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念念不舍的和邻居一起离开,但依旧会转头看向阮姐的方向。
邻居叹气道:“阮姐在这儿待不了两天就要去工厂和矿山了。”
牛大:“阮姐住哪儿啊?”
邻居指着旁边不远的一栋平房:“就那。”
牛大被吓了一跳:“咋跟我们住得一样?”
邻居一脸虔诚:“阮姐一直如此,你待得久了就知道,阮姐是真仙!”
此时的牛大信了,他双手合十,学着邻居的样子念道:“大慈大悲救苦救难阮姐菩萨保佑。”
菩萨保佑。
第31章 新的阶段(二)
人群终于散开,阮响才能指挥跟着她的人将买卖得到的东西搬去仓库。
村子里的“货币”和外头的并不流通,一开始,阮响定的是“粮”本位,根据村子里粮食的多少来发行货币,并且给粮食定了一个死价,不能高于这个价格,也决不能低。
这才使得“货币”顺利的推行开来,让村民们安心使用。
后来跟外头做上了交易,粮本位逐渐被金本位替代,但还没有完全替代。
毕竟和他们做生意的人,更愿意使用铜钱和白银,每次让他们换成金子都要展开长时间的拉锯战。
“阮姐,这次回来,是要做那个了吗?”一男一女站在阮响身旁。
他们个子很高,阮响需要仰着头看他们,但他们的姿态却很谦卑,都低着头,等着阮响发话。
“得先去工厂看看。”阮响把马鞭系在腰间,让赶来的大妞把她的马牵走。
阮响对大妞说:“给它喂点好料,累着了。”
大妞:“知道,早准备好了。”
她牵着马走了。
“人还是少。”阮响总是嫌人少,一男一女早就习惯了。
阮响:“这两天先在村子里歇歇,歇完了再去看。”
这次他们走了近三个月,为了将村子里生产的货物都卖出去,他们必须找好几座大城,普通的镇子和村,根本吃不下他们多少货物。
每次出去,他们都必然要面对周遭的草寇,刚开始还损失了不少人手。
但近一年已经不再有损失,周遭的草寇也被他们打怕了,
所以他们才能走得更远,花的时间更多。
这一男一女是如今阮响的左右手,都是她在买卖货物,做生意的途中收留的。
女人是个普通农户出身,生来就胃口大,长得高壮,跟在阮响身边的时间长了,阮响发现她脑子竟然也很好使,并且她并未被封建社会完全洗脑,她的世界是混沌的,于是她能立刻接受阮响带给她的新的世界观。
男人则不同——他的爹是个秀才,他在逃荒路上,和母亲祖父母一起被爹抛弃了。
阮响发现他的时候,他和别的逃难者一样,都瘦成了皮包骨,但难得的是,他接受过完整的封建社会教育,却没有被这种教育完全洗脑,他能接受并学习他原本不应当理解的东西。
于是渐渐的,他们就成了阮响身边最得力的两个人。
男人看了眼手里的表单:“盐价又涨了,我看南方也快乱了。”
他又说:“估计再过几个月,就是我们动手的好日子。”
阮响微微点头——盐价粮价的波动,都能直观反应农耕社会的稳定程度。
盐价的上涨,要么是南方的产量下降,意味着因为某些事件人手不足,又或者意味着南北的通商道路被阻断。
不管因为哪一点,都能证明,朝廷的控制力已经大为减弱,不仅掌握不了北方,可能连江南这个产盐的腹心之地都无法完全掌控了。
“先不想这个。”阮响摆了摆手,“去吃饭吧,边吃边说。”
他们一路风尘仆仆,少有休息的时候,进食也多是吃些干饼,为了赶时间,水装在罐子里净化后就喝,也没空烧。
就连阮响都觉得自己瘦了几斤,更何况体力消耗更大的青年男女了。
他们直接去了食堂,现在村子里只有食堂这个时间还有饭吃。
其他人也暂时放下手里的活,跟着一起去吃饭。
食堂的饭花样不多,但足够他们吃饱。
阮响手里拿着一个馒头,咬了一口后才说:“一个村子都消化了这么久,第一步就不能太激进,这附近除了我们,只有一个县城还算有人,就先从县城开始吧。”
现在真正在阮响势力范围内的人才两千多。
为了发展,她几乎把每个人都拆成了三个人用,除了年幼的孩子和确实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年轻男女,哪怕缺胳膊少腿,都有工作。
但哪怕就这点人,扫盲都只是扫了个基础,不少人直到现在,都只认识三百字。
距离五百字的目标都有距离,更何况一两千字了。
现在领着高工资,能修理蒸汽机的人,也仅仅是能修理,不存在任何创造能力。
要是他们解决不了,就只能让机器坏在那,等阮响回来修,这期间生产力就只能闲置。
阮响缺人缺得头疼,但也没有贸然把自己的触角伸出去。
就是因为消化时间长,一旦消化不了,出现问题,士绅和地主们就会让她知道什么叫绝地反击。而她手下的人,还没有拥有完全的,无法抵挡的暴力。
并且暴力也只能让她占领,无法让她消化。
村里能当扫盲老师的人也很有限。
阮响问女人:“马二,钱阳县有多少人?”
马二想了想:“三千多。”
他们给钱阳县卖了十几次盐,差不多能算出来钱阳县的人口——包括隐户和家奴。
阮响:“他们有多少能用的兵?”
之前在钱阳县待过一段时间的马二很清楚:“不足两百。”
她还补充道:“真正能拿起武器的,恐怕不到五十。”
“五十?”阮响想了想,“算多的了。”
她已经对这里有了了解,重文轻武,当兵没有任何好处,成了军户反而坏处多多,年轻男人们宁愿去当家奴,当隐户,被地主剥削,也不愿意去当兵。
所以不少兵其实算不上兵,没有接受过训练,没有武器装备,甚至可能连口令都听不懂,战旗都不会看。
真正还能算是士兵的兵,都在州府附近,但也不是职业军人,没仗打的时候就种地,打仗了就拿起武器往前冲,实际上的训练时间也很有限。
并且这些兵无旨不能出营,将军也无法在变故发生时立刻指挥他们。
哪怕敌人打到脸上了,都得等天使把皇帝的圣旨带过去。
所以他们打下钱阳县并没有任何困难。
阮响说道:“算了,让他们休息,你们俩跟我走,吃完就去工厂。”
马二和男人一起答道:“是。”
第32章 新的阶段(三)
吃过饭,阮响没有片刻休息,换了匹马直接去了工厂。
工厂距离村子骑马也有半天日程,等他们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厂子里总共四百多人,高炉日夜不停转,阮响过去的时候,新一批铁刚炼出来。
除了钢厂以外,旁边还有个砖窑,这些砖村子里也消化不了,大多都卖给了附近村镇的地主。
这附近也就这一块还算平稳的空地,其它地方不是有村子,就是距离矿山太远。
矿山还是废矿,已经被历代朝廷开采过不知道多少回了,要不是有高炉,那就真是个废矿。
煤矿倒是不少,得来也没费什么功夫。
“阮姐。”工厂旁的小屋子里走出一个身上沾着黑灰的女人,她将阮响和马二他们迎进屋内,端去了几杯水。
阮响也不同她寒暄,直接问:“给你们的图纸,零件都造出来了吗?”
女人,也就是赵宜,她有些犹豫。
“直说就是。”阮响端着水杯也不喝,只看着她。
赵宜叹了口气:“模子都造好了,零件也造了,只不知道哪里出了错,没法装起来。”
阮响:“是尺子出了错?”
赵宜愣了愣:“这、这倒没有想到……”
“看来还需要些时间。”阮响敲了敲木桌,“算了,这也不急,账本呢?工资都发了吗?”
赵宜走去柜子边,将账本从柜子里拿出来递给阮响:“都发了,只是工人们说这些日子累得快,精神都不太好。”
阮响边翻看账本边说:“还是油水不够,村子里已经在养猪了,下个月能出十几头,但也得先紧着矿山那边,这边我想想办法,先从外头买一些来。”
“阮姐上回不是说要建榨油厂吗?”赵宜,“我看那蒸汽机力道大,若是用去榨油,能省不少人力。”
“人不够。”阮响叹了口气,“蒸汽机造倒是能造,可是修的太少,村子里实在挤不出人了。”
和赵宜这些最开始就跟着她的人说话,阮响确实要轻松不少。
尤其赵宜。
认真来说,赵宜的学识其实大于跟着她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