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191)

  “你婶婶他们且要养着呢。”兰舟娘手脚利落的揉面,“北边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税越来越高,也幸好咱跑得早,如今可不好跑了,几个关卡都有人守着,抓着逃人就扔进矿里,不死别想出来。”

  “你表哥这才不敢跑。”兰舟娘叹道,“你也别觉得娘偏心,你两个表妹不容易,路上她们吃得最少,受了伤也不敢说。”

  “娘,我知道。”兰舟笑了笑,“我去送衣裳去了。”

  兰舟并不因两个表妹的到来不平,或有危机感,她是家里的小女儿,上头其实有两个哥哥,大哥在北边下矿的时候死了,二哥在逃难路上去抢粮,被人打死了。

  吃过苦头,便难起争宠的心思。

  兰舟回了自己的小屋,屋子极小,只有一张木板床搭在墙边,床和墙距离极近,走动都要侧着身子,两个表妹就挤在这张小木板床上。

  两个表妹瘦得脸颊凹陷,皮肤粗糙黝黑,不近看,就像两具死尸,只胸腔稍有起伏。

  昨日来的时候衣裳连袖子都没有,只有两根布条连着前后的布片,勉强当衣裳穿,身上也满是被枝叶刮出来的细小伤口和碰撞摔倒留下的乌青。

  也好在年纪小,又狼狈,一路上虽说吃了苦头,但总没遇到色胆包天的恶人。

  兰舟用家乡话跟她们说:“有衣裳穿啦,你们吃饭前穿上,也能出去走一走,等你们养好啦,我带你们去赶海,带你们去上学,还能找日结的活干,你们安心待着,日子好过哩。”

  她难得说这么多话,怕两个表妹害怕,继续说:“青州城里多是外地来的,别怕,没人欺负咱。”

  “等你们养好了,上了学就晓得啦。”

  第265章 新的矛盾(二)

  北边不太平,这是常事,虽说宋辽交汇处,汉人多的地方归辽国管,不过多是自治,依旧是汉人管着汉人,也能去考辽国的科举。

  不过底层百姓就过得更差了,他们要面对双重盘剥,辽国收一层税,汉官收一层税,层层盘剥下来,连将肚子吃个半饱都成了奢望。

  尤其挖矿这样的活,头一个就轮到汉人的底层百姓做,也不像女大王的地盘一般还给休息时间和休沐日,更没有报酬,要么送钱将自己“赎”出去,要么就挖到死。

  如今就连青州城的百姓,都知道辽国的汉人日子更差了,否则也不会扛着这么大的风险逃到青州来。

  故土难离,百姓只知道在故乡的土地上怎么活,他们既不识字也没有钱,除非真没活路了,才不得不背井离乡赌一赌。

  可即便如此,也有人哪怕没活路,也要死守故土,死在老家。

  “来了这么多辽地的逃人,咱不会和辽国打起来吧?”

  “……得罪宋人也就罢了,都是软骨头,不敢打咱,得罪辽人可是件大事……听说那辽国的兵,个个都如狼似虎,不似人呢!”

  “咱们兵也不差什么吧?咱还有枪呢!辽国的兵有吗?就是真打了,他们也未必能赢!”

  “话是这么说,可就算赢了,还不是得死人?”

  “要我说,不如学学宋人,送钱货和钱过去,哎,就当是买命钱了,花钱总比送命强。”

  “你这是废话,宋人送了多少钱?少挨打了?”

  街头巷尾总有下了工的人聊这事,也都对未来忧心忡忡,他们倒并非认为女大王一定会输,而是一旦打起来,无论输赢与否,老百姓总是要受苦的。

  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再陷入战乱,恐惧比一直处于战乱中更多。

  军营里也不安稳,新兵们虽然不知道外头的情况,但训练的时间更多了,训练的强度也更大,以前一个多月才能摸一次枪,近段日子隔三差五就能摸一回。

  哪怕是傻子,吃了这么久的饱饭,脑子也动起来了。

  老兵们倒是稳重,吃饭的时候甚至还会出言安抚两句。

  “怕什么?就是真打过来也不怕,咱有枪有炮,怕他作甚?且说了,辽人要到青州来,那还得过太原和真定,太原那边的兵可都是老兵,什么没见过?”

  虎妞坐在一旁,她如今吃饭不再像之前那样狼吞虎咽,吃饭时竟还能空出嘴来问:“真定也归阮姐管了?”

  老兵得意道:“那可不,也就青州这边没啥动静,太原那边动作可不小,大同那边跟咱们做生意,买酒买玻璃器,还不是转卖给辽国的贵人?这一来一回,该摸的都摸清了,你等着看吧,今年年底,大同也该归我们了!”

  新兵们吓了一跳,他们如今上过课,自然知道大同府归辽国管。

  抢宋人地盘和抢辽人的地盘是两码事,前者抢了也就抢了,也不怕被报复,可后者……抢了以后那就是无穷尽的麻烦,辽人肯定要打回来。

  “这、这就要乱起来了?”有人忍不住小声说。

  老兵“哼”了一声:“乱?乱不起来!不是经营好了,哪敢去打?”

  “要打就打,怕他个屁!咱们受了这么多年欺负,也到了站直身子吼两声的时候了!”

  然而坐在书房里的阮响此刻对应招而来的几员大将说:“和辽地的摩擦自过年以来越来越多,看样子就这两年必有一战。”

  书房里烛火闪烁,大将们表情复杂。

  终于有人开口说:“打是能打,不过如今养兵养民已是耗费不少,要打仗,补给粮草就要更多,恐怕……”

  恐怕打不起。

  不是打不赢,而是打不起,打赢了,穷得百姓饭都吃不起了。

  到时候宋人那边再发难,那就真是引颈就戮。

  毕竟一旦吃不上饭,什么礼仪道德都是空话,百姓又会上山落草,烧杀抢掠。

  陈五妹思虑良久后说:“我来之前问过了,那巨船明年这个时候就能造好,北边的摩擦咱们不能退让,但真要打,还是得往后拖一拖,起码拖到巨船回来,将阮姐说的那高产的粮食带回来。”

  其他几人互相看看:“陈将军说的不错,打仗打的就是钱,就是粮食。”

  “辽地毕竟有宋人这么多年的赔款,又有宋人送去的粮食,咱们的地盘到底还是小,家底不厚,这几年存的粮食还是少。”

  粮食问题是绕不过的坎,逃难来的人越多,耗费的粮食就越多,毕竟土地是有限的,适合开垦种植的土地更是有限。

  哪怕如今各个村镇都在兴修水利,但粮食毕竟只能产出那么多。

  “杂交粮种现在也没什么进展。”马二说,“靠人眼挑选雄株不育的稻子太难,想自己培育更难,样本不足,进度就慢。”

  “尤其农业方面的人才也不多,老庄稼把式会种地,但杂交粮种靠的不全是种地的学问。”

  阮响微微点头:“谢长安那边有消息回来,我们和辽地交界处的辽国官员能被收买的都被收买了,只要辽人朝廷不下令,两边就还能安稳度日。”

  “如今只有大同是个问题。”

  大同虽然不受辽人重视,但也算在辽人的领土内,她的兵去占了,打起来只是时间问题,但要拖,就得想出拖的法子。

  “阮姐,要我说,不如卖一批小炮给还不归咱管的宋人城镇,尤其挨着辽地的。”陈五妹想了想,“一条线都乱起来,辽人总不能多线作战,到时候买咱枪炮的城镇也要仰仗咱,不是咱们的地盘,之后也就是了。”

  马二附和道:“这法子不差,谢长安近两年都在那边,有他牵线搭桥,应该不难。”

  阮响没有一口答应,她低头沉思片刻:“未尝不可,先写一份计划书来。”

  “辽人近日就会有动作,越快越好。”

  说到底,如今限制她的,只有粮食产出。

  就是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一旦解决,无论宋人辽人,都配不上当她的对手。

  第266章 她的未来(一)

  “嘉禾!”年轻的姑娘意气风发,她穿着一身短打,甚至露了大半胳膊和小腿,裤腿和衣袖挽得高高的,露出的皮肤上有一层黏腻的薄汗,脸都被晒得发黑,一张嘴一口牙显得格外白。

  这样的打扮,这样的外貌,在以前是必要被当做疯子癫子对待的。

  可如今在造船厂里,无论男女都是这样的打扮。

  天气炎热,又紧挨着海边,身上衣裳穿多了被汗打湿黏在身上,难受得干活都不得劲。

  也不知是谁带的头,刚开始只是男人这么穿——毕竟造船厂女工也不少,男人们还是不肯打赤膊的,虽然他们干得多是体力活,但也不想显得像个野人,还是想看着文雅一点。

  当然了,倘若没有女工,他们估计能只穿内裤干活。

  女工们看得多了,渐渐也有胆子大的,实在受不了衣物贴在身上的湿闷感,先是将袖子挽上去一点,再然后是挽到小臂上,最后也只接不要袖子,直露着两条胳膊。

  刚开始倒也激起了一些麻烦,总有些色胆包天的男工,看到胳膊就走不动道,脑子被二两肉完全支配,有几个甚至被带去了矿里,原本前途大好,如今却成了苦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