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沉默,风穿过林梢,拂起她耳侧几缕碎发。
姜辞微抿了唇,眸色很淡,也很静:“我会一直等他回来。”
“无论多久。”
楼弃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看着她,眼中掠过一丝藏得极深的失落。
但终究没再多问一句,随后挂上以往那副痞里痞气的笑。
他翻身上马,收紧缰绳,临走前望了她最后一眼,却还是没忍住,轻声道:“那我会等你。”
“无论多久。”
说罢,他策马离去,身影很快隐没在薄雾尽头。但他举起一只手,在空中挥了挥,没有回头。
姜辞看着那道背影,直到他彻底走远。
身侧,晚娘低声叹了口气:“倘若都督真的……姑娘,我是说倘若,倘若他真的回不来了,奴瞧着燕王也是个不错的……”
姜辞侧目看她,淡淡一笑:“连你也这么说?”
晚娘赶紧摆手:“哎哟姑娘,我瞧我净说胡话,都督命大福厚,肯定会回来的。”
姜辞没有再说话。
她抬头望天,天色晴好,春阳浅淡,却无半点暖意渗入骨中。
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坚定:“若他真的回不来,我也不会另嫁他人。”
“我会替他守着东阳,守着他的家人,就像他义无反顾替我出征那样。”
晚娘怔怔望着她,许久,轻轻点了点头。
楼弃回到幽州不过短短三日,刺客便如影随形,悄然入夜。他本以为只是北庭余孽所为,谁知帘后一剑刺来,却是一张熟悉的面孔。
苏玉。
她一袭夜行衣,眼中却没有杀气,只有颤抖的决绝。
楼弃抬手挡开她的剑,冷笑一声:“你还想杀我?”
苏玉手腕一抖,力道不稳,却仍强撑着不肯收剑:“你明知道我为什么来。”
楼弃没再动,只侧过脸,沉声道:“苏玉,我觉得上一次我对你说的已经很明确了。”
苏玉咬着唇,不语,眼中隐忍的泪光几欲夺眶。
良久,楼弃忽然开口:“若你真想要一个名分,我可以娶你。”
苏玉一震,手中长剑一寸寸垂下:“你说……什么?”
楼弃目光漠然:“我可以收了你,但是此生我都不会踏入你的房门半步,你不能成为我的妾,更不会成为我的妻,你若是愿意守一辈子活寡,我无所谓,但我只能告诉你,此生,你想要的,我都不会给。”
苏玉低头,笑了,却满是自嘲:“你从来都知道我想要什么。”
屋中静默如死,过了许久,苏玉才缓缓收剑,转身欲走。
苏玉走至门边,忽然停住脚步:“我也曾以为你是我的救赎……现在看来,是我一厢情愿,就此别过,以后不会再见。”
楼弃望着她的背影渐行渐远,神色忽地收敛了轻浮,眉宇间多了一分肃然。
眼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北庭已遭重创,正是追击良机,只要顺势攻下,所费兵力不多,却能一举扭转四方之势。
他抬手唤来亲兵,低声道:“传令各营,准备启程,兵分三路,进逼北境。”
风起处,他眸光如刃,心中已有决断。
如今,西凉已递出投降书,落在姜辞手中,这便是默认,她执掌西凉。
若姬阳某日真的回来了,他从凉州拿下北庭,从此瀚北再也无法与之抗衡。
可若姬阳……真的不在了。
那么,他楼弃,要以北庭为筹,与她并肩而立。
自从那场大战之后,北庭边境虽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开春以来,官府接连发出征兵令,打着招募义军的幌子,实则在四处抓壮丁,集市上已有人被当街带走,百姓人心惶惶。
这日,玉娘从集镇回村,刚踏进门,便一头扎进院中,气喘吁吁地喊道:“九哥,快、快躲起来!”
许九哥正和姬阳在修缮屋子,见她如此慌张,不由打趣道:“你慢点,说得跟屁股后头有老虎似的,出啥事了?”
玉娘仰头喘了几口粗气,声音还发颤:“集市……征兵告示贴满墙了,北庭那帮兵官正在村村扫人,说是征兵,其实是强抢!看到男人就抓,没户籍也照收!”
姬阳闻言,脸色微沉,手中木锤一顿。
许九哥从屋檐上跳下来,皱眉道:“不是前些日子才吃了败仗?怎么又要打了?”
玉娘气得跺脚:“谁知道他们打得哪门子仗,这仗一年四季打个没完,地都种不成了!”
说着说着,她眼眶便红了:“冬子也是当初被抓去打仗的,结果一走两年,连个信儿都没了……我不能眼睁睁看你也跟着去了,我一个人过不下去的……”
许九哥听她说到亡弟,脸色也不好看了,伸手将她搂过来安慰:“傻子,说什么一个人?真要走,我就跟你一块儿走。”
玉娘抹了把眼泪,又看向姬阳:“小兄弟,你也得走,你看起来身体健壮,早晚要被盯上。”
姬阳站在屋顶,看着远方天际云层压低,沉声道:“我记不清过去的事,但不知为何……我觉得,我该回凉州。”
许九哥一怔:“凉州?”
“我不知道。”姬阳摇头,语气却格外肯定,“但我的心告诉我,凉州应该是个好去处。”
玉娘看着他认真神色,也不再犹豫,拍板道:“那就去凉州,我听说那儿的姜刺史接纳战乱百姓,有粮有屋,还有药医病,咱们就去投奔他。”
“咱们也不求什么了,只要能活着,就比在这儿等着被抓强。”
说罢,夫妻二人便进屋收拾包袱,玉娘将家中藏好的钱从炕头取出,许九哥将干粮系紧挂在背上。
姬阳进屋,把炉火掐灭,又将墙角的包袱绑好,默默帮着将一切备妥。
收拾完行囊时,村口方向已隐隐传来一阵马蹄与吆喝的混杂声。
玉娘扒窗往外看一眼,脸色骤变:“不好,他们已经进村了!”
外头传来沉重
的脚步与踹门声,夹杂着妇人的惊叫和孩子的哭喊。
那帮官兵像疯了似的,不问缘由,见家门紧闭便踹开,屋里若有壮年男子,便直接拽出来按地登记。哪怕是十来岁的少年,也不放过。
玉娘压低声音,对姬阳和许九哥说:“走,我们从后头绕,走小道。”
三人踮脚出了后门,正欲绕至后山,姬阳脚步却停了下来,他看着前头那些官兵扯着人往外拖的模样,那些压在地上哭喊的妇人、惊恐逃窜的孩子……胸腔中仿佛有一股怒意被死死压住。
许九哥拉了姬阳一把:“快点!你再犹豫可就走不了了!”
姬阳却像是被钉在原地,站在篱笆后,望着村前那空地,一动不动。
他的目光越过低矮的房舍,看着远处几个官兵正把一位老人推倒在地,还从一户人家门里拽出一个男童,孩子拼命挣扎,母亲在一旁哭喊。
他身旁,是低声恳求着的许九哥,是满脸惊慌、护着包袱的玉娘。
可他脚步却挪不开了。
那哭喊声,撞进他耳里,每一声都像针扎般刺在他心头。
“快走啊!你还愣着做什么!”许九哥忍不住吼他,声音里透着急切,“等他们过来就来不急了!”
姬阳却低头,看着自己紧握成拳的手。
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曾经是什么人。
但他知道一件事。
他不能就这样走。他不能看着百姓在刀下哭喊、求生,却装作没听见。
他不曾记得过去的名字,却记得此刻胸腔里这股怒火,从未平息。
他低声道:“对不起。”
许九哥一愣:“你说什么?”
姬阳回头看他,眼神前所未有的清明:“我……做不到。”
却听得不远处一声粗暴大喝:“那边几个!别动!”
原来早有人瞧见他们的身影,指着他们大喊,引来两名官兵小跑着冲向玉娘家门前。
玉娘脸一沉,将手里的包袱狠狠往地上一扔,咬牙骂道:“这下好了,谁也甭想走了!我早说了,小兄弟你怎么就这么倔……”
许九哥却早已上前打马虎眼,拦在那两名官兵前:“官爷官爷,您听我说,我这腿早年打仗伤了,您看我这跛得都跑不了,我这弟弟也不成。”
他说着还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赔着笑脸:“他这儿不行,上了战场分不清敌我。”
可那两个兵官根本不听,一脚踹开院门前的篱笆,冷眼打量几人一番,其中一人指着姬阳:“这小子看着精神着呢,装什么疯?”
“废话少说,登记名字,跟我走!”另一个说着就伸手要拽。
玉娘眼看事态失控,猛地冲上来挡在姬阳身前,却被狠狠一脚踹翻在地:“臭女人,敬酒不吃吃罚酒!”
她被踹得一个趔趄,撞翻了院角的水桶,湿泥沾了一身,狼狈不堪。姬阳目眦欲裂,立刻上前将她扶起:“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