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铮在心中叹了口气,并没有将自己的猜测所出口。毕竟她现在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用她的想法去硬刚皇帝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再次回到慧渡寺,宋铮被眼前乌压压的人群吓了一大跳。
她捂住口鼻,与宋尚挤到一处偏僻的角落,心有余悸道:“怎么这么多人在聚集,也不怕再被感染?”
宋尚同样心中忐忑,蹙眉仰着脖子扫描半天,才像是找到合适的目标般向着那位小和尚走过去。
宋铮站在树下看着宋尚用他那象牙扇子遮着唇,与那位小和尚谈笑风生交流几句,又合住扇子极其尊敬地向人家鞠了一躬。
“他们在为慧渡寺的方丈慧明祈福。”宋尚走回宋铮身前,低眉敛目轻声道,“慧明方丈在瘟疫初期便收容病人进寺庙,哪怕情况再危急的时候都不曾将人拒之门外。且一直亲自劳作,为患病的施主烧水做饭,贴身伺候,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所以他们进慧渡寺才会如此顺利。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慧明方丈也算得上他们四人的救命恩人。
宋铮双手合十,对着慧明方丈圆寂之处拜了拜,低声道:“走吧,我们也去排队。”
两人站到队伍末尾,静静跟着队伍向前挪动。不知过了多久,两人总算站到队伍最前方,宋铮从旁边的竹筒中取出两支檀香点燃,高举过头顶,对着大殿上慧明方丈的排位虔诚地拜了三拜,将香插入香炉之中。
袅袅白烟自香炉之上升腾,与殿内一缕阳光缠绵交织,攀上高处慧明方丈的挽联:慈心济世,瘟疫横行犹护众;佛性昭天,梵音渐远亦留芳。
宋铮仰头看着这副挽联,再次拜了两拜,才随着身旁的人群缓缓走出大殿。殿外排队的人群只增不减,每个人脸色都盈满浓浓的悲伤与不舍。
在比肩接踵的队伍之外,有几位同样面带悲伤的人却向着不远处的树林跑去。在那些神色匆匆的人中,却有一位自带林下清风气质的男子,脚步不急不缓,同样向着树林走去。
竟是阿玖!
宋铮心中好奇,阿玖自跟着她上路后,极少独立行动,每次出门还得她多次邀请才肯屈尊降贵陪她走走。今天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宋尚同样看到阿玖的身影,眉梢微挑,靠近宋铮道:“老师,要不要去看看阿玖少爷在做什么?”
“这不好吧。”宋铮摇摇头,纠结道,“友人也应该有自己的隐私空间。”
“老师说的有道理。”宋尚摇摇扇子,看向零星走向树林的身影,语气自然,“临近除夕,想必慧渡寺也会有什么活动。他们应当是在为除夕做准备吧。”
宋铮点点头,面色严肃地朝禅房方向走去,宋尚摇着扇子站在原地,并未跟上。
一步,二步,三步......
宋铮猛地转身,“慧渡寺在举行什么活动?如今人手紧缺,参与一下帮帮忙也是好的。”
宋尚收起折扇,笑眯眯道:“好。”
树林中,十几道身影分散站在原地。最前方的男子一袭白色麻衣,身形清瘦如竹,正蹲在地上抬手擦拭着一方墓碑。
一中年男子上前,沉声道:“阿玖公子,人已经到齐了。我们现在开始吗?”
阿玖放下手,站起身,抬头看了眼天色。并不算茂密的树林中洒落下几丝金光。他张了张口,正欲说话,却意外撞进了一双澄澈的双眸中。
阿玖和宋铮隔着不近的距离对视片刻,他轻咳一声,收回视线,“开始吧。”
那位中年男子点点头,从怀中捧出一叠纸钱,跪在墓碑前点燃。身后众人同时屈膝下跪,以头触地,神态庄重地行稽首大礼。
阿玖同样撩起衣袍,手在膝前,头在手后,面对墓碑非常标准地行过一个稽首礼。
这是宋铮第一次见到阿玖磕头行礼。之前不论是在衙门还是面对钦差,他别说行礼,连好脸色都没有给过那些官员一个。
他在祭拜谁?
前方的民众齐齐行过礼后,又从身上摸出种类不同、品种不同的水果,一个个将其放在墓前,又各自燃烧数十张纸钱。
烟雾缭绕中,整片森林的气氛庄重又哀伤,宋铮和宋尚静静观看着这一场面。眼看着众人将带来的东西全部摆放完毕,再次磕头拜过,最后纷纷离开。
阿玖静静站在原地,直到祭拜者的身影完全消失在树林之中,才向着仅剩的两人走去。
“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宋铮干笑两声,“本来是在大殿祭奠慧渡寺的方丈,看到你往这边来,好奇之下就跟过来了。”
阿玖轻轻点了点头,并未多言。
宋尚摇着扇子,目光在阿玖和墓碑之间来回游移,“阿玖少爷,你们这是......在祭拜谁?”
“是之前照顾我们的郎中。”阿玖的声音低沉而平静,他引着宋铮走到前面,握着她的手腕摸上冰凉的墓碑,“寺庙里的和尚们说,瘟疫刚出现时他便自愿赶过来救人了。若不是他的药,很多人根本撑不到朝廷派人过来。”
光滑的墓碑上没有任何标记,也没有名字和生平。阿玖握住宋铮的手,“我们离开那间厢房时,我问过他的名字,他说整个灵觉县都没有知道他的名字,我凭什么知道。”
宋铮没忍住笑了一声,“很有个性的老先生。”
“是啊,你昏迷的时候我可被他骂惨了。”阿玖面带幽怨地看了她一眼,又叹了口气,“若是被他知道我们站在这里说他坏话,我们怕是又要挨骂了。”
身前突然传来一阵冷风,激起宋铮一片鸡皮疙瘩。
她轻咳一声,挣开阿玖的手,跪在墓碑前叩首,“谢老先生救命之恩。”
阿玖幽幽开口,“我觉得他可能不太想听你叫‘老’先生。”
宋铮瞪他一眼,犹豫片刻又重新俯首,“谢先生救命之恩。”
阿玖弯唇笑了一下,看着宋铮诚挚的神情,没再开口打岔。
不远处的宋尚双手抱拳,平移向前行过一个鞠躬礼,又直起身。沉吟半晌,“午膳时间到了,老师要去佛堂盛饭么?”
“走吧。”宋铮从地上起身,目光复杂地扫过那只光洁无瑕的墓碑,“阿玖,这是你立的碑么?”
“嗯。”阿玖轻轻点了点头,“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记得他。”
正午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他们身上,带来一丝丝暖意,宋铮转头最后看了一眼这方坟墓。阴冷总会过去,暖意总归是要更多的。
第67章
除夕表演
熙盛三年,十二月廿九。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灵觉县街道两旁,盏盏大红灯笼如同朵朵盛放的牡丹花,映衬着来往民众们久违的笑脸。
几个小孩子绕着一家首饰摊子来回穿梭环绕,笑声如一阵清风,吹散来往行人们眉间的阴云。
持续一个月的瘟疫着实让灵觉县内的百姓们心力交瘁,如今虽未完全恢复到瘟疫前的生机勃勃,可对幸存者们来说,也称得上苦尽甘来。
宋铮站在一处高台上,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五味杂陈。皮影幕布已经搭好,阿玖和宋尚在一旁紧张地调试着皮影道具,赵天亭则坐在一旁,面带微笑地与前排民众谈话唠嗑。
他们的皮影表演早在五日前便由沈尧发布通告,在告示处向民众们打了广告。是以今日来蹲守他们皮影表演的民众比以往多得多。
初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演,还是在如此庄重的场合,肩负重要使命,宋铮若说不紧张肯定是假的。
但穿越至今,经历多次皮影表演,宋铮的心里素质同样已提升了一大台阶。
随着一声铜锣响,幕布缓缓拉开,皮影戏正式开始。宋铮一边操纵着皮影人物,一边沉着嗓子开场定调。
“烽烟渐熄熙盛宁,叵测人心意未平。潜入灵觉图暴利,妄图乱世复狰狞。”
幕布之上景物乍然浮现,穿过熟悉的街道和摊位,一座宏伟壮观的寺庙现于人前,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很明显的灵觉特色。
“乱世既弭,四海初宁,然有人心怀异志,弗惬于时。彼欲复造乱象,以遂其逐利之私。为达此谋,乃抵灵觉县。”
宋铮讲述完背景故事,含笑递给宋尚一个眼神。
宋尚会意,略显紧张地呼出口气,收敛神色,沉沉开口:“今新皇践祚,四海晏然,国泰民安。然科举晋身之道,其途迂缓。吾欲速展宏图,当以何为计?”
阿玖手持的蒙面皮影人物悄然回头,站在他身边,“吾有一计,可解兄台之困。”
“何解?”
“十年前,重德君欲尽除瘟疫,以火焚豫国全境。然吾与兄台亦具先见之明,私藏些许瘟疫之种。以斯病种,再现昔日之景,使天子疲于应对,自顾不暇,如此,吾等自有机可乘也。”
“兄台高见,实令在下钦佩不已。”
瘟疫起始已被引出,围观民众神情专注,眉头紧蹙,甚至已有人开始破口大骂那两人的自私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