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等到了下课,赵一然突然过来找她。
陶斯允和组员分配完小组作业,正saygoodbye,看到她以后眼睛都亮了起来,甜甜地叫了一声学姐。
“你今天不是没课吗,怎么来学校了?”
“亲爱的,一起过年啊!”
陶斯允脸上的表情瞬间由惊讶变成了惊喜,甚至还有点想哭,内心的感动全部变成了说不出口的酸涩。
中午,赵一然拉着她去了华人街。
陶斯允很少来这边,因为这里有国内的一切,会让人格外想家。
从进了中国超市,她的眼睛就没离开过汉字,这儿盯盯,那儿看看,思乡之情全寄托在一个
眼神里了。
“亲爱的,你知道你现在的目光有多贪婪吗?”赵一然手上拿了瓶蚝油,身体夸张得抖了抖,“像是要把汉字全吞进肚子里一样,你感受到没有,‘赵一然’三个字在瑟瑟发抖。”
陶斯允被她说得不好意思:“来法国以后,这是我觉得最亲切的地方了。”
赵一然拍拍她的肩,一副资深留子过来人的口气对她说:“待几年就习惯了,我刚来的时候也这样,一天恨不得给我妈打八百个电话,慢慢就好了。诶,我们明天包饺子,你喜欢吃什么馅儿的?”
“牛肉香菇。”
“OK,”赵一然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食材,“牛肉香菇,素三鲜,芹菜肉,今年我们包这三种馅儿的饺子。”
陶斯允以为学姐这是有意迁就她的口味,于是立马说:“不用麻烦了,我不挑的,吃什么都可以。”
“没关系,不麻烦,我和周余每年都包两种馅的,我喜欢吃芹菜肉馅,他爱吃素饺子。”
“哦,那好吧。”
认识这几个月以来,她和周余的接触其实并不多。
基本上都是和赵一然有关。
赵一然本科的专业课教授是个特别难搞的人,如今刚好教陶斯允。由于那门课的考试通过率特别低,所以有时候陶斯允会因为课业的事情去找她帮忙。
周余很少在家,至少陶斯允每周六去公寓找赵一然的时候没有见过他。
偶尔有两次,她走的时候比较晚了,两人在门口碰到,简单打个招呼,仅此而已。
过年那天,三个人一人端着盘饺子,像电线上的小鸟一样坐成了一排,全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边吃饭边津津有味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
一个个节目登上了热搜,被一部分网友嫌弃毫无新意,无聊透顶。可对于留学生这个群体来说却是他们在异国他乡仅能感受到的年味。
……
后来,赵一然偶然得知陶斯允的二房东室友晚上经常带一些男男女女回家整宿开party,于是就让她搬到公寓和他们一起合租。
“这套房子是我租下来的,之前就我和周余,还有另一个女生住,去年那个女生毕业回国了。嗯,怎么说呢,由于上一个室友的某些行为实在太过奇葩,你懂的。”赵一然无奈地耸了耸肩,“我和周余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所以我们很怕再遇到她那种人,就懒得找新室友了,不过姐姐喜欢你,非常愿意你搬进来。”
陶斯允犹豫了一下,“那……你室友同意吗?”
会不会不太方便……
“怎么会不同意。”赵一然不以为意道:“周余要是不同意的话就让他搬出去住好了~”
“……啊?哦。”
赵一然见她这模样,忽然反应了过来,“喂,亲爱的,你该不会以为我和他是一对吧?”
陶斯允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嗯……一开始觉得是。”
赵一然扶额,一脸被误会的尴尬,“拜托,我和他一点CP感都没有好不好,而且他这人完全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嗯,我知道了。”
……
后来,赵一然去了米兰,陶斯允一直住到研究生毕业,她和周余当了快五年的室友,两个人在赵一然走后一起度过了三个新年。
三个人有一个微信群,赵一然离巴黎之后他们就很少在群里聊天了,陶斯允本想把这张照片转发到群里,但仔细一想,好像也没有这个必要,说不定周余已经给赵一然发过了,再发一遍的话显得她多此一举。
陶斯允把那张拍立得照片点了保存,犹豫几秒,回复他:【新年快乐】
随后,周余发来两个字:【晚安。】
第58章
“就我们两个人吃饭?”
许霁拉开椅子,坐下以后不动声色地搜寻了一圈,没看到陶斯允的人影,确定她不在家,于是看向厨房。
“哦,陶斯允前几天不是放寒假了么,中午就回京浮了,我送她去的机场,这会儿早都到家了。”
陶斯允专门叮嘱陶潜在这儿住两天,让他别浪费,负责把冰箱里剩下的食材处理完了再走。
陶潜端着最后一道菜从厨房里出来,丝毫没注意到许霁此时的表情,一脸无奈地说:“我家那丫头还挺黏人的,之前非说要等我一起回家,我这还早着呢。干脆直接给她买了张机票让她先回去,省得到时候我爸妈又该唠叨我了。”
许霁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失落得非常明显。
陶斯允也不和他支会一声,突然一声不吭地走了算怎么回事?
这段时间他们在微信上聊得不是挺好的么。
陶潜不知道他心里那些七七八八的想法,吃饭的时候随口问道:“诶,像你们这种独生子女的家庭,从小到大是不是挺孤独的?”
“还行。”许霁想到宋立玮,倒也没觉得有多孤独,“我小舅比我大十四岁,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带我玩儿。他是网球运动员,以前拿过世界冠军。”
虽然他们是舅甥,但却像是亲兄弟一样长大的。
陶潜有点意外,“世界冠军?这么厉害么!”
“嗯,不过他因为受伤很早就退役了,现在是网球教练。”
早年的时候许霁父母给宋立玮投资,在沪西开了一个网球馆,每年按比例拿分红。
网球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创业之初到现在团队的规模已经扩大了十倍不止。除了走专业路线打比赛的学员和网球爱好者以外,他们每年都会和一些私立学校有课程合作,教育体系非常成熟。
在沪西这样的一线城市,做教育培训盈利很可观,尤其是网球这种被誉为“烧钱的贵族运动”。
许霁的网球是宋立玮手把手教的,从小到大参加过不少比赛,宋立玮曾经对他寄予厚望,还一度想把他往职业方向培养。
……
这样的学习经历不禁让陶潜想起来小的时候秦如教陶斯允拉大提琴的画面。
“是么?我妹和你的情况差不多,我小姨以前教她拉了一段时间大提琴,后来她学了有十多年,本来那丫头是要考音乐学院的。”
许霁心不在焉地吃饭,状似不经意地问:“……可她不是学设计的么?”
“哦,那是后来出国以后的事了。”
相处这么久,陶潜和许霁已经是那种很不错的关系了,想着他也不算外人,就没瞒他。
“我妹高中是在沪西上的,你知道吧?上回我和你说过。高中的时候我小姨专门给她找了音乐学院的教授教她大提琴,那两年就住在小姨家里。后来她参加校考,初试就考了两个学校的专业第一,成绩出来以后你不知道她有多高兴,我们都以为稳了。可没想到小姨在我妹参加完沪音复试完的那天下午出车祸去世了。”
陶潜叹了口气,神色黯淡,揉着眉心缓了缓,继续说:“小姨去世对她的打击很大。车祸发生的时候她就在现场,什么都看见了。”
沉默了一会儿,许霁才渐渐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后来她才去的法国?”
“嗯,我们怕她留下心理阴影,就准备让她换个环境,去国外的音乐学院也行。反正按照原来的规划,大学毕业以后家里也是准备送她出国深造的,将来无论是去乐团还是进高校都可以。”陶潜搓了搓头发,将眼底浮现出的复杂情绪遮盖下去,语气平静又低沉,“可是她却告诉我们考不了音乐学院了,因为拉大提琴的时候手会发抖……”
许霁听完后很久都没有说话。
他怎么都没想到原
来会是这样。
陶潜只用了三言两语就解开了他一直以来的疑问,可是这么多年,陶斯允的心结也解开了么?
两个男人各怀心事,最后许霁破天荒陪陶潜喝了点白酒。
过了这么长时间,陶潜现在已经想不起来接到陶代铭的电话之前在忙什么了,只记得自己听到这个消息后像是突然被人从身后当头打了一闷棍,整个人都是懵的,浑身的血液瞬间凉透了,拿手机的手都没有任何的知觉。
他完全没办法将“车祸”“小姨”“已经去世”“现在在殡仪馆”这几个毫无关系的关键词串成一句完整的话,仿佛是做梦一样,浑浑噩噩了一路,灵魂和肉/体已经各走各的,最后怎么从学校回到家里的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