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步步来,关于薯片的形状,这些后期再弄,到时候就当推出新品。
这次先抓住过年这一波红利。
“好。”何杏环接过来。
“我先回家了,下午再过来做薯条。”
江夏带了一大蛇皮袋的薯片回家,给家里的孩子们吃。
“好。”
何杏环中午就不回家了,晚上才下班回家。
作为副厂长,厂里有她的办公室,办公室里还有休息室,布置得比家里还舒服。
当然她中午不回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工厂刚开张,她有许多工作要忙,如何和芬姨,许玲等人管好这么大的工厂,管理这么多员工,她还在学。
虽然江夏都教她们了,但是总要有一段上手的时间。
幸好江夏放假了,可以经常来厂里,不然,她们心里真的有点发悚。
江夏回到家,已经十二点三十二分,她和厨房里的周母打招呼:“妈,我回来了。”
江夏说过十二点才下班,周母估摸着时间刚做好午饭,笑着回道:“回来了,可以洗手吃饭了。”
三个孩子吃了米糊和草莓泥,心情正好,躺在婴儿床上正咿咿呀呀的和两个姐姐玩着。
哥哥喜欢玩周舟姐姐递过来的玩具,一般不说话。
弟弟和哥哥一起抢着抓周舟逗他们的小摇铃,嘴巴咿咿呀呀。
妹妹抓着玩具,嘴巴和周莹说个不停,那口水流得围兜都湿了。
周莹在教她唱歌,她不知道是不是在跟着唱。
厅里都是几个孩子的欢乐声。
江夏提着一大蛇皮袋进屋,拿了两小包薯片给两姐妹。
她们一人接过一包
周舟:“小婶婶,这是什么啊?”
周莹:“看着好好吃的样子。”
“这是薯片,厂里的新品,待会儿吃完饭再吃。”
两姐妹一听是新品兴奋极了,这包装一看就很好吃啊!
周舟:“小婶婶,薯片是什么?”
“就是马玲薯的切片油炸后的食物。吃完饭和哥哥他们尝尝好不好吃,可以分些给村里的孩子们问问他们最爱吃哪一袋的味道,帮小婶婶做个市场调查,上面有写编号。”
“好!保证完成任务!”两姐妹高兴的回道。
周舟和周莹都知道市场调查是什么,小婶婶之前做海带时就有请大家尝尝,问大家味道如何,提过市场调查这个词。
江夏又叮嘱:“这薯片每天不能吃太多,吃几片就好了,会上火,知道吗?”
“好!”
江夏叮嘱几句,就去洗干净手后帮忙搬饭菜。
周承磊和周父都出海了,不回家吃饭。
虽然男人不在家,但周母也没有随便应付一下午餐,肉菜她就做了四个。
周母煎了几条金线鱼,炖了一个杂鱼煲,炒了一个辣椒炒肉和蒜蓉菜心,还有一碟白灼虾。
因为江夏还要给三个孩子喂奶,每顿饭都离不开汤,这样奶水才多,她还做了个木瓜花生章鱼汤。
吃完饭,江夏让周母陪孩子玩一会儿,她收拾了碗筷去清洗,然后打算去陪三个孩子午睡。
这时家里的电话响起,江夏就抱着妹妹去接电话。
第715章 计划
电话是麦老打来的。
麦老和蔼可亲的声音透过听筒传入江夏耳中:“小夏,放假了?”
江夏握住妹妹伸手去抓话筒的手,笑道:“江爷爷,您好,放假了,昨天刚回家,你来S市了吗?什么时候有空吃个饭?”
上次穗交会麦老回港岛后,到现在都没有见过面,江夏还欠他一餐饭。
麦老回道:“还没,我还在港岛。你们养的鱼长大了吧?明天早上我就回内地,到时候介绍一个海鲜批发的老板你们认识,他想到内地收购海鲜,想到小渔村看看,顺便看看你们养的鱼和贻贝,你们什么时候有空?。”
江夏听了笑道:“我们最近都有空,随时欢迎。你们什么时候过来,我和阿磊去接你们。”
麦老:“不用,我们自己开车去你们村就行了。”
“我们村也不是那么好找的,我们去接你们吧。”江夏还是问清楚他们过关的时间,大概什么时候到,到时候去接他们。
现在又没有导航,虽然他们村里因为有码头,所以路上都有路牌指示,但是有路牌也不好找也是真的。
妹妹在妈妈怀里“咿咿呀呀”,明显她又想听或者想讲电话。
麦老听见了孩子的声音笑着问道:“是哪个B仔啊?让她听听电话。”
江夏:“是小妹。”
然后江夏又对妹妹道:“小宝,太爷爷和你说话,你喊太爷爷。”
江夏将听筒放到了女儿的耳边。
电话另一头,麦老放软声音哄道:“喂,是小宝吗?我是太爷爷啊!还记得太爷爷吗?有没有想太爷爷啊?明天就能见到太爷爷了!太爷爷好想你们啊……”
麦老在电话那头和妹妹说着话。
小不点睁大眼睛好奇的听着,连话都不说了。
江夏笑着轻轻捏了捏她的小肉手:“平时不是很多话的吗?怎么不说了?”
妹妹仰头看向妈妈,然后就像突然反应过来了一样,开始“咿咿呀呀”起来。
麦老高兴的听着,听不懂就这么听着也高兴。
哪怕电话费很贵。
就这样他和妹妹交流了差不多分钟,虽然谁也听不懂谁说什么,江夏觉得不是办法,说要哄妹妹睡觉,又和麦老说了两句,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就挂掉了电话。
妹妹抓着电话线不愿放手!
这小丫头长大了绝对是个话痨啊!
她小心扯下电话线:“要睡觉觉了,哥哥他们都等急了,知道吗?下次再聊。”
妹妹还是指着电话说着话。
江夏边哄着,边抱她上楼。
周母已经将哥哥和弟弟抱上楼了。
现在三个娃能自主入睡了,不用哄,将他们放在床上自己玩一个会儿,她躺在他们身边陪着,他们三个就会很高兴的用婴语在交流。
也不知道他们听不听得懂对方说什么,反正江夏听不懂,只是觉得很可爱,很好听,忍不住去亲他们,亲完躺一会儿她就睡着了,醒来后,三个孩子也睡着了。
她都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睡着的。
江夏起床后,让周母帮忙留意一下三个娃,然后开车去工厂,她还要将薯条做出来。
这一忙又是一个下午。
薯条先不管味道,味道可以调,薯条的口感江夏敢保证,绝对是王炸!
就算放在现代也没有几个牌子能比。
下午四点半的时候,侯爷又过来了,他尝了一下做好的薯片和薯条,眼睛都大了,激动的竖起大拇指,“好吃!这玩意绝对好卖!这多少钱一包?”
“新品促销,薯片出厂价三毛一包。薯条三毛五分一包。”
薯条会被比薯片赚得多一些。
因为薯片易碎,包装上就比较讲究。
江夏算过账了,土豆很便宜,但是调味料和油贵,还有人工,运输费,包装费也贵,尤其是包装,她是填充氮气打包装的。一包50克的薯片,成本要两毛左右。
另外还有一种薯片包装,是用锡箔牛皮纸卷起的纸罐装的,包装还在订购,罐装的比较方便运输,但那个包装订购会更贵。
包装的成本其实比薯片本身更贵。
侯爷见多识广,知道薯片是国外才有的东西,他道:“行,今天做了多少,我全要了。”
江夏:“明天下午才有大货,今天没有,只有试吃装,给你一些带回去给供销商试吃。大货你拿小鱼仔和海带回去吧!”
“有试吃装就行了,给他们试吃过,大家订得更多。”他对这些薯片和薯条很有信心。
江夏:“这些薯条和薯片过完年后,我就会打广告,在电视和电台上播放,这事你可以告诉定货的客户,多订一些,过完年,广告播出去后,就不是这个价了,最少四毛到五毛一包。”
这是华国第一包薯片和薯条,江夏想要迅速打开知名度,抢占整个华国市场。
还有几条生产线过年前就送过来了,过年后就可以迅速扩大生产。
侯爷眼睛都亮了:“我知道了!”
她没想到江夏竟然还想到给薯片打广告,而且不是在报纸上打广告,而是在电视和电台上打广告!
现在虽然拥有电视和收录机的人不算很多,可是拥有的人都是买得起零食的人。
下午五点半是工厂的下班时间,江夏五点二十分的时候,喊上何杏环芬姨和许玲几人一起回家。
她们走向车子的时候,江夏看见了有人在门卫室和门卫说话。
她本来以为来打听工作的,没想到隐约听到对方问他们工厂在做什么产品,味道怎么这么香。
估计是附近食品厂的人过来打听,江夏也没有在意,只要秘方不泄露出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