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棺中录_莲反【完结】(48)

  “不知道咱们谢公子有没有注意到……”陶夭弯腰,将地上已经被踩扁的一小坨糕点捡起,递给沈卓:“你看,这糕点上有牙印。”

  “你是说……”沈卓已是猜到了什么。

  陶夭拍拍手上糕点屑:“冯生可能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就是不吃夹心。谢公子,你说是也不是?”她拿眼睛斜睨了眼谢令辰。

  “他……”谢令辰有些犹豫。

  他哪里会关注这些?

  “这事可事关公子你的清白啊,我劝你还是好好想清楚。”

  谢令辰闭目冥想,忽的睁眼。

  “……对了,我想起来了,之前他来我们家做客,王厨娘好像跟我聊起过,说他真是浪费,将点心掰得乱七八糟。”

  “这就对了嘛!”

  陶夭以拳击掌。

  “他吃糕点的时候,只咬外层,留着中间的夹心不动。所以,下毒者非常有信心,毒只会对其他人无害——但却能精准杀死冯生。”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谢渊皱起眉头,显然还未反应过来:“那为何其他人没有中毒?”

  第39章 有目击者?但不太靠谱

  陶夭环视一周,一副“你们都没有我聪明”的表情,声音里也带上些得意:“要我看呐,定是因为凶手早就知道冯书生的饮食习惯,这才能够想出双层糕点这种法子。毕竟这种不吃夹心的奇葩也不多,根本不用担心毒到别人。但对冯生来说,他就没那么幸运了。于是他就嗝屁了。”陶夭吐吐舌头。

  众人尚在消化,沈卓思索一会儿,缓缓点头:“确实可能。”

  陶夭趁热打铁:“不过,这位下毒者显然漏算了一点。那就是……”她故意停顿一下,以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得意楼不同楼层的餐具材质不同!”

  谢渊疑惑:“餐具材质?”

  陶夭用手指点了点桌上的银筷子,得意地解释:“没错,这是我最近为了提升得意楼的形象特意做的改革。一楼用的是普通的铜筷子,二楼用银筷子,而三楼则是金筷子。这种区分能让顾客感受到档次的差异。”

  她抓过一根银筷子,笑得狡黠:“正因为二楼使用的是银制的,对某些毒物会有轻微反应。”

  这也是陶夭近来的改革成果(为数不多)。

  “你的推断不对啊……”谢令辰回忆起自己使用的那双筷子,“那为何我们用银筷子时并未发现这点心有毒?”

  “小看我!”陶夭冲人摇摇食指。

  她可是吃遍京城名点心的人!

  陶夭将一块糕点夹到沈卓面前:“你仔细看看,难道没发现什么异样吗?”

  沈卓似有所觉:“表面……是蜂蜜!”

  所以他当时觉得特别甜。

  看来不仅是心理作用。

  陶夭微微扬起下巴,似乎已经看透了一切:“我刚才就在想,按理说银筷子对毒物有反应,为什么他们都没有发现点心有毒?答案就是——蜂蜜!”

  她伸出手搓了搓花开富贵糕滑溜溜的外皮:“凶手在糕点表面涂了一层蜂蜜,这层蜂蜜恰好隔绝了银筷子与毒物的直接接触。换句话说,银筷子根本无法穿透这层蜂蜜检测到里面的毒。”

  “刚刚多亏我戳了一下!”陶夭完全不提沈卓本来就要用银针的事。

  “对吧~”见沈卓沉默,她更得意了,甚至拿手点点人胸膛,又被躲过:“果然还是得靠我慧眼如炬吧!”

  沈卓眉头微蹙,看向厨娘,“配方中有无蜂蜜?”

  “没有!绝对没有!”厨娘头摇得如同拨浪鼓。

  “是啊!”老板也赶紧附和:“这到底是哪里来的小人啊!”

  他恨不得当场撇清这花开富贵糕和得意楼的关系。

  还好,这杀人糕点还没有正式贩卖。

  “谢大人,这一定是有人眼红我得意楼呀!”

  老板眼巴巴望向谢渊,期待他主持公道。

  “今天都有谁进过厨房?”

  趁着沈卓还在那推测糕点毒物的材料,陶夭开始献言献策。

  “你们可有看见生人进厨房?”

  只能找找目击证人了。

  陶夭站在一楼,面前是两名目击者——大堂伙计。

  据他们所言,好像是有那么个妇人进过厨下。

  “那妇人穿了绿色长裙,挎着个篮子,里头装着什么东西,好像用白布包着。”伙计甲一脸认真:“没多久又急急忙忙下来了。”

  伙计乙皱着眉头:“她穿的那不是蓝色的衣服么?而且也没拿什么篮子。”

  陶夭瞥瞥二人,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你们之中有色盲么?”

  沈卓拉拉她衣袖:“小陶,不要急,再让他们描述细节。”

  据他的经验,目击者的记忆很有可能不准确。

  “她穿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衣服?”

  伙计乙想了想,说:“蓝色的,袖口绣花挺好看的,像是梅花。”

  伙计甲摇头:“哪有那么精致?看起来很普通的粗布衣服。”

  沈卓继续询问两人:“你们可还记得,看到这妇人时,是什么时辰?”

  伙计乙不假思索:“我记得她上楼时,刚好是卯时三刻。我还以为她是来定位子的呢。”

  他们得意楼总是有许多达官显贵家的下人出入,见怪不怪了都。

  “而且,她的腿脚好像还有些不便,我看到她走路像是崴了脚似的。”

  伙计甲皱眉:“不对吧,那时候我正从厨房出来,但我看到她已经下楼了。”

  他指着楼梯口:“我就在这儿看到她。她提着篮子从这儿下来,走得挺快呀,哪里就能崴脚了,差点就撞到我了!”那时候,他忙着保护手上的菜,的确是没再注意其他。

  陶夭皱眉:“怎么?一个走得慢,一个走得快?”

  沈卓站在楼梯旁,默默打量着台阶,语气平静:“也许是两位的记忆有些混乱,或者,他们对走路快和慢的定义有区别。

  陶夭撇撇嘴:“或者……是他们自己记错了时间。”

  这世上,靠谱的人本就没几个。

  她也没指望能从他们的只言片语里发现太多线索。

  沈卓转头向二伙计道:“多谢两位,今日辛苦。后续若需要,可能还要劳烦二位协助。”

  伙计散去后,陶夭依旧盯着楼梯口出神。

  沈卓注意到她还在发呆,便拍拍她肩:“小陶,你在想什么?”

  陶夭抬头,眼神里透着几分犹疑:“这两个人的证词,听起来有些不对劲……”

  沈卓沉吟:“哪里不对?”

  其实他或许该问究竟有哪里是对的吧?

  “没什么,我们也回吧。”

  见谢渊并着一众衙役出了门,陶夭也迈着小碎步跟上,亦步亦趋。

  如果真是两个不同的人……那就有趣了。

  谢令辰垂头丧气地跟在谢渊后面,好像斗败了的公鸡。

  才出得意楼,楼外是一群围观的热心吃瓜群众。

  他们虽被下了禁令,却依旧抵不住心中好奇,在得意楼外徘徊不去。

  酒楼发生凶案,更是一传十、十传百,此时已是人头攒动。

  还有人转过街角,匆匆赶来,更有行商小贩推着货车探头张望。

  “你听说了吗?死的可是司马家的冯公子!”人群中,一个中年汉子压低声音,眉飞色舞,完全和酒楼说书人一个模样:“啧啧,我可听说,这位冯公子可是正在准备乡试,怎么就这么没了?”

  “我听说跟知州的儿子有关!”另一人凑上来,小声接话(八卦):“听说,冯公子最近为了乡试之事,和咱们知州公子闹得很不愉快,结果被杀人灭口了!”

  “什么意思?”陶夭听到兴头上,不由多嘴:“乡试……能有什么事?”

  “姑娘有所不知。”一名乡绅模样的人摇了摇手中折扇:“在乡试之前,州府的学馆会专门组织学考,就为了本州能多出几个举人。”

  陶夭挑了挑眉,随即问道:“学考?那是什么?”

  乡绅乐于卖弄见识:“姑娘有所不知。每年乡试之前,各地的学馆都会组织一场学考,就是为了让本州多出几个才子,在乡试上争光。这学考虽不算官方科举,但重要性却不容小觑。若能考个头名,不仅有机会得到地方官员的推荐,还能赢得不少声誉。”

  “这么说这二位是因为学考发生了矛盾?”陶夭抓好重点。

  乡绅摇头:“姑娘,这学考之事,在下如何能知晓?不才只是恰巧在二位公子的学馆中担任掌教。这二位呀,平时可就生了不少龃龉。”

  陶夭挑了挑眉,来了兴致:“哦?怎么说?”

  乡绅以扇掩面,压低了声音:“冯公子这人,文章嘛,实在不堪入目。虽说才学不佳,但自负极高。更有甚者,他以为自己画技了得,便常拿着画稿在学馆里炫耀。谢公子则不同,他文章虽说也差,但画技实在叫人服气。”

  陶夭忍不住笑了:“所以两位学渣因为画画杠上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甜宠文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