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321)

  这些年阮地再如何,也从没有碰过西夏,他们想过阮地会出兵,但怎么也不会朝着他们出啊。

  “王上……”李晖在回程的路上冲亲随说,“你派几个好手,分六路去给王上报信!”

  亲随应了一声,但还是忍不住问:“守御,咱们的粮食,这倒都不算紧要,可兵丁们,已经多少年没打过仗了?一半都是新兵!”

  “就怕到时候人心不稳,要出事端。”

  李晖心里又怎么不知道?但他嘴上只能说:“闭关守门,也无所谓新兵老兵。”

  “行了!”李晖呵斥道,“别长他人志气!”

  像他这样驻守边关的将领,父母亲人都在王都,他不仅不能跑,就算败了,也得关破人亡,否则不能给王上交代!一家老小的性命都要交代。

  他有妻儿,无论如何,都不能承担叛徒的罪名。

  只要守住,守住这处关隘,哪怕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他都还有回旋的余地。

  李晖奔回军营,下马的时候几乎喘不过气,一脸的尘土,像是从哪儿钻出来的野人,他一落地,连脸都不擦,冲迎上来的亲兵说:“取我甲胄来!”

  亲兵骇然瞪大眼睛:“守御!真打过来了?”

  李晖微微点头:“去,派辅兵去烧水,弓箭手上城墙,城门外的布置已经来不及了,让李仁带两千人伏击,倘若能烧毁他们的粮草,我亲自给王上去信,必叫他一飞冲天!”

  “熟牛皮也准备好,军需官呢?叫他开库房!”

  亲兵忙说:“已开了库房,弓箭都已经发出去了。”

  李晖大喝一声:“好!”

  这声暴喝吓了亲兵一跳。

  李晖:“咱们兄弟都是战场上拼出来的!管他来的是谁,有这份心,什么刀山火海趟不过去?!”

  话虽如此,李晖自己却并没有太多信心,连他们都是敌人近到眼前才发现,就算这会儿发信去求援,等援军赶到,最快也要五天。

  他得守足五天。

  可这是关隘,不是城镇!这附近没有可征的军粮,也没有立刻能用的兵源。

  甚至连水源都只有两处。

  而商队一直从此处往来,那群吏目必然告知了阮地军队此处的地形,他连忙招来一名千户:“你带人去,看好那两处水源,倘若出事,我要你提头来见!”

  千户:“是!”

  为什么?这么做对阮地有什么好处吗?

  如今的日子不好过吗?他们早就不对附近的汉人动手了,双方甚至还能做做生意。

  但这疑问只是一闪而过,李晖并不纠结,他立刻召集了百户及以上的将士到主帐,这一次,他回到了曾经让他嫌弃至极的帐篷里,站在了没有水泥,没有石板的地上。

  将士们赶到帐篷里的时候,看到的是已经穿戴好甲胄,腰间挂着长刀的,多年未见的军司守御。

  他们在来的路上已经得知了阮军西行的消息,个个神情严肃,他们都知道这是一场硬仗。

  “我亲自去看了,他们没有带投石机。”李晖开口,这本来应该是个好消息,但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将领都没有展露出一点轻松的神情。

  谁也不知道阮地到底有什么新的武器或者手段。

  他们也不是聋子瞎子,知道阮地有一种新的攻城器,威力比投石机更大百倍。

  “我恐怕以前的招数起不了什么作用。”李晖看着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属下,这些人都历经战火洗礼,当年跟着他的人是如今的数倍之多,但活下来的也就这些了。

  李晖:“这场仗会很难打。”

  将领们并不犹豫:“听凭守御差遣!”

  李晖:“好!我党项儿郎有此志气!我必不辜负你们!”

  “不知他们有何手段,咱们需得紧闭城门,决不能开门迎敌。”李晖看向地图,指向一处地方,“这里,他们应当会在这里扎营,距此地不到十里就有一处湖泊,他们能够补给,如果必要,便派一小队人马过去。”

  有人忍不住说:“守御……附近的百姓牲畜……”

  他明白李晖的意思,实在不行,就只能在湖水中投毒,但这样一来,这片湖附近的农田,百姓,甚至牲畜,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那人还是劝道:“守御,有伤天和啊。”

  李晖的目光冰冷:“兵乃凶器,兵行诡道!一处湖泊,难道比我党项江河更重?”

  那人不再说话,他低下了头。

  “只要咱们守足五日,援军便会驰援而来。”李晖给他们吃定心丸,“粮库里的粮食,足够吃上两个月。”

  但这样的两个月一定会很苦,商队来来回回,士兵们已经不怎么种地了,粮库囤积的军粮有不少都是陈粮,吃两个月,怎么吃呢?恐怕只勉强够让人活下去。

  可将领还是安心了不少,只要粮食还够,就不必害怕士兵们逃跑,或者杀死长官开门投降。

  李晖:“就是不知道,这次领兵的是谁,若是其他人,撑上五日还不难,倘若是阮响亲自来……”

  他打了个冷战。

  将领们不知其中深意:“为何?那阮响难道真有移山填海的本事?”

  李晖摇摇头,他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她亲自来,此处就是她葬身之地!”

  李晖咬紧了后槽牙,他最怕的就是阮响亲自来,他没见过这个女人打仗时的样子,但他清楚一件事,君王御驾亲征能让士兵们如何奋不顾死!当士兵们看到他们的君王冲在前方,他们就一定会拱卫在她左右,只要君王不退,他们就绝不会退后一步。

  而李晖不是君王,他和她的身份并不对等,他的亲兵或许也能奋不顾死,可那么多普通士兵呢?

  这不公平!

  可他只能坚守在此处,绝不能退。

  第449章 犁庭扫穴(十一)

  三十里,这个距离实在是太短了,短到在阮响大军扣关之前,李晖能做的全部事情也只是关门据敌,按理来说,这样的大军,在六十里开外的时候,斥候就应当报信回来,那李晖还能指挥辅兵挖掘沟壕地道。

  但李晖也没有办法去责怪斥候,三十里驻守,这是他下的命令。

  不是他目光短浅,而是脱离西夏六十里,那就不再是荒地了,而是汉人的城镇,斥候在无可奈何的时候喝风饮露还能忍耐,但在有城镇集市的地方怎么忍耐?他们进入了城镇,拿到了阮地的钱,因为犯罪而被阮地抓住的不计其数。

  而他还没有脸去要人!

  这怎么要?斥候又不是官员,他们本来就是“贱人”,为一个犯罪的“贱人”去找阮地交涉?

  王上听了都要骂他荒唐。

  这样一来,只能让斥候待在三十里外,那里是荒郊野岭,就是有人,也是深山里的农人,或者躲起来的隐户,虽然会受很多苦,但总比被抓强吧?

  李晖忐忑不安的站在城墙上,他居高临下,在夜幕降临的时候,他终于能通过千里镜看到远处的大军——他们的速度比他预想的快太多了!

  竟然在行军路上还能列阵,没有一个人脱离队伍,或是掉队。

  军队向来是最讲究规矩从属的,就是为了让士兵在面对命令的时候能够立刻反应。

  就好像召集一堆百姓干活,他们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跑,走着走着就掉队,迷失方向,或是不把指令放在心上,自己觉得哪里更安全,就顾头不顾尾的跑过去,带几千个百姓迁徙,不带够足够多的管事,到目的地的时候或许就剩下几百人了。

  但,这只是理想的军队,李晖知道自己的军队做不到,要急行军,需要的不止是将领愿意和士兵同吃同住同进退,更需要士兵的素质,只要一个士兵慢下去,他周围的人也会慢,拖累整个队伍的进程。

  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霍去病还是武人的标杆——他能在人生地不熟的草原上,在敌人的地盘上进行闪电战,他的士兵完全听从他的号令,如臂使指。

  但凡士兵有一丝一毫的滞怔,闪电战就无法成功。

  只有武人知道这是多么艰难的事!直到如今,除了李靖在实力数倍于敌人时试过,且在战后卧病不起外,再没人敢用这样的方法了,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把命豁出去都做不到。

  “听说……阮地的兵都会读书认字……”亲兵在一旁小声说。

  李晖面无表情,他握着佩挂在腰间的刀柄,看着杀气四溢,实则心中发凉。

  他是一个将领,他打过仗,他不笨,让一个小兵都能读书识字,不仅是对国力的炫耀,更是对治理能力的炫耀,士兵是什么?他们是凶器,他们是刀,任何一个将军或皇帝都知道,刀只要好用就行,刀不需要自己的思想。

  否则,谁知道这把刀什么时候会对准自己呢?

  所以将领们也不用读太多书,认得一些字,兵书看上几本就行,不要让皇帝忌惮他们。

  而阮地竟敢让小兵都读书识字,这是何等的自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