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惹皇叔_逢星河【完结】(70)

  裴思岱应了一声,轻声也跟着放轻了些许:“阿瑶冷不冷?”

  “不冷。”

  她甚至还些热,热意从两颊蔓延至耳后,被林间的风吹过,又慢慢降了下来。

  贺明瑶骑马走在裴思岱的身侧,落后了几步,她视线落在对方身上,少年的肩膀早已经不再单薄,修长宽厚的背脊透着几分难以言明的熟悉。

  她咬了下唇,克制住脑中的胡思乱想,竭力将思绪定在一人身上,娘亲说的对,四殿下品性贵重,会待她好的。

  如果非要选一个的话,那她就选四殿下吧。

  贺明瑶握着缰绳的手指细微地蜷了下,不愿去深想自己这番决定是不是还掺杂着其他缘由,她不敢细究。

  她垂眼默默跟着,努力放空思绪。

  耳边忽然传来裴思岱的声音:“阿瑶在想什么?”

  贺明瑶整个人一惊,抬眼时,眼底还藏着几分来不及收起的慌乱。

  裴思岱只以为她还在为他之前的话羞恼,那层绯红,让他一时间舍不得移开眼。

  他方才就已经察觉到阿瑶的视线一直落在他后背上了,过了好一阵子才又移开,他想问阿瑶在想什么,最后还是忍住了没有问出口,只道:“前面溪边有一块平坦的空地,停马休息会儿如何?”

  贺明瑶胡乱应了一声,扶着裴思岱的手从马上下来。

  在察觉到对方的视线时,眼睫轻轻抖了抖,却始终垂着,心底夹着半点说不清道不明的荒唐与悸动。

  第66章

  主账内,正元帝正与裴盛淮对弈。

  昌平公主坐在一侧的靠椅上,端着茶盏,轻轻抿上一口。

  她看了几眼棋局,见正元帝快要赢了便收回了视线,悠悠道:“今年入秋后,要比往年冷得早些。”

  正元帝闻言嗯了一声,对着面前的棋盘沉思了片刻,落下一子后才抬眼回道:“确实是冷上不少,朕记得去年秋狩,皇姐还没用上手炉呢。”

  昌平公主笑了笑,她膝头正搁着一只精巧的小手炉,正暖烘烘地散着热意:“实在怕冷。”

  正元帝闲谈了几句,提道:“再有两个多月,就是阿瑶的生辰了吧?”

  昌平公主点头:“正好是入冬之后。”

  正元帝看着已被黑子占据大半的棋盘,心满意足地又落下一子:“不知阿瑶定下人选了不曾。”

  棋盘对面,裴盛淮执棋的手指微顿,下颌慢慢收紧,只是谁都没有察觉。

  昌平公主对正元帝的决定存着几分不满,长眉扬了扬道:“皇上当初不如直接指明,也省得安安为难。”

  正元帝无奈:“朕当初是想阿瑶与相爱之人成婚,哪里知道阿瑶会因此犯难。”

  此刻主帐内并无其他人,就连黄门都在大帐外面安,正元帝难得皱眉犹豫了下,说道:“不若再多等一年?”

  昌平公主始料未及,忍不住道:“皇上难不成要收回成命?”

  正元帝端茶喝了口,慢悠悠道:“朕何曾明说过要阿瑶在今年的生辰前选出人来的?”

  昌平公主:“……”

  皇上是没亲口说过,倒是借她的口说出来的。

  棋盘上传来一声清脆的落子声,白子放下堵死了气眼,瞬间绞杀了一小片黑子,裴盛淮将困死的黑子一颗颗挑出来,声音微冷:“皇兄专心。”

  正元帝只当他是为没能插上话烦躁,毕竟之前几次手谈自己也没怎么专心。

  正元帝清咳了一声,问道:“长青有话要说?”

  裴盛淮仍在一颗接着一颗地拾棋,嗓音静如沉水:“臣弟无话。”

  正元帝沉吟了片刻道:“阿瑶唤你一声皇叔,你也算得上是她的长辈,对于阿瑶的婚事可有想法?”

  裴盛淮在听到长辈二字时,动作顿了顿,旋即又恢复过来,皇兄说的没错,阿瑶确实唤他皇叔。

  他将棋盘上的一小片黑子尽皆拾起后,才道:“阿瑶年岁尚小。”

  言下之意便是不赞同。

  正元帝对此毫不意外,甚至觉得对方口吻甚为温和,长青对先帝并无多少父子之情,阿瑶的这桩婚事又是先帝定下的,长青不认可再自然不过。

  他道:“朕又不是要她即刻成婚,只是先将婚事定下,朕的这几个皇子里难道挑不出一个良配来?”

  裴盛淮眼帘未抬:

  “皇兄不必借此试探立储一事。”

  他说得万分直白,但无论是正元帝还是昌平公主神色皆未有什么波动,昌平公主甚至有闲心替皇上落了枚黑子。

  正元帝叹气道:“朕也为难。”

  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烦心的事竟然会和一个小姑娘一样,只是如今立储亦是迫在眉睫,已经拖不得了。

  宫中如今已经长成的几个皇子中,并无在治国经世上十分出众之人,余下的几个皇子又太小,尚未长成。

  昌平公主索性代替正元帝接着下起了棋,调侃道:“皇上雄才伟略,定不会不如一个姑娘家。”

  正元帝无奈,揉了揉额角,他年关之后曾晕厥过一次,宫中除了太医令和贴身内侍外,并无人知晓,立储一事确实十分紧要。

  他轻叹了一声:“等阿瑶定好夫婿之后吧。”

  昌平公主眉心微微蹙了下,抬头朝正元帝看去,想从中看出些什么。

  她和母后皆不想安安成为太子妃,贺家子嗣不丰却身居高位,一着不慎就是满盘皆输,届时甚至连托付之人都没有,她希望安安的夫婿最好能是个闲散富贵的亲王,可皇上的意思却叫她有些捉摸不透了。

  昌平公主正要说话,大帐外忽然传来几丝嘈杂之声。

  正元帝:“何事?”

  候在帘外的黄门躬着身答道:“回禀皇上,外头起风了。”

  黄门的声音刚刚落下,整个大帐便被吹得晃动了下。

  裴盛淮立时起身,他大步流星朝门口走去,撩开帘子的瞬间,风从外面灌了进来,前一刻还碧空万里的晴天,现在已被黄沙遮蔽了视线,所幸突然起来的烈风是从大帐前横着吹过的,黄沙并未灌进帐中。

  昌平公主也跟着站了起来,几步走来,脸色隐约有些凝重:“这么忽然起风了?”

  裴盛淮紧了紧眉头:“不止起风了。”

  仿佛是为了响应他的话,在他说完的下一刻,豆大的雨点便接二连三地砸向了地面,只短短片刻,便落成的雨帘。

  正元帝:“来人!鸣鼓!”

  来参加秋狩的世家子弟有尽皆一半之人还在围场山林中,眼下疾风骤雨来得太突然,而围场中有树木遮挡,恐怕里面的人一时反应不过来,所以才要鸣鼓奏回。

  天色急速暗沉下来,电光闪过,几声闷雷响彻天际。

  裴盛淮脸色难看,他往后退了几步重新坐下,眼帘蓦然阖起。

  正元帝已经看到了他脸色不对了,像是想到什么,忽然起身走了过来,面容一片肃然:“长青?”

  裴盛淮咬住牙根,额角青筋暴起,过了几息后勉强开口道:“臣无事。”

  大帐外,近侍去而复返,昌平公主急急问道:“几位殿下呢,皆在营帐中吗?”

  近侍已经领命去查探过一番了,此刻浑身上下皆被大雨浇头了,顾不得礼节冒雨禀报道:“回皇上、公主,大皇子和四皇子还在围场中。”

  昌平公主脸色稍缓,只有两人,赶得及的,况且两个人身边肯定带了不少侍卫。

  正元帝道:“派龙虎卫去寻,务必立刻将人带回营帐。”

  近侍领命而去:“是。”

  远处山林,狂风呼啸而过,发出一阵巨响,最外侧的一排树齐齐被拦腰折断。

  大帐急剧抖动着,像是要拔地而起,一队近卫带人搬来了几块巨石,在主账四下压住了一圈,才刚刚压好,不远处的一顶大帐便被彻底掀开了,惊呼声响起,隔着雨帘难以分辨具体是哪一顶。

  正元帝吩咐:“多寻石块来,将大帐尽数压稳。”

  “微臣领命!”

  正元帝看向围场深处的山峦,若只是骤雨疾风尚且无事,若不是……

  正在沉思间,裴盛淮已经重新站起了身,面上除开多了几分阴郁之色外,与之前并无不同,他抱拳请旨:“臣弟去带两人回来。”

  正元帝拧眉,视线落在他身上,片刻后道:“朕不准。”

  见对方要说话,正元帝抬手止住了,他朝帐外看去,目色沉沉,似要透过雨帘看清当年的情形:“长青,朕不想你再出事。”

  裴盛淮:“臣不会出事。”

  正元帝:“落雨了。”

  两人间的对话含糊不清,最终还是裴盛淮退了一步:“若半个时辰未回,臣弟再请皇兄旨意。”

  正元帝未置可否,他自然希望两个皇儿平安归来,但他更不想让长青冒险,方才那个瞬间,他险些以为长青想起了什么,可旋即又否定了,若长青当真想起来,怎么可能还会如此平静。

  昌平公主并未干涉两人之间的事,她虽最为年长,但当年发生那件事时她并不在场,事后宫人尽皆缄默,连母后都闭口不言,所以她一直不清楚,但从日后的种种迹象来看,尚可推测出一二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甜宠文 情有独钟  欢喜冤家  轻松  逢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