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187)

  谁拦着他们上进,谁就是他们的杀身仇人。

  杨大:“想来山匪们给村长的贼赃,还没有全卖干净,只要咱们有证据,让新衙门主持公道,这夏家村日后谁做主,那还说不准呢!”

  第259章 报复不晚(六)

  深更半夜,唯有夏家村灯火通明,数十个役吏举着火把,几乎将整个夏家村围了起来,役吏局的局长背着枪,带人冲进了族长家中,不发一言地将家中老少全捆了起来。

  村民们围在屋外,仍有许多不明所以的村民惊恐地缩在人群中,甚至有人想去与役吏搏斗逃往山上。

  局长吩咐身边的下属:“把他们看好,还有村民,别叫他们找着机会躲山上去。”

  躲去深山后就难抓了。

  族长被捆上了双手,他那张从来不动如山,充满慈悲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别样的表情来,他颤颤巍巍地站着,还得役吏搀扶,才能勉强站稳。

  “大人……这是做什么?”族长抖着声问,“老汉可一直是规矩做人,规矩做事,从未有不法之心!”

  局长只看了他一眼,肃穆道:“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你有话,到公堂上说去吧!搜!”

  族长还要做最后一搏,他拼命朝外喊:“乡亲们!官府害人啊!要栽赃啊!要冤枉我们啊!害死人了!”

  局长却走出屋门,在役吏们搜查的时候站在台阶上,对被聚集起来的村民们喊道:“我局接到村民的举报,夏家村村长夏成材勾结土匪,祸害村民,逼良家子从贼,委身盗匪,作恶多端,杀人越货,此等大奸大恶之人人人得而诛之!”

  “要为夏成材说理的,大可拿着证据站出来!”

  “官府有官府的规矩,倘若有证可查,也能证明夏成材的清白。”

  人群中忽然有人喊道:“没什么可说理的!他清白?呸!世上就没清白的人了!”

  “修路的工钱都被他贪了!”

  “还有姑娘该分的地!都被他分给亲近的族人家了!”

  夏成材的亲戚吓得不敢言语,更不敢冒头,在役吏们的围困下缩着脖子,甚至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局长喊道:“村镇道路不畅,又自有宗族规矩,官府念在各地村民生计,本是要徐徐图之,不叫村民百姓生活动荡——却偏偏有人阳奉阴违,私下勾连,这种蛀虫不抓不足以平民愤!”

  “乡亲们!”局长的嗓子都要喊破了,她深吸一口气,又吼道,“官府从没有一句假话,无论什么村,无论族内族外,女人男人,孤寡老弱,官府一视同仁!”

  “谁不让你们过好日子,谁就是官府的仇敌!”

  村民们,尤其是外姓村民们立刻应道:“局长说得是!这些年受这个老不死的欺压,叫咱们有苦说不出!倘若敢和他别苗头,自家的地就完了,发的苗都要被他叫人踩烂扒光,咱不敢说啊!”

  “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啊!!”

  “青天为民做主啊!!”

  终于有役吏小跑着送来喇叭,局长这才松了口气,她举着喇叭喊:“一应有关人家都要被带走,清白的自然会放回来,留在村里的也别急,会有役吏来找你们问话,只要你问心无愧,必无损失,我赵青松拿我项上人头担保!”

  赵青松说完这一段后将喇叭交给身旁的人,她带着人搜查夏成材家的地窖,与夏成材亲近的几家也逃不开,地窖都要被直接撬开,甚至他们的田地,都要被搜索,看有没有地方被挖掘过,不长粮食。

  役吏们几乎忙活了一整夜,其中还要分出人手照顾聚集在一块的村民,给他们送去薄被草席,还要支起锅给他们烧水。

  好在如今天气早已转暖,即便夜里也不算凉。

  赵青松走下地窖,火把冒出的烟让她忍不住咳了两声,却还是细细检视所有角落,以防地窖里还有暗道。

  她是新官上任,也知道这事是自己立威的最好机会,青州这边的役吏几乎都是本地提拔的,而她是从钱阳调来的,强龙不压地头蛇,要想立威,就得拿出雷霆手段。

  拿出了雷霆手段,就必须有成效。

  “局长,地窖里没有。”役吏凑过来说,“也没发现暗道。”

  赵青松点点头:“走,去地里。”

  她走上台阶,又带着人前往夏成材家的田地。

  夏乔忙跟上去,她这次鼓足了胆子,是她带着役吏局的人进的村,也是她指点的方位,村里的外姓人虽然敢于壮声势,但还是不敢真正和夏姓人真刀真枪的干,还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夏乔的后路则是进城,她就没那么多顾虑。

  “夏成材他们家靠山还有一块地,平时都种麻织布。”夏乔,“那块地不好,也不在上山的路附近,没啥人去!”

  赵青松对下属说:“你们去夏成材地里,你们几个,跟我去靠山那边。”

  几人在夏乔的带领下到了山脚下的那块地旁。

  果然种着苎麻。

  赵青松也是在山间长大的农女,她折了根树枝当长棍,打开苎麻,终于找到了被苎麻包围的一块寸草不生的地。

  “挖开。”赵青松指着那块地。

  跟着的几个役吏扛着锄头立刻开挖。

  没挖几下就挖开了上层的薄土,露出木板来。

  “果然是狡兔三窟。”赵青松冷笑道,“有这个脑子,却不干正事,这种人比蠢人更令人不齿。”

  役吏们掀开木板,果见通往地库的台阶,赵青松举着火把先一步走下地库——

  夏乔站在地库外,伸长了脑袋想看看族长究竟藏了些什么好东西,能让族长冒着被砍头的风险,也要将东西留下来,想来必然不是便宜货。

  然而哪怕做好了准备,夏乔依旧被搬出来的东西惊得说不出话来。

  金银珠宝,对夏乔这样的农女而言,只是一个词,她根本没见过什么首饰,哪怕听到这个词,脑子里也无法想象出那样的画面。

  可这些搬上来的木箱外还染着干涸的血迹,从敞开的缝隙中,她窥见了金器玉饰,有些已然破碎,或是被拆解,但她仍然移不开目光。

  乖乖……族长到底从中捞了多少?

  这是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吧?

  怪不得敢和新官府别苗头,这些钱能催生出多少亡命之徒?

  连赵青松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城中的大户人家几代的积累,都未必有这样多。

  这么多金银珠宝,底下究竟埋藏着多少尸骨?

  第260章 报复不晚(七)

  “一个小小的村子,竟然有这样大的胆子。”

  阮响看到公文的时候都忍不住叹道:“可见财帛动人心。”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秘书在一旁说,“亘古不变的道理,不过,这也是个好机会。”

  阮响微微点头:“各村也该动一动了,宗族势大不是好事。”

  城里还好,但村子是不好动的,无论是迁进迁出,都会迎来极大的抵抗——皇权式微的情况下,宗族势力就会大涨,公权力无法维持秩序的时候,宗族就会取代朝廷的职能。

  在朝廷卑弱的时候,宗族能够稳定秩序,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可如今是阮响的朝廷,宗族要维持权力,就必然会和她作对。

  聪明人不少,但不是每个聪明人都愿意放权。

  不愿意放权的聪明人比看不清世事的蠢人可怕。

  秘书笑道:“先前鼓励村民们在农闲时进城做工,也有几分成效,尝过了城里事事有条理的好处,便受不得族长的一言堂。”

  “未必。”阮响并不怎么乐观,“抱怨是一回事,反抗是另一回事。”

  秘书明白阮响的意思,她微微一顿后说:“倘若真要动手,虽说敢造反的不多,但真要抱团,要弹压也不容易。”

  阮响摆手:“我心里已经有做这件事的人选了,应无大碍。”

  人才难得,可也并非那么难得,一旦给老百姓开一条口子,他们便能爆发出令人惊恐的才华——那是被压抑、被摧折、被践踏的百姓,所能发出的最大声量的怒吼。

  这才几年,不说钱阳清丰这些“龙兴之地”,哪怕是青州这个刚被阮响统治不到一年的地方,也已经冒出了不少人才。

  百姓对向上爬的渴望深入骨髓,那是千年历史给他们刻下的烙印,只要有往上爬的机会,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第一批女吏里,大多也得到了提拔,好歹也是占住了阮响想让她们占住的位子,接下来阮响倒是能轻松许多,好歹不必为了人手不够焦头烂额。

  不是有人用就算人手足够,能做事的人多,但能管理的人却少,就连朝廷的官员,治下仰仗的也是运行多年的规则,而非自己的管理手段。

  但在阮响这里,一切几乎都是新的,规则尚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没有完善的规则,便要先靠官员自己的管理手段。

  不过由此历练出的人才,不少比为官多年的能力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