父皇反应过来,一定会让我以死为太.子等人赔罪,如此阿娘还不如识趣些,希望能以此保住你们。”武惠妃对儿子和盘托出道,想以自己的死平息这件事。
“母妃哪里知道,您的死非但无法保住儿子,反而让父皇夺走了我的玉环,母妃你一定不能死,要不然李隆基就要露出自己的禽.兽本性了。”李琩流泪道。
“什么?”武惠妃愣住,“抢走玉环?难道他对玉环起了那种心思?那个为老不尊的畜牲!”
光是想想,武惠妃就不寒而栗,她本来已经不指望儿子能当上太.子了,可是李隆基真要强夺儿媳,那她儿子说不定还会有性命.之忧。
还有她儿媳玉环,那可是她千挑万选出来的儿媳妇,不仅她非常满意,就连儿子也很喜欢,武惠妃不敢想象这件事真要发生,会对儿子的打击有多大。
“琩儿,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武惠妃疑惑道。
“母妃您先吃饭吧,只有您好了,我们才能好。”李琩给武惠妃布菜道。
武惠妃缠.绵病榻,一半是被李隆基吓的,还有一半则是她有意为之。
现在听李琩说的是,武惠妃陡然升起一股强烈的求生欲。
就像儿子说的,只有她活着,李隆基就算有心思,碍于她的存在,也没办法让玉环入宫,一旦她如对方的愿死了,那才糟糕呢。
李琩特地为武惠妃带的是酸甜可口又开胃的糖醋里脊,糖醋里脊不仅开胃,里脊肉还为武惠妃提供了不少身体所需的能量。
等吃完,武惠妃感觉身体已经大好,“你说的对,阿娘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好才行,咱们争取熬死那个老东西.。.”“阿娘,父皇能活七十七呢。”李琩低声道。
武惠妃:“……”现在李隆基可才五十出头。
一想到还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武惠妃就忍不住眼前一晕。
“这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准确吗?”武惠妃看着儿子狐疑道。
“消息很准确,因为这些消息来自后世之人,我有幸见到了太宗等先祖,知道了十几年后,大唐会因父皇掀起安史之乱,太宗的意思是,让我们除掉父皇,还请母妃能助儿子一臂之力。”李琩看着武惠妃眸光坚定道。
为了母妃,为了玉环,还有他,他们绝不能退缩。
武惠妃愣住,“怎么会?什么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让大唐人口锐减到一两千万,极大削弱了大唐国力,我们必须得阻止这件事发生。”李琩道。
“你让母妃想想,母妃脑子现在有些乱。”武惠妃忍不住道,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从李隆基一日杀三子的事,她已经看透李隆基的薄情,可是对于李隆基执政这件事,从没有怀疑过,却不想李隆基未来居然也会有失手的一天。
大唐在李隆基手中盛极,又在李隆基手中衰败,这可能吗?
“不过我儿放心,阿娘会助你成为太.子的。”武惠妃很快想通,她还没有彻底相信儿子说的未来之事,不过送李琩登上皇位,提前送走李隆基,这件事却是符合她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