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嘴角扯了扯,这人家办的年货也要问?
虽然奢侈了点,但这也是人家的私事儿。
村长没有回话,站在人群中没有离开的王婆子倒是笑出声来了,“我还以为大郎家的是什么事情才能惊动秦家族老们,原来是秦家族老们没钱过年了,过来打秋风呢?”
王婆子话音刚落,惹得看热闹的众人一阵哄笑。
秦家族老们被众人调笑成打秋风的,纷纷没脸。
看向撺掇他们来的秦德有些怨恨,哼哼唧唧的走了。
秦族老自觉没有面子,也跟着离开了。
秦母对着王维维等人欲言又止,最后什么都没说,跟着族老们的身后离开了。
众人见没热闹可看,也纷纷散了。
不过,秦家族老一意孤行替秦大郎休妻的这点子事儿,够毛头村的村民过年走亲戚的谈资了。
“就这么走了?”
大娃几个发出致命的疑问。
王维维看了眼一旁的几个娃娃,摊了摊手,表示很无奈。
这古代这点就不好,想关起门来过日子都不行。
这些个极品长辈怕是不会就这么算了。
她也不能断亲,或者自请除族,不然大反派秦翊回来后肯定也会弄死她,她可不想节外生枝。
看来以后她不得不与这些族老们打好关系了。
翌日,王维维正在让二狗子张罗村里的小孩帮忙囤柴火。
就听到了秦家选了族长的消息,是住在县里的秦老爷子,也就是秦翊的爷爷。
王维维还以为昨天那个嚣张的大伯公是族长呢,没想到没能上位。
又过了几天,王维维又听到秦家明年要举族搬迁到县里的消息。
看王婆子的神情,显然,这个举族不包括她们一家。
不过也好,老宅和那些族老一走,她也乐得自在。
日子正如王维维所想的那样,安安稳稳的来到了腊八。
这天,王维维大清早的就起床煮腊八粥。
粥做的很稠,村里靠的近的,或者是关系好的她都送了一份,就连王婆子也有。
村里人破天荒的收到王维维送的腊八粥,纷纷露出了笑脸。
大娃却恨铁不成钢的盯了王维维一整天,深怕她又做出什么败家举动。
王维维这道腊八粥精选了12种食材,大米、黑米、红米、糯米、绿豆、红豆、芸豆、黄豆、核桃仁、莲子、花生、红枣、熬出来的。
香糯浓稠,营养丰富,比卖的还要好喝。
这刚让二娃几个送完腊八粥,秦桂芳就带着几个妇人上门了。
“喲,大郎家的,还在忙呢?你这腊八粥做的可真好啊!
之前听我哥说,你手艺好,让我们来请教请教,这不,我就带着我几个嫂嫂过来了。希望没有打扰到你吧!”
秦桂芳说完,有点不好意思。
之前一见面就误会大郎家的不是个好的,贪了
她相公的银子。
后来王维维为了感谢,亲自送上门的一块肥肉她也厚着脸皮收下了。
这下又上门来学人手艺,即使毛头村里脸皮再厚的妇人吴美丽也不会这样。
但是没办法,今天大郎家的一碗腊八粥勾起了她婆婆的馋虫,硬是把她推了出来,让她没学好一两道拿手菜不要回去。
要不是她没生儿子底气不足,也不会有这么一档子事儿。
所以,她也就厚着脸皮喊几个嫂嫂一起做伴。
33上梁
王维维看着来人是秦桂芳,赶忙放下手中的活招呼着,“没事没事,过两天上梁,我正在准备上梁的东西呢。
我还想着有人能来帮忙呢,这不,你们就都送上门了,不知道过两天几位嫂子有空没,来给我帮厨?”
王维维说完,众人相视一笑。
日常做的菜色王维维都是手把手教过小丫的,有时候做大菜也是让小丫在一旁打下手。
即使她有时候忘记叫小丫了,小丫听到声音也会主动过来帮忙。
而且小丫做菜特别热衷于创新,每天都能根据王维维教的举一反三做些不同的花样出来,让王维维点评。
王维维见小丫不再是之前唯唯诺诺的模样,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十分配合,认真的评价。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小丫已经变成家里做饭的主力了。
小丫的厨艺现在可以说是炉火纯青。
王维维对小丫的评价就是:天生做厨子的料。
所以,教秦桂芳等人做饭的主力是小丫,王维维会时不时过来指点一下,挂个名头。
再来,秦桂芳等人都是自备材料上门,带的还是一些蔬菜,肉腥都没有的,所以能教的东西有限。
不过,秦桂芳等人是帮王维维将上梁那天需要准备的东西一起收拾好了,再让小丫教学。
秦桂芳等人不笨,学的很快。
由于学的都是一些蔬菜没什么技术含量。
王维维便主动将家里熏的腊肉提前拿了一条出来,教着众人做了一道腊肉炒莴苣。
顺便在秦桂芳的热烈要求下,说了一下制作腊肉的过程。
因为没有猪肉,所以无法实操,但是秦桂芳等人却是听的心潮澎湃。
她们没想到猪肉居然还可以这么做,而且还能保存的很久,并且味道也是十分美味,看向王维维的眼神都变了。
确信传言是假的了,纷纷有些同情王维维,帮王维维打扫这打扫那得十分殷勤。
王维维也乐的清闲,自己还能有时间收拾收拾新房,何乐而不为?
说是新房,其实也就是将茅草屋左侧又扩大了一圈划了一块地,将院子围的更大一些。
在新划的地上加盖了几间砖瓦房,一间主卧,一间次卧,一间客厅,一间杂物房,还有一间厨房和浴室。
主卧朝南,王维维准备和小丫还有妞妞住着,等到明年开春,王维维再加盖一间次卧,给小丫和妞妞做闺房。
新盖的次卧王维维已经让大娃几个搬进去了,他们几个这些天睡的挺欢快的。
次卧内王维维留了一块空间给他们放书桌,书桌现在还没有买,重点是她没找到现成的,需要定做。
本来她还想将大娃和二娃好好调养一年再送去读书,但看大娃拿着她买的三字经那高兴样儿,就改变主意了。
客厅之前茅草屋没有,算是加出来的,以后吃饭会客全都在客厅里了。
王维维一直有着现代思想,所以房屋布局都是按着现代的习惯,总感觉有些不伦不类的。
她想着,等有钱了,还是找个古代房屋建筑大师设计一套新院子吧!
但是毛头村的房子就按她这个来了,以后估计也不会改了。
杂物房和厨房在之前的基础上扩大了一倍,而且也是砖瓦房,里面布局也变得不一样了,还添置了很多东西。
厨房里有两个灶,一个灶专门用来烘焙或者是烧热水,一个则是日常生活做饭。
王维维看着厨房里挂满了的腊肉香肠,角落里一坛坛酸菜腌菜,还有预约送过来的一袋袋大米白面,心里踏实极了。
浴室是王维维极力要求的。
有淋浴,花洒是用竹子做成筛子,并且靠近厨房,随时随地有热水用。
还有泡澡的、泡脚的、洗脸的盆子,每人一个。
王维维特意做了个架子,将每个人的泡脚盆,洗脸盆,毛巾按顺序依次排列。
每个人的毛巾颜色不同,并且毛巾上有每个人的字,字是王维维别别扭扭绣的,毛巾下则对应每个人的洗脸盆和泡脚盆。
由于泡澡盆体积比较大,王维维只给大娃几个按二狗子的体型买了一个,自己和小丫各买了一个,刚好浴室可以放下。
本来大雪天的修房子就费时间、费精力,而且修房子期间,雪是稀稀拉拉的下个不停,让人很是头疼。
但是王维维没想到秦大牛几个人这么给力,在冬至前就将房子修一新。
而且观这几日的天气,雪明显是彻底停了,都已经有好几天没下了。
瑞雪兆丰年,看来她的担心是白费的,明年的收成肯定会不错。
过完年,她得赶紧把分家得到的那几块地收拾一下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上梁这一天,果然是吉日,太阳都出来了。
各地上梁的习俗都不同,王维维也是听村长说,要上梁得选一个吉日。
这些事情她不是很懂,索性拜托村长帮忙选一个,最终选在了今天十二月十九日上梁。
上梁的前一天晚上,秦大牛和秦大江几个把彩梁抬放在新砌房屋厅堂的桌子上。
接着王维维摆好瓜子水果,带着大娃和二娃过来陪着师傅们守梁。
四娃被邢道荣用了过量的迷药,这段时间一直混混沌沌的。
幸好王维维在本草纲目大全里找到了调养办法,现在由小三娃一直守着小四娃。
所以守梁这种事情就只能让两个大娃娃来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