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臣与我神合貌离_此年岸上【完结】(29)

  她自是知道,这事离不开那位留驻京城的金吾卫大将军。

  于是金吾卫大将军被召往行宫。

  而同时间,金吾卫活动被暂停,长安一切暂由留驻宫城的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羽林卫接手。

  上官栩依旧未下令直接干涉朝事,只是以国母身份为士子和百官鸣不平,朝官中同有此心者自是跟随响应,而一向被天下诸多士子视作楷模的苏望也因此被架起,不得不下令安抚相关士子和百姓,详查幽州之事。

  金吾卫暂退,羽林卫负责控制京中秩序,而太后懿令送达长安,羽林卫向诸士子百姓代转太后态度:

  “世间矩度内,凡学士者,皆可有所言也;凡生民者,皆可有所愿也。”

  “幽州之事定会详查,会依法度,也会酌情。”

  而上官栩还向百官道:“昔日父亲在时,曾常与我分享他的为政之道,为官者于万民而言,需有更高眼界,知察社稷往来,但也因此常觉自己身居高位,则难免会容易失了本心。”

  “故而,他道,居庙堂者,不止在谋政施令,更在广开言路纳学士之见,心怀悲悯遂生民之愿,以法度束己,以情理筑心,如此方不负百姓所托,不负国朝所望。”

  “近日长安城内金吾卫闹出那样的乱子,岂非是在断朝廷言路、损害民心?当年玉华公也曾说过,士子是来日朝廷柱石,百姓是当下社稷根本。诸公皆忘了么?”

  长安城里的事闹得不算小,不然也不至于最先会惊动金吾卫出动,期间已是影响到了城中日常秩序,不过好在换下羽林卫后一切都快速得到好转。

  羽林卫遵太后令安抚群众,在此期间上官栩名声大振,不止在民间,也在朝堂。

  虽说近日上官栩因陈峰绝笔而被质疑无诏摄政,但如今事件冲击一过,许多人便开始仔细思考此事——

  先帝的确未留遗诏,但是先帝是意外崩逝,又年岁尚轻,如何能留下那样的遗诏呢?而且……似乎历朝历代来皆有少主临朝而太后垂帘之事。

  陈峰信中质疑的无非两点,一是无诏,二是无德。

  无诏是因先帝猝崩,不必多说。而无德,众人结合起近日京城之事确是不敢再苟同。

  上官栩摄政其实时日并不短,而这期间她也一直颇具贤后之名,做事并无错漏,至于任人唯亲,其兄上官栎自幼帝改元后就从刑部退居秘书省任了闲职,可见上官兄妹并未有任何想借皇帝尚幼而外戚专政的想法。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上官栩向百官万民传达的话提醒了他们一件事——她是上官适的女儿,也受过玉华公的教导,当年苏瑜上官适在朝时德化四方,百姓无不称其仁,士子无不赞称其贤,就是现在的苏望也比不上那时的光景。

  太后摄政不只是在朝堂上,也是在对皇帝的教导上,上官栩既受过二人教诲,让她继续留任朝堂又如何不是对二人遗志的承继?也能借此对小皇帝言传身教。

  是而一番运作之后,上官栩重回朝堂垂帘,而这一次相较之前,她还多了一个万民百官的推崇。

  ——

  金吾卫大将军的事处理得很快,说到底也不过是决策上失了分寸,依例对大将军薛弘处罚便是,然而事情却在刑部调查幽州案时有了变动。

  起先,众人都以为金吾卫出动是薛弘担忧长安秩序所致,然而细查才发现,负责给那抢粮的幽州县令所在县送赈灾粮的是薛弘的儿子薛咏兴。

  押运粮食的路上,薛咏兴不听劝阻,私自出玩,致使延误粮食送达的日期,结果灾区就因此发生了抢夺军粮的事,不过抢军粮之事太过恶劣,故而薛咏兴事的风头也就被盖下来。

  而如今东窗事发,众人将这些事连起来才知,原来薛弘那么急不可耐地派兵镇压士子百姓就是为了不让他儿子的事被抖出来。

  入夜后,行宫宫门落了钥。

  上官栩方洗浴完,一袭黑发如瀑,周身还带着淡淡的水汽,坐在梳妆台前抹着手膏。

  本已被吩咐回去歇息的青禾折返回来,神色慌张。

  她俯身到上官栩耳边:“娘娘……”

  上官栩听完后,擦着手膏的手一停:“当真?”

  青禾点头。

  上官栩嗤一声:“他胆子还真是大啊。”

  ——

  本要就寝的上官栩重新穿上了外衫,在青禾一人的陪同下出了寝殿。

  夜已深,行宫内除了偶有巡逻的羽林卫再难见其它人的踪影。

  上官栩和青禾拐进一间偏殿。

  青禾留在廊外,上官栩推开殿门,独自走了进去。

  殿内没有点灯,中间黑压压的一片,唯有临窗的坐席处洒了暗白的月光进来。

  窗牖大开,徐卿安坐在坐席上,往外望着皎月薄云。

  上官栩进来后偏头一眼就看见了他。

  她边过去边道:“徐卿好兴致,都在此处赏起月了。”

  徐卿安回头,慢慢站起身,不算正式地行了个礼:“不过是百无聊赖,便观月寒星稀,来煎人寿罢了[1]。”

  上官栩无言,心想不过就是因为让他多等了一阵,就说出这样伤春悲秋的话。

  她颇为怜惜地说一句:“徐卿还真是多愁善感啊。”旋即又沉声道,“不过也是真的大胆啊,落钥了还在宫城里赏月。”

  徐卿安便连忙解释道:“娘娘误会臣了,臣并非是偷留在行宫内的,而是今日与陛下讲戏,忘了时间,这才错过了出宫的时辰。又恰好明日休沐,不上早朝,陛下就让臣留了下来,好明日一早又将今日未讲完的戏继续讲给他听。”

  “当真是陛下让你留下来的?”上官栩直接道,“小孩子的话你也诓。”

  鲜少有外臣留宿内宫的先例,皇帝年幼,又什么都不懂,这决定定然是他人引诱所致。

  徐卿安便笑:“反正话是从陛下口中说出来的,自然就是陛下让留的。”

  知他一贯无赖,上官栩便不再与他纠缠此事

  ,径直到了他邻座位置坐下。

  抬头望了眼外面的月色,上官栩道:“你找我是要说什么事?”

  徐卿安凑近几分,压低声音,故弄玄虚道:“殿中不点灯,娘娘漏夜前来也不打灯笼,自然就是见不得人的事了。”

  行宫内人多眼杂,如今虽已入夜,大多数人也都安歇,但二人却都还是默契地隐藏了自己的行踪,如此看来还真有几分见不得人的样子。

  “是薛弘的事?”上官栩将徐卿安的话意点明。

  徐卿安见上官栩如此不解风情,对他的调笑毫无反应,便也失了兴趣,扬一下眉,叹声道:“是。”

  上官栩正色道:“说起来我还正想问你,你是不是一早就知道,幽州之事和薛弘的儿子有关?”

  徐卿安轻轻点头嗯一声。

  上官栩:“那你为何之前不告诉我?”

  徐卿安神色自若道:“之前我和娘娘商量的,主要如何是应对苏氏一党的这次反击,薛弘的事是在计划之外的。”

  “此前我的确对薛弘有所布局,但也并不确定他一定会按我所料想的方向行事,因此我就未曾将此事告知娘娘。”

  上官栩神情看不出变化的:“所以如今事成了你便决定告诉我了?”

  徐卿安嗯声道:“事情到了这一步,薛弘已确定被他儿子拉下水,臣自然就应来请教娘娘的意思了。”

  他微微抬眼,试探道:“不知娘娘对薛氏父子是什么打算?”

  上官栩沉吟片刻。

  薛弘是禁军中的老人,在金吾卫的任期更是有十年之久,而金吾卫掌管京城宿卫,有着京中人员数量最多的军队,这样的队伍自该忠心于皇帝,可薛弘偏偏是苏望的人。

  那么便是威胁!

  上官栩压着心中所想,语气平淡,话中却隐有试探之意:“能如何?幽州的事充其量不过是薛咏兴的失职,就算薛弘起了个打点的作用,念着他在禁军这么多年的功劳,也不至于将他罚得太狠。”

  “徐大人还不知道吧?这位薛将军可和咱们的苏相公是好友。”

  言下之意就是若对薛弘下手,那么苏望定会出来保他。

  徐卿安闻言挑眉道:“略有耳闻。”可是他说,“但若是那两位的关系不像外人了解那般交好呢?”

  “你什么意思?”上官栩抬眼瞧过去,“莫非徐卿想说,苏相也可能对薛弘下手?”

  徐卿安凝望她。

  暗白月光下,她的眼神并不真切,可是他却能从她的那句话中感受到她的激动。

  下手,她的意思是杀人。可是她是什么时候在说起生杀之事时会露出这样的神情,没有敬畏,没有悲悯,只有期待。

  是四年前的那个上巳夜么?

  徐卿安垂下眼眸道:“是。娘娘这些年来明里暗里和苏相还是有些斗争,故而一些事情他就是在娘娘面前装也得装下去。”

  “薛弘和他的关系就是其中之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复仇 情有独钟  破镜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