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133)

  妻子看向坐在男人膝上玩着手指的稚童,伸手抹了把眼泪:“咱们就是不为自己,也要为孩子,你我死了不算什么,孩子怎么办?”

  稚童伸出手,咿咿呀呀地说:“娘……娘!”

  妻子垂泪道:“人啊,要认命。”

  第182章 太原马倌(二)

  认命这两个字从始至终贯穿了底层百姓的一生——因为生来便身不由己,于是除了认命,仿佛也没有第二条路能走。

  男人其实忘了自己的辽名,只记得姓了,辽人的话他会说的也不多。

  只记得他爹和爷爷姓萧,萧是辽国的大姓,大半辽人都姓萧。

  他爷奶逃来太原的时候,辽国还不像现在一样鼎盛,和宋朝摩擦也少,他刚出生的时候,辽人还常来做生意。

  虽说与汉人仍有隔阂,可绝没有到喊打喊杀的地步。

  直到辽国强盛起来。

  昔日的安稳日子就此一去不复返。

  他原是为商户们看马养马,挣点糊口钱。

  三年前,这笔钱也挣不得了,只能去做力夫,靠力气活命。

  男人不知道该怨谁,辽人还是汉人?

  他自己又是什么人?他身体里也流着汉人的血啊!他娘也是汉人啊!

  “家里还有点钱。”男人低着头说,“你拿着吧。”

  妻子顿时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她不敢置信地瞪大双眼,几乎是吼道:“你要做什么?!我带着娃娃走?我能去哪儿?”

  男人抹了把脸,他抬起头,露出似哭非笑的表情:“三姐,我不是辽人,也不是汉人,我是什么?我生在这里,绝不走。”

  “孩子你不管了?”妻子怒发冲冠,“好啊!这孩子是我一个人的?你不管,我也不管了!都死了算了!”

  男人靠在墙上,双眼无神地看着门口:“三姐,人活着到底图个什么?”

  忙碌三代人,忙碌半辈子,脚下依旧是漂浮着的土地。

  他们依旧是无根的浮萍,一阵风吹来,他们就要沉下去,沉进烂泥里。

  辽国,他甚至不觉得辽国是他的故乡。

  他没见过辽国的天,没踩过辽国的地,没吃过辽国的粮。

  对他而言,那不过是个街头巷尾闲聊时才会提到的地方。

  三姐重新坐回到胡床上,她看着自己的手掌——她的年纪也不小了,二十多岁才生下孩子,在这个不到三十就能当爷奶的地方,她仿佛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

  她还小的时候,娘带着她出过门,那些不加掩饰的指指点点,当着她的面喊她“辽贼崽子”,她那时还会瞪回去,后来便也不瞪了。

  她确实是辽贼崽子,没有孩子愿意同她玩,她生来就是脏的臭的。

  娘也不再出门,夜里常常哭醒。

  爷奶逃来的时候,也是因为在辽人的统治下活不下去了,税收越来越高,又舍不得卖儿卖女,便舍了老家的一切,赌上一条命到汉人这边来混一口饭吃。

  这口饭……吃到现在,也到了结束的时候。

  三姐忽然说:“我也没离开过太原。”

  “孩他爹,人活着就是活着,总要找条活路。”

  “家里的钱还剩一些,咱们趁夜逃吧。”三姐咳了一声,“出去了,也没人认得我们是辽……”

  男人喊道:“我们不是辽人!”

  三姐平静地回道:“也不是汉人。”

  孩子因为父母的声音越来越大开始啼哭,抓着男人的衣摆嚎啕。

  三姐只能把她包起来哄。

  大人无所谓了,活到这个年纪虽然短命,但好歹有过命。

  可孩子才刚学会喊娘……

  孩子还没活过啊,这就要死了吗?

  屋内只剩下孩子的啼哭声——

  “砰砰砰。”

  三姐身子僵直,牛头马面这就来了吗?

  “是赵富家吗?”外面是女人的喊声。

  三姐松了口气,但很快又警惕起来,如今家家户户都不许出门,能来找他们的,只有新主的人!

  男人却站了起来,他喃喃道:“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他颤颤巍巍地抽出门栓,打开了门。

  门外的顾小小手里拿着册子,她抬起头,已经笑了一天的脸上再次僵硬的扯扯嘴角,语速极快地说:“城外要开个养马厂,得要伺候马的好手,你以前是马倌,手艺应该没丢吧?”

  顾小小看着男人,却见男人面如死灰,她叹了口气,只得又说:“你们既然在太原,归阮姐管,那就是阮姐的人,阮姐不看出身,只要服她的管,那都是一路的人。”

  男人这才恍惚的看向顾小小,他不敢置信道:“阮姐的人?”

  顾小小咽了口唾沫润嗓子:“自然,这天下到处都是人,真要分辨清楚谁是哪一族的也不容易,各族通婚的不少,由前朝皇帝赐姓的,再往前数,如今多少关外人是曾经出去讨生活的汉人?”

  “是这个道理!”三姐把孩子放在地上,急匆匆跑过来,她急切地看着顾小小,语气匆忙,“我们生来就在太原,和辽国八竿子打不着!我们服管,服新主的管!”

  顾小小松了口气,就怕遇到固执的,以为她要把他们带走全杀了,还不等听清就开始又哭又求。

  “养马是难事,养马厂如今也没有个规程。”顾小小说,“真要办起来,恐怕要一两个月后了,不过你们放心,只要老实干活,认真做事,谁也不能找你们麻烦。”

  “在阮姐这儿,只要你不作奸犯科,读完扫盲班,那就都是阮姐的百姓。”

  男人还没回神——他半辈子为了自己半汉半辽的血统痛苦。

  可在对方嘴里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

  她不在乎他是汉人还是辽人。

  “我会养马。”男人哆哆嗦嗦地说,他眼眶泛红,带着浓浓地鼻音说,“我、我爷最会养马,他亲手教的我,我会伺候马,给马接生,还会修马蹄……”

  这些都是他曾经安身立命的本事。

  顾小小:“那就好!这个你收着。”

  她撕下一页纸,递给男人:“三日后我再来找你。”

  她们自己手里也有从其他地方带来的马倌,但都没有大量养过马。

  既然要养,自然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总要把怎么配种,怎么接生,怎么治一些马的常见病,用什么草料这些都讨论过了,写出来了,才能真正去实行。

  否则到时候必然乱成一锅粥。

  男人接过那页纸,他不认识字,不知道上面写的啥。

  但他知道,那把悬在他脖子上的刀没了。

  第183章 勘探矿产(一)

  一行人穿梭在小路上,这甚至算不上是一条路,不过是野兽踩踏出的小径,常常走不了多久便断了,只能再找一条。

  由于人迹罕至,他们只能带着所有能带的干粮和工具,还有大块的油布用以在夜晚搭建帐篷,几十人的勘探组几乎人人手中都有“手杖”,支撑着他们在力竭的时候也能站着。

  一旦有人倒下去,那就只能原地扎营了。

  直到日头偏西,他们才勉强找了块空地扎营。

  乔荷花拿起水囊,仰头灌了小半进嘴里,快要入秋了,但走了长路还是又热又渴。

  “今天吃啥。”乔荷花问带队的郑良。

  郑良是个矮小男人,生就一副有碍观瞻的奇丑样貌,为人沉默寡言,近三十的人也没成家,只奉养老父老母。

  “罐、罐头。”郑良有些讨好地看向乔荷花,“肉罐头!”

  乔荷花听到罐头就犯恶心,糖水罐头还好说,肉罐头总有股罐头皮的怪味,以前偶尔吃一回还觉得香,可出来以后日日吃,早吃得受不了了。

  “不用开我的。”乔荷花摆摆手,“我去找点野菜,随便煮煮凑合一口吧,反正也不缺盐。”

  郑良鼓起勇气劝道:“不、不吃肉,哪里撑得住?”

  乔荷花抬起自己的胳膊,拍拍被她鼓起来的肌肉:“怎么撑不住?”

  郑良不敢再劝,唯唯诺诺的招呼人拿出小锅生火。

  虽然已经相伴走了好几天,乔荷花还是看不惯郑良的脾气,这般畏畏缩缩,哪里有阮姐治下的强盛气象?

  这次出来,善找矿产的百姓二十多人,阮姐说他们是专业人士,又叫他们带了十几个学生一起,士兵也是十几个,个个持枪,又都是老兵好手,和其他勘探组分许多路探寻矿产。

  这些善找矿产的百姓都是从民间招揽来的人才,有男有女,但毕竟以前吃不饱肚子,出来一趟,竟然都不觉得自己在受苦——有饱饭吃,那干什么都不叫受苦。

  乔荷花坐到一边,翻看他们一路走来的绘制的舆图和矿产标记。

  以前的铁矿的煤矿等等,都是朝廷早就开挖的。

  阮姐只是把那些矿抢过来,根本不去自己找,那太耗费人力了。

  阮姐发家,靠的就是打劫土匪和抢朝廷的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