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堂越来越完善,情报这一块她们掌握的也越来越多。
刘表姐又是赚钱的好手,经营了好几年二人目前的产业也是遍布大临各处。
如此,就等杨榆回来,姐弟二人再图谋一把大临的兵权了!
兵变只是最坏的打算,武都的西郊大营有十万驻军,皇城更有八千御林军。
有了废太子谋反在先,老皇帝对兵权的把控只会更加小心。
出兵谋反胜率很低。
杨如月目前所想的,还是顺理成章的上位。
宁王按照皇帝的旨意去了永州,没了可以争夺的东西,辰王和惠王这些日子也安静了下来。
于是皇帝又注意到了调往御史台的武鵼。
他的本意是武鵼在御史台挂个闲职,他没了压力身体自然无虞。
但就近日自己的这个幺儿的表现来看,他在御史台也是兢兢业业的。
虽说御史台不沾权财,但皇帝心里还是不舒服。
于是这一日下了早朝之后,皇帝又把武鵼叫到了上书房。
武鵼行完礼后,皇帝问道:“近日在御史台感觉如何?”
听了皇帝的问询,武鵼认真的汇报他在御史台的差事。
不待他说完,老皇帝摆摆手道:“朕调你去御史台原本是想着你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咱们父子说点真心话,鵼儿,近日你的劳累朕都看在眼里,你大可不必如此勤勉。”
“朕只要你养好身体便是。”
这话听起来是对他的宠爱与关心。
若是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武鵼想只怕自己会对父皇感恩戴德。
可是现在听了这话,他只觉得可怕。
深吸一口气,武鵼道:“父皇给儿臣安排的差事,儿臣不敢不认真对待。”
他的勤勉势必会引来帝王的猜忌,今天这个场景他的月月早就料到了,也早就告诉了他应对之策。
放缓了语速,武鵼语带孺慕:“父皇是儿臣最重要的人,儿臣知道父皇是为了儿臣好,但儿臣也不想让父皇为难。”
“儿臣若懈怠差事,少不了有人在父皇面前弹劾,与其让父皇到时候为难,儿臣不如咬咬牙把差事办好。”
“就算儿臣办差能力不行,但儿臣到底年幼,情有可原,且态度认真的话,儿臣相信也不会有人为难儿臣。”
“这样,儿臣就不会给父皇添麻烦了。”武鵼这句话是抬头正对着老皇帝说的。
他眸色纯净,浑身散发的孺慕之情让皇帝感觉非常的顺心。
看来是自己多想了,他的这个儿子不仅是上天赐给他的福气,更是非常的让他省心。
武鵼的一番话彻底打消了老皇帝对他的疑心,他微笑道:“你的心意父皇知道了。”
“只是你要谨记,任何事情在父皇这里都比不上你的安康,你保重好自身,就是对父皇最大的孝心。”
武鵼装作一副感动的模样:“儿臣与父皇同心同德,父皇的安康,也是儿臣最看重的。”
“儿臣现在不住在宫里了,跟父皇见面的次数也不比从前,但儿臣时时都惦念着父皇。”
他上前凑近皇帝,轻锤着皇帝的肩膀道:“儿臣不在父皇身边的时候,父皇也一定要保重好自身。”
皇帝反手拍了拍他的手:“好孩子,父皇知道了。”
月月说的果然没错,无情就不会被伤害。
武鵼面带微笑,心里却一片冰冷。
第50章
上次杨如月跟杨如慧坦白杨家的站队以及拜托她探听消息后,杨如慧对这件事异常上心。
以前不爱去的贵妇宴席现在场场不落,她身份够高,又会说话,几场宴会下来武都城中的高门贵妇都将她引为知己。
这日,杨如月在查看近日从各处发过来的消息的时候,就看到她的大姐姐也派人送了消息过来。
原来是杨如慧探听到,近日惠王夫妇在私下搜集益寿延年的法子。
不拘是方子也好还是器物也罢,只要是对身体好的东西,这俩人都在积极搜寻。
杨如月转念一想,老皇帝的寿诞日又近了,这俩人是上次吃了延年益寿丹的甜头,还想着在这上面下功夫呢。
想到武鵼跟她说的那个丹药的事情,杨如月在心里为这俩夫妇点了根蜡。
杨如月没在意这条消息,继续往下翻大姐姐送来的其他情报。
从大姐姐送来的这份情报的厚度来看,她近日真的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杨如月决定给大姐姐送点补品,缓解一下她近日的劳累。
杨如月看的很快,近日武都城中高门大户的消息在她脑中被飞快分析。
可是当看到辰王妃身上有伤痕几个字后,杨如月呼吸一顿。
这件事有些蹊跷,杨如慧也写的很详细,毕竟亲王妃身上有伤可不是闹着玩的。
她们这个地位,可以说除了皇帝无人能动了。
杨如慧是在辰王妃母家祖母的生辰宴上见到辰王妃的。
辰王妃母家是清流世家,她的祖母李老太太更是有一品诰命在身。
老太太上次是八十整寿,李家为老人家大办了一场。
杨如月是
亲王妃,能劳动她参加的宴会不多,除了皇宫里,就是一些宗室例如永安郡主她们举办的宴会才会邀请杨如月。
李老太太虽然有诰命在身,但她的宴会上除了出身李家的辰王妃外,杨如慧这个郡王妃到场都是很给面子了。
这也是杨如月要大姐姐帮她探听消息的原因,太子被废后,其余几位皇子的一举一动都被有心人看在眼里。
她的行为在某些程度上也会被有心人看作是安王的意思。
所以很多时候大姐姐比她行事要方便。
也就是在这场宴会上,杨如慧注意到了辰王妃手臂上的伤痕。
说来也巧,因为杨如慧身份高,被安排坐在李老太太的下首位置。
辰王妃带着礼物来给老太太行礼祝寿的时候,杨如慧的视线刚好跟她抬起的手臂齐平。
距离不远,杨如慧确定自己看的清清楚楚。
杨如月的手指轻敲着桌面,辰王还是有点意思。
是的,杨如月猜测辰王妃身上的伤痕大概率是辰王动的手。
若真是这样的话,那可不就是是有意思的很吗?
不过手上有伤也可能是自己不小心摔的,不过王妃出行有那么多服侍在侧,这个可能性更是小。
杨如月沉思片刻,还是叫来了知意,让她找人去查查看辰王府的情况。
若辰王妃真是自己摔的,那么辰王府服侍的下人必定会被责罚。
她只需要查一查这个就知道了。
下人被罚这种事情就算在高门大院里也是藏不住的,毕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复杂。
谁又没有家人和好友呢?
知意得到杨如月的指示,仔细的打探了一番,得到的消息是辰王府近日都没有下人被罚。
辰王在外仁爱的形象深入人心,当时太子谋反后辰王主动贡献出来大半黄金给救驾而来的守城军做赏赐就是证明。
而这类事情辰王还做过不少。
没想到这人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还是一个家暴男。
这样的社会女子本就被男性敲骨吸髓的压榨,辰王拥有这个社会顶尖的身份地位,却还是拿最势弱的女子撒气。
杨如月觉得自己的手有些痒,她得做点什么才行。
想到惠王夫妇在遍寻益寿延年的奇珍异宝,杨如月忽然有了一个计策。
五日后,远在边境的杨如雅收到了杨如月的一封秘信。
仔细看完小妹写的东西后,杨如雅提笔回复:宽心,必妥。
因为永州水患的缘故,此次老皇帝的寿诞没有大办,只是把宗亲们宣进宫陪他吃了一顿饭。
皇帝未必是忧心受了灾害的百姓,但这种面子工程也是要做一做的。
除非老皇帝想在史书上千古留名,留下来的名声还是肆意享乐这种让后人唾骂的恶名。
能来陪皇帝的人选也经过了筛选,除了老皇帝的儿子儿媳们,就只有永安郡主跟康宁郡王被宣入宫中了。
永安郡主是老皇帝胞弟唯一的女儿,也是他的亲侄女,康宁郡王是他的亲侄孙。
其实从二人的封号就能看出来,老皇帝对自己的胞弟确实是疼爱的。
胞弟的血脉后代,皇帝对他们的期望也是康健平安。
宁王去治理水患还没有回来,此次宁王府来的是杨如月很想一见的永宁郡主。
而按照座次排序,代表宁王府而来的永宁郡主正好坐在了杨如月的身侧。
杨如月并没有急着与永宁郡主攀谈,永宁郡主过来落座后,杨如月只是对她和善一笑。
也是因为永州水患,此次众人给老皇帝献的礼就是侧重在了心意,花费都不多。
这其中最费银钱的是惠王夫妇献上的一对玛瑙掌珠。
这对掌珠每个都有幼儿拳头大小,圆润光亮,一看就是不可多得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