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古代,躺平开摆_桃梨不言【完结】(134)

  这……

  她完全不知道太夫人会留给她一份遗产,乍一听闻,惊讶之外还有点不知所措。

  她抿了抿唇,“那现在就去瞧瞧?”

  ……

  当年太夫人妆奁丰厚,随着丈夫上京时带去了一部分,还有许多就留在了老宅的库房。

  解瑨叫来福婶,领着汤婵到了太夫人的私库。

  福婶拿了钥匙开锁,推开了房门。

  她心知里头的物件珍贵,这些年不敢怠慢,时时亲自清扫房屋,保养物品,此时屋中一尘不染,一看就是有人在用心维护。

  汤婵跟着解瑨迈进门槛,各种珍贵的物件映入眼帘。

  有用料珍贵的大件家具、摆件,还有许多书箱,收藏着各类书画和古籍,另是一排妆匣,里面是各类珠宝跟首饰,其中不乏有价无市的稀世珍品,诸如大小各异但颗颗圆润饱满的东珠、鸽子蛋大小的红宝、帝王绿翡翠……

  解瑨带她到那排妆匣面前,指了其中三分之二道:“母亲记得当年赐你的一盒首饰十分合你的心意,便将这些留给了你,剩下的留给徽音跟佳音做私房。”

  汤婵不敢置信地看着各色妆匣里的珠光宝气,又看看解瑨以求确认。

  这些……都给她?

  解瑨云淡风轻地点了点头,只眼里隐约带着些笑意——想要讨她欢心,实在不难,母亲果真也

  了解她,没有送她书画,而是多送了珠玉。另外给徽音和佳音留了一小半,倒不是因为怕汤婵吝啬,不肯送好东西给继女,而是因为等两个姑娘出嫁的时候,添妆总要有祖母单独的一份。

  汤婵暂时还没想到那么多,她咽了咽口水,快要被这些华丽丽的光芒闪瞎了眼,“这……她老人家也太大方了……”

  解瑨道:“都是身外之物,你喜欢便好。”

  怎么可能不喜欢呢?

  汤婵觉得自己不应该收,可这样的诱惑摆在面前,实在让人难以拒绝……

  ……

  这一日,汤婵的身家暴涨,当晚,她虔诚地给太夫人上了一炷香。

  太夫人您放心,看在那些大宝石和大翡翠的面子上,我一定做一个合格的打工人!

  第94章

  得了太夫人的礼物,汤婵自觉需要尽职尽责,转天就来到解瑨的书房,兴致勃勃地给三姐弟布置“教室”。

  一进书房,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排大书架,足有四个,上头摆满了书籍。而这只是家中一小部分藏书,书房隔壁的三间房间都被打通,专门作收藏书籍之用。

  汤婵让人在房里添了三张书案,再备好笔墨纸砚等用具。书房占地很大,又因书案是给孩子用,比正常书案的尺寸高度要小一些,故而哪怕多了三套桌椅,房间依旧不显逼仄。

  她在这里布置房间,解瑨在隔壁藏书的次间找书。汤婵收拾好之后看他一直没有出来,便转进隔壁寻他。

  她凑到解瑨身边,“在找什么?用不用帮忙?”

  解瑨正在对着手中一本旧书出神,听到汤婵问话才回过神来,“没事。”

  汤婵好奇地看着他手中的书,“这是什么?”

  解瑨将手中的书递到她面前,“是父亲和大哥治经留下的札记。”

  汤婵伸头瞧了一眼,但没接,解瑨就把它放回了原位,“当年备考,多亏有了这些。”

  解家父兄都是一甲,留下的心得注解自然极为珍贵,解瑨年纪轻轻能于科举中试,除了自身天资聪颖,跟这一大书架的笔记也分不开。

  说来当年逢遭大变,若不是从父兄的这些遗物中获得了抚慰和激励,年少的解瑨怕是不太容易撑过来。

  汤婵看到他眼底露出怀念之色,静静地陪他站着,没有出言打扰。

  直到解瑨从回忆中抽身,汤婵才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现一般,问道:“以后我能从这里拿书看吗?”

  感受到汤婵的用心,解瑨眼底柔色一闪而过,“自然可以。”

  他领着汤婵逛起藏书阁,低声同她讲解书籍的分类以及如何存放,以便于日后寻找。

  汤婵随着他走在书架间,瞥了一眼掩在袖口下二人牵住的手,挑了挑眉。

  看他故作正经讲解的模样,汤婵轻轻一笑。

  “小少爷,该起了。”

  清晨,姜妈妈撩开床帐,柔声将躺在床上的小人儿唤醒,“今日要上学呢。”

  叫了两声,解桓迷迷糊糊睁开了眼。

  上学对他来说是件新鲜事,更不要说是跟两个姐姐一起,解桓昨晚兴奋地半天没睡着觉,然而此时听到上学两个字,解桓还是一下子就清醒过来。

  他立刻爬了起来,积极得不得了,“上学咯!”

  姜妈妈眼神柔和地应是,服侍他洗漱穿衣,最后带上一只装了各种文具的小书箱,领着他先到汤婵房里请安用膳。

  到门口时正巧遇见同样来请安的徽音和佳音,三姐弟一同进了屋。

  汤婵惯例睡了个懒觉,刚起身不久,见几个孩子来了,便吩咐下头传膳。

  徽音小声问:“不等父亲吗?”

  汤婵笑道:“他起得早,已吃过了,咱们不必管他。”

  解瑨是那种天生精力旺盛、睡眠时间短的人,汤婵的作息比解瑨晚一个时辰,刚好跟睡眠时间更长的三姐弟同步,一般汤婵吃早饭的时候,解瑨或者早已出门,或者已经在书房做事了。

  姑娘都是贴心的小棉袄,时时惦记着老父亲,听了这话,徽音才放心地跟众人一同用膳。

  等菜上齐,解桓看了一圈,很快扁起了嘴巴。

  “母亲,”他可怜巴巴地看向汤婵,“我想吃肉。”

  因着还在孝期,桌上没有一道荤腥,全是素菜,解桓已经几个月没吃到肉了。

  汤婵也想,但是不能。她回了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给解桓夹了一块豆干,哄他道:“回头就让厨子给你做。”

  解桓期望落空,满是失望地把豆干塞进嘴里。

  其实解家的厨子手艺上佳,素食做得新鲜可口,只不过太久不沾荤腥,身体每个细胞都会发出吃肉的呐喊。解桓虽不再闹,但吃了小半碗饭就说饱了,徽音跟佳音很懂事,从来没有提出过不满,但这么久茹素下来,饭量也不自觉地比之前少了一点。

  汤婵看在眼里,心里琢磨,怕是得寻个仿荤菜做得好的厨子了。

  用完饭,三姐弟结伴一起去往书房。

  汤婵忍不住好奇,将姐弟三人送去之后,她假装离开,实则绕了一圈回来,在隔壁偷偷瞧了一会儿。

  书房里,解瑨站在上首,姐弟三人则正襟危坐地坐在书案后,面前摆的是启蒙常用的三字经。

  徽音同佳音已经上了一年多的女学,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启蒙用的读物已经都学过,不过姐妹俩相信温故而知新,故而二人表情认真,态度并没有变得懈怠。

  桓哥儿坐在椅子上,够不到地面的两只脚丫不停地动来动去,脸上也是忍不住的兴奋。

  见两个姑娘神情专注,桓哥儿也未有抵触,态度积极,解瑨虽然面上不显,心里却点了点头。

  他打开书本,读一句,下头跟着念一句,随后他将意思讲解一遍,问道:“可有何处不明?”

  姐弟三个摇头,解桓也听懂了,解瑨便继续往下讲。

  老师和学生都很像模像样,汤婵莞尔,没再多留,脚步轻轻地回房了。

  解瑨讲完了八句,觉得一天讲这些内容足够,于是就此停了下来,让徽音和佳音默写这部分内容,顺便练字,自己则是又领着解桓诵读了三遍,随后对解桓道:“开始背罢。”

  啊?

  解桓瞪大了眼睛,解瑨见状,问道:“怎么了?”

  解桓低头看看书,又抬头看看父亲,露出可怜巴巴的表情,小声道:“第一句已经忘了……”

  解瑨一怔,又领着他读了两遍。

  可近百字哪里那么容易就记下,桓哥儿读了头忘了尾,读到尾巴,前头又忘了大半。

  他动了动屁股,瞧着解瑨的脸色,没敢再说实话,而是偷偷扭头,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两个姐姐。

  徽音悄悄抬眼看向解瑨,见他只是微微皱眉,并未阻止,便小声读给桓哥儿听,一旁的佳音时不时补上一句。

  解瑨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两个姑娘当老师,也能巩固自身学识,便由着姐妹俩给解桓开小灶。

  只是反复诵读记忆最是枯燥无聊,解桓逐渐失去了一开始的新奇,很快就变得百无聊赖。

  这就是上学吗,怎么跟想象中的不一样?

  他扁了扁嘴,根本一点儿趣味都没有……

  于是等一堂课结束,三姐弟回到汤婵的院子,汤婵就喜提一个蔫儿吧唧、眼神黯淡的三头身。

  早上还斗志昂扬的小公鸡,只一会儿就漏气成了这个样子,汤婵又是好奇又是想笑,“这是怎么了?上学不开心吗?”

  解桓赶紧装成若无其事,大声反驳道:“才没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桃梨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