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沧海浮珠_一灯人【完结】(64)

  她怀着残余的心事入睡,梦里微风吹过面颊,仿佛她正置身于那片山林,眼中望见簌簌金辉轻动,洒向溪水湖畔。不远处有禁军布营,往来秩序井然,而那些奉旨守陵的宫女、内侍被安置在营中,无人走动,显得这周围气氛死静——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无望。

  池官走过来,给她递上水袋。也许,只有她是与他们不同的,眼见王陵近在脚下,渺渺的心情越是宁静,嘤嘤鸟鸣、丁丁伐木,亦觉悦耳,连多日来坐马车的烦闷也荡然一空。池官同她说道:“禁军将在此地安营几日,小姐,要不要在附近散会儿心?”

  渺渺凝神细听,先问池官:“那边敲敲打打,是有什么动静?”

  池官问了回来告诉她,说道:“据他们说是在赶工修建窑场。陛下不是在前些时日下旨,要强迁西南边陲的地方豪强来此为庄王守陵吗?迁来的人丁成千上百,专供给他们的日用器皿,大概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所以索性免去车马运送,在此修建窑场。”

  渺渺说,那过去看看。

  禁军领袖这一路因得了王皇后特旨,对她们格外优待,闻言当即亲自护送两人前去。到了那里,她们先是被方圆十几里光秃秃的景象震撼住,树木被完全锯空了,四周空旷如平原,平地之上,由石头块垒而成的窑室,攀山而起,足足连成一座堡垒,而这座“堡垒”的后面,还有着排排院落错立。已俨然是一座小县城的规模。

  渺渺是断然料想不到的,后来听禁军领袖说起,才知那原来是陵邑的由来。前些年,庄王领命出征西南边陲,大获全胜,将其纳入朝廷版图,但因为一些地方豪强不服朝廷管教,势力坐大,太宁皇帝便沿用了前朝的制度,命他们举族迁徙,名义上虽为守陵,实际是要抑制他们土地兼并,势力扩张。

  回去营地的路上,池官曾嘀咕过:“明知是陷阱,他们真肯来吗?”

  不来,岂不更是给皇帝发兵的借口吗?渺渺并不说透,她既已决定归于山林,京中的算计就与她再不相干,以后在陵中的每个日夜,只会有佛香禅音为伴。

  清早的寒意令范渺渺惊醒,她睁开眼,适应了好一会儿。外面又是新的一日,大家各自忙碌着,准备收整行囊,继续前行。好在,昨日大掌柜他们已经打着了方向,今日过去,不过是走他们探过的旧路。

  然而临行前,大掌柜特意跟她提了一句:“小姐,待会请你不要四处顾目。”

  这时范渺渺还不明所以,直到过去了,亲眼见到路旁的横尸,方才知晓他的言外之意。她只看了一眼,便将目光匆匆撇开,饶是只有这一眼,仍觉触目惊心,因为道旁全是散落的人骨,并不成形,有些指骨、颅骨甚至都滚落于道上,可想而知以前这里发生过一场惨案。

  徐公公一脚踢开路旁的颅骨,却觉得忌讳,假惺惺地拿手掩住口鼻,问道:“莫非这些都是附近的窑工?”

  “是盗贼。”晏庄上前辨认尸骨上残留的衣物与他们遗落的武器,下定论道。

  常灼刀说道:“徐爷,这些人死在这里,或可说明,窑址附近曾经应有小规模的护卫队。”

  “是王陵的守陵人,也说不定。”徐公公点头,说道,“盗贼都是些乌合之众,始终不会是官兵的对手。”

  绕过了满是尸骨的道路,前面是一片密林,附近树木较之先前,生长得更加野蛮,枝桠几乎是在乱长,一不留意就会勾破身上的布料,划伤肌肤。他们只好把队伍收拢,由大掌柜和常灼刀领头,几名带刀侍卫分别在左右,将徐公公、范渺渺等人护卫在中间,晏庄则落在了最后。

  慢行不多时,众人来到一块山包前。大掌柜用手扒开周围的残枝落叶,露出里面的原样:一面足有一米高、十米长的瓷墙呈现出来,然而,其中各样瓷器的堆积并不整齐,有些器物甚至能够清楚看见断口。

  “这里明显是从前丢弃废瓷的地方。”大掌柜指给他们,解释说道,“各位请看,这些瓷器本身都带有残缺,应是窑工们随意弃之,天长日久,也就垒成一面瓷墙。”

  众人今日先是被道旁散落的人骨骇住,而今乍然又见到了这一整面宛若是城墙的瓷器,不免感到十分的震撼,一时都有些说不出话来。

  一名带刀侍卫过来禀告:“那边有大道的工巧。”

  这里百年前曾是陵邑,按说该修有官道,以便对外来往,但他们一路行来,无不是泥草沾鞋,如同苦旅跋涉。虽然民间传言,永平皇帝命史官勾去了王陵的所有记载,也未曾想到眼前所见,甚至连废墟也谈不上。所以徐公公闻言,眼前一亮,自己先行过去。

  范渺渺由始至终跟在徐公公身后,不发一言。对她来说,今日见到的一切,只会比其他人所感受到的,更觉震颤。以前,这里有溪涧,有小桥,有院落人家,有西风,有古道,有窑堡烟霞,而如今,记忆中的所有都已夷为平地,只剩黄土,残墙,与人骨。

  几名带刀侍卫得令,正在努力清理出大道,因为徐公公坚信,大道尽头必是王陵所在,所以他亲自上阵,监工督促进程;大掌柜在瓷墙下面徘徊,如痴如醉地欣赏碎瓷风采;梁聍站在他身旁,望着断壁颓垣发诗兴叹;常灼刀与白银则攀到瓷墙上方,一个为探察四面八方的地势,一个全然因为新奇。各人有各人的忙碌,范渺渺情不自禁往晏庄看去,转过头,却发觉他已落在很后面了,没有跟上前来,反而是自己一个人在密林里驻足。

  【作者有话要说】

  百年前,这里什么都有,只没有他。

  百年后,这里荒芜一片,却有了他。

  -

  陵邑制度参考西汉帝陵。

  第五十六章 [前世]恨他们胆敢舍下一切。

  众人暂时歇宿在密林里。晚上月明星稀, 与前些日的夜色应当没分别的,但不知怎地,今夜感到它尤其冷清, 好像渗得人也发起冷来了。联想到白日见过的人骨,更觉头皮发麻,想要生起篝火, 却考虑到附近枝桠繁茂, 只能够拿微弱的火把照明, 以免引发山火。

  今日其实收获颇丰。除清理出的残余官道, 徐公公几人还发现有几座大墓,根据墓前的碑刻,可以推测是那些强迁来此的地方豪强的家族墓园。消息一出, 人心振奋, 为商议之后的行程,大家照旧聚拢在火光下,但各自脸上都显得格外沉静,连平日总是多嘴妄言的白银, 也难得不吱声了。

  徐公公叫范渺渺摊开地图,让她照着地图, 确认王陵方位。眼下这情形, 范渺渺心知, 再有诸多的阻扰, 也是无用的了, 因为王陵就在咫尺, 只要他们慢慢寻找, 决不会找不到的。而她若再不表态, 事后柳家一定会被迁怒。

  正要说话, 晏庄忽然伸手,从她手中拿过地图。

  “这张地图,一直叫人琢磨不透。我也对于这些奇怪的线条,没有头绪,直到今天。”透过浅薄的月光,他的手指在地图上流连,“这里,是望山。”指尖落在图纸中央,一座连绵不尽的线条横亘在那里。

  徐公公将头一点,说道:“这个自然,我们早有定论。”

  晏庄不接话,手指移到下方,继续说道:“这里的笔直线条,绘的应当是窑堡范围,正如我们今日所见的山包,宛如一面矗立的城墙,而它附近的波浪线条,我想,大概是溪流之类。”

  白银却道:“但我们今日并没见到溪流的痕迹啊。”

  晏庄说道:“我刚才在这密林附近查看过,这一片地势较矮,土质与之前相比,也稍显松软,因此我认为,百年前这里或许有过水道。出于某种原因,水道干涸,树木丛生,野蛮生长,反而遮挡住了原先的官道。”

  “先生说得不无道理。”梁聍沉吟,转头与徐公公笑道,“徐爷,看来我们都不必再焦急,先生心中应是有结论了。”

  晏庄虽自觉有十足的把握,讲完看法之后,仍先下意识地看向范渺渺,可是她早将脑袋埋在臂弯里,并不显露神色。

  一旁的徐公公喜笑颜开,连声说道:“既然如此,大家今日早些歇息,等待明日天光,派人先去探探路。”

  在密林里面不便搭营,只好露宿,又留带刀侍卫换班巡夜。范渺渺因为身份例外,与他们都相隔了些距离。夜里凉,时不时就要拉起滑落衣物盖好,总是梦梦醒醒到不了天亮。不过,这一晚谁也睡不踏实,有些人是害怕周围的白骨与坟墓,心有惴惴,有些人则是迫不及待想快些到明日,一观王陵风光。

  临到五更,徐公公那边传来动静,先是他命带刀侍卫几人前去打探,自己却又坐不住,在那左右走来走去。梁聍与晏庄被他吵醒,索性也起身,坐到一块小声交谈。范渺渺却只管闭目假寐,天微微亮时,方才佯作睡醒,披上外衣出去洗漱。

  回来时,原先派去探路的几人都回来了,范渺渺见他们脸上殊无喜色,似乎仍然没有进展。

  徐公公沉着脸,再三询问:“这地图也有了,庄先生昨日梳理得也很分明了,怎还会找不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