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古代,躺平开摆_桃梨不言【完结】(145)

  她也没有隐藏自己想法的意思,众人都能看明白老夫人的态度,故而即便庞盈挂念庞雅,也不太在老夫人面前提起。

  郑宝珠见状赶紧转移话题,“时候也不早了,咱们用膳吧。”

  ……

  直到天色将晚,汤婵一行人才回了家。

  孩子们回了自己的院子,汤婵和解瑨刚坐下,今天留在府里看家的紫苏便来禀告,“夫人,今儿杜府来了人送信,明日大姑奶奶来不了了。”

  德音本来约好了和丈夫明日回娘家的,解瑨皱起眉,“出什么事了?”

  紫苏笑道:“说是今天大姑奶奶身体不适,请了大夫诊脉,竟是有了喜,这几日都不便出门。杜夫人说,等过几日给咱们府上下帖子。”

  添丁进口是大好事,紫苏喜气洋洋,然而她话音刚落,便听汤婵惊讶问道:“德音又怀孕了?”

  她掐指算了算,德音三年前生了女儿,隔年又生了儿子,这满打满算还不到两年,就又要生第三胎了?

  紫苏惊讶地发现汤婵的喜悦似乎只持续了片刻,更多竟是担忧。

  她不解汤婵为何是这个反应,多子多福不是好事吗?

  一旁的解瑨也看向汤婵,眼中稍有疑惑。

  “我只是有点担心,频繁产育对身子伤害挺大的。”汤婵叹了口气,“再说生产也是会发生意外的,生一次遇不到,可五次十次呢?”

  想到因为难产伤了身体导致早逝的于氏,汤婵坐不住了,“不行,回头我得跟德音说说避孕的事,若是不打算避孕,那就一定要多注意身体。”

  解瑨犹豫了一下,问道:“你是想劝她不要生?”

  “当然不是了,你怎么会这么想?”汤婵诧异地看向解瑨,“不生孩子只是我自己的想法,我要是把我的意愿强加给别人,那跟那些成天苦劝我生孩子的有什么区别?若是德音喜欢孩子,自己也想清楚了,那她生八个我都支持。”

  解瑨一顿,“是我想岔了。”

  他心里生出一丝懊恼,认识她这么久,他该知道她的为人才是,怎么会问出那样的话?

  汤婵本就没在意解瑨的问话,更没注意到他的心思,心里记下下回见到德音要说的话,思维就跳到了别的地方,“对了,话说今儿老夫人还问起来着,解桓读书的事,咱们什么章程?”

  第101章

  无论什么时代,孩子们读书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在老家时教姐弟几个读书的柳老先生年纪大了,不愿离开故土,并没有跟来京城。

  这对徽音佳音姐妹俩来说影响倒不大,她们离京之前是在陆家女学就读,回来之后直接插班继续便可,解桓却需要一个新先生。

  “不必再请先生,我打算把桓哥儿送进书院上学。”解瑨说道,“柳老先生辞去之前,曾写了一封荐书,推荐桓哥儿去他曾经担任夫子的翰川学院就读。”

  翰川书院……汤婵一怔,有些惊讶地道:“那家书院离京城不近吧?你是打算让桓哥儿寄宿在书院?”

  解桓年纪那么小,真的可以撒手不管?

  “书院有规定,八岁以下的学生允许带一名书童照顾生活。”解瑨解释道,“过了八岁,也该学会自理了。”

  他的语气理所当然,汤婵了然之余不由感慨,解家这样的家风,是绝对不会养出废物的。

  “书院里也有武艺课吧,”汤婵这才想明白,“怪不得当初我想请林师傅跟着回京,你没有同意。”

  翰川书院是天下四大书院之一,有不少名师在此讲学,吸引了不少学子来此就读。与天下其他设于山林胜地的书院不同,翰川书院坐落于繁华市井之中,学生也多以富家子弟为主。他们不止要读书,还要修习君子六艺,虽然因为不像其他三大书院一样招收很多寒门学子,而被人诟病是“权贵书院”,但不得不说,翰山书院的学生们会更加全才一些。

  解瑨颔首道:“我已经给山长下了帖子约好了时间,过些日子便送桓哥儿去就读。”

  “嗯,书院里同龄人多,倒比家里要好。”汤婵没有反对的道理,“只书院是个陌生的环境,而且不能时常回家,你儿子是个暴娇性子,跟他沟通时还是得注意些,不然把他弄得厌学便不好了。”

  解瑨疑惑,“……暴娇?”

  他品了品,联想到解桓的性格,莫名就理解了这词的意思,哑然的同时又有些想笑,“好,我知晓了。”

  汤婵点了点头,既然亲爹心里有章程,她这个继母就不必多管了,让父子俩自己沟通去。

  二人就此歇下不提。

  第二天德音不能按照计划前来,汤婵日程空出了一天,便叫人去探望一下自己的琴艺师傅冯娘子,问问她有没有空过来,约定一下日后的课程安排。

  然而还没等回冯娘子,宫里先来了人传皇帝口谕,说得知解瑨回来,叫他进宫去面圣。

  汤婵便指挥着众人把解瑨拾掇体面。

  男人一身绯袍,笔挺而立,姿态沉默又从容。过了三十岁之后,解瑨身上少了年青时的锋芒毕露,多了成熟男人的沉稳厚重,整个人像一把收鞘的刀。

  汤婵满意地点了点头,走上前帮他挂上玉佩,在他耳边低声道:“等会回来先别换衣裳,嗯?”

  解瑨一听就知道这女色鬼打什么注意,他深深看她一眼,“那你今日可别讨饶。”

  看着他的背影,汤婵愣了半天才回过神,随即没忍住勾起嘴角。

  还真是长进了。

  “夫人,冯娘子到了。”

  等解瑨走了,双巧进来禀告道。

  “快请进来吧。”

  汤婵收起思绪,转头见双巧欲言又止,“怎么了?”

  双巧叹了口气,“冯娘子的状况,怕是不太好……”

  一个多时辰前。

  南城一座小院,昏暗的房间里,一阵虚弱的咳嗽声响起。

  一个小小的身影端着熬好的药走进房里,小心翼翼地来到床榻前,“娘,该喝药了。”

  冯纨挣扎着起身,就着儿子的手,一点一点把药喝了下去。

  只是喝药,她便出了不少汗,程徵将药碗放在一旁,拿出帕子给冯纨擦汗。

  “徵哥儿,娘这个身子,怕是不行

  了。”冯纨虚弱地靠在床上,从枕下拿出一块玉佩递给他,“你拿着这个,去……”

  “我不去!”

  她话还没说完,便被徵哥儿打断,“我就是爹的孩子,不是什么侯府的私生子!”

  “咳咳……徵哥儿……你听娘说,”冯纨耐心地劝道,“只要你认了亲,你便不是贱籍之子,哪怕不得一份家产,也可以科举入仕,我儿聪慧,定能博出一个前程……”

  “娘就没想过,万一当家主母不容,要害我性命怎么办?”程徵面无表情道。

  “这个你放心,”冯纨语重心长道,“娘之前打听过那位新娶的主母,她虽是商户出身,却不是容不得人的,后院里那么多妾室孩子,这两年都好好的,想来多你一个也不多……”

  “娘不必再说了,”程徵却是丝毫不为所动,“我宁可自卖自身,去做书童,也不会上门去摇尾乞怜!”

  “你!你这孩子说什么胡话!”冯纨气得眼前发黑,连连咳嗽,“你当为奴作隶是什么好事不成!奴才的命连蝼蚁都不如,遇上心狠的主家,说没就没了!”

  程徵眼中闪过一丝懊悔,赶紧起身给母亲顺气,却始终紧抿着嘴不开口。

  冯纨知道这孩子性子倔主意正,可没想到会犟成这样,怎么也说不通。母子二人僵持不下,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冯娘子在吗?我们夫人请您一见。”

  ……

  听双巧说冯纨情况不好,汤婵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等真正见到冯纨,汤婵还是不由心惊,“这……怎么病成了这副模样?”

  只见冯纨眼窝深陷,脸色透着久病的苍白,身上更是已经瘦成了一把骨头。她是使劲了全身力气才能来到解府,一路过来面色极差,连唇色都有些发紫。

  汤婵心里发沉,转头唤人,“秋月,去请大夫过来!”

  冯纨连忙阻止道:“多谢夫人,只是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妾身这是陈年旧疾,多年下来已经油尽灯枯,不必劳烦了。”

  说着,冯纨跪在汤婵身前扣个了头,将身后搀扶着她的程徵拽到汤婵身前跪下,“夫人,如今妾身只有一件事请求,求夫人赏这个孩子一口饭吃吧!”

  “你这是做什么?”汤婵吓了一跳,赶紧去扶她起来,“你先起来说话……”

  冯纨哀求道:“妾身知道此举有胁迫之嫌,只是实在顾不得许多了,哪怕是入奴籍也好,求夫人看在往日的交情上把他留下吧!”

  “唉……你这……何至于此,”汤婵怎么也拽不动冯纨,见冯纨情绪激动得快要喘不过气,虽然无奈,也只得先答应下来,”放心,你于我有师徒之谊,能帮的地方我一定帮。只是现在还不到说这些的时候,先让大夫看看你的身子再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桃梨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