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
在穿过丛丛草木,见到花团锦簇间的人影后,上官栩惊讶喊道。
——
徐卿安站在几丛花叶间的过道上,见从外而来是上官栩,眉头从紧到疏再微微扬起,只是一瞬,似想起郁结心中之事,他眸中的光又沉了下来。
徐卿安先随意向周围看了看,再转过身,全身完全面向上官栩,向她行礼道:“娘娘。”
他先道:“没想到春猎还没开始,臣便先在猎场见到了娘娘。”
上官栩不管他的那些套话,只警惕地问:“你在这里做什么?”
徐卿安道:“明日春猎,臣许久未骑马,害怕生疏了便想着今日提前来猎场跑一跑马。”
上官栩瞧了拴在一旁树干上的马,又转头望了一眼她进来时走的小道:“跑马跑到这些小道上来?”
徐卿安便笑:“那自然不是了。臣跑马至此处时见大道旁有一条林间小径,臣又从未到过皇家林苑,以为其中别有一番天地,便一时好奇牵马走了进来。”
他微微侧身,抬手挥了挥:“果然,这其中竟有一片花园。”
“想来娘娘也是看见那林间小道才进来的吧?”徐卿安重新叠好手恭敬道。
“不是。”上官栩回应冷然,她向前走了几步,“这花是我种的。”
准确的说,这花是他和她一起种的。
那年春猎,父亲病重,她跟着忧心,整日提不起精神,便是除了照顾父亲门也不愿意出,是他带她到这里来,宽慰她,开导她,告诉她种花可以为长辈祈福。
于是他们便在这里种满了石竹花,再到后来的兰花,芍药花。
现在正是花季,兰花和石竹花都已开了一片,唯独芍药的花季晚些,只零星开了几朵。
徐卿安听了那话,眉头挑了挑:“哦?难怪开得这样好,原来是娘娘妙手栽培。”
“你到这儿多久了?”上官栩到此处来便是想独自赏景,没想到他也在这儿。
徐卿安思忖道:“嗯……不太清楚,也许有一刻钟了吧。”
她直接道:“太阳都快下山了,你还不回去?”
徐卿安轻笑一声:“娘娘这是在赶我走?”
他想起近日苏尚回来的事情。
苏尚为何抛下出使队伍独自快马回京,徐卿安打听了些。
据说他是专门赶回来见她的,因为每年三月他都会和她在一起,或同游春猎,或叙话品茶,常常一待就是大半日。
而这习惯恰就是从熙宁七年之后开始养起的。
他心中蓦地一沉,心口憋了句脏话,可是无论如何他都骂不出来,便是在心里骂也骂不出。
徐卿安袖中的拇指摩挲在食指上:“也罢,娘娘如今身边有对娘娘更重要的人陪伴,的确不需在臣身上多耗费精力。”
“你什么意思?”在他向她走来,就要擦肩而过时,她拉住他的手臂追问道。
他脸上无愠亦无愉,唯那双眸子幽幽地望着她:“娘娘觉得呢?”
上官栩便觉心中没底。
莫非他是知道这花丛非她独自所栽培?
可是就算知道这是先帝和她一起种的又如何?她是太后,她本就是先帝皇后,她对先帝有些追忆之地不是很正常么?
难不成他当真心慕她,对此吃了味?还是觉得……她骗了他?
莫名其妙。
上官栩甩开手,不再看他:“你不说出来我怎么知道?和徐卿共谋这么久,我竟还不知徐卿原是个谜语人,说些话出来喜欢让人猜。”
徐卿安只当他的话说对了让她无法解释,嗤笑道:“娘娘这话才真是折煞臣了,臣为臣下,只有臣下猜君心,哪能让娘娘猜臣的心思呢。”
随即他又觉得自己的话太过阴阳怪气,害怕被她发现端倪,更害怕再和她说下去自己又会冒出什么龃龉来,他便连忙拱手告退。
上官栩也不加阻拦,只让他从她身边绕了过去。
身后传来解马绳的声音。
“嘶——”
一声下意识的吃痛声突然传来,上官栩转头望去。
她看见徐卿安捏着手腕,掌心上冒着血,眉头稍动。
徐卿安也在这时抬眼向她看去。
他没说话,只蹙眉呼吸着,因受伤而神色悻悻。
他掌心的伤应该是他解马绳伤到的,但上官栩也没去管他,面无波澜地转回了身。
徐卿安便也不再看他,牵着马就往外走。
“嗯!”又是一声闷声,这次还伴随着人被扳倒的声音。
上官栩再度回首,徐卿安已半跪在了地上。
他回头见她看来,如放弃般笑了笑,干脆直接转身坐在了地上:“看来今日出门应该先看一看黄历的。”
他随意地理了理袍子,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狼狈。
上官栩见他这般模样终是不忍地走了过去,行至他面前半蹲下。
她对着他看了又看,看他掌下溢出的血沾到草木,看他膝上被泥污蹭乱的衣摆:“怎么觉得你今日心不在焉的?”
徐卿安扯着嘴角苦笑。
心不在焉……他如何能心不在焉呢?
他移开眼去看手上的伤口,然而却透过指缝看见了花圃里的风景。
一朵初开的芍药立在那儿。
眼中的阴霾都散开,徐卿安的笑意转明。
上官栩却不明就里。
她看着他的手从她身侧往后移去,咔哒一声,他折断了什么。
而后,他将一朵芍药放在她发髻前。
“娘娘,你看,芍药花开了。”
第29章
自那年,他带她来这里种下一片石竹花后这里便成了二人独处的静谧之地。
后来一年石竹盛开,她站在花海里,对他道:“我们再在这里种些兰花吧。”
他大致猜出了她的意图,却还是问:“这是为何?”
她仰头望天,嗅着花香:“石竹花是为家人祈福,而兰花,是因为你。我希望你们都能好好的。”
不管是天上还是人间,不管身处何处,都好好的。
他微微笑,目中流光潋滟,尽是柔意:“那不如再一起种些芍药。”
她回头看他,缓缓眨眼,莞尔说了好。
每年春猎都与上巳日相近,那时芍药虽开得不算盛,但也总有几枝俏然绽放,他便会选出来,以上巳之礼送给她。
“娘娘,你看,芍药花开了。”
停在额前的手,上官栩看得清晰。
拇指和食指之间捻着花朵朝外绽放,而掌心的血却往下汩汩而流,漫至手腕,漫进袖中。
一盛一伤,两相对比,分明是触目惊心,让人心疼的。
然而刚才的那句话再度在脑中重现,上官栩一下侧开头,挥手一把将他的手打开。
“拿开!”
徐卿安诧异。
上官栩再道:“我不喜欢这些。”
三月初三,上巳日,男女相会,互赠芍药,以示情长。
如今三月三才过,郎君赠女郎以芍药,仍有示情之意。
可他怎么配!
况且自四年前开始,三月初三对她而言就已不再是男女相会之日,而是与他的天人永隔之日,是他的忌日!
徐卿安自是想不到这些,他只问:“为什么?娘娘不是一贯喜爱芍药么?”
上官栩眼神狐疑,印象中,她应该没有向他说过她喜爱芍药这一事。
徐卿安看出她的所想,扬笑解释道:“娘娘身上的熏香是芍药花香,又在这园子里种了这么多芍药,臣以此猜娘娘喜爱芍药应该没错吧?”
见她没反驳,他看向手中的花朵,眼神微变怅,蓦地说道:“芍药花语谓之情有独钟,娘娘可是因此而爱?”
上官栩随着他视线看去,声音淡淡:“《诗经》中常将芍药与男女爱意相结合,故而从古至今,芍药多有情深之意,但其实它还有着另一层意义的代表——春末夏初,红英将尽,唯芍药殿春而放,它不与百花争艳,所以亦在诸多文士作品下代谦逊之美德。”
徐卿安垂眸:“是,世间万物从不片面而论。就如古来芍药常作男女相会时的信物,但是人们却往往只关注到了相会时的喜乐,殊不知欢聚之后便是离别,情深之后常是情殇,故而相会之后,有情人携芍药而去,也使芍药有‘将离’之称。”
上官栩凝望他。
徐卿安见她看来对她笑:“娘娘怎么这样看我?”
上官栩正色:“之前我曾问你是否是平康坊的常客。”
“是。”徐卿安点头,“臣也回答过,臣并不爱去。”
“但其实我想问的是,你为何对男女之情、情爱之事了解得那么多,感悟得那么多?”上官栩直言问道。
徐卿安垂眼沉默一瞬,再抬眼时却反问:“臣也是正常男子,又年岁至此,对这些事情有所领悟不是很正常么?”
“不,不一样。”上官栩不以为然,“若是因年龄而水到渠成地生了春心,对情爱更多的应是憧憬,而非感伤,只有遭遇过坎坷,才会如你这般多有悲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