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_南方赤火【完结+番外】(612)

  众人神色愈发凝重。

  阮小七这一句“帮不上忙”,算是揭示了这一船元老的立场。

  阮小七最后道:“何成兄弟进去投票时,隐约看到‘招安’框里堆叠的军功券,比‘维和’筐里的,高过一掌之距。”

  刘唐沉默一会儿,怀着希望说:“那一张张军功券是横七竖八塞进去的,虚虚的堆着。看起来高点儿,也不奇怪。”

  大家都没接话,心里想,难道“维和”筐里的票券,都是平平展展放进去的?

  许久,晁盖叹气:“是我跟不上年轻人的想法了。”

  他好像一个和蔼可亲的大家长,看着小辈们茁壮成长,以此为乐。却不知,长大了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性格和际遇。逢年过节,他掏出口袋里珍藏的糖果,却发现他们早就失去了兴趣。

  他在梁山上过惯了一呼百应的日子,去全然没注意到,宋江到任这一个月来,在梁山上搞渗透,搞游说,居然润物细无声地拉拢了那么多兄弟。

  他好面子,在全山兄弟面前,尤其是当着宋江的面,永远是“尊重大家志向”。实际上,看着“招安”箱子里的票数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坐不住。

  他忽然道:“加亮先生,你一向足智多谋,而今可有计策?”

  吴用捻须一笑,怀里捞出一沓军功券,用布绳捆得结结实实。

  “小生今番弃权,尊重全山兄弟志向。不管山寨是何命运,都会鞠躬尽瘁,兢兢业业……”

  晁盖眉毛一竖,就想骂人。原本指望军师跟他站在一边,没想到这臭秀才居然搞一碗水端平!

  但这也不能怪吴用。谁让他死要面子活受罪,没当众跟宋江兄弟翻脸呢?军师最善鉴貌辨色,难道还会无风起浪,擅自制造事端?

  他忽然叫:“小六。”

  阮晓露顿觉肩膀沉甸甸:“嗯?”

  “你还没去投票吧?”晁盖道,“虽然维和义军的路线是你提出的,但你也别避嫌,该出手时就出手,莫要日后空遗恨。”

  阮晓露没立刻应,笑道:“好嘛,原来老大也是有偏向的。我看你跟宋大哥兄友弟恭的,以为你不介意招安呢,都不敢乱讲话。”

  晁盖老脸微红,“我其实……”

  小六姑娘心直口快,埋汰人不打草稿,这他已习惯了。但他还隐约从中听出了一点弦外之音。难道说,阮姑娘还有什么后招,只因没能摸准老大的心思,因此没使出来?

  他当了这么多年寨主,学会了凡事顾全大局,学会了将兄弟们的得失放在个人喜好之上。不知不觉,也学会了隐藏喜怒、审慎表达、婉转含蓄……

  以前的他,是多么讨厌这种不爽利的性子啊。

  晁盖下定决心,轻声承认:“我确实不太看好招安。平日里大伙跟你交好,你多去跟他们聊聊,我也去找大伙说道说道,咱们几个今儿都别闲着。不过记着,休要暴躁,伤了兄弟义气。”

  临阵磨刀,总好过听天由命。

  阮晓露得到领导一个肯定态度,这才满口答应:“好!”

  其余人也轰然而应,跳下船,四下而散。

  ------------------

  不过阮晓露并没有急着把自己的军功券搬出来。三兄弟催了几次,她打马虎眼,装傻:“我投过了呀!投了二十几票呢!”

  她满山溜达,把巡山一二三四队的朋友找来聊天。和以往的全山投票一样,很多底层喽啰、家眷懒得参与集体决策,觉得天塌下来有领导头领们顶着,自己那微小的一票半票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阮晓露软磨硬泡,用尽了自己上山以来的所有人情人脉,亲手从屋里搀扶出萧让的夫人、孔明孔亮的老爹叔叔、李逵的老娘(虽然她显然没有半点军功,但也请了出来,以示全民参与的态度);又到崔瑶琴的院子门口,隔门唠嗑半个时辰,最后崔瑶琴被烦得无奈,门开一条缝,送出七八张军功券:“烦请妹妹代我投罢。我知道这是山寨大事,与外子也谈过几次。但我身子不太方便,天气又冷,还是不出门了。”

  阮晓露连忙接过,忽而意识到什么:你没告诉我你要投哪一项。“

  崔瑶琴笑道:“我既然让你代投,就是信你这个人。不论投向何处,我都认可的。”

  阮晓露怔了半晌,道:“这个不行啊!你得有自己的意向啊!——我准备投维和,你呢?”

  ---------------------------

  投票进行到一半,阮晓露意识到一个大漏洞。

  自己具有现代思维,默认“投票表决”是履行自己意志;可是在山上很多人心中,投票就像集资做买卖一样,只消自己出本钱即可,并不在意买卖的内容。

  在以往寥寥几次“全山表决”时,也有“代投”之事。有的小喽啰很会做人,每次全山表决,都跟着本寨头领投票,博个忠实追随的良好印象。

  这次也一样,有人不好意思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进草棚,于是拜托自己的顶头上司代为投票。

  这种事本来是个灰色地带,无人闲的没事计较。可是今天投票规则不一样,从“一人一票”变成了“军功券投票”,如果再有人代投,将大量别人的军功券投入自己偏好的选项里,那就是成倍的赢家通吃。

  宋江正是料到这一点,这才设计话术,促成了“军功券投票”这样的新规。

  只见赛仁贵郭盛扛着一把拉风的方天画戟,戟尖挑着个大包袱,里头百十来张军功券。郭盛解释:“都是我们山后东旱寨的兄弟托我代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南方赤火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