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沧海浮珠_一灯人【完结】(94)

  范渺渺不觉得意外,心思却微沉。

  柳千亿比她更关注朝中动向,主动说道:“英王如今,已经明目张胆与太子打起了擂台,朝中两党分立,陛下却一味是不管不理的态度……这些,小姑可曾听闻?”

  范渺渺不免苦笑,含糊点头,都不用多想,导火线显然就是晏庄那次毛遂自荐。

  “像我现在这样,腿脚不便,奔袭千里,已经不再可能。我拿他完全没办法了。”他下意识拿起手边筷子想要拣菜,到嘴边了,方才发觉已经凉透。随便搁下,柳千亿自苦笑道,“就算小姑今夜不提,我也正想要委托小姑入京一趟,找到他。如果可以,就把他带回来,如果他依旧执迷不悟,便断绝他与家中的关系。”

  想要劝一个人幡然醒悟,只怕不容易,范渺渺看着他,心想,你心里也明知道的,否则,当初就不会执意献图给十一皇子。假使英王事成,柳家自然幸免于难,假使不成,柳令襄与十一皇子情投意合,说不定也能免她一死。以前范渺渺并不理解他的作为,到了此刻,才发觉他是用心良苦。虽然,她对此谈不上认同。

  范渺渺说道:“我不能保证做得到,但我会尽力。”

  柳千亿说足够了:“你小时候,父亲与我常不在府上,一向留你们相依为命,后来他受了那次伤,性情大变,大约是怨我和父亲不肯支持他信道。我之后找过他许多次,他都不肯跟我谈,但兴许你说的话,他听得进去呢?”

  范渺渺刚想向他细问柳二爷平日里是怎样的一个人,闻言住了嘴。从以往她翻阅过的柳衔霜的书信,从未见有柳二爷的痕迹,不免对他这句“相依为命”,心中存疑。然而不管怎样,眼下向他打听是不明智的,只好之后换个人旁敲侧击。

  柳千亿语气稍顿,这才想起问今日发生的事。刚才气氛太沉重,导致谈起那私情已无关紧要,范渺渺三言两语便简单讲完,柳千亿听到后虽有些惊奇,却没有多说什么,只道:“事情解决了就好,为了省去麻烦,此后都由我出面吧。”

  柳千亿说的话,范渺渺直到回到惟静院,才慢慢回过味来。柳千亿一定以为自己是顾忌流言,才退避到京城的。虽然觉得不对劲,但她也无力反驳。因为即使不是为这个男人,也是为另一个男人,实在谈不上去辩解。辩解也是徒劳无用。

  本来她早做好觉悟,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就当是还清前世欠他的命债也好,但柳家的事始终萦绕心中,她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柳家被牵涉进夺嫡之争,自此万劫不复。明明她早做好了觉悟,这觉悟在此刻却有些摇摇欲坠了。

  【作者有话要说】

  渺渺主打一个有恩报恩,有债还债。

  下一章结束异地。

  第四卷 京都波诡

  第八十三章 因为他们都是这世上格格不入的人。

  范渺渺与牵云、丁乙乘船到京城。柳令襄撇开一应杂务, 亲自到码头来迎接,两人一路牵着手说话,不觉日光微暗。到进城时辰已是不早, 柳令襄提议说道:“宵禁之前最是热闹,上回你走得匆忙,没带你看过, 今夜我干脆叫府上不备饭, 就在外面吃, 顺便带你逛逛夜景。”

  京城的夜景, 范渺渺从前见得很少。因为范府向来规矩重,家里小姐连参加民间堂会都不被允准,更别提天黑了人还在府外逗留。那会被认为是不知轻重、不识礼教, 手心要吃板子的。后来是跟着表姊, 见识过几回,到现在那记忆也不太清晰了。

  柳令襄带她来到东市。上次范渺渺白日来过,已知繁华,岂料傍晚另有一番热闹:高阁低院尽挂上了灯笼, 照映在穿行而过的小河面上,繁星与红灯齐烁, 疑似看到人间银河。河岸两旁, 有酒楼茶坊招客, 捧出茶水点心, 分请游人品尝。河上精舫相继, 帷影重重正开宴, 时有欢笑传出, 不知今宵梦醉。

  柳令襄招手叫停闲余的船家, 一边回头提醒她小心脚下, 一边利索地跳上了小船。

  在船中坐定后,柳令襄说道:“论口感,或许比不上酒楼里的珍馐佳肴,但‘态度幽闲,茗炉相对,意之所安’,另外有美景佳画,尽入眼底。”

  矮身坐在船中,随波光微微摇动,看水天一色,忽感察天地之高,自己置身其间,仿佛是那沧海一粟。范渺渺留意到,船家先是端上茶水、简易小食,便退至甲板撑篙,不一会儿,有跑堂隔岸传菜,接二连三,源源不断,桌上逐渐杯盘堆起。

  柳令襄递筷过来,招呼道:“赶紧吃,夜里凉,河面又有微风徐来,饭菜凉得快。”

  范渺渺执箸失笑:“风雅至极,狼狈至极。”

  柳令襄十分认可:“京中人尤爱风雅,设计此情此景,是想置身自然之中,怀古伤今,抒发胸臆。但其实你听,四周欢笑低语不绝,吵闹嘈杂,完全破坏意境。不过你我入乡随俗,远道而来体验一番,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嘛。”

  两人吃着饭,一边把家里近几个月发生的大事一一说了。柳令襄先起头,说她在京中典了几家旺铺,直销异色瓷:“现在生意好得不行,但利润不高,考虑到是运输的成本,这段时间我打算在京郊看看野窑,盘一个来,现烧现卖。”

  范渺渺低头,含笑不语。

  柳令襄奇怪,问怎么啦?

  “你倒不必这样忙活。”范渺渺笑道,“六掌柜正主持新亭窑的建设,差不多明年就会完工,到时集四家窑场的烧成量,销往哪里可要发愁。我来时听见大爷他们商议,准备自己做外销运输,以后船只、船工全是自己人,或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你改建的野窑,说不定要等到明年才能竣工,试烧也是一项成本不说,最后烧成量也绝不会大,解不了你多少的渴。”

  柳令襄说道:“怎么没听爹爹提起?我之前写信也埋怨过,用那官船运货,一是贵得要命,并且行程还慢吞吞的,唯独保管安全,勉强算作慰藉。”

  范渺渺解释说:“我还是听二掌柜说的,直到走时都还在商议,不过看样子没有问题,你知道李老板要改跑商了,交给他们来做正好。”

  “哦,李家。”柳令襄咕哝说道,“看在他们有官府路子的份上,倒不怕会被太过为难,有个什么意外。”

  话赶话到了这,范渺渺顿了顿,索性将柳衔霜与李帘静那些原委也一道给说了。柳令襄显然是早接了赵氏的家书,被再三提耳过的,闻言倒是面不改色,挥一挥手,反过来还宽慰她道:“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没必要再去介怀。”

  “确实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她表现出的格外冷静格外镇定,反倒令得范渺渺哭笑不得,“你也不必强行忍着,有什么问吧!”

  柳令襄起先还怪不好意思,怕揭她伤疤,后来实在耐不过好奇,身子探过半桌,连声问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他对你有没有过情谊?是之前,还是之后?真的已经是过去了吗?”

  范渺渺竖起一根手指,笑说:“你问这么多,我却只能回答你最后一个。”

  柳令襄心想,旁的要么牵涉到旁的人,要么涉及伦理,流传出去恐怕会招来更大的风波,是自己不严谨了,她连忙点头。

  “是真的已成为过去。”

  但并不是随着两家和解,此事方才尘埃落定,而只是因为,那可怜的人已香消玉殒。这段情,至她死,都寂静无声。范渺渺念及此,一时脸上微恸,轻叹一声,却叫柳令襄误解,赶紧扯开话题,另外说道:“你来信让我留意京中有没有佐政的道长,我叫人打听过了,是没有的。我想,你特别提起,一定有缘故,所以我也让秋水去遍京中、京郊的道观,并没见到有奇怪的人或事。”

  范渺渺托起腮思考,说道:“那就很纳闷了。”

  柳令襄足够聪明,信里简单带过,也被她猜个正着:“你是在找二叔吗?”

  范渺渺将头一点,把那日与柳千亿交谈的内容,也和她说了:“因为书信不私密,所以没有在信里详说。既然京中都没有信道的门客,也许是他乔装打扮了,你平日多出入贵族宴会,仔细想一想,有没有被谁特别回避过?”

  柳令襄异常愤怒,听到后面,强自冷静下来,思索了半天,摇头说道:“没有印象。”

  范渺渺见她情绪颇为激动,拍她的手暂作安抚,说道:“我来应付就是,你只管安心完成手上的事情。视察、改建野窑,也需继续,不过,倒是不必挂在我们的名下。我记得,谈尚书那边不也正在物色吗?”

  柳令襄思忖,觉得可行:“回头我和她商议一下,她来提供场地,我们提供窑工与技术。”

  范渺渺说道:“我手上有一人,叫丁乙,他熟知窑事,且做事细心,若是提供技术,正好能帮上你忙。”

  谈天说笑间,不觉已是临近街鼓参差的时候,因宵禁在即,游人纷纷接踵往回走,整晚的热闹,到了这会儿,陡然留下冷清。

  “街鼓将动,我们也回去吧。”柳令襄回头,吩咐船夫送她们到东市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