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辰王府。
知道父皇没有选自己推举的人,反而是点了老四的人去户部,辰王气得砸碎了好几个花瓶。
他在书房生气,下人都不敢靠近,急忙禀报了辰王妃。
他发疯,辰王妃也不想管,自己去了少不了要被他迁怒上。
但是若是不去,也会落得个不贤惠的名声。
辰王妃扶额,外人看她光鲜,可是摊上这样的丈夫,她真的是有苦说不出。
无可奈何,辰王妃还是提着裙子往书房走去。
到了书房,辰王妃没有马上进去,她在书房门口等了一会儿,等到书房里动静小了,才推开了书房的大门。
她可不想被花瓶砸。
推开门的瞬间,原本不耐烦的脸立马切换成了一副担忧的模样。
“王爷这是怎么啦?谁惹王爷生了那么大的气呀?”
看着地上被摔碎了的茶杯茶壶,辰王妃对外面喊到:“来人,快给王爷上茶。”
“王爷您先坐,别气坏了自己的身子,您这样,妾心疼呀!”边说边还捏着手帕擦眼角。
砸了那么多花瓶,辰王气消了不少:“哭哭哭,就知道哭,一点用处没有!”
他这么点攻击对比以前真的不算什么,辰王妃赶紧认错:“都是妾的错,妾不能解王爷忧心,妾真没用。”
眼珠子转了转,辰王妃口风一转:“不然,妾给王爷寻一位解语花来,王爷以为如何?”
“王爷若能得美人侍候,定能排解忧愁,妾也好安心呐。”
她只想赶紧把人推出去。
“哼,这个时候如此紧要,本王怎么可以有爱好美色的名声传出去?”
“好好做你的辰王妃,不该管的事情不要插手!”
“妾谨遵王爷教诲。”辰王妃低着头一幅顺从的模样。
实际上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
老东西,给你纳妾不就是我这个正妃的职责吗?
第41章
见自己王妃在自己面前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辰王忍不住又道:“你是亲王妃,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呐!”
“你是聪慧不及小十一媳妇儿,机敏赶不上宁老六媳妇儿,论人脉也没有老四媳妇儿强,也是本王倒霉,怎么偏偏娶了你。”
“本王在这里生气,你是一点办法都想不出来。”
辰王自顾自的发泄了一通,把辰王妃贬的一无是处。
“王爷,妾不得不为自己辩解一句,妾连王爷为何生气都不知道呢,既然王爷正为难,何不跟妾身讲讲,说不定妾身真能想出办法。”
辰王妃如此说,辰王才想起来自己光顾着发火,什么都还么说。
他卸了一口气:“户部的职位有空缺,父皇选了老四的人补上去。”
“明明是本王推荐的人资历更老,父皇怎么就选了老四的人呢?”
“还不是老四在父皇寿诞的时候礼物送的好,得了父皇的欢心。”
“你说说你,你当时怎么就不多上点心!”辰王忍不住又指责起辰王妃来。
哼,你自己当初对这事儿这么上心,礼物都是你一手操办的,自己没讨到你爹欢心怪我干什么。
辰王妃内心吐槽。
不过见辰王张嘴还想再说,她赶忙抢在前面开口道:“王爷,世间之事不过财权二字,既然‘财’上我们已经输了一筹,那么‘权’就要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
“你的意思是?”见她说的有点道理,辰王的思绪不由的跟着她走了起来。
“据妾所知,现武英殿大学士常阁老年事已高,近日身体也不太好,只怕致仕就在这几日了。”
“一旦内阁之内位置空缺,父皇势必会从现在的六部尚书中提拔一位补上这个空缺。”
“刑部的王大人是王爷的人,届时只要我们能推王大人上去,那王爷的实力不是又提升了一大截吗?”
“内阁可是在储君的选择上都能够说得上话的。”
见辰王听进去了,辰王妃微微一笑:“王爷以为如何?”
“本王的王妃才是真正的贤妇啊哈哈哈哈。”辰王一把揽过辰王妃,用力将她晃了两下。
辰王妃脑袋有些发昏,但还是笑道:“能为王爷解忧,是妾身的福分。”
“不过本王都不清楚常阁老的情况,你是怎么知道的?”
“王爷忘啦,常阁老的女儿是妾的手帕交。”
“哦~,本王想起来了。”
“既如此,本王继续准备这件事。”
环视了一下周围,辰王道:“辛苦王妃让人来整理书房。”
辰王妃点头,恭敬的退了下去。
走出门的时候辰王妃还在想,你不是记起来了,你是从来都没关心过我的事情。
自己妻子的闺中密友是谁丈夫都不知道,辰王妃在心里冷哼。
吩咐下人进去收拾书房,辰王妃也不再进去了,她直接回了自己的院子。
事情她已经提出解决办法了,剩下的就看辰王自己的本事了。
杨如月也知道了这个消息,武都的情报网是由她自己掌控的,这种消息都是第一时间报给她的。
内阁之中有三位阁老,分别是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
内阁中的这一名首辅两名次辅是真正的皇权核心政辅角色。
自家小老头所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光宗耀祖家族强盛,就是杨家有人进入内阁。
问鼎这皇权之下的权力最高峰!
想到刚刚跟她有约定的司天监监正,杨如月莞尔。
祖父,这个位置,孙女定然将你扶上去!
我说过的,我就是你的登云之梯。
辰王手上有刑部尚书,杨如月的祖父是吏部尚书,惠王这边的,是工部尚书。
对于他们这样有心皇位的皇子,朝堂上的消息哪里能逃得过他们的眼睛。
惠王是在第二日得到这个消息的,他自己这边有工部尚书,自然也是要争上一争。
但是内阁成员都有皇帝亲自拟定,想要自己的人上位,还需要有人能在皇帝面前举荐一二。
惠王赶紧去联系自己的人。
三日后早朝。
辰王一个眼神,他手底下的人立马出列:“陛下,臣有本奏。”
“常阁老已于昨日致仕,陛下需尽快选定新的武英殿大学士,朝堂才会更加稳固啊!”
另一人也出列道:“陛下,臣举荐刑部尚书王大人,王大人政绩卓然,可堪此重任。”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一时之间,一小半的官员都表示赞同。
看辰王的人发力了,惠王这边的人也不甘示弱。
“陛下,工部尚书李大人担任尚书之位已有八年,工部在李大人的管理井然有序,诸位同僚也都是心服口服。”
“臣举荐李大人担此重任!”
“臣附议!”“臣等附议!”
两拨人对峙起来,人数和气势都不相上下。
皇帝手指轻敲龙椅上的扶手,没有接话。
一时之间,两边的人都有些尴尬。
杨颂此时的心跳也不觉加快。
但是想到杨如月对他的交代,他站直了身形没有说话。
见皇帝不说话,有人猜测皇帝可能是对这两个人都不满意,于是又有一些大臣站出来举荐其他人。
待大臣们都说的差不多了,老皇帝终于开口了。
他对着杨颂道:“杨爱卿为何不说说你的看法?”
杨颂行礼:
“臣敬听天命。”
天命,指皇帝的旨意。
他这样开口有奉承之嫌,底下有官员不屑的撇嘴。
其实若按照杨颂自己的意思,他是会把这件事情说出个子丑演午的。
但是月月昨晚特意回来嘱咐他,若皇帝问起他的意见,他就一定要说敬听天命。
杨颂昨日问过杨如月为什么,杨如月神秘一笑,却并没有说出原因,只让杨颂相信她。
这才有了杨颂今日的回答。
杨颂话音刚落,方才一直没有表态的帝王却赞许的点了点头。
“传朕旨意,吏部侍郎杨颂多年来兢兢业业,政绩卓然,今特晋封为武英殿大学士。”
杨颂强压住内心的激动,跪地谢恩:“臣多谢陛下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旨已下,其余官员也跪下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杨爱卿,好好做你的内阁次辅,不要辜负朕对你的期望。”
“臣万死不辞!”
随着杨颂位居内阁次辅,可以料想到今后朝堂上的局势也会悄然变动。
下了朝,武鵼特意等着身后的杨颂:“祖父,孙女婿恭喜祖父升迁!”
安王殿下当着诸位大臣的面如此给自己脸面,杨颂自然笑着应答:“臣多谢安王殿下。”
“今日带着月月回家吃饭。”
“是,祖父您不说,我们夫妻两个也是要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