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_初点点【完结】(92)

  她果然不同凡响。有头脑、反应快。商场如战场,需得英勇果敢,才能杀出一条路。

  骆宁还听说书先生讲,窦家特意修了一座庙,给他们家的六小姐静修。

  窦家六小姐小时候在光华寺被拐卖,当时人贩子把她藏在酒桶里,送到了南边。

  几年后,她成为一名颇有点名气的歌伎。

  她出名后,窦家寻到了她。

  窦家没有逼死她,叫她成全家族声望,而是接了她回来。

  六小姐先前不肯回。

  窦家老太太千里迢迢赶赴扬州,将她带回家;而后为她修一座豪华大庙,供养她。

  听客们对此各有褒贬。

  有人说窦氏大义;也有人说窦氏自损格调,往后儿女婚嫁都遭人嫌弃,应该请这位做了伎人的六小姐自尽,保全彼此。

  骆宁却想,这户人家,肯定是有个厉害的当家主母,权威远在男人们之上。

  换做男人当家,就是后者,叫六小姐自裁。

  窦家做皇商,是在京城与附近打出了口碑,品质远在其他同行之上。而其他皇商,是靠着权贵举荐的。

  骆宁这段日子一直在想这件事。

  她拼命从记忆里搜刮,东拼西凑,还叫人去看了窦家的店铺,买回澄砚与澄墨。

  澄州盛产砚台的石料,纹理分明、触感光滑;而窦家制作的砚台,出墨均匀、不易干。

  普通的款,摆出来也像精心制作,外观很好;品质出类拔萃。

  骆宁用过,就明白为何窦家买卖越做越大:用过了窦家的澄砚,七成的人都会念一句“不错”。

  她又叫孔妈妈翻库房,找到几个白氏以前送给她的湖砚,就是邱士东要呈献给皇帝的。

  不管是质地还是用处,都不及澄砚。

  骆宁想,如何搅和了邱士东皇商之事,需得釜底抽薪。

  她先把窦氏招揽过来,再进行下一步。

  翌日,骆宁喊了秋兰:“你乔装打扮,悄悄去一趟窦家,拿了我的名帖。去见窦家大太太,一切从密。”

  秋兰应是,从角门出去了,不惊动侯府其他人。

  第113章 骆宁撒娇

  镇南侯府,二夫人持家。

  半个月内,白家送给镇南侯的两位梅姨娘,时常出府。或去庙里拜佛,或去集市买东西。

  镇南侯很宠她们俩,不怎么管束。

  这期间,白慈容出去过两次。她都是借口替白氏买补药。

  骆宁便知道:“邱士东进京已经半个月了。”

  可邱士东还没有露面,也没和白氏见上,因为缺一个名正言顺的人,就是骆宁的大舅舅白玉麟。

  “白慈容慌不择路时,提前把邱士东叫了过来;大舅舅估计还没那么快。他们要等大舅舅。”

  白氏还被禁足,要不然怎么也可以见一次的。

  如今,只等邱士东到府上了。

  骆宁外出,回来时看着镇南侯府巍峨门楼、气派大门,心里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

  “这样奢华的府邸,谁不想要?拼了全力也要得到它。”

  邱士东为了扶持他的儿子继承侯府,不会在乎骆家任何一个人的性命,他们会大开杀戒。

  幸运的是,骆寅死了;而骆宥,并不是邱士东的儿子,可他们还不知道。他们仍有希望,仍会厮杀。

  骆寅一死,此事已经落定,邱士东得不到这侯府。他们如今再怎么蹦跶,也只是秋后蚂蚱。

  骆宁看了半晌,直到门上小厮过来:“大小姐,这是有什么不妥吗?”

  骆宁:“门匾有点脏了。”

  “小人告诉陈管事,明日就擦。”小厮立马说。

  骆宁点点头,夸他:“你很勤快,又机灵。好好做事。”

  又道,“有客来了,多留心。”

  小厮恭敬答应着。

  骆宁回了文绮院。

  这几日,她频繁派秋兰出门,与窦家大太太接触;一日入了夜,窦家大太太还从角门到文绮院,骆宁与她详谈了两个时辰。

  “五年内,给我二成分红。”骆宁说。

  她要是不图谋一点什么,窦家大太太不放心信任她;一旦拿到了皇商,窦家澄砚的名气更大,每年收益不止加二成。

  骆宁拿她应得的,同时也宽窦大太太的心。

  这段日子,窦大太太肯定打听过镇南侯府的所有事。

  骆宁被赐婚给雍王,可她家门第低,雍王还有另外四名御赐的侧妃。

  四名侧妃个个出身高门,还跟她一样是皇命封赐,骆宁一旦出嫁,处境水深火热。

  娘家能给她的,不管是权势还是钱财都太少了,她需要自己谋一条路;而她母亲也出身商户,骆宁不怕沾商人的铜臭。

  一切都很有说服力,窦大太太自然和她一条心,往一处使劲。

  她跪下,要给骆宁磕头,骆宁搀扶了她。

  “我听王妃吩咐。窦家绝对令行禁止,不给王妃抹黑。”窦大太太说。

  骆宁含笑点点头。

  这边事情办妥,骆宁去了趟雍王府,她把窦氏澄砚的名单,交给萧怀沣。

  萧怀沣叫她等消息。

  骆宁收拾包袱,又去了趟皇宫,求见太后。

  “……母后,您看看这三方砚台,哪个好?”骆宁从包袱里拿出湖砚、澄砚和青砚。

  砚台不属于古玩,不是世家女的必备课,况且这三个砚台都不是最有名的那种。

  最出名的,太后还是一眼看得出品质优劣。

  太后都不怎么熟悉,笑道:“怎么评好坏?”

  “就打眼一瞧。”骆宁说。

  太后拿了澄砚:“这个最好。那些文人学子,喜欢温润质地,又要纹理分明,此砚应该合乎他们心意。”

  骆宁笑道:“我也觉得澄砚最好。”

  然后凑在太后耳边,低声把事情告诉了她。

  “……王爷说我可以求他,我就托付给了他。窦家承诺五年内给我二成红利。”骆宁说。

  太后含笑看着她:“你好大胆子。”

  “这砚台好,窦家做了皇商,也是造福皇室。”骆宁说,“母后,要是不妥,我去回绝了窦家。”

  太后:“也没什么不妥。”

  皇商都是托人情来的。不是门阀的亲戚,就是花了数不清的银两。商人要的是这个名头。

  从此,他们高人一等。

  骆宁即将嫁给雍王,她娘家自然可以得到成千上万的孝敬。

  收商户一点红利,在太后眼里不算大事,可以睁只眼、闭只眼。

  “你同王爷说,此事你们俩看着办。”太后道。

  她表面上没有赞同,心情却不错。

  因为骆宁把此事告诉了她。

  哪怕是位高权重的太后,也喜欢有人无保留跟她亲近——骆宁特意来把此事说给她听,就是有点小女儿向母亲撒娇的意味。

  “多谢母后。”骆宁笑道,“这几个砚台留在这里,改日我来替母后抄佛经,用得着。”

  太后笑起来:“也使得。”

  砚台暂时放在了寿成宫。

  骆宁回去时,遇到了丽妃。

  丽妃生得俏丽,圆嘟嘟面颊,看着很喜庆。天热,她从自己寝宫走过来,两名宫婢撑了大伞,她还是满头满脸的汗。

  十几岁年纪,流汗也不狼狈,面颊粉扑扑,反而衬托得一双眸格外乌黑水灵。

  似不谙世事。

  “骆小姐。”她喊了骆宁,用巾帕擦拭额角的汗,笑问,“你可是要回去了?”

  “是,丽妃娘娘。”骆宁道。

  “还想跟你说几句话,托你一件事,不知是否麻烦你。”丽妃笑道。

  她微微侧头,带着一点娇憨看骆宁,等骆宁回答。

  骆宁笑靥璀璨:“娘娘,我人小力微,当不得事。您怜我力薄,托他人可使得吗?”

  她也露出一派温和有礼、谦卑内秀看丽妃。

  丽妃表情变了下,但很快恢复:“的确为难你了。”

  骆宁:“天太热了,娘娘快些进去吧。要是热着了您,我罪该万死了。”

  她说罢,退到旁边。

  丽妃笑容不减:“改日再与骆小姐闲话家常。”

  骆宁与她错身而过。

  不管她什么意思,骆宁都不愿意招惹。

  皇帝才在丽妃的宫里晕厥,太后为此很不高兴。

  大皇子太小了,尚未立储,皇帝断乎不能有闪失。骆宁设身处境想想,太后心里恨极了丽妃。

  这个时候,丽妃却托骆宁办事,有种向骆宁示好、拿她当桥梁,缓和与太后关系的意思。

  占点商户的小便宜,在太后眼里是女儿家娇憨可爱;可不知进退,被宫妃利用,就是愚蠢无能了。

  当权者,最恨蠢人,比奸邪一流的人还叫他们讨厌。

  骆宁避之不及。

  丽妃没有翻脸。她没有嘉鸿大长公主那样的底气,被拒绝了也不敢撕破脸。

  既如此,骆宁自然不会为了她,让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宅斗文 初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