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艳一副为她着想的口气:“他们都在北京,沟通起来方便,你总部这边就够忙的了,我也是帮你省点事。”
“可是这样临时换人,恐怕记者的感受不好吧?”
陆艳解释说:“那也不会,央*视本来就是任君团队负责联系的,现在既然找到人了,当然是交回给他们。不然的话,工作流程全乱了。”
秋葵没和陆艳争辩,虽然心里有气,还是默默接受了。陆艳的理由冠冕堂皇,明面上是说得过去的。而且她也不想让人误会,以为她要插手北京的事务。
只是难免郁闷,就想找个人说说。这时梁东也早回S市了,就问他下班后有没有时间,出来坐坐。梁东自然答应,约了一起吃晚饭,就在她家附近的餐馆。她先回家停好车,再走路过去。
自从北京被戴洁撞破两人的隐情后,再见面难免有些尴尬。短暂的沉默后,秋葵还是把跟丢刘晶的事告诉了他:“真是对不起啊,这事一直是你在出力,结果让我搞成这样,让你白费力了。”
梁东乍听之下,也有点恼火:“陆艳这是想过河拆桥啊!”但是很快,他又平静下来了,反而安慰秋葵:“这也不能怪你,是陆艳太狡猾了。这倒有点出乎我的意料,看来她还不是真傻——这提醒我了,以后不能小看她。”
“什么小看她?”
“哦,没什么。事情已经这样了,不必放在心上。再说了,只要任君那边跟进的结果是好的,好歹也帮公司解决了一个难题,不算是白费力。”
秋葵嗯了一声,可心里仍不免恼火。梁东在这事上费了那么大的功夫,原本是想帮自己一把,没想到事情做到一半,却被任君给截走了。到时论功行赏,功劳落到谁头上就难说了。
本来计划着借这件事捞点资本,好再往上走一步,现在看来,这愿望只怕是要落空了。
正想着,梁东又问:“对了,这个是陆艳主动交给任君的,还是任君找陆艳要过去的?”
秋葵说她也不知道,问这有什么区别吗?
梁东分析:“如果是陆艳主动交给任君的,说明陆艳可能对你起了猜忌。”
“她为什么猜忌我?”
“那还不简单,当然是你表现太突出,怕你抢了她的风头。”
“那怎么办?”
“先看看再说吧,现在我也不确定,只是这么猜测。”
“那,如果是任君要过去的呢?”
“那就说明任君这个人不厚道。”顿了顿又说:“难怪陈平对她不满。”
秋葵有点惊讶,没想到梁东也知道陈平对任君有怨言。梁东话锋一转:“你有没有想过,以后把北京的公关事务接到手里?”
秋葵吓了一跳,下意识地说不想。她既没那么大的野心,也不觉得自己有这个能耐。再说了,任君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陈平都拿她没办法,何况是自己?再说公司的机制也不允许。分公司的公关事务都是直接向总监汇报的,她一个经理有什么资格管那么宽,何况还是最重要的北京分公司?
突然想起陈平也说过类似的话,当时他问她,有没有可能让S市总部直管北京的公关事务。现在想来,这话原来是别有深意的。
她感到纳闷,这两个人怎么差不多同时说出这样的话来?难道他们私下关系很密切,对此有过什么交流?可表面看不出他们有多熟稔啊,再说这种事,可不是他们两个商量了就可以决定的。
莫非梁东又在打什么主意不成?
正想细问,梁东却又说起了别的事,问她房子看好了没。秋葵说,有两三套比较合心意,但还没有决定选哪个。
梁东说:“那正好,这段时间你没那么忙,先把房子定下来,把首付款交了。如果钱不够的话,我可以周转一下。最近房价猛涨,拖得越久涨得越快。而且过完年,恐怕新政策就要出台了,那时候想买也买不到了。至于工作上的事,任君愿意做,那就让她去做吧,你也辛苦几个月了,该休息休息了。”
秋葵想想也是,陆艳已经做决定了,又不能从她手里把事情抢过来,又见梁东很淡定的样子,似乎已经想到应对的办法了,她也就懒得操心了。反倒是房子的事现在变得更紧急了,她之前还有一个想法,就是等第二批期权卖出后,手里资金宽裕一点了,再敲定买房的事,兴许还能买个大一点的,现在看来等不及了。
吃完饭快十点了,梁东问要不要陪她走走,先送她回家,他再开车回去。她想了想还是算了,自己走路回去。理由很简单,梁东也明白,那就是不想再让戴洁撞见他们在一起。
从北京回来后,每次见到戴洁,她都觉得不自在。她有种感觉,戴洁迟早会把她和梁东的关系捅出去的,至于会说成怎样,她心里没底。只不过现在她还没听到什么风言风语——这也奇怪,以戴洁那张嘴,她早就该囔囔开了。可现在她却守口如瓶,秋葵没有感到庆幸,反而更加不安。
回到家,客厅里没开灯,黑乎乎的,但从戴洁房间门缝透出一丝亮光,这表示戴洁已经在家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这套小房子的客厅就成了个摆设。刚到S市时,她和戴洁经常窝在沙发里一起看电视聊八卦,度过了不少互为慰藉的孤单时光。回想起来,那段日子也算得上是快乐的。
可现在,两人回家后,通常都是连客厅的灯都懒得开,就回到各自的房间,做着各自的事情。总之就是心照不宣,能不打照面就尽量不打照面。
这种情况,从秋葵升职之后就有了苗头,而她和梁东的关系被戴洁撞破之后,就变得更加严重了。黑暗中,秋葵叹了口气,心里想着,买房子的事,确实要抓紧了。
第066章 又是我连累了你
一旦下定了决心,买房的事进展倒也快,从付完首付到办好银行贷款,也就花了不到两个月。那是一套一百平方的三居室,离公司不远,半小时左右车程。首付钱不够,秋葵没有接受梁东的帮忙,最后是找父母借的钱。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拿到房门钥匙的时候,心里莫名有些激动。
在她买房的前后,央*视关于航空假保单的专题也播出了。任君这次没出错,最后出来的报道效果不错,对C公司的肯定多于批评,汤灏的访谈大部分得以采用。
又过了两个星期,法务部那边也传来消息,假保单一案经二审裁决,判定胡岳索赔八十万败诉,只支持赔偿四千元。由于这一结果缺少轰动性,大部分媒体对此没有太关注。
至此,这场影响面极大的危机事件,历经几个月的波折,总算告一段落了。虽然不能说完胜,但C公司好歹保住了脸面。汤灏很满意,季总也认可,公司上下都松了口气。
汤灏决定召开一个总结会议,并邀请季总出席。汤灏主持,各参与危机处理的部门轮流汇报各自的成果。
进到会议室,秋葵意外看到任君也在座。平时大大咧咧的她,今天却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紧挨陆艳坐着,穿着一身黑西装,显得很正式。秋葵有些纳闷,不明白她为什么专程从北京到上海来开会。
总结的重头戏自然是落在公关部、法务部和技术部身上。第一个汇报的就是公关部,汤灏的话音刚落,就看到任君站起来,走到了讲台上。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我是北京分公司的任君,受陆总委托,下面由我来汇报公关部在这次危机事件中做了哪些工作……”
任君在上面绘声绘色地讲着,秋葵几乎什么都没听进去,心里五味杂陈,极不是滋味。这份总结是她做的,交给陆艳后,陆艳什么也没说,她还以为陆艳是打算亲自汇报。当然,她也做好了准备,万一陆艳不汇报,她随时可以上场。
没想到,陆艳自己没出面,也没让秋葵出面,而是千里迢迢把任君从北京叫到总部,让她代表公关部来报告成果。
这是什么意思?
任君显然提早做足了功课,汇报做得很精彩。只不过她把秋葵做过的事轻飘飘地一句带过,侧重描述了北京团队是如何跟进刘晶报道的。她讲得声情并茂,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场危机是她以一己之力平息的。
秋葵坐在下面,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成果被任君摘走,脑子里纷乱如麻。以前总有人跟她说,做得好不如说得好,她还不信,现在看起来好像还真是这样。
秋葵心神恍惚,枯坐了两个小时。会议的最后部分,汤灏在总结中提到秋葵,说她在这次危机中也功不可没。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只是例行客套话,表面上是称赞,实际上是敷衍。一个也字,把秋葵的功劳抹杀殆尽。
会议结束,陆艳叫上任君和戴洁,一路有说有笑出去吃午饭,明明碰到秋葵,却没叫她一起。
秋葵怅然若失,一个人坐在办公椅里发呆。她有种强烈的感觉,她这是遭人排斥了。问题是,谁在排斥她呢?是陆艳还还是汤灏?还是两人不谋而合,都有这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