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番僧未做回应,但彼此间面面相觑,叽里咕噜,似在商榷。
和尚听不懂他们的密语,也看不见他们的眼神。但随着下一阵狂风的逼近,他不得不再次催促:“佛爷们,听小僧一言。这种天气,耳目全遮,进到这太初山怕是要丢命的。那两个毛头小儿又怎会有胆量去送死?许是指路的老乡看走了眼,辨错方向也未可知。诸位不妨暂且避避风,待小僧再去寻人问个清楚明白,可行?”
番僧们的犹豫只持续了片刻,然后达成了一致,左右相携,狼狈地往下山的方向走去。毕竟,这古怪的天象,再耽搁片刻,恐怕真的会让怒吼的风魔将他们撕碎。
……
仿佛异界开启、吞天食地的诡谲天象持续了两三个时辰后,摸不准究竟是哪个的瞬间,天刷地收缴了咆哮怒吼,一切归于平静,云停雾散,山林静谧。
……
傍晚,微弱的晚阳穿过浓厚的云层,漫不经心地照进密林,参天植被愈发朦胧幽森。林莽的绿,浓郁得似混进了墨汁,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
此时,曲径幽深处,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似是走动间衣摆摩擦剐蹭到了草木枝干。少顷,两道身影自半人高的横生灌木中穿出,一矮一高,一前一后。
七八岁的稚童,十二三的少年,皆是僧弥打扮。
前面走着的小和尚,像是佛祖跟前手持灯烛的童子,粉雕玉琢,灵气怡然。尽管刚从荆棘山麓翻爬而出,一身茶白色僧袍带着泥泞尘土,但步伐依然平稳,神色无半点慌乱,唯有圆润饱满的小秃瓢上覆着一层薄汗,白嫩嫩的脸蛋映着初桃般的红晕。
跟在他几步后的少年,气喘吁吁,惊魂未定,仿佛刚刚摆脱了羊入虎口的险境,眼底的余悸还未散去。
休言双手紧紧抓着背篓的肩带,迈着两条不算短却细竹竿儿似的腿,不知是吓得还是累得,几步路走得颤悠不已。背篓里装着的,是二人不多的行李。一半是此次法会讲经用的经书,会谈的手札,余下的便是几件换洗的僧袍,和最后的口粮——一个又冷又硬但聊胜于无的糙馒头。
他抬眼瞧着走在前面的瘦小背影,几番欲言又止,一脸委屈。约莫又行了半里地,但见对方的步伐不仅没有懈怠,反而愈发坚定。
休言眼瞅着与小祖宗的距离越拉越远,许是实在受不住了,不得不开口叫停。
“圣、圣子,歇歇吧,弟子实在是、迈不开腿了。”声音轻颤,还带了些许哭腔。
未了闻言顿住脚步,回头便见休言红着眼捶着自己的两根麻秆儿,接着抬头望了眼天色,这才意识到他们已经赶了许久的路了,不觉地摸着小光头,心怀愧疚:“莫哭,歇歇便是了。”
这波澜不惊绕着仙气的童音刚落下,休言的哀怨愁容立马一扫而净,积极地引着未了走向一旁的黄金榕前。
未了并未多言,顺了他的意,规规矩矩捋好僧衣,结跏趺坐在空地上。文雅与老成同现于稚童身上,倒多了几分憨然乖顺。
休言胡乱地扫开硌人的石子和枯枝,一屁股瘫坐而下,靠着粗壮的树干长出一口气,缓了片刻,才起身将背篓卸下,抱到胸前,翻出油纸包着的余粮,和一个不大不小的水囊。他将水囊递给未了,看着对方饮下,随后递上冷得发硬的馒头。
“圣子,吃些吧,垫垫肚子,看样子今夜是赶不及进城了,咱们的干粮就剩下这些了,明儿个一早弟子去拾些野果,只要别再出什么岔子,应当能挨到回寺。”
未了看看不够手心大的冷馒头,摇摇头,再次抿了口冰凉得可浸透脾胃的山泉水,回道:“我不饿,你吃吧。”
囊中的水还是晨起时灌入的,就着初夏傍晚的风,着实寒凉了些,再看看冷馒头,原本不大的胃口也冻住了。
休言见未了如此,也没再开口劝食。他啃着冷馒头,就着拔牙的泉水,并未露出挑剔之色。只是边吃边紧张地四处探望,寂静的山林让他多了几分心安,“唔呼,还好还好,没追上来,果然被圣子猜中了,他们不敢入山的…明日只要进了都城,任那些番僧流氓,也伤不得咱们!”
都城建业,可无人不知晓奉先寺的圣子,还会任外人欺负了不成?!
话说这奉先寺是何来头?在这崇佛尊道的南楚境内,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天子寺,每任寺主都是圣子出身。
而眼前被称作圣子的小和尚又是何来头?传闻言,皆是天界梵境的佛子灵童转世,生来便身负天命,善推演观测福祸运泽,降世皆为济度众生。当然,择明君辅佐之,也是一种天命选择。而‘圣子’一称,不过是南楚皇室给的封号,授予这些降于本国境内的佛子,象征他们尊崇的身份。
这一代的未了,生来天赋卓绝,一双目穿一切虚妄、窥探本质的法眼,于佛法修习上更是一触即通,如同印入灵魂的本能。五岁时便能与高僧禅师辩经论道,从无败绩,南楚境内各大寺院纷纷争邀这位灵童圣子参加佛法盛会,为众讲经。
而他们今日这一遭,也是一场倒霉催的法会引发的……
-----------------
**排雷指南**
女强男弱,男主率先登场是为了抛砖引玉——即女主,莫要来这儿拉小表格算出场篇幅,一切都只为剧情服务;主走剧情,且清水,想要看脸红心跳纯感情线的诸位可以划走了;
除了主线CP,另有四五六七八……对副CP,性别比较包容,毕竟灵界众生多是自为牝牡雌雄同体,另外轮回转世也会变换性别,介意的朋友请慎重选择;
有金手指,但不怎么粗,时灵时不灵;
是团宠,但是散养式的宠,时宠时不宠;
微沙雕,微扯淡,你以为的感人也许只是为了吐槽;
宗教知识只是胡扯,莫要迷信,生命是科学的且科学的(微笑——);
非典型修仙,非典型玄幻,非典型权谋,架空大乱炖,历史背景只参考了框架,一切具体规则以作者私设为主,没有求证价值,尽量做到逻辑自洽,实在没做到,那诸位且忍忍。
另——
《山海》是一个系列,<如是我闻>暂定4-5卷,每部会有相对应的番外,愿意追长番、等完整世界架构的朋友,可以慢慢追。
建议是——没有建议,都可都可,随缘随意。
和平社会,和平创作,和平互动——
立意: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我命还真的由天不由我......
口号:可以喷可以骂,但施主,我劝你善良
第2章 太初山北,妖邪出没
休言仰头扫了眼越来越暗的天色,又低头瞅瞅年幼的圣子,看着被割出数道口子的僧袍,连里衣都漏了出来,那幼圆秀挺的鼻尖冻得发红,休言这委屈里顿时又浸了七分心疼,可叹他的小圣子何时遭过这种罪!
想起这一路苦难的源头,休言心口一把怒火蹭得蹿了起来,念多少遍静心咒都压不住的那种高度,他恨不能口吐三昧真火烧了那番邦王子!哪有输了辩经就要绑人的?
不久前,奉先寺收到的一封法会邀请,这份邀请来自罗城,玉峰寺。
罗城,与都城建业比邻相交,也算得上是南楚的中心。
因吐蕃高僧鸠鸠罗智曾与玉峰寺寺主绪智多年之前曾有过一面之缘,此次他携座下弟子来中原游历,恰好途中会路经罗城,便想到‘旧友’绪智大师,于是早早准备好拜帖送到了玉峰寺。
鸠鸠罗智称机会难得,便表达了以佛法会友的想法,这绪智大师呢,为表中原大寺的气量,自是无有不应,于是当下决定要举办一场盛大的佛法交流大会,不仅有助友好邦交,还可以彰(炫)显(耀)南楚佛
学发展之兴盛。
要说这绪智和尚,也是个传奇般的存在。至今无人知晓他究竟多少岁,也不清楚他究竟从何而来,只说突然于中原现身,游历四方,一张面具傍身,从未以真面目示人。
传闻说他早年间并非学佛僧,曾修习过道家法术,于旁门左道之流知之甚多。然而绪智虽然术法玩得溜、花样多,但实则于佛教经典的修习并不精通,从来也不去凑佛会法会的热闹。
而这次突然提出亲自举办一场交流法会,想必是被客堵到家门口,不得不开席了。
所以,这种时候,如此盛会,怎能少得了南楚圣子呢?
毕竟天生慧眼的灵童佛子可真真儿百年难遇,必得借过来撑场面才行。
绪智为表诚意,不仅派寺中的皇家贵僧来送请帖,甚至随帖子而来的迎请护送的四驾马车都跟奉先寺门外候着,只等圣子点头,立马将人拉去玉峰。
法会如期举行。
吐蕃高僧鸠摩罗智带了二十几个弟子来“交流”,加上侍奉的仆役和赶车的马队,甚至还有护卫侍从,这浩浩荡荡的番僧队伍,与其说是来交流佛法的,倒更像是来攻城打擂的。
这场辩经交流,小圣子不出意外地再次成为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