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137)

  “愿意的人家要是少呢?”村长问。

  钱二妹:“哪里能少?农闲也没有闲的时候,还要烧火做饭,烧水擦身,费多少功夫?倘若真有了水塔,引水进屋……”

  村里人家住的紧密,两户合用一个水塔也是好的。

  建高一些,水压就更强,到时候用按压的法子将水送到塔上的水桶内,自家要用,在家里直接打开阀门就是了。

  两家也能共用一个沼气池,将沼气用管道引到新搭建的厨房,不仅做饭,洗澡之前用上沼气烧热蓄水缸里的水,洗澡就方便得多。

  倘若能在蓄水缸外放一个温度计,甚至还能知道能不能直接上手。

  要说这些东西有多难,倒也不算难,只要高度足够,水流的力量可不小,阀门也不难,阮姐没来之前,工匠们也弄不出来,只是密封做不好罢了。

  但合在一起的好处他们简直想都不敢想。

  钱二妹继续劝道:“前些日子女吏不是带咱们去看过吗?”

  女吏住的屋子就有水塔和小型沼气池,还有抽水茅厕,茅厕下头是管道,一拉绳子水流就来,把秽物冲进沉淀池内。

  城内如今要这么做不容易,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水井,也不是没水井的家家户户都愿意自己搬水上下,但村里有这个条件,虽说不是家家有井,但一两家,两三家共用一口井倒不算难。

  虽然抽水仍要人力,但家家户户各家每日出几个半大孩子,让他们压一个时辰,那也够用了。

  这不只是容易用水,便于生活,更能让他们堆肥来的更容易。

  不管是沼气池最后释出的水还是已经不带任何气味的肥,对土地都是很好的滋润。

  除了有些贵,好像也没有什么缺点。

  村长斟酌道:“那便等开大会的时候问问村里人,愿不愿意搞这个,你要是能说服老杨家跟你一起建水塔,那只你们建也行。”

  有女吏和护卫们在,也没人敢去搞破坏。

  以往家家户户有钱也不敢花是为啥?还不是看你过得好,最难受的不是原就比你差的人,而是与你一般的乡亲邻居。

  以前谁家建了砖瓦房,又不是地主,就有人悄悄去扔瓦,自家用不了,那就全给你摔烂。

  钱二妹乐呵呵地说:“早说好了!”

  村长也笑:“还是你们年轻人舍得花钱。”

  钱二妹:“花钱是为了挣嘛,我要是不赊我家大郎,哪里来得如今的好日子?”

  “倒也是。”村长捶了捶腰,拖长了嗓音说:“日子变啰——”

  第188章 新的规则(四)

  虽然换了地方,但第一个招工满员的还是修路管理局——修路如今也有专门的衙门管着了,太原城附近几处较大的灰岩都在被不断开采,这让水泥的造价也下来了许多。

  修路这种工程,对民生的好处多不胜数,但对衙门而言是沉重的包袱,造价高昂不说,几年内都是不可能回本的,恐怕要等十几年后。

  沥青路的造价会低许多,但更需要人手,人力不够的情况下,便只能掏钱了。

  修路局先满人倒不是百姓们就喜欢干重体力活,而是这项工作要求最低,只要是个健全人就行,无论男女都能上,当然,那种眼看着就病病歪歪的还是往后稍稍吧。

  但别的,无论是织布,炼铁,制钢,镀锡还是造玻璃,蒸花露,都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见到钱的活,再聪明的人,头一个月都拿不到工钱,得跟着师傅学。

  虽说管饭吧,但百姓穷怕了,非得积攒一点钱才愿意去“打白工”。

  不过百姓们也不傻,自己读完扫盲班就去找工干,但孩子们还是得继续读。

  反正现在读书便宜,自家只出书本费,只要愿意干活,怎么也供得起。

  白茵茵已经读完了扫盲班,她和她三哥年纪小,学得快,扫盲班才读了两个月便升入了进修班,进修班倘若好好读,怎么也要花两三年的功夫。

  这两三年读完,只要能通过考试,就能进高学。

  她原本以为爹娘不会去参与招工,毕竟家里有三套铺子,且衙门说了除非他们作奸犯科否则不会收走。

  干活——对他们这种人家来说是不体面的。

  结果爹去印刷厂,娘进了纺织厂。

  且这两个厂都在钱阳县!

  白茵茵觉得天都塌了,家里竟然只剩他们兄妹几个。

  从来只听过父母在不远游,这还是第一次见父母把孩子抛下远游去了。

  家里的兄弟姐妹急得团团转,家里宅子小,大哥成亲后就搬了出去,如今听到消息也带着妻子赶回了家。

  “怎能如此!”大哥急得上火,不断擦拭额头的汗珠,白茵茵连端了一碗凉白开过去,大哥接过后一饮而尽,冲爹娘喊道,“爹娘也得为弟弟妹妹们着想,都还是孩子!”

  “正因为都是孩子。”白老爹老神在在地说,“原先我还忧心,家里就三间铺子,将来传给哪一个,我也不同你说虚的,全给你不行,我怕你弟弟妹妹们饿死。”

  “可不全给你,家里就这点东西,一人分一点,又都要饿肚子。”

  “以前这话不能跟你们说。”白老爹脸上有喜色,“我真是愁的不行,你嘛,人是老实,可老实人只能守业,你三弟聪明,偏又是老三。”

  “还有你四妹和五妹,将来出嫁,想嫁进不愁吃穿的好人家,家里要备多少嫁妆?总不能紧着你们兄弟,叫你们妹妹喝风去吧?”

  “三间铺子,外头的人羡慕,可真算起来,又值当个什么?”白老爹看向妻子。

  妇人也笑:“原是想着将我的嫁妆拿出来,卖一间铺子,分给小四小五,也还算体面。”

  白老爹一拍大腿:“如今是好了,你们也不必争,家里的铺子搁在那,等我和你们娘死了,你们再看着办。”

  “女吏说得好,人要自食其力,靠祖宗立不起来!”

  “我和你们娘给你们带个头,人不能怕苦,倘若我们两个老东西也能靠做工养活自己,那你们也行。”白老爹目光扫过自己这一堆子女。

  要说他这一生最得意的,就是养活了这么多孩子,一个夭折的也没有。

  哪怕最笨的老二,也有一把子力气。

  最忧心的,也是这么多孩子。

  老大运气好,生来就是老大,按规矩,家里的产业都该给他。

  可为人父母,总是更希望孩子们都过得好,不少老人甚至还会从大孩子手里拿钱给小的。

  他怕自己一死,老二这个笨的会流落街头,老三这个聪明的会去作奸犯科。

  老四老五是女娃,以前只能嫁人,倘若没给她们挑到好丈夫,将来受了欺负,遭了罪,谁能给她们撑腰?

  自白茵茵满了十岁,他就总是愁的睡不着觉。

  可他就是不做生意的材料,怕收回了铺子反倒守不住产业。

  “你们也别怪我们。”妇人突然说,“家里的铺子还在那,你们做工挣钱,我和你们爹也补贴你们。”

  老大不说话了,他一咬牙:“行,爹娘去吧,家里有我照看。”

  老大妻子突然说:“不如请个老妈妈?给孩子们做饭洗衣,这钱我们出。”

  老大妻子含糊道:“我是来不了的,老师叫我再读读书,去考女吏……”

  一家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老大妻子头上。

  白茵茵忍不住喊道:“嫂嫂真厉害!”

  大嫂脸颊一红,但强撑着说:“这怎么说……我还没想好,倘若真去当了女吏,将来阮姐打下别的地,我恐怕也得走,大郎他……”

  老大不说话,只低着头。

  妇人拍板道:“考!怎么能不考!以前有妻随夫,如今也能有夫随妻,你过去了,叫大郎也跟你过去!”

  老大急道:“娘!”

  妇人瞪他:“如今钱庄快建好了,我和你爹还有些积蓄,到时候交足了十五年的养老钱,到了岁数就能领钱,不用你们操心。”

  “咱们家能出个官,光宗耀祖的事!”妇人,“你是怕孝顺不了我和你爹,还是怕离开太原?”

  “儿啊,树挪死人挪活,咱们家朝上数几代,也不是太原人啊!是你祖宗在老家活不下去了,到太原来混口饭吃,才有了如今的产业。”

  白老爹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不是个坏人,但就是畏首畏尾,这也怕那也怕,就是挣钱的机会摆在眼前都会自己错过。

  自幼待在太原城,长到这个岁数就更不敢出去了。

  白老爹看了眼老妻,知道妻子和自己想法一样,因此指着老大说:“这事儿我和你娘一个意思,英儿能考女吏,别人求不来的好事。”

  “就是将来调走了,也好过留在这儿吃老本。”

  “到时候她走,你跟着走。”

  老大没想到父母都不站自己这边,明明他是来兴师问罪的,结果一家人都逮着他批,他喃喃道:“外头哪是那么好待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