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日成婚,丈夫很惊讶,夸她很漂亮。
德音有些不知所措:“我还年长你几岁呢,哪里漂亮呢。”
若说十几岁的时候,她的确美的跟花儿似的,那时候她享受众星捧月,真真是人群中最闪耀的人,可后来她嫁给废太子,又在家侍奉祖母数年,整个人都早已不是当初的她了。
丈夫却笑道:“不是,你依然很漂亮。”
不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这话德音至少是很受用的。
很快她就发现自己其实做主母很行的,很多人夸她,她会知道跟什么人送什么礼,知道怎么快速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她总算是找回了自信。
甚至在嫁人的次年就有了身孕,甚至还借住郑家的东风进宫了一次,她那位妹妹还是端坐在凤座上,迎接大家的叩拜,真如菩萨一般。
太子妃刚刚成为新妇,不知怎么德音想起曾经的太子妃吕笑,当时她也是那般站在皇后的身上,然而这个太子妃却很享福,据说皇后没有给太子塞半个人,甚至对她状若女儿似的。
瞧在这么多人面前,皇后娘娘就对宫女吩咐道:“太子妃爱吃枣泥核桃酥,你们把那碟端到这里来。”
太子妃还是个小姑娘,见婆母这般,立马站起来要感谢,却见她这位妹妹道:“没事儿,你坐便是了。”
陆氏的家族也并不是显赫非常,婆母对她这般好,她愈发的和婆母亲近。
连德音也在想徽音难道是想要控制孙子,可她想错了,因为她生了个儿子之后,沉浸在爱子的喜悦中时,听闻太子妃也生了太孙,然而还是养在太子妃处。
就连她的继女都说:“太子妃娘娘也真的是好运气,刚嫁过去就有了身孕,婆母还对她那么好。”
“你也觉得她的运气好吗?”德音总觉得徽音根本不会这般简单。
继女点头。
她还想说什么,郑家传来消息说祖母死了,德音跑回去奔丧,她知道祖母是看到成婚生子所以才能含笑九泉。
在祖母的灵前她的泪都快流干了,丈夫也陪着她哭,德音家中还有孩子,也不能一直待在娘家。其实要说她丈夫多么疼人,就像皇上一样,那么疼爱皇后,一国之君能做到那个地步,她的丈夫肯定不会这样。但他敬重她,她不会像前世那样似乎做什么都不对,也不会像这辈子嫁给太子那样,忽热忽冷让人无所适从。
她三十好几才开始生孩子,生完这个孩子之后,才觉得有希望,孩子也生的很是健壮,她的生活平淡的掀不起一丝波澜,可她内心很满足。
只不过,有一日她请父亲过来吃酒,她不小心问起父亲怎么替她选到现在这位丈夫的,却听父亲打着酒嗝道:“是有一次你母亲进宫,说你的亲事悬而未决,家里人都担心,皇后说你嫁一个正常人就好了。我就帮你找了个正常人,果然你过的很好。”
德音突然泪如泉涌,她一直以为她前世今生过的不如妹妹,是因为她不够好,可不是她不够好,是别人不太正常。她只是嗝平常人,找个平常人,按照平常人的生活她就过的很好了。
第104章
她总觉得“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都是来形容她的,小时候她是盐商江家的独生女儿,跟着父亲去过京城许多地方,完全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可惜爹娘又只有她一个女儿,蓦然间撒手人寰,她的家产一切都保不住了,甚至连她本人都要被人赶出去。
还好,有人出来拉了她一把,那人头戴二龙戏珠的金冠,身着海水江崖的蟒袍,年轻英俊的郡王如天神降临。江碧波甚至还有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觉得他是英雄救美,然而世上没有那么多的跨越阶级的巧合。
好在她也抛却这些幻想,开始以女子的身份主家,甚至还还了郡王的人情。他要打仗就得用到钱,如今她也该回报一二了。
本以为有李澄罩着,她从此的路会一直平坦,没想到她家的产业就如同一块肥肉似的,这次人家是直接要强娶。她也只能放低自尊,若是能做妾的方式让她保住自己的产业,她愿意但是很屈辱。
年轻的郡王已经娶妻了,妻子是昭节侯的千金,冀州大都督郑放的女儿,可以说是身份贵重的贵女。她虽然相貌不错,家中有钱,但钱在权的面前什么都不是,甚至于如果李澄之妻不同意,她可能又添了一层羞辱。
她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然而,拨云见日,郑氏不仅生的有国色,且有底气有手腕,她认了自己做干妹妹,不需要任何折辱自己的方式帮了自己。
从此,她感激不尽,竭尽全力。
她的付出没有白付出,因为转眼郑氏又帮她许了一门好亲事,豫州刺史郭钊的夫人。郭钊是李澄的得力干将,年轻有为前头虽然有个儿子,但那儿子也是郑氏帮忙养着。
就当她以为做个刺史夫人就到头的时候,年轻的郡王成了皇帝,她名义上的干姐姐成了皇后,她也成了伯爵夫人。
无数的人羡慕她,嫉妒她,同时又想效仿她。
曹家的小姐就是如此,她时常打着徐州故交的幌子,流连着她的一切。可惜,她嫁的是谢家次子,终其一生,恐怕也只能余生靠着余荫过日子了。
不过正如她开头所说,她的人生永远都是完美中有几分不如意,就像女儿诗姐儿。她悉心栽培她,只希望她能够在什么环境下都能过的很好,毕竟她现在是伯爵千金,眼界比自己会更高,将来的日子绝对比自己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