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沧海浮珠_一灯人【完结】(80)

  与梁聍分开后,晏庄不再在隅园内瞎转悠,而是一边避开侍卫,一边循着记忆,往园林深处走去。前世,他在隅园跟张岩学画,因此对这里的风景并不陌生,虽经百年的风霜,隅园内部虽有所改建,但所幸大的布局未变。晏庄正思索着如何与英王不经意地偶遇,不料一抬眼,赫然看见了柳令襄。

  柳令襄独自站在假山前,时而顾盼,大概是在等谁?晏庄不愿惊扰了她,悄悄绕路走开,却忍不住回过头,与她一起翘望。据他所知,今日十一皇子并未出席,那么,柳令襄此刻会是在等谁呢?

  想到这里,晏庄心潮起伏,不由扶额苦笑自问,他甘愿停驻于此,到底又是在期待着什么?不过,他也心知此举会引人注目,摇摇头,索性离开了。也是巧,他耽搁了这会时间,出来正撞见英王的仪仗。

  英王乃是当今皇帝第七子,其母有宠,故他在刚成年的时候,就受封为王爷,遥领爵地。他的际遇听来耳熟,或与庄王相同,唯独不同的是,其母早逝,背后也并无母族支持,而当朝太子早已稳站脚跟,百官归心。英王自知与皇位无缘,因此在皇帝的溺爱下,只管游手好闲,整日不是宴乐,就是围猎,乐得当他的富贵闲人。

  当然晏庄并不如此认为,很多人,渐渐也不愿这般认为,只因,太子有着最致命的缺陷:膝下无子。据闻太子成婚已有三四年,府上妻妾数人,仅有一女,是侧妃所出。纵使如今太子根基深厚,无子,仍是皇帝与许多臣子的心病,总有人会忍不住想:倘若太子终身无子呢?那么,太子之后,谁堪继位?

  晏庄曾在太子府上做事,深知太子辅臣的担忧与人心的浮动,这是他的可趁之机。眼见英王仪仗将要走远,晏庄闪身藏进一座小楼,从袖中取出短笛,闭上眼睛,放在唇边吹奏。琴声悠悠忽忽,如瞬息人世,从前种种浮现眼前,少为纨绔子弟,而今布衣半生,人生仿若衷曲一首,喜悦时有,哀戚时有,欢欣时有,悲苦时有,然终究梦幻无多,与草木同腐。

  吹完一曲,四周静悄悄的。英王极爱繁华,喜宴乐,好音律,若想要接近他,且不使他起疑心,唯此一途,投其所好。是故,晏庄早在新亭时就重新拾起旧笛,温习琴艺,此刻达到目的,他也并不急功近利,将短笛随身收好,悄悄溜走。

  走进假山堆,柳令襄仍在原地停留,这次却不再是独自一人,她身旁一个女子倚栏而立,低头不语,仿佛也为琴音失神?晏庄刚勉强吹奏完,心神都耗尽,这时反应慢了些,来不及作掩饰,露了踪迹出来。

  那女子闻声转过脸,晏庄眼中顿时流露失望,笑自己竟会一时昏头转向,认错了人!

  柳令襄也转过来,看见他,很惊讶似的,叫道:“庄先生。”

  “你们认识?”谈蔻笑问,随后向柳令襄一点头,体贴地为他们留出空间,径自离开。

  柳令襄走上前,晏庄收敛了情绪,跟她问好:“柳老板也在。”

  “刚才那位是谈尚书,是她带我来赴宴的。”柳令襄眼中满是好奇,看着他问道,“刚才那一曲笛音,正是先生吹奏的吧?”

  晏庄并不接话,左右看看,淡淡问道:“只有柳老板一人赴宴吗?”

  柳令襄随他动作,左看看右看看,故意纳闷道:“京中柳家能做主的只有我一人了,不是我来,还会有谁?”

  晏庄眉头一皱,刚抬起眼,就听柳令襄似真似假地笑道:“先生倘若问起的是我那位姑奶奶,实不相瞒,今日一早,她就启程回新亭了,我正是去码头送了她,才赶来赴宴的。”

  “柳老板没必要跟我讲得这样清楚。”晏庄面上极疏离,准备离开。

  “喂!”柳令襄叫住他,打趣问道,“难道先生就不想知道,她为何会急匆匆地离京?既然来了京城,多留几日,本也没有什么差别。”

  晏庄脚步微顿,柳令襄见状,一边腹诽两人皆是口是心非之辈,一边叹道:“我们家里出了些状况,我脱不开身离开,她便代我先回去了。”

  晏庄沉吟,回过头问道:“可需要帮助?”

  柳令襄摇头,讳莫如深:“家事。”

  晏庄点点头,表示理解,作礼告辞。

  “我不知道你们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柳令襄又叫住了他,迟疑着,迟疑着,半晌后才道,“但她说,她对你没法坦荡磊落。如果是因为她欠着你什么债,有我掌管柳家一日,柳家愿意倾尽家族之力偿还,只要你们能够一笔勾销。”

  一笔勾销?晏庄不禁抿起一丝淡淡的笑意,说道:“那是我和她之间的事,与你无关,也与柳家无关。”

  【作者有话要说】

  晏庄吹笛那段自叹,有参考张岱《自为墓志铭》。

  第七十一章 人心不足。

  范渺渺赶回新亭, 已是十五日后。二掌柜亲来码头迎接,跟她描述家中如今情形:“偷窃者俱已捉住,是窑工乔鸿、丘程、谭超、万良四人所为, 大爷闻后震怒,下令重罚,终身不许他们再进窑场。”

  还在京中时, 柳令襄收到二掌柜与六掌柜的联名来信, 说他们近期在清算出窑瓷器时, 察觉有遗失, 怀疑家中出了内贼,偷偷将异色瓷流于市场上。因联想到异色瓷曾经作为昂贵货币,出现在金石市场数年, 柳令襄更是不敢马虎, 十分关注留意。

  她还想到一事,同范渺渺说道:“当初,我们托二掌柜去彻查此事,查出很有可能是三掌柜所为。那时府内忙乱, 没顾上盘查他,竟也搁置下来, 如今依你之见, 这件事会否仍是他在悄悄动作?”

  当时正因为柳千亿突然醒转, 才暂时没顾上别的。范渺渺想了想, 说道:“家贼难防, 不管是谁, 此事必须要有定论。”

  柳令襄发愁, 说道:“无奈我现在轻易离不了京。”

  范渺渺拍拍她的手, 说道:“我速回就是, 你安心留在京中经营。”

  此时,听闻二掌柜细说经过,范渺渺奇怪问道:“为何不将那四人扭送官府,请官府处置?”

  二掌柜答道:“大爷解释说,此乃柳家丑闻,若是传扬出去,免不了要受天下的嘲笑,也叫同行都蒙了羞。”

  范渺渺沉默,不敢认同他的做法,家法私刑虽然可以使柳家免去许多闲言与麻烦,然而治标不治本,因为瓷器的异常流出已成事实,别家若有心,岂有不知之理?柳家倘若不请出官府公正决断,震慑宵小,敲山震虎,如何表明态度,令人心悦诚服?

  看出二掌柜面有犹豫,欲言又止,范渺渺说道:“二掌柜,眼下只有你我,请尽管直言。”

  二掌柜痛惜说道:“不瞒小姐,丘程、万良两人老奴也认识多年,自老爷创业之初,他们二人就跟随左右,很得倚重。何况,柳家由始至终从不苛待窑工,按他们的年资,勤恳到老,未尝不能安享晚年,老奴实在想不通他们为何要铤而走险,偷运瓷器,哎!”

  “人心不足,也不出奇。”范渺渺慢慢思索着,“单凭他们四人偷运瓷器出窑,我是相信的,但一定还有人在外面接应、销货,不然就算他们运出了瓷器,也是枉自辛苦。”

  二掌柜说道:“老奴也有此意,但大爷已严令,不许再查下去。”

  范渺渺心想,柳令襄此刻脱不开身倒也算是歪打正着,也许,只有自己才最适合出面处理此事,一来,她对柳家家业有过问之权,二来,总不能将柳令襄置于不孝之地,要求她公然违背父命,进行调查。

  范渺渺说道:“此案,必须继续彻查,不过,暂时不要打草惊蛇,暗中调查就是。大爷那边日后若要问罪,只管说是我的主意。”

  二掌柜深深看她一眼,领命而去。

  范渺渺突然回到柳府,赵氏没意料,赶忙吩咐人将惟清院整饬一番。金妈闻讯匆匆而来,先是板着脸教训她未通音讯,径自就去了京城,又转过头,劈头盖脸骂牵云不知劝诫。主仆二人相视一笑,知道金妈嘴硬心软,牵挂是真,都老实站着挨训。金妈训话半晌,突然望着范渺渺的脸,抹泪叹道:“小姐瘦了许多。”别的规训的话,自是不再提了。

  赵氏问道:“小姑回京,何以不提前来信,我也好去码头迎接。”

  范渺渺只笑道:“路上随性游玩,不知归期,便没有先告知。”

  赵氏从不管前院的事情,自然信以为真,见范渺渺满脸倦怠,连忙说道:“小姑舟车疲劳,先行休息吧。大爷那里,我已派人去通知他了。”

  范渺渺将头一点,回到屋中倒头就睡。离开新亭数月,都在路上奔波,几乎没有安眠的时刻,因此她这一睡,痛痛快快睡到翌日午前,金妈来叫她用饭。金妈提醒道:“昨夜大爷来过,看见小姐已然酣睡,便没有打扰。”

  范渺渺停箸思考,问道:“大爷今日出门没有?”

  金妈找人去问,回来说道:“大爷现在在书房。”

  范渺渺心知,柳千亿一定等在府中,要向她询问王陵之行的细节。虽然大掌柜肯定早在信中如实告知了,但在信中需得谨慎用词,小心他人窥视,且一来一回太费时间,远不如当面告知来得方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