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说不用了,正好那边梁东和施展也寒暄完了。
进了电梯,气氛一下子全变了,两人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好沉默着。秋葵把外套取下来还给梁东,然后伸手按了自己房间的楼层。梁东也有些不自在,接过外套抱在怀里,也没再把手搭在她的肩头。
一路沉默着,秋葵的楼层先到了。她说了声再见,就往外走,梁东伸手抓住她的胳膊,轻轻地问,还跟我走吗?
秋葵心烦意乱,摇摇头就走出了电梯。梁东也没再坚持,电梯门轻轻合上了。
回到房间,秋葵心情莫名烦躁,有种说不出的懊恼。在S市,戴洁时刻窥视着她和梁东的关系,没想到跑到北京了,鬼使神差的,偏偏还能撞到她。
撞到也就算了,还让她看到他们搂在一起。
这一下,她和梁东的关系只怕是瞒不住了,就不知道戴洁那张嘴,会把他们的事演绎成什么样。
她一夜没有睡踏实,第二天一早起来,眼睛都是红的。她没叫梁东,自己下去吃早餐,在餐厅又遇到了戴洁。又不能装作没看见,尽管不太情愿,也只得和她坐到一桌。
戴洁似乎也没睡好,两只眼圈黑黑的。看到秋葵一个人,暧昧地问,梁东怎么没跟你一起下来?你们昨晚上……
她说话的语气,说不出是嫉妒还是嘲讽,秋葵听得很不舒服,又不想辩解,于是没好气地反问一句,施展怎么没跟你一起下来?
戴洁噎住了,翻了个白眼,这才没说话了,讪讪地起身去拿吃的。等她端着盘子再回来时,秋葵匆匆吃完了,说还要赶飞机去三亚,就离开了餐厅。
第064章 你们能耐很大啊
秋葵昨晚就订好了到三亚的机票,起飞时间是今天上午十点。回房后,她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收拾行李退房。她没跟梁东打照面,只发了条信息,就打车赶飞机去了。
路上有些难过,她有种预感,她和戴洁的友谊,只怕是到此为止了。
登机前,她又给陆艳打了个电话,告诉她自己到三亚的安排。陆艳听说她找到了记者的线索,自然是同意了。
到三亚已是下午,午饭就在飞机上随便吃了。一开机就收到了梁东的信息,是三亚暗访记者的联系方式。
秋葵照着电话打过去,对方接了,听说找来的是C公司的人,显然有点吃惊,但也答应了晚上见面。
记者住在温德姆酒店,秋葵索性也到这家酒店入住。办好手续到了房间,她想着是不是该给汤灏汇报一下进展,但最后还是没有直接跟汤灏联系,而是给陆艳打了电话。陆艳知道了,就等于汤灏知道了,还可以避免越级汇报的嫌疑。
果然,陆艳听说秋葵晚上要和记者见到面,兴奋得大呼小叫起来,说她马上去向汤总汇报。
半小时后,汤灏就主动打电话来了。听得出来,他也很高兴。他没问秋葵是怎么找到人的,而是说:“陆艳说你找到央*视的人了,今天晚上就可以见面,这事能确定吗?”
看来,连他也对陆艳的话没那么有信心。秋葵说能确定,汤灏松了口气说:“那就好。你打算怎么跟记者谈?”
秋葵想跟汤灏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当即顺着话说:“汤总,我得到的消息是,这个专题是央*视总台新闻中心要做的,针对的是整个航空意外保险行业,假保单事件是触发这个报道的由头,但并不是全部,只是其中的一个案例。我会试着说服他们撤稿,但估计可能性非常小。”
汤灏又问:“那你觉得怎么办比较好?”
秋葵说:“如果不能撤稿的话,我的想法还是和既定的原则一样,尽量说服记者加入公司的观点,把话题从传统保单往电子保单上引导,目标是把负面典型转变为创新典型,坏事变好事。您看怎么样?”
汤灏沉默了一会才说:“我看也只能这样了,具体怎么操作呢?”
“具体的话,我想请记者来一趟S市,给您做个面对面的访问,这样您就可以把您的观点做个充分的阐述。另外,如果来得及的话,最好是趁着记者来S市的机会,举办一个电子保单上线的新闻发布会,让记者现场感受公司的努力和成果。”
汤灏当即答应了:“好,就照这个思路跟记者谈,我这边安排陆艳做发布会的准备工作。你这边谈完了,不管多晚,都给我来个电话,我要知道结果。”
秋葵答应:“好的,好的。”就挂了电话。
晚上,秋葵在酒店的西餐厅里,如约见到了记者。原以为对方是两个人,没想到只来了一个,是个三四十岁的中年女人,自己介绍说叫刘晶。看她的穿着打扮都很普通,如果不亮明身份的话,一般人很难猜到她是记者,看来是个经常做暗访的。
寒暄了几句,秋葵问怎么不见摄影师。刘晶说摄影师拍了一天,累了就不来了。
秋葵点头表示理解,刘晶笑笑说:“秋小姐,你们能耐很大啊,我们这个选题是保密的,只有几位领导知道我来了三亚,你从什么渠道找到我这儿来的?”
秋葵也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只说是有个朋友关照,给了她的联系方式。又说那个朋友稍后应该也会和她联系。最后诚恳表示,自己冒昧来访,希望没有打扰到她。
刘晶是老记者了,虽说不知道秋葵口里的朋友是谁,但想想也知道,肯定是自己上面的领导,也就没再多问。
两人边吃边聊,刘晶倒也不遮着掩着,明确表示这个报道是一定会做的,只是基调和尺度要等素材采集完成后再定。
秋葵也就不提撤稿的话,只谈自己的想法,说公司对这次报道很重视,希望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刘晶说那是应该的,其实就算你不来找我,我也打算去找你们的。
秋葵知道这是客气话,如果她真想来找,就不会打匿名电话到法务部采访了。不过她没有说破,而是顺着对方的话,邀请刘晶到S市一趟,说公司副总裁愿意就此接受采访。又说假保单事件后,公司也发现了行业弊病,投入巨资研发了电子保单系统,对保险业和旅游业都是个革新,有望改变行业弊病。
刘晶对电子保单似乎确有兴趣,但她比较老成,对去S市一事没有当场表态,而是说要和上面领导沟通后再给答复。
谈完事回房,秋葵有点拿不定主意,不知该怎么向汤灏汇报进度。想来想去,给梁东打了个电话,看看他那里情况。
梁东说,他这边已经做好工作了,上面给出的基调是,做行业性的报道,不具体针对某家公司——这个某家公司自然就是指的C公司。并说相关负责人会跟记者沟通,表明这个态度的。
所以梁东的结论是,请记者到S市采访肯定没问题,让她给汤灏肯定的回复。
秋葵这才安心了,挂了电话马上又跟汤灏联系,说记者同意到S市了,但具体哪天来还没确定。汤灏表示知道了,他这边会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第二天一早,秋葵还没给刘晶打电话,刘晶主动发信息来了,说她这边可以去一趟S市,但三亚还有一些工作要做,估计要等两三天。
秋葵说好,自己也会留在三亚等他们一起。又问如果采访的话,她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刘晶回了个简略的采访大纲。秋葵把大纲发给汤灏,又给罗浩打电话,请他根据大纲准备一些材料给汤灏参考。
想了想,还是又向陆艳报告了进展。陆艳说汤灏已经安排下来了,她那边也在紧锣密鼓筹备电子保单上线仪式。
之后三天,秋葵就留在三亚,到处走走看看。等刘晶工作结束,就带着她和摄影师到了S市,在汤灏办公室采访了汤灏。汤灏早有准备,侃侃而谈。采访结束之后,他又亲自设宴招待刘晶和摄影师,并让秋葵出席作陪。
刘晶想必是早收到上面的指示了,和汤灏相谈甚欢。当晚,秋葵帮刘晶和摄影师安排了入住的酒店,并各送了一份厚礼,刘晶客气了几句,也就接受了。
第二天,就在刘晶入住的酒店,举行了盛大的电子保单上线仪式。季总带着汤灏等一众高管出席,各保险公司老总也亲自参加,全国各地媒体云集S市,共同见证这一仪式。刘晶也带着摄影师到会,拍了很多素材,当晚赶回北京去了。
第065章 这是过河拆桥啊
刘晶走了,但事情并没结束,后面还要有人和她保持沟通,确保最终出来的报道不会出现大的偏失。这部分工作也很重要,如果不能跟进到位,很可能是前功尽弃。
秋葵理所当然地以为,刘晶是她找到的,前期工作也是她做的,后面的事情自然也是她来跟进。而且这段时间她和刘晶处得不错,彼此也认可,她继续跟下去效果会比较好。
但刘晶前脚刚走,陆艳后脚就把秋葵叫进办公室,说她已经把刘晶的联系方式给了任君,由她和阎明来落实后面的工作。
秋葵很意外,没想到是这样的安排,当即愣住了,脱口而出:“为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