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古代,躺平开摆_桃梨不言【完结】(103)

  桓哥儿觉得还挺好玩,不由得拍着小手笑出声来,要再来一回。

  汤婵没理他,转而给徽音和佳音画额,桓哥儿见到姐姐,倒也消停了。

  等仨孩子每个人脑袋上一个王字之后,解瑨回来了。

  人总算齐全,可以开始吃粽子,汤婵让厨房把蒸好的粽子端上来。

  “粽子还能包鲜肉?”

  得知汤婵做了许多咸粽,解瑨第一个怀疑,从小到大只吃过甜粽子的解瑨不禁皱了皱眉。

  但推销人员的热情让解瑨不好拒绝,汤婵期盼的眼神下,解瑨咬下了一口。

  随即他顿了一下,默默把粽子吃完了。

  汤婵忍不住笑,解瑨真香的样子她百看不厌,好一会儿也没压下上扬的嘴角。

  没人能躲过咸蛋黄肉粽的魅力!

  不仅是解瑨,家里其他人也都对咸粽十分喜爱。

  桓哥儿年纪小,不敢给他吃难以消化的糯米,他吃不着,急得开始闹,还是太夫人开了口:“切一小口给他尝尝味道就是。”

  结果这一口吃了,桓哥儿更不满足了,闹着还要。

  见太夫人摇头拒绝,桓哥儿张口便要哭。

  奶娘没有办法,只得连忙将他抱下去哄,汤婵看得微微皱了皱眉。

  这孩子……感觉不太好相与啊。

  幸好徽音跟佳音都是听话孩子,让吃多少就吃多少。

  解桓仗着年轻,没轻没重吃得撑了,还惹来太夫人笑话:“连你两个妹妹也不如,羞不羞。”

  家里只有她是老派,咸粽花样太多,太夫人还是偏好传统的蘸糖甜粽。

  汤婵便剥了一个碱水粽给太夫人——因着解府众人都吃甜粽,汤婵特意包了碱水粽。主要是为了好看,打开绿色的粽叶,便露出色泽金黄的粽肉,有一半里头放了一点豆沙添些甜味,什么都没加的就可以沾糖水吃。

  太夫人很喜欢碱水粽喜庆的颜色,可惜太夫人年事已高,也不敢多用,吃了两口便浅尝辄止。

  “可惜京城没什么适合竞舟的水,不然还有赛龙舟可以看。”

  汤婵有点遗憾,记忆里,在杭州府赛龙舟的景象似乎很热闹呢!

  “今年的端午已经够热闹,辛苦你操持了。”太夫人笑道,“对了,马上就是你的生辰,有没有什么打算?”

  解瑨正在喝茶消食,闻言动作不由一顿。

  原来她的生辰就快到了……

  汤婵笑道:“又不是过寿,吃碗面意思意思也就是了。”

  这个年代,小孩跟年轻人都不摆生辰宴,只有到了一定年纪的人才会如此。

  “到底是生辰呢,不好随便对付,有什么想要的尽管开口便是。”太夫人说起这个,主要也是提醒解府其他人,特别是解瑨跟孩子们,记得提前备好礼物。

  虽然不求这些,但有人这样惦念她,汤婵心中自是一暖,不由笑应道:“那便多谢母亲了。”

  第74章

  “……此处便是姑娘们上学的静思斋了。”

  陆府,一个景色秀丽的小园中,汤婵带着徽音和佳音,跟着府中主母陆夫人游览。

  过完端午,汤婵便着手给两个孩子找托管班的事,向陆府送上了拜帖。

  陆家家风清正,素有善名,当代的家主陆老太爷是有名的大儒,官任国子监祭酒一职,也就是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职位不高,却是桃李满天下,十分受人敬重。

  受陆老太爷影响,陆家子弟无论男女都好读书,这才有了给姑娘们开办的女学堂。

  最开始听汤婵说要将徽音和佳音送去别人家的女学,太夫人本来还有些迟疑,然而一听说是陆家,太夫人便再无担忧,立即点了头。

  正如陆氏所说,对待汤婵的拜访,好客的陆夫人用了十二分的热情招待。

  陆府占地不算很大,但布景处处精致,很容易让人感受到规划者的用心,听陆夫人说,府中各处竟然都是当年陆老太爷夫妻亲自操刀设计。

  如今汤婵所在的静思斋,就是单独辟出来给姑娘们上学使用的,小院坐落在陆府角落,连着后花园,有单独的院门出入。

  “徽姐儿跟佳姐儿这个年岁,还未开蒙吧?”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陆夫人笑道:“因着来上学的姑娘们此前所学并不相同,静思斋中分为两班,像徽姐儿跟佳姐儿这般,若是入学,可先进入蒙学班,等过了七岁,考过一场小验之后,便可以升入映雪堂,与年长的姐姐们一同读书了。”

  竟然还分了年级,汤婵叹为观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小小的一家女学堂,跟一家书院也差不多了。

  她一边说,一边带着汤婵几人来到蒙学班前。

  天气晴朗,窗户半开,里头传出稚嫩的朗朗读书声。

  汤婵并未进门打扰,只是站在窗边往里看去。

  堂中端坐着几位女童,都是垂髫之年,肃着小脸听上面的女先生讲学。女先生五十多岁年纪,穿着朴素,面容慈祥,气质沉静淡泊,很有些“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味。

  自从来到陆府,佳音就睁大眼睛,一个劲儿好奇地观察四周,这时被里头的景象吸引,得了汤婵鼓励的眼神之后,更是大着胆子踮脚朝里看。

  徽音有些不安地紧紧跟在佳音一旁,此时也忍不住好奇向内望去。

  汤婵听了一会儿,面露笑意,问陆夫人道:“斋中开蒙认字用的,不是女诫、内训这些女四书?”

  “自然,”陆夫人说到这里,眼里不自觉带上了几分自豪之色,“我们这里跟男孩子用的一样,都是‘三百千’、弟子规等开蒙要训。”

  “蒙学班主要是认字、写字,随后是学习音韵训诂,等基础打好、升入映雪堂,姑娘们便同男子一样,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咱们静思斋出来的女学子,擅文翰、好吟咏,比起男儿来也毫不逊色——若不是女子不能应试科举,咱们家的姑娘说不定也能折宫蟾桂呢!”

  汤婵笑着称赞,“果真名不虚传。”

  她倒不指望徽音和佳音成什么大才女,但读书可以明理,既然成了俩小姑娘的便宜母亲,汤婵也希望她们能清醒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参观了一圈,汤婵对陆府的女学再满意不过,回到家就问小姐俩觉得怎么样。

  佳音眼中有抑制不住的兴奋,显然已经等不及去尝新鲜、认识新朋友了。

  比起佳音,徽音更内向一些,她心中有着对新环境的迟疑害怕,但她想跟佳音在一处,见佳音应下,徽音就同样轻轻点了点头。

  于是,一个风柔日暖、阳光明媚的晴天,在汤婵给二人交过束脩、带着二人见过先生之后,小姐俩背着汤婵给准备的小书包,手牵手一同走进学堂上学了。

  ……

  学堂的女先生很温柔,同窗们也很友善,一个上午过去,徽音心里的忐忑渐渐淡去。

  佳音更是已经交到了新朋友——坐在佳音前桌的是翰林楚家的十二娘菲姐儿,比小姐

  俩大一点,她对新来的姐妹俩很是好奇,主动开口搭了话。

  小朋友的友谊来得很快,没过一会儿,佳音和菲姐儿就变得要好起来,等放了学,菲姐儿还说要约两人来家中做客。

  “回去我就给你们下帖子,你们一定要来喔!”

  后门处,小姑娘们各自在马车面前做着约定。

  别看都是小萝卜头,孩子们都很早熟,做事小大人似的有模有样,邀约该有的礼节一个不落。

  等徽音和佳音应下,菲姐儿高兴地点头,这才准备转身上马车。

  却突然听到徽音发出一声惊呼,“呀!”

  菲姐儿跟佳音都顺着徽音的视线看去,只见不远巷口处,一个与她们年岁差不多大的孩童被几个年龄稍大的孩子围在中间欺辱。

  孩童手里本来拎着食盒,但此时被打翻在地,食物撒在地上,又被那几个大孩子踩在脚下。

  跟在菲姐儿身边伺候的小丫鬟认出了被围在中间欺负的人,“那好像是冯琴师的儿子。”

  陆家人脉甚广,静思斋琴棋书画各项都有授课指点的师傅,冯琴师便是教琴艺的先生了。

  小丫鬟解释道:“……应该是给他娘来送饭的吧,围着他的应该都是周围邻居家的小孩。”

  徽音与佳音面面相觑,佳音问道:“这……既然是先生的儿子,陆家不管的吗?”

  菲姐儿皱着小眉毛,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表情恍然,问小丫鬟道:“是那个冯琴师?”

  小丫鬟点了点头,菲姐儿就赶紧跟佳音二人道:“咱们也不要管了!”

  徽音和佳音都面露疑惑,这是为何?

  菲姐儿神神秘秘地解释,“听闻她母亲出身不干净,是那种地方出来的人……”

  徽音不解,“那种地方是哪种地方?”

  菲姐儿哪里知道,她只是听大人说话,鹦鹉学舌而已,转头问小丫鬟,“是哪种地方?”

  小丫鬟哪怕知道也不敢说,怕教坏姑娘,只得一个劲儿摇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桃梨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