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伶_沐言【完结】(56)

  他捏着信封边缘轻轻撕开,里面的信纸叠得方方正正,展开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枯叶被风吹动。字迹是父亲的,却比书上的批注潦草许多,笔锋里带着颤抖,有的笔画甚至划破了纸页,显然写的时候情绪极不稳定:

  “漓:

  今早文海背上的伤又发烫了。我给他涂还魂草汁时,摸到那道疤在动——像有东西在皮肤下游,和你当年刚开始被血毒侵蚀时一模一样。老胡头说‘这是殷家血脉在醒’,可我宁愿他永远是个普通小子,不知道什么尸脉,什么灵核。

  昨天去长虫山采药,看到老王家的小子在娶媳妇,红轿子从山脚下过,唢呐声能传到博物馆。我突然就想,要是没这山海墓,我们是不是也能这样?你在院里摘枇杷,我在书房修罗盘,文海背着书包从学堂回来,手里攥着给你带的桂花糖——就像镇上所有的人家那样。

  前几天整理你留下的药箱,在底层找到包还魂草种子,是你刚嫁过来时带的,说‘这草能在长虫山活’。我把种子撒在枇杷树下了,昨晚下雨,今早看冒出了芽,像你在对我笑。

  文海这孩子越来越像你了。昨天他给牛爱花打包枇杷花时,特意挑了最完整的花苞,说‘爱花喜欢带点蜜的’——你以前给我装干粮,也总在布袋里塞块枇杷膏。他没说,但我知道他舍不得那丫头走,就像我当年舍不得你去海墓。

  对了,我在聚灵殿找到你藏的半块玉佩了。和我的拼在一起时,能看到里面的血丝在动,像你的心跳。等文海把灵核的事彻底了了,我就带着玉佩去海墓找你。要是你还在,就陪我在主棺室旁种棵枇杷树;要是不在了,我就把玉佩埋在你消散的地方,让它替我陪着你。

  雨又下了,文海在客房给牛爱花收拾床铺,那丫头把桃木簪忘在枕头上了,簪头沾着你种的茉莉香。我突然觉得,我们守的不是山海墓,是这些带着念想的东西——玉佩、草药、没寄出的信,还有孩子们眼里的光。

  不说了,文海喊我吃饭了。他炖了枇杷蜜的鸽子汤,说‘爹最近总咳嗽’,这孩子,心细得像你。

  山字

  (附:还魂草要多浇晨露,你以前总说这样长得快)”

  信纸的边缘有圈淡淡的水渍,把“还魂草”三个字晕成了浅绿,像被眼泪泡过。赵文海的指尖触到水渍时,突然想起父亲每次上山前的样子——他总在母亲的牌位前站很久,手里攥着束还魂草,嘴里念念有词,以前文海以为是在求平安,现在才明白,他是在给母亲“写信”,把没说出口的话,都告诉那束草。

  “原来你一直没放弃。”他的声音发颤,眼泪落在“娶媳妇、生娃”那行字上,和父亲的水渍混在一起。小时候他总抱怨父亲不常笑,现在才懂,父亲的笑都藏在了这封信里——藏在对平凡日子的期盼里,藏在对妻子的思念里,藏在对儿子的疼惜里。

  小黑蛇不知何时爬了过来,尾巴在“还魂草要多浇晨露”这句下面扫了扫,像在提醒他什么。赵文海突然想起父亲下葬时,他在土堆旁种的还魂草,今早没来得及浇晨露。他把信纸小心地叠起来,折成枇杷花的形状——是母亲教父亲折的样式,花瓣的弧度刚好能把信纸裹住,像个小小的花苞。

  装玉佩的木盒放在书桌的左上角,是用枇杷树根做的,父亲亲手雕的花纹,盒盖内侧刻着个“漓”字,是母亲的名字。赵文海把折好的“枇杷花”放进去时,刚好落在两块合二为一的玉佩旁边。玉佩的“殷”字纹路在晨光里泛着光,与信纸的朱砂枇杷花相互映照,像父亲和母亲的目光,在盒里温柔地相遇。

  “你们这样,也算团圆了。”他对着木盒轻声说,指尖在盒盖的“漓”字上摩挲片刻,突然摸到个细小的凸起——是父亲雕字时特意留下的,像个小小的梨涡,和母亲腐尸脸上的一模一样。

  窗外的枇杷树突然“哗啦”响了一声。不是风刮的动静,像有只手轻轻摇了摇枝桠,打落几片新叶,落在窗台上,刚好盖住木盒的影子。赵文海抬头时,看到树腰最粗的枝桠上,停着只画眉鸟,正对着书房的方向叫,声音像极了牛爱花带走的那只陶哨——是父亲去年救下的那只,当时翅膀受了伤,养在博物馆的院子里,伤好后总在枇杷树上筑巢。

  “是你吗,爹?”赵文海走到窗边,画眉鸟没有飞,反而对着他歪了歪头,嘴里叼着根还魂草的嫩芽,轻轻放在窗台上。嫩芽的根须上还沾着晨露,像刚从土里拔出来的。

  他突然想起信里父亲写的“还魂草要多浇晨露”,转身拿起水壶往枇杷树下走。小黑蛇跟在他脚边,尾巴卷着那根画眉鸟留下的嫩芽,像在引路。走到还魂草旁时,他发现土堆上有串细小的脚印,不是人的,

  也不是动物的,像被露水凝成的——是母亲腐尸的脚印形状,她总在晨露未散时来看这些草。

  “娘也来了。”赵文海的喉结滚动着,将水壶里的晨露轻轻浇在草叶上。水珠顺着叶片滚落,在泥土里砸出细小的坑,草芽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了些,叶尖朝着阳光的方向,像在回应。

  回到书房时,阳光已经升高了些,照在《十二位风水秘术》上。赵文海把书重新捆好,用的是根新的红绳,照样打了个“枇杷结”。在“血毒辨识”那章的空白处,他突然想写点什么,拿起父亲留下的狼毫笔,蘸了点砚台里的绿纹墨汁——是上次母亲的淤泥晕染的,至今还带着淡淡的绿意。

  他写下:“爹,娘,还魂草浇了晨露,长得很好。文海会好好守着博物馆,守着这些念想,像你们希望的那样。”字迹旁边,他画了朵小小的枇杷花,蕊心用朱砂点了点,和父亲信封上的一模一样。

  放下笔时,书桌的抽屉突然自己滑开了条缝。里面露出个熟悉的布偶——是牛爱花用他的旧衣襟做的,脸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笑脸。赵文海把布偶拿出来,放在木盒旁边,布偶的衣角刚好蹭到盒盖。

  窗外的画眉鸟又开始叫了,声音里带着轻快的调子。赵文海看着书桌上的木盒、布偶和《十二位风水秘术》。

  小黑蛇蜷在木盒旁睡着了,尾巴还搭在盒盖上,。赵文海走到窗边,看着枇杷树在风中轻轻摇晃,叶片的影子落在书页上。

  他知道,这封信虽然没寄出去,却早已抵达了目的地

  第50章 :两派的约定

  武北第二次出现在博物馆巷口时,湘江镇刚下过一场枇杷雨。青石板上落满了淡黄色的花瓣,被晨露浸得发软,踩上去像踩着块化开的蜜。他的斗笠边缘还沾着长虫山的雾气,三个随行的牧灵人背着竹篓,篓里露出半截桃木剑,剑鞘上刻着的“茅”字符咒在阳光下泛着浅金——是茅山派赠予的,用来加固山墓的结界。

  “文海小子,借你家枇杷叶用用。”武北的声音比上次洪亮,带着股松快的调子。他摘下斗笠时,赵文海发现他左眉骨的月牙疤淡了些,像是被山墓的晨露洗过,“山墓的尸脉清得差不多了,掌门让我来送个信。”

  小黑蛇从赵文海的袖管里窜出来,对着竹篓里的桃木剑“嘶嘶”叫了两声。剑鞘上的符咒突然亮起微光,与蛇鳞的磷光产生共鸣,在花瓣上投下交错的光影。武北的目光在蛇身上顿了顿,突然笑了:“青儿以前也养过条黑蛇,说‘蛇比人靠谱,不会背信弃义’。”

  赵文海关上博物馆大门时,指尖碰到门环上的铜锈。那枚玄铁令牌还挂在门内侧,令牌背面的山海墓地图在晨光里若隐若现,山墓的红点已经淡成浅粉,海墓的空缺处却多了道浅浅的绿痕——是黑水河入海口的方向,和上次驱瘴粉布袋里的纸条标记一致。

  “进来说吧。”他往书房走时,闻到武北身上的味道变了——除了山墓的泥土味,还多了些艾草的清香,“是用还魂草和艾草熏过?”

  “你爹的法子。”武北摸着腰间的令牌,竹篓里的桃木剑轻轻颤动,“他在《十二位风水秘术》里写‘山墓潮气重,用长虫山的艾草熏棺,能防尸毒回潮’。我们在聚灵殿的地砖下,果然挖到了半筐晒干的艾草,是你爹当年埋下的。”

  书房的紫檀木桌上,那本《十二位风水秘术》还摊开在“血毒辨识”章,赵文海补写的字迹旁,枇杷花的朱砂蕊被晨露浸得发亮。武北的手指在书页上轻轻划过,突然停在“茅山符咒可辅助净化”这句批注上:“你娘的道袍碎片,我们就是按这个线索找到的。”

  他从竹篓里取出个油纸包,解开时发出“簌簌”的轻响。里面是块淡紫色的绸缎,边缘已经腐朽,却能看到上面绣着的符咒——是茅山派的“净身符”,针脚细密,在符咒的末端还绣着个小小的“漓”字,用的是殷家特有的朱砂,与母亲玉佩上的纹路同源。

  “在山墓主棺旁的淤泥里找到的。”武北的指尖抚过“漓”字,声音低沉了些,“符咒下面还压着根桃木簪,簪头刻着‘茅’字,和牛爱花那支一模一样——你娘当年确实学过茅山术,还是牛爱花奶奶亲传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