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15)

  大妞和麦儿承担起了教学的任务,教这群小子们烧制石灰和制砖,砍柴和种地是不用教的,他们就生活在乡下,哪怕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早就耳濡目染的学会了。

  所有人都是天亮就开始干活,白天一般都是随便吃点东西,糊弄一下。

  到了晚上就围坐在篝火旁,认真进食。

  大妞坐在陶锅前笑着说:“今天有肉汤。”

  她和阮响下午从树林里钻出来,最近树林里的动物逐渐变多,估计是外围的生存环境好了一些,也就不挤在树林深处了。

  虽然他们没有别的调味料,但盐是不缺的。

  有水有饭有肉还有盐,平常时候自然不算什么,但在现在,已经算不可多得的享受了。

  “又多了几个人,还要另外再建个屋子。”阮响在吃饭的时候对众人说,“一个不够,最好还能建一个教室,冬天要教你们写字识数。”

  众人连肉都不吃了,迷茫的看着阮响。

  阮响手里捧着陶碗:“怎么?都不想学?”

  除了赵宜以外,所有人一起摇头:“不不不。”

  麦儿摸了摸脸:“我们这样的人……也能识字?”

  阮响没懂其中的关联:“为什么不能?”

  二丫抱着孩子,清了清嗓子说:“庶民哪有读书识字的?那是地主家的少爷才能学的东西。”

  麦儿补充道:“镇上有私塾,一年的束脩我们要不吃不喝三年才攒得出来,还不算买书和笔墨纸砚的钱,那镇里的小富之家,供一个娃娃读书,供得破落了的可不少。”

  “不是还有耕读之家吗?”阮响问,这个她好歹是知道的。

  赵宜清了清嗓子:“耕读之家是佃户耕,主人读。”

  阮响:“……”

  哦,这么个耕读法啊,不还是地主吗?

  “纵是耕读之家,也有因进学穷困的。”赵宜解释道,“如麦儿说的笔墨纸砚和束脩,倒也不算什么,总归是小钱。”

  “似拜师游学,才是大钱。”赵宜唏嘘到道,“我一族叔,也曾有百亩良田,铺面若干,为了供我堂兄拜得名师,铺子仅剩了一间,良田也卖了泰半。”

  “旱灾之前,我那堂兄不到三十便郁郁而终,族叔也已散尽家财。”

  赵宜叹气道:“几代人的积累啊……”

  人人都知道读书是好事,都曾听过蟾宫折桂的故事。

  可寒门难出贵子,难道只是因为脑子不如皇亲贵胄吗?

  阮响:“他们读书,是为了科举当官,当然需要拜个有人脉的好老师,你们讲天地君亲师,老师就等于是第二个爹,你爹不在的时候,你就得听他的。拜了师就达成了天然的政治联盟。”

  “但我让你们识字算数,不是为了这个。”阮响解释道。

  阮响问:“你们认得字越多,脑子里的想法就会越多,你们觉得读书人都是聪明人?”

  麦儿他们连连点头,如果读书人都不叫聪明,那不会读书的算什么?

  阮响:“那是因为他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前人留下的知识,从书本中汲取同辈人的才华,就像你们种地,总不能生下来就会,必须要长辈带着才会伺候庄稼。”

  “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你不教他说话,他便不会说话。”

  “你不教他走路,他便能一直爬行。”

  “人不是生下来就会读书识字。”阮响,“你觉得自己是蝼蚁,却有没有想过,谁生来非凡呢?”

  天才?吃不饱饭,穿不起衣,上不起学识不了字,再怎么天才,最终也只会变成汲汲营营的小民。

  阮响的话浅显易懂,哪怕是才吃了两天饱饭的小子们都双目灼灼地看着她。

  众人看着阮响,仿佛她说什么都是世间真理。

  阮响:“吃饭吧。”

  她低头喝了一口肉汤。

  其他人这才继续狼吞虎咽。

  但所有人的双眼中都有了神采。

  他们能靠着本能,清晰的从阮响的话语里得知她不会让他们一直处于现况中。

  如果要维持现状,那砍柴烧炭,种地干活就够了,何必认字,何必识数?

  只要有希望,有看得见的利益,人就能无所不能。

  第19章 发展壮大(五)

  天气越发冷了,好在村子里有不少曾经的村民们留下的破布。

  逃荒时天气炎热,这些破布白占地方,又破到连包袱都充当不了——农人的针线也是稀罕财物。

  麻布或许还能自己织,针线却不能自己造。

  凡不能自己造的,就珍贵无比。

  这些烂布片阮响她们也无法缝合,只能用将不平整的地方用小刀削平,又拿树脂加热后将布片黏起来,制成简单却“硬挺”的衣服。

  但这样的衣裳显然是不能拿来御寒的。

  没有棉花,没有足量的布匹,御寒实在过于艰难。

  如今村里的人,几乎个个都有活干,小子们都得忙起来,要么去松土浇水,要么去烧制木炭,有两个年纪刚满十一的,也干不了什么重活,阮响就让他们负责捏陶。

  至于烧陶,还是要让有经验的女人去干。

  “之前的兽皮都硝制好了?”阮响砍完柴回来后问大妞。

  大妞笑着说:“都弄好了!”

  她们硝制兽皮的方法还是阮响教的,毕竟没有人是猎户出身,没有渠道知道方法。

  阮响就教她们用麻绳和木框把兽皮绷开绷平,然后用石刀仔细刮掉所有脂肪,一点都不能放过,然后用动物的脑浆揉搓,一遍遍慢慢揉,直到兽皮变得柔软。

  这是非常原始的办法,但材料很容易获取。

  只要容易获取,对他们来说就是好方法。

  可要让这么多人能顺利过冬,需要的兽皮数目就大得惊人,阮响几乎要住在树林里,隔几天再出来。

  大妞也跟着她,如今大妞也勉强算能出师了,起码射箭有了准头,也知道攻击野兽哪里可以一击毙命——虽然不是次次都能成功。

  气温越来越低,阮响和大妞最先套上了兽皮袄子,鞋也换成了兽皮靴,很有点原始人的风范,如果能一人拿一根长矛,那就更像了。

  其他人只是多穿了一层黏出来的麻布衣裳,在两层衣裳的中间塞满枯草,暂时也还够用。

  阮响难得在村子里待了一天,她和大妞要回来补给,还要好好休息一晚,明天还得继续进树林。

  “你现在都能爬树了?”麦儿做饭的时候和大妞闲聊。

  大妞是个勤快人,爱说话,但不那么能言善辩,因此也不夸大,只说:“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胆子大,落脚的时候心细,手上有力气就行。”

  “不过她能在树上睡着,我不能。”大妞觉得自己修炼的还是不到家,有些自责道,“总怕自己掉下去。”

  麦儿安慰道:“你别和她比,她……”

  麦儿指了指天上。

  她又说:“你。”然后指了指大地。

  大妞会意,她微微点头:“我不同她比。”

  凡人和天人比什么?

  这段由于最近阮响一直在打猎,他们的肉类储量多了不少,连圈养的野鸡也多了几只。野鸡倒也下蛋,只是那蛋小的可怜,还没有家养鸡蛋的一半大小。

  杀了吃吧,没二两肉,所以也就留着下蛋了。

  平时随便喂点草籽虫子,干活的间隙找找就行。

  现在晚上虽然冷,但还能挺得住,所以还没用上壁炉。

  只是他们没有被子,只能挤着睡,这样勉强还有一些温度,窗户和门也要关紧。

  可工具不足,门和木窗都有缝隙,总有风灌进来。

  阮响睡在最中间——这是女人们给她留的最好的位子,两边都有人,冷不着她。

  虽然阮响那么一点感动,但她还是睡到边上去,中间实在是太挤了。

  两边的人怕她觉得冷,拼命挤她。

  冬天没有被子还是不行,阮响就点了几个人,陪他和她一起去附近村镇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棉被。

  虽然棉被是重要财产,但总有一些地主家庭走的时候落下这些。

  这次她依旧带着赵宜,只有赵宜认识这附近的路。

  除了赵宜和大妞以外,阮响还带上了狗儿。

  狗儿这些日子吃了几顿半饱的饭,看起来机灵了不少,一群孤儿要在这找到活路,非得用点脑子不可,因此狗儿的心眼,其实比普通农户多得多。

  阮响得带着他,别让他的机灵变成他的催命符。

  杀人简单,用人才是难事。

  “那前头是钱家庄。”赵宜喘着气说,“钱老爷家大业大,比我家还强些。”

  赵宜歇了歇后继续说:“钱老爷的孙儿,六年前考上了秀才,免了不少田税,钱老爷年年卖粮食都挣了不少家财,我爹说他家已经半只脚脱了泥了。”

  当地主自然好,但更好的是当官,当真正的老爷。

  这样他们甚至不用自己经营土地,只需要收几个“家人”,所有“家人”的土地也都是他们的土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