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古代,躺平开摆_桃梨不言【完结】(74)

  解瑨:“……”

  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汤婵抬手先行让他打住,笑眯眯道:“您不必说了,我就是个大俗人,有钱收我就是忍不住高兴。”

  解瑨沉默片刻,“之前你那个查账的法子帮了大忙,我备了一份谢礼。”

  盐课贪污一案,总算赶在年节衙门封印之前定下大局,只等年后开印再具体审理,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汤婵之功不能现于人前,解瑨备了礼物以聊表谢意。

  只是现在……解瑨默默把本来要送的名家字帖归进自己的收藏,准备换点别的,“明日给你送过来。”

  “竟然还有礼物?”汤婵没忍住勾起唇角,“哎呀,这怎么好意思……”

  她也就是嘴上客气客气,这等好事,哪有往外推的。

  解瑨显然也深知她的德行,没多说什么,转头就把礼物送了过来。

  汤婵一瞧,发现居然是银票,不由微微瞪大了眼。

  哎哟,解瑨出息了,竟然知道送钱了!

  收好这份年终奖,汤婵眉眼弯弯。

  还不错,新的一年继续努力摸鱼薅羊毛~

  一眨眼到了二十九,府里换门神、贴春联、挂桃符、点灯笼,宫里还赐下的各类赏赐,年味越来越足。

  到了三十当天,天还未亮,汤婵就起了床。

  婚后不久,汤婵就被请封为诰命,作为外命妇,除夕当天她需要按品大妆,进宫向皇后辞岁朝贺。

  这还是汤婵第一回 进宫,好在一同前去的太夫人熟门熟路,教了汤婵各种规矩。

  二人品级不同,到了坤宁宫就各自分开,一品的太夫人在前头,汤婵就靠后多了,三品的诰命混在一众夫人里毫不起眼。

  朝贺皇后有固定章程,汤婵按太监唱礼行礼磕头。她本来还想瞧瞧皇后长什么样,结果位置不够靠前,拜到最后也没太看清楚,只模糊感觉到是个温柔贵气的妇人。

  很快,朝贺结束,命妇出宫,汤婵侍候着太夫人回了府。

  她们这些女眷拜皇后,解瑨这般朝廷命官也得到乾清宫,由皇帝请客吃席,直到过了中午才回。

  解瑨到家之后,解家人来到小祠堂,祭拜谢阁老与解磐夫妻。

  今天起得太早,晚上还要守岁,汤婵小歇了一觉,起来之后就开始准备合欢宴。

  天色暗了下来,外头不知谁家开始放爆竹,噼里啪啦的声音隐约传来,年节气氛扑面而至。

  解府众人都聚到太夫人处,守岁过年。

  解桢早就放了假回家,凑在太夫人身边说话,徽音跟佳音正在翻花绳,桓哥儿在一边看着,于氏跟德音坐在下头聊天。

  汤婵换了一身大红的衣裳,手腕上戴着鸡血玉镯子,连簪子耳环等首饰,也都换成了红玛瑙红珊瑚的,看着就喜庆。

  太夫人看得唇角弯了弯,“瞧着真是精神!”

  于氏也眼前一亮,“小婶婶这套首饰真好看!”

  虽然玛瑙珊瑚这些都不算是最贵重的东西,但胜在精巧,好妙的心思。

  汤婵笑着客气两句,指挥着丫鬟们摆上宴席。

  解府人少,又都是自家人,就没有再分男女桌,都坐在了一处。

  喝过屠苏酒,用过年夜饭,小辈们挨个给太夫人拜年,太夫人面带微笑,挨个发了压岁钱。

  解瑨跟汤婵打头,太夫人把一个小匣子交给汤婵。

  汤婵高高兴兴接过来。

  咦,还挺沉。

  她打开看了一眼,立时瞳孔地震。

  只见一片金光闪闪,里头竟然是数根码得整整齐齐的小金条。

  汤婵眼神颤抖,这,这就是大户人家吗?

  “突然把管家的担子交给你,没想到你做得这样好,”太夫人神情温和地说着霸道的话,“这段时日辛苦了,有什么喜欢的就买着玩罢。”

  过去的这一年里,解家并不能算顺心,解瑨和离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好容易才迈过这道坎。还好新进门的媳妇不错,连这个年都热闹了不少,太夫人对汤婵很是满意,出手自然大方。

  “母亲严重了,”汤婵满眼真诚,所谓有奶便是娘,冲着金条,她觉得自己又可以了,“多谢母亲。”

  等汤婵从震撼中恢复了平常心,那头她的便宜子女们给太夫人磕过头,也来给她拜年。

  徽音同佳音一道,礼数周全地说了吉祥话。徽音的头微微低着,小姑娘没能融入热闹的气氛,心里反而生出一股酸楚。

  她想娘亲了……

  汤婵若有所觉,不过完全没当回事,等周岁多的团子桓哥儿咿咿呀呀地也拜了年,汤婵笑着把提前备好的压岁钱发了下去。

  她不做亏心事,两方客客气气地就好。

  离午夜还有不少时间,汤婵张罗着,把于氏跟德音叫上一起打牌。

  德音有些心动,但不太好意思,犹豫之间被汤婵拉着坐到牌桌上,脸颊漫上红霞。

  玩了许久,大人们还好,孩子却撑不太住,太夫人便叫他们先去睡上一会儿,直到接近子时,孩子们才被叫起来,吃厨房刚端上来的饺子和年糕。

  新年临近,鞭炮声起,解瑨在亲人们热气腾腾地笑闹中听到了汤婵的声音。

  “解大人,”汤婵弯着眼睛,笑意盎然,“新春吉祥。”

  第54章

  “过年好,过年好!”

  “新年安泰,万事如意!”

  天色刚刚放亮,路边又响起了鞭炮声。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换上新衣的人们满面笑容,哪怕是不认识的生人,目光碰上,也会笑着互相行礼道一声新年好。

  年节时分,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要走亲访友,富贵人家更是宾客盈门,迎来送往,宴饮不断。

  整个春节,解府在自家摆了三日宴席,除此之外,汤婵还收到了无数请帖——自从嫁进解府,她还未在正式的社交场合露过面,不少人可都对汤婵这位新的解二夫人好奇着呐。

  人情往来繁杂,汤婵不可能每家都去,好在大部分人家与解家都不算特别亲近,汤婵写了贺帖送去便可,但有些地位极高的或关系亲近些的,她却推拒不得,须得亲自出面应酬,才不算失了礼数。

  这不,这天是杨阁老家吃年酒的日子,杨阁老是阁臣之首,兼着吏部尚书,又是解瑨的座师,于情于理,汤婵都得露个面。

  太夫人前几天过年闹着了,身子不适,于氏正怀着孕,德音已经订了亲事,算是在备嫁,也不愿意出门,故而最后上马车的前往杨府的就只有汤婵一个。

  “听说杨府的宴席摆在梅园呢!”

  马车上,双巧兴致勃勃,“杨府的梅园最有名气,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模样。”

  杨家簪缨世族,累世为官,府中有一座占地广阔私家梅园,其中梅花种类繁多,不乏珍品。腊月到正月正是梅花盛放的季节,杨府每年请吃年酒时,都会借此机会邀请宾客赏梅,因此杨家的春酒盛名在外,成了京里最热闹的宴席之一。

  汤婵套着袖笼,握着手炉,靠在马车上吸了吸鼻子,不太理解。

  天寒地冻的,冷也要冷死了,这些富贵人怎么还有闲情逸致赏梅?

  直到汤婵被迎进园里,看到园中场景才恍然大悟——

  梅园沿着一条宽敞的观赏路线修建了一条长廊,长廊都装上了极透的琉璃,四处燃着炭盆,进来以后竟然感受不到丝毫寒意。长廊并不是完全封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出口,若是不怕冷,想要在外头赏景也可以。

  汤婵:……可恶,小瞧你们这些有钱人了!

  长廊起始处是个大花厅,丫鬟将汤婵引进来时,已经有不少人到了场。

  令汤婵没有想到的是,她一进来,正在待客的杨家主母杨二夫人居然亲自来到汤婵面前,态度很是热情地招呼。

  汤婵跟杨家并不熟悉,见状不禁有些惊讶,她面上不显,笑着问好,心里甚至升起了一丝警惕。

  杨二夫人似乎看出了这一点,心念一转,不由笑道:“看来解大人没有同你说——前些日子出了个盐课的案子,解大人可是帮了我们家的大忙,若不是解大人,家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洗脱嫌疑呢。”

  那涉案官员胡乱攀咬,竟然扯到了杨阁老的身上。虽然以杨阁老的地位,靠着自己也能解决,但谁愿意莫名其妙被泼一身脏水呢?

  汤婵这才恍然,人家这是表示感谢,倒是她小人之心了。

  “二爷确实没跟我说起,”她替解瑨谦虚了几句,“但想来这是他职责所在,您不必如此。”

  杨二夫人便掩唇而笑,善意调侃道:“不愧是夫妻,连话都一模一样。”

  汤婵微笑不语。

  杨二夫人不能带在一处太呆,两人寒暄片刻,杨二夫人就又忙着招待客人去了。

  汤婵感觉了一下,今天不太有能量社交,她左右寻摸一会儿,就想找个地方坐着。

  这时却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妇人跟汤婵打了招呼,“解二夫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桃梨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