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门长媳_Ms腊肠【完结】(68)

  才下马车,瑾娘便看到了他,于是特意挑起婉仪猜灯谜的兴致,以观灯为借口离开了杜衡他们。之后又遣了清泉去各处采买,趁着婉仪看灯入迷时,与蔡九碰头,速速商定了计策。

  用了一次之后,她才知道蔡九的妙用。

  因她心仪杜衡,所使计策手段都不愿危及他一丝一毫,可是经程氏在祖母面前那么一摇许府的请帖,瑾娘心知,她必须做她最不愿的事了。

  她要拿杜衡的名声作文章,只要杜府不娶她,便让他落了个忘恩负义之名,哪怕他金榜题名,前程也将毁于一旦。

  心念一定,她趁程氏与杜衡前往许府之时,故技重施。

  这回,她已不像上回那样小心翼翼,而是将她要蔡九所做之事写在了纸条之上,这样就避免了碰面,又能让蔡九按她说的去做。

  ......

  因许府的探春小宴设在午后,杜衡先出了趟府,回来后才接的母亲。

  程氏临上车前,问道:“你去了哪儿,何事如此着急?”

  杜衡一笔带过:“儿子去了趟南市画坊。”

  程氏皱眉:“我知你素爱丹青,只是,你既知四月之后便是春闱,以后还是少去的好。”

  杜衡答了声是后,便未再言语,恭敬地将母亲扶上车,自己则依旧骑马在前引领。

  此次许府之行,杜衡是不得已而为之。都说知子莫若母,反过来亦然。他的母亲太容易被一眼看穿,或许许大人的提点是因,可是,相看许小姐也定是另一个因。

  他自知若再不出声,祖母和母亲便会将他的亲事往他最不愿的方向越推越远,唯今之计,只有尽快向她们表明心意才好。

  想到此,他不自觉地摸向腰间那青灰色的球囊香坠,也不知萤儿收到那本他们用于笔谈的书册了吗?

  京城里的官员大多住在东西两城,只因许大人身为礼部尚书,府邸特选在了离六部衙门仅三四里的清河坊。只是这便离坐落在西城的杜府隔了半个京城。若杜衡独自策马,最慢不过一刻便能抵达,因还有母亲程氏,他特意让马夫把马速放缓,半个时辰后才抵达许府。

  程氏由杜衡扶下车后,便有管事上前致意,随后引领至花厅。之后母子二人又由内宅仆妇引至许夫人跟前。

  程氏与许夫人见礼后,便入了座。

  许夫人自杜衡扶着母亲进了花厅,脸上的笑意便未曾停过。这杜衡不仅眉目清朗、五官端正,扶母入内的几步路,更是沉稳有礼,举止间尽显教养,一看便知是个踏实稳重的好儿郎。

  他们杜家的孩子果然是个顶个的好模样,就连他那位妹妹婉仪,也是花容月貌,姿色俏丽。记得她的文清小时候还曾为此吃过醋,只因不愿与比自己更惹人喜爱的妹妹亲近,故意给婉仪难堪,结果被她训了一顿。

  见许夫人看儿子的神情甚是满意,程氏赶忙道:“衡儿,还不快给许夫人请安。”

  杜衡躬身行礼,出于敬意,视线始终低垂。

  许夫人越看越满意,笑道:“上回菩提寺远远地就见了你一面,只是不愿扰了佛祖清净,不便寒暄。那日见你就已长如松柏,如今近身一看,更是高大俊朗。”

  说着便看向程氏,夸赞道:“我说杜夫人,您真是教养的一双好儿女,不仅女儿经文中选,儿子更是出类拔萃,小小年纪便中了上届解元。我家里还有个小儿,如您不嫌,我可否将我家小儿送于您府上寄住些时日,请您代为管教一番,我们也好得个益处。”

  程氏一听,忙喊不敢当,道:“许夫人可折煞我了,我家婉仪只今年才堪堪得了一次菩提寺大师的垂青,您家千金才真真是大家闺秀之典范,年年中选,才名远播。”

  说到这,程氏不免咦了一声:“不知小姐所在何处?我可否见上一见。”

  许夫人见程氏上道,更是如意,只见她点了点头,拿眼引着程氏往花厅门外瞧。

  只见一身湖水色衣裙的许文清领着丫鬟款步而来,此时杜衡还未入座,许文清上前之时,恰与杜衡并排。

  许杜二位夫人,眼前一亮,所谓金童玉女、天造地设,也不过如此了。

  第95章 杜公子,莫非脚踏两舟,亦是君子之道?

  “杜夫人,这是我与母亲亲调的桂花乌龙。初入口或觉微涩,然回甘极长,饮之齿颊留香。文清觉得此茶正合时节,寒意褪尽,春意盎然,还请夫人品鉴。”

  许文清从一旁丫鬟捧着的托盘处,身姿袅袅地端着茶盏递至程氏身旁的案几上,举手投足,一派温婉端方。

  此时许夫人也让杜衡入了座,许文清随之端着茶盏,转至杜衡座前。

  她并未言语,也未拿眼去瞧杜衡,然而她两颊粉腮早已将她心思显露。她轻轻地放下茶盏,朝着杜衡微微福身。此刻,若是杜衡抬眼,便能见她低眉柔顺,羞中带怯,还有那欲语还休的小儿女之态。

  许夫人看着女儿离去,故意道:“你这孩子,怎么也不和你杜家兄长说句话。”

  随之笑对程氏说:“瞧瞧,杜夫人才夸了她,她就露了怯了,这孩子不经夸,不经夸啊!”

  程氏忙圆场道:“许夫人太自谦,我瞧着许小姐什么都好,见外人大方知礼,这才是大家千金之德。不知谁家公子能有福气,娶到您家小姐。”

  许夫人一听,笑而不答,只拿眼瞧着端坐在下首,却未曾饮茶的杜衡,道:“姻缘之事,自有定数,眼下嘛,还是静待花开为好。”

  不知是不是凑巧,这许小姐才刚奉完茶离去,便有下人来报。说是许尚书回府,听闻杜夫人与杜公子前来做客,遂请杜公子前去一叙。

  许夫人心下暗叹,真是女大不中留,文清才一眼,便已将心交出,转身就去催她父亲。生怕这杜衡不知春闱已改,仓促备考,耽误了名次。

  只是程氏还在,她可不能表露得那么明显,免得让人瞧出了端倪。这女婿啊还是靠着他们家,倚着他们家,女儿往后的日子才能好过。

  杜衡道了声失陪之后,便经小厮引领,出了花厅,穿过一截回廊,转入一静谧院落。

  小厮带着杜衡入院上阶,在书房前止步,轻声言道:“公子请。”

  杜衡整了整衣襟,抬步迈入。

  书房之中,许尚书坐于案首,案头笔墨方研,一卷《礼记》正摊其上,侧旁压着数页批注。

  “杜衡,拜见许大人。”

  许尚书抬眼望他,微一颔首,语声不疾不徐:“免礼。坐罢。”

  杜衡的父亲曾是他的下属,为人谨慎谦逊,做事勤勉。但是这样的官员千篇一律,不算抢眼。唯一能让他记得的,便是杜克勤有一才名远播的儿子。

  旁人可能都是逢年过节,以讨教为名上门献礼。而杜家,只要杜克勤带上儿子上门,两手空空也不紧要。

  三年多的光景一晃而过,没想到这杜衡倒是越发玉树临风,怪不得他的掌上明珠连等都不愿意等,借敬茶之际近身相看之后,便前来撒娇,让他快些同杜衡说一说春闱之事。

  女儿自是情窦初开,只顾得了眼前,却看不见之后。可作为父亲的,绝不能如此视短,否则又怎能年近四十便已坐上礼部尚书之位。

  只见他指了指案头一则笔记,道:“适才正读《礼记》,忽有所思。书中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人人皆知修身之重,然而却未必人人能修其身,这是为何?”

  杜衡一听,立刻起身应道:“回大人,《论语》有言:‘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圣人所言,正是此理。修身之难,难在克己。世人虽知当修其身,然能日复一日自持者,终究寥寥。故修身者少,能治国安天下者更少。”

  许大人闻言点头,随即反问:“既如此,圣贤之道岂非空言?”

  杜衡不假思索,道:“大人所言极是。天下大道,若无一人践行,确实如空谷回响。然大道虽远,行者渐至。圣贤教化,旨在存心养性。科举设科择才,便是为道择人。莘莘学子,十年寒窗,走的正是圣贤之道。”

  许大人略略颔首,面上已有几分赞许之色,语气也和缓了许多:“你这上届解元之名果真不虚,可见你平日下足了工夫。有些人纵使博览群书,却也不能引经据典,学以致用。”

  他顿了顿,将书页合上,似是不经意道:“今年春闱将提前于六月初五。主考官人选已定,是河南出身的邹学正,其人素以考问时政与经义兼顾著称,尤喜将律例与儒经并举。”

  说至此,许大人微一抬眸,看着杜衡,意有所指地道:“你若真有心,便趁这四月之机,潜心研磨,此番科场未必不能有所成。”

  杜衡返回花厅之后,许夫人便唤来一名小丫鬟。丫鬟凑近她耳畔低语几句,许夫人听罢,看向杜衡的笑意更甚,还不住地点头。

  程氏一面看着,一面心中大喜。她的衡儿,自然经得起考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宅斗文 甜宠文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