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古代,躺平开摆_桃梨不言【完结】(135)

  在汤婵面前,他最是不肯服输的,她也不戳穿,只笑着问:“有没有功课要做?”

  解桓脸色一僵,一句话就彻底破功泄气,“有……”

  他眨巴着眼睛看向汤

  婵,想起汤婵之前的话,试探问道:“母亲,如果我是小萝卜,是不是就不用背书了?”

  “噗……”汤婵乐不可支,小家伙为了逃避功课,连之前可不乐意听的萝卜头称呼都妥协接受了。“这么不喜欢上学?”

  解桓噘起嘴嘟囔,“上学一点意思都没有……”

  可惜跟守孝茹素一样,开蒙读书是大事,汤婵同样爱莫能助。

  她摸了摸解桓的脑瓜,“可能你刚刚上学,不太适应,也许后面就好了。”

  解桓欲哭无泪,脚步沉重地回去继续背书了。

  汤婵实在好奇,怎么一天就变成了这个样子,甚至有些后悔她早上没在书房多留一会儿。

  她转头问起解瑨:“你今儿带桓哥儿的时候都说了什么?我瞧小公鸡直接蔫儿成小萝卜了。”

  解瑨微怔,“只是正常读三字经而已。”

  他给汤婵简单讲了讲课程的内容,总结下来就是“诵读、讲解、背诵”这三步教学法。

  “……就这么硬灌吗?”汤婵有些惊讶,不说三岁小孩坐不坐得住,这么大点儿的孩子,一次学这么多字,哪有可能记得住?

  “当年兄长带我开蒙,就是如此。”解瑨眉头微皱,理所当然道,“兄长自己也是这样开蒙的,他读书时,基本看过一次便能背下,我不如兄长,需要多读两次方可。”

  汤婵:……行吧,不是很懂你们天才玩家的世界呢。

  再看到因为上学而蔫头耷脑的解桓,汤婵眼里都不自觉带上了两分怜爱。

  不过有两个姐姐带着,汤婵也不太担忧,依旧放心地让三姐弟在孩子爹那儿接受知识洪水的冲刷。

  守孝在家,没有交际和娱乐,汤婵有了大把空闲。她每日写写字,练练琴,天暖了也经常出门运动运动,后来兴起,还到藏书阁里找书读。

  她不看圣人言,除了常看的各种杂书之外,就只挑些史书来读。解家藏书极多,甚至有不少神奇的野史,汤婵大开眼界,只当故事来看,多了不少乐子。

  说起来她小时候沉迷百家讲坛,高中学了文科,还曾想过日后选择历史类的专业。但人总要面对现实,为了就业和薪资,高考时,她还是填报了更加热门的新闻传媒。不过她运气不错,搭上了新媒体这个快车道,赶上风口,加入的创业公司有了一些成绩,幸运达成了提前退休的愿望。

  本来打算退休后重拾一下儿时梦想——倒也不用重回校园,网络上各类质量极高的公开课和纪录片,上下五千年,想看什么搜索一下便是。

  只是那时候她肯定想不到,有一天要捧着大部头自己啃原文。

  汤婵翻过一页书,不过还真别说,其实读进去了,也还挺有意思的……

  解瑨回来时恰好看到汤婵在看书,本来以为像往常一样,读的是杂记话本一类的杂书,结果他目光轻触移开,随即又转了回去。

  果然没看错,“你在看正史?”

  “至于这样惊讶?”汤婵嗑着瓜子,“好嘛,原来在你心里,我这么不学无术。”

  解瑨:……

  他默默看了她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汤婵唇角一弯,将装着瓜子的小碟子往他那儿推了推。“这本书留里的注解很有趣,是你父亲或者兄长写的吗?”

  解瑨瞧了一眼,“是父亲的笔迹。”

  “可惜未能得见。”汤婵有些遗憾地合上了书,“话说外头是发生什么事了么?”

  她学了一下解瑨眉头紧锁的样子,“你刚刚进来怎么这副表情?”

  解瑨看她搞怪,哭笑不得,心中愁云还未聚集就散了个干净。

  “……是桓哥儿。”解瑨叹了口气,他稍顿了一下,低声说道,“我瞧着,他的天资怕是不那么出色。”

  这回汤婵眉头真皱起来了,“这是什么话,人家分明挺机灵一个孩子,怎么就不出色了?”

  解瑨摇了摇头,“我带着三个孩子读书也有几日了,如今看下来,感觉竟是徽音学新东西学得最快。”

  “徽音年纪最长,有什么奇怪的?哪怕就是徽音最聪明,不也挺好的么,反正都是你的孩子啊。”汤婵莫名其妙,“再说桓哥儿才三岁,你急个什么?”

  解瑨皱眉,俨然一个鸡娃老父亲:“俗话说‘三岁看老’……”

  汤婵截了他的话反驳,“那还有个词叫‘大器晚成’呢。”

  其实要她来说,孩子健康快乐就好,但她是继母,这话不好多说,劝多了可能不讨好。

  解瑨再次轻叹口气,“希望如此罢。”

  汤婵以为她说通了解瑨,没成想过了没几天,在书房外头侍候姐弟三个上课的小丫鬟突然跑到汤婵这儿。

  “夫人!”她慌慌张张,竟是来搬救兵的,“您快去书房瞧瞧罢!小少爷书没背下来,还在堂上打了瞌睡,二爷很生气,要打手心惩戒小少爷呢!”

  汤婵一怔。

  书房。

  解瑨失望地看着解桓,解桓梗着脖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就是记不住……”

  姜妈妈在一旁低声求情道:“二爷容禀,小少爷做功课绝对不曾偷懒,近来也是因着背书才睡得晚,许是休息不足,才在堂上失态,绝不是因为懈怠……少爷年纪还小,经不得重罚,还请您手下留情啊!”

  徽音和佳音也在一旁作证,解瑨眉头紧皱,沉默不语。

  见父亲没有更改心意的意思,徽音急得眼圈儿都要红了。

  解桓满腹委屈,哭着哭着,甚至想起了往日里对他最好的太夫人。

  “祖母在哪里?”他大声哭道,“我要祖母!”

  解瑨瞬间无言。

  正在气氛僵持之时,汤婵来了。

  “隔老远就听见哭声,这是怎么了?”

  汤婵低头看了一眼解桓,只见他鼻头通红,眼睛也肿,嗓子更是快哭哑了,小脸上全是不明液体。

  要不是场合不对,这模样简直是又可怜又好笑。汤婵蹲了下来,“哎呦,可怜见的,怎么哭成这样?”

  “母亲!”

  解桓委屈得不得了,他忍不住想扑到汤婵怀里,汤婵赶紧把他按住,“等会儿!鼻涕!”

  “……”解桓更委屈了,“母亲!”

  “嗯嗯,我在呢。”

  汤婵轻轻摸摸他的脑袋,让人打了温水,拿起帕子给解桓擦脸。

  解桓像是找到了靠山,哭声小了不少,但抽噎声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

  汤婵心里也软了一点,等给解桓收拾干净之后,她才对众人道,“行了,今天时间也差不多了,都先回去罢,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她的面子,解瑨是要给的,他没说话,便是默认了,姜妈妈赶紧趁机把几个孩子带了下去。

  等人都走了,汤婵这才转向解瑨。

  “别站着了,坐呀。”汤婵坐到罗汉床上,给自己倒了杯茶,闲聊般笑道:“我之前有听过一些街坊传闻,说有些父母指导孩子功课,简直是水深火热,有把自己气哭的,有拍书案太用力,把手掌拍骨折的,甚至还有气得卒中发作的。”

  她打趣道:“解大人可要保重身体啊。”

  解瑨无奈。

  他坐到汤婵对面,伸手按了按鼻梁,叹了口气,“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本来天资就不算顶尖,若是连努力也做不到,万一我哪天出了什么意外,他要怎么撑起门楣,照顾家里的女眷?”

  “你这话有够不吉利的,”汤婵拄着下巴开玩笑道,“没事,这不是还有我呢么,我总不会卷了你的家当改嫁就是了。”

  解瑨噎住,再次无奈地看了她一眼。

  汤婵笑了笑,“若是他调皮捣蛋,那你该怎么罚就怎么罚,我绝不阻拦,但他只是完不成过多的课业——解大人,不是我

  说,他才三岁啊,不是十三岁!”

  她给解瑨倒了杯茶,“教书育人如植树,拔苗助长可不好。解大人,不要心急。”

  解瑨接过茶盏,没有喝,也没说话,但汤婵知道,他应该至少听进去了一些。

  “好了好了,回去吧,到用膳的时候了。”

  汤婵不再多说,起身拉着解瑨往回走。解瑨放下茶盏,随着她的力道起身,回到了南院正房。

  汤婵张罗着传膳,又让人去给三姐弟送去吃食,特别是解桓,这孩子气性不小,可不能赌气不吃饭。

  饭菜很快摆好,两人上桌,汤婵夹起一根绿叶青菜,动作突然一顿。

  解瑨注意到她的停顿,“怎么了?”

  “话说,桓哥儿背不下来书,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汤婵看着一桌菜,若有所思,“家中守孝茹素,咱们大人没事,孩子可能受不了啊。”

  不吃肉就没有脂肪跟蛋白质,孩子正在长身体,营养哪里跟得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桃梨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