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军看到城内的大火也很懵,这样的火已经不是人力可以扑灭的了,除非天降大雨,或者等这火自己熄灭,西凉府有城墙,所以不用担心这火烧到城外去,烧毁农田和树林。
但这也意味着,这座城被彻底毁了。
偏将小心翼翼地去看阮响的脸色。
她发现阮响竟然不生气!
她猜到放火的人肯定是那个被阮姐放走的公子哥,但那个公子哥肯定没有告诉阮姐,他要把这座城给毁了,阮姐要的不止是一块地方,她要的是这块地外加上面的房屋和人,要的是这座城明年就能恢复生产。
但阮姐不生气,偏将就有些奇怪了。
她小心地凑过去:“阮姐,那个姓李的不是好东西。”
“我知道,我以为他是第二个谢长安。”阮响甚至还反省自己,“我高看了他,也低看了他。”
她高看了李子拓的底线,也低看了李子拓的能力。
谢长安因为本身的弱小,所以知道走群众路线,但李子拓不用,他自以为是强大的,所以他是个独夫,他没想过靠别人的力量,无论是百姓还是大族。
“这火救不了了。”阮响说,“通知各排,把百姓疏散出城,让他们就地歇息不要乱走,有人眷恋财物的,先拖出去再说!”
“那姓李的怎么处置?”偏将不知道是把他当功臣,还是把他当罪人。
阮响却已经策马而出:“就把他当百姓,事后再论奖惩。”
阮响也发现了,李子拓不仅是在完成他的承诺,他还在考验她!
他拿一座城考她,拿一座城的人命考她。
他在给她展示自己有多厉害,他要她必须看着他。
他还没有明白,这不是野心家的世界,她也不是封建皇帝。
她会保护谢长安,但不会保护他。
第485章 西凉府城(十四)
梅娘茫然地跟着人群出了城,她一脸黑灰,身上什么都没带,怀里抱一个和父母走丢的孩子,那孩子一直在哭,哭着喊娘,梅娘紧紧抱着这孩子,时不时回头望一眼,她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逃出来没有。
但她的孩子已经能跑能跳了!走路很稳,一定能被送出来!
她一直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昨日就和之前的每一日一样平静,只是城内的粮价高了许多。
于是她和丈夫商量过后就回了一趟娘家,商量着先把钱都拿出来换成粮食,熬过这个冬天再说。
结果今早回家的路上,火就烧起来了。
然后城门传来了怪响。
她也跟着人群跑,虽然不知道人群究竟要跑去哪儿,她还捡到了一个孩子。
再然后,阮军就入城了,还好,他们没有抓她,男兵似乎看不见她,是女兵让她跟着别的百姓一起出来。
城外是一片焦土,梅娘从没见过这样的场景,但她已经来不及害怕了。
没什么比自己家没了更可怕的了,在出来之前,她就发现自己家在的那一片都烧起来了。
她家并不大,一间木头做的房子,比砖瓦便宜得多,但位子很好,去哪里都很方便,从家出来,转过一条街,就能买到新鲜的菜,还有个羊肉铺,店家很大方,她买一块羊肉,还能搭一根羊骨。
房子是丈夫的祖宗留下来的,几代人都在这房子里繁衍生息。
那是间很小,却很好的屋子,她很喜欢,她在那间屋子里生下了两个孩子,把他们带大,冬天的时候,她会烧一个小炭盆,因为屋子小,所以一个小炭盆就够了。
她尤其喜欢家后面的小院,她会在里面种一些长得快的小菜,有时候甚至不必出去花钱买菜,能省下来不少钱,唯一的遗憾是院子里没井,否则吃水都不用出去买了。
她的家没了……
家人也不见了……
这让梅娘更紧的搂住了怀里的孩子,甚至把孩子都搂痛了,那孩子哇哇大哭,梅娘就六神无主地哄:“别哭,别哭,娘在这儿,娘在这儿。”
她和其他人都被带到了一处空地上,有士兵在看管他们,大多都是女兵。
这些女兵看着有点凶,但并不是很吓人,大概是因为她们虽然有些不耐烦,但从不呵斥百姓的缘故吧。
梅娘坐到地上,望眼欲穿地看着城门,等着丈夫和孩子出来。
快入夜了,城内的火还没有灭,这块地上的人也越来越多,阮军们只能圈出更大的地,让这些人不要四处乱跑,这些阮军还支起了锅,有食物的香味从锅里传来,梅娘和孩子的肚子都开始叫了。
“吃吧。”女兵给梅娘端来了一碗糊糊,不知道里头都放了些什么,但很稠,有盐味,并不难闻。
梅娘颤抖着手接过碗,她鼓足勇气,小心翼翼地问女兵:“姑、姑娘……我的丈夫和孩子……”
女兵:“你只有一双眼睛,又不是没有错眼的时候,他们可能就在附近,等明天白天你找找看。”
梅娘松了口气,女兵的话安慰到了她。
但很快,她的眼里又蓄起了泪水:“是天火吗?”
女兵“啊”了一声,没太明白。
梅娘却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问:“早上的火,是天火吗?阮姐是德威菩萨降世,城里的老爷们不肯开城门,老天就降下天火了!”
她一点没藏着自己的声音,旁边的百姓都听见了。
他们立刻相信了这个说法!
城里哪里都能走水,唯独知州府不可能!毕竟那么多辽兵呢,起了火不能火势变大就能扑灭!怎么会烧成那样,一定是天火,是老天降下的惩罚。
“我就说这火怎么烧到了现在!”
“怪不得呢!那些老爷们不投,关我们什么事?”
为了防止百姓外逃,阮军围城的时候,百姓才知道要打仗了。
他们恨透了知州,也恨透了城内的老爷们——他们只是小民,他们也没什么产业,跑就跑了,或许在路上会死,在起码在死前,他们都以为自己会活下去,而不是待在城内任人屠戮。
女兵瞠目结舌,她连忙解释:“应该是有人放火,辽人又不想自己去灭,灭火是会死人的,所以火才这么大,连我们也灭不了。”
可百姓不听她的,更不信她。
“就是老天降下的!否则为什么阮姐的人一进城,就没死人了?”这是后面出城的人。
“真没死人了?”
“对!那么大的火,我出来的时候,没见到烧起来的人。”
“谁会放火?!难道他不想活了吗?如果阮姐没来,城门不开,所有人不都全烧死了?”
女兵继续解释:“因为阮姐让人守住火势小的地方,不让火继续蔓延。”
百姓奇怪的看着她:“你不是阮姐的兵吗?”
在这样的视线下,女兵闭嘴了,她担心自己再说下去,会被这些人围起来痛殴,她总不能朝他们开枪吧?不说打死了,误伤了怎么办?还是等扫盲老师来了,让扫盲老师操心吧!她一个当兵的,实在解决不了这种事。
有了热粥下肚,百姓们就安心了许多,夜里很冷,但总有一些百姓带上了行囊。
没有的倒也不是很怕,因为士兵让他们在身前挖坑,让他们烧火取暖。
柴是士兵们送来的,他们也会找百姓中和家人在一块,又身强力壮的男人上山砍柴下来,还会给他们一些报酬。
百姓就更安心了。
只是他们也担心,如果自家的房子成了灰,今冬要怎么过去呢?
女兵发现她这会儿说话终于有用了。
她告诉他们:“不用担心,西夏已经有我们的砖厂了,离这儿不远,只要地基打好,入冬前就能把房子盖起来,可能会小一点,但也不至于漏风,活命是够的。”
百姓们不是很信——我们有这么多人,要盖多少新屋子?有那么多砖吗?有那么多盖屋子的人吗?
但他们也不得不信,否则要怎么撑过接下来的日子?
翌日清晨,烧了一天一夜的大火,终于灭了。
第486章 西凉府城(十五)
西凉城内只有一半民房勉强可称之为完好,大半烧得房梁碳化,知州府已然成了残垣断壁,百姓的哭声尖锐刺耳,但是李子拓不为所动。
他坐在阮响面前,既不恐惧,也不紧张,他神情颇为自得,脸上是藏不住的兴奋。
城内已经空了,意味着李子拓就在火光冲天的西凉城内待到了现在。
他连死都不怕。
他直视着阮响的眼睛,等着阮响说话,他不肯先开口。
“你是个聪明人。”阮响不喜欢打官腔,或是绕来绕去让别人猜测她的心思,她直白地说,“你有很多办法可以在保住城内秩序的前提下跟我里应外合。”
李子拓这才肯开口,他咧嘴笑,看着竟然还有点傻:“对!我可以给辽兵下毒,各家各户总有些见不得人,不能拿出手的东西,只要我开口,他们就肯,那是群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