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170)

  可人到了紧要关头的时候,总是能被逼出几分急智,陈尧突然说:“大王大可收了这圣旨公文,只不听朝廷号令,手里有兵,也不用纳税。”

  “只如今不必与朝廷打起来。”

  几个秘书和吏目抬头看向陈尧,她们都有些心动。

  此时和朝廷打起来是不明智的,无论如何,一旦她们公然举起反旗,朝廷就是再不想打,为了防止各地陆续造反,朝廷也必须有所行动。

  就算她们打得再轻松,总会出现不应当的伤亡,而对她们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朝廷,而是辽国。

  朝廷已经到了风烛残年之际,此时还能维稳则是因为外部有更大的危险,更何况她们的粮食,还要靠商人从南方运来。

  真正打起来,南方的粮食产量降低,运粮出现道路阻绝,那就是绝对的两败俱伤。

  在她们的粮食能自给自足前,是绝不能对南方动武的。

  一旦战乱,南方的地主乡绅和土匪会一起瓜分农人的所有产出,朝廷也会征粮。

  说不定仗还没打完,自家先被饿死了。

  尤其她们统治城镇的成本实在太高了,要培养吏目和官员,不能像以前的军队一样,打下一地就先搜刮一番,逼得贫民出城逃命,留下的都是大户人家,城镇的人口少了,治理成本也就降低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战争方式其实才更适合生产力低下的现在。

  死一批人,逃一批人,只留下有钱有粮的人,等事态平息下来,人口逐渐增多,那么原本毫无经验的官吏也就慢慢培养出来了。

  阮响却摇头说:“一旦我接受圣旨公文,那我统治的合法性从此就来源于宋人朝廷的任命,短期来看确实对我更有好处,可长期来看,却会遗留下许多麻烦。”

  “不如搁置下来。”阮响笑道,“这就只能请陈大人在此常住了。”

  她决定不承认、不肯定、也不否定宋人朝廷对她的任命。

  秘书和女吏们并不发言,既然都是维持现状,那不接着圣旨公文仿佛也没什么?毕竟只要她们不公然造反就行——但她们短期内本就不会与宋人开战,只要宋人不来打她们,那接不接受,确实没什么区别。

  阮响又说:“我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倘若你要写信报平安,大可口述给女吏,由她们重新誊写后传过去,也好叫你亲朋好友放心。”

  陈尧忙道:“是、大王费心了。”

  大王这两个字,阮响听久了以后已然习惯,只是前头的那个字总是变来变去,有叫她女大王的,有叫她山大王的,还有叫她土大王的。

  “行了。”阮响,“你们只不能出城,在城内尽可以来去自由,但不能经商,人情往来也都要记录在案,倘若钱不够用,便写信请人送钱来。”

  她站起身来,这时候那群和尚应当也念完经了。

  “给他挑几个护卫兵。”阮响冲女吏说,“一路跋涉没出事,可别在我们的地盘出了事。”

  女吏忙道:“自然给他挑几个尖子。”

  陈尧看着阮响站起来,他也忙不迭的起身要送,可话到了嘴边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直到阮响带着人走了,只留了一个女吏在客栈,他才背过身去,悄悄给了自己一个大嘴巴——

  但他又忍不住松了口气,这位女大王显然不是杀人如麻的怪物,没准备要他的命,看她的样子,仿佛也不觉得朝廷是多厉害的对手。

  如此一来,他倒是性命无虞了。

  只是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到故土。

  女吏装作没听见巴掌声,一脸肃穆地说:“陈大人,还是先写信,叫你家人多送些钱来吧,倘若钱不够,粮食也行。”

  第236章 远来是客(五)

  阮响最终还是没能赶在和尚们念完经的时候回到府衙内。

  主管造船的吏目在她刚踏出客栈前就拦住了她。

  “没一个船坊愿意替咱们造船。”女吏脸上不由露出惧意,“照您的说法,我们许下重金,他们仍不答应。”

  阮响只得就近找个茶馆,包下了一整层楼——好在这个时候也没什么人喝茶,倒不至于给百姓商户造成什么损失。

  阮响不懂造船,毕竟她所处的时代地球几乎全是沙漠,即便仍有海洋,可对她这个出生在内陆的末日后人类来说,扬帆起航那是书上的东西。

  末日到来之前,许多人类已经迁居到了地下,地球的温度在短时间内上涨到了不可思议的高度,先是冰川融化,然后火山喷发,一座火山喷发就会涌出数亿吨二氧化碳。

  而后就是酸雨,大批火山喷发已经收割了大部分生命,连续数年的酸雨则浇灭了人类最后一丝希望。

  人类的科技也还没有高到可以建出一艘宇宙飞船,带领全人类迁去太空的程度。

  就和亿万年间无数次的生物灭绝一样,严酷的环境逼得人类先是迁入地下,为不多的资源争斗,而后有人鼓起勇气重回地面,但那也已经是生态毁灭数百年以后了。

  地面依旧时不时会有火山喷发,地壳变动导致的地震一波接着一波,曾经的城市已经变成废墟,被淹没在沙尘和火山灰之下。

  阮响别说造船了,在末日,木头都是奢侈品,仅有的土地和水源都要先紧供着庄稼,钢铁用来维持建造都有些捉襟见肘,更何况拿钢铁去造船了。

  而她现在的所有官吏,没有一个是生活在沿海拥有造船技术的。

  所以她现在能依靠和利用的,只有青州已经较为完善的本地造船业。

  “他们说不可能会造出容纳数百人的楼船。”女吏猛灌了几口茶水才略显紧张地说,“海上有船蛆,这些船蛆会啃食大船的木头,甚至钻进去,所以只能短期航行,这样才能停下来修理,一旦长期航行,可能在才行至一半,船就被蛀虫空了,或散架。”

  阮响:“我记得如今的楼船能够涂漆?”

  漆能延长木船的使用寿命,也能防止虫害。

  女吏点头:“但容纳数百人的船,他们说总是会有错漏的地方。”

  “而且海上无风的时候,靠帆是无法前行的,但要划桨,那样大的船划起来也太过困难。”

  “而且他们从未有过造这样大楼船的经验,哪怕给再多钱,他们都不敢接。”

  这是阮响完全无法指点的领域,由于用不上船,她穿越前看书看到有船的部分几乎都是直接跳过,最多也就是看看图像。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阮响没有迟疑,“加钱。”

  “加到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价码。”

  阮响:“六分仪怎么用,也可以教给他们。”

  如今海上航行辨位,用的是罗盘,其中发挥作用的还是磁石针。

  这个时代的人并不愚笨,天然磁铁磁性弱,很容易在使用中丧失磁性,于是他们用钢铁划过天然磁石,钢铁也就变成了人造磁铁,可以长期使用,几乎不用担心它们失去磁性。

  虽然这种用天然磁石制造的磁铁磁性不算太强,和阮响让人用缠绕铜丝,放上天空被闪电击中后造出来的强磁铁不能相比,但比起天然磁石,已经进步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尤其他们还开发了一套用于航海的罗盘,只是精度不算高,计算方式比之六分仪更复杂,但只是就近贸易的话,已经完全足够了。

  不过由于地球的磁场总是在变化,所以靠磁铁来辨位,还是可能出错。

  六分仪则是另一套计算方式,看得是太阳和海平面或者海岸线的夹角角度,以此来计算距离和定位。

  并且制造也简单,阮响带过来的六分仪有十几箱。

  阮响又想了想:“我走一趟吧。”

  “你去找谢长安,让他好好款待那群和尚。”

  一口茶水都没喝,阮响又带着几人前往船坊。

  她一路目不斜视,大步流星,好在偶尔只有人回头看个稀奇,却没有妨碍。

  船坊之中,几个坊主围坐在桌边心不在焉,女吏刚走不久,但她承诺给他们的好处却犹在耳边——倘若造出女大王要的巨船,他们日后卖船的税收会少一成。

  一成!

  “说不定咱咬咬牙,真能造出来呢?”钱老三忍不住敲敲桌板,“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你说的轻巧,拿了钱,造不出来又怎么说?必是要问罪的,你小子无儿无女不怕,我有儿有女,可不是光棍一条。”

  “再且说了,如今造些楼船,也很够吃了,倭国产银,如今去倭国卖瓷器绸缎的可不少,年年造的船,就没有砸手里的。”

  “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咱们啊,就该知足!”

  钱老三却反唇相讥:“以前造无帆小船的船坊也是这么想的,后来呢?有了楼船,有了帆,他们在哪儿?如今咱们坐在一处,他们可只能捡点残羹剩饭吃了。”

  “那你说说,造这样大的船,龙骨去哪里找?船底那样大,怎么让船蛆不爬上去?还有,那女吏说起码要五层,五层!这得多少船板,多粗的龙骨,还要放上小炮……小炮是个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