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373)

  讼师:“我信,但这样的感情,绝不会出现在百姓家,便是皇帝家,也不过偶尔出几个痴情种子,只有不为生活烦忧的富裕人家,才能追求这样的感情,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是自己要追求,又有几个有运气,正好妻子丈夫就是自己的心爱之人呢?”

  “如今正是天下大变之时,曾经的夫妻伦理已然跟不上时局变化,不知何时会出现新的伦理。”讼师轻声说,“不过这些话,你知我知就行,百姓是不爱听的。”

  百姓们还是更爱听夫妻恩爱的故事,哪怕丈夫陷入低谷,妻子仍然不离不弃。

  仿佛夫妻关系一旦与钱扯上关系,便突然变得丑恶起来,妻子可以因为丈夫喜新厌旧,贪慕美人想要离婚,但决不能是因为钱,这破坏了他们心中美好的家庭观念。

  但在讼师看来,这是很没有道理的——家庭的基础就是钱,没有钱,家庭就无法构建,哪怕是农人,起码也需要几块地,能让一家人活下去,便是大家公子哥,想娶个心爱的名妓,他能娶吗?一个门当户对的妻子,意味着两家人可以依靠姻亲关系,从中得到更多人脉和好处,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钱。

  “以前是大家名流耻于谈钱,好人家的女儿不能满口生意经,沾染上铜臭味,正人君子更不该不思家国大事,一心思量五斗米,但这就是掩耳盗铃。”讼师摇头,“他们哪里是耻于谈钱,而是不用谈钱,他们会缺钱吗?便是耕读传家,也能剥削佃户,窃取佃户的劳动成果。”

  “这种自上而下,毫无现实基础的道德,不是好的道德。”

  同事笑道:“你如今的领悟,倒是比我更多了,见解也深,是了,天下间的事,无非就是利则往,无利则退,人间百事,都遵循这个规律,便是父母子女也是如此,倘若长子孝顺,父母却将财产都交给幼子,百姓也会觉得父母不公,可换到夫妻的关系上,百姓却不能理解了,也是奇事。”

  “这么说,你想明白这官司怎么打了?”

  讼师狡黠一笑:“百姓喜欢什么故事,咱们就给他们讲什么故事!法庭看证据,要道理,百姓要的不过是个漂亮故事。”

  同事:“打官司还要讲故事?”

  讼师:“我要靠这个官司名扬天下,自然要讲好一个故事,我要我的当事人能名利双收!”

  “一个曾经的国母,因愤慨丈夫为王时不思治国,不体恤民间疾苦,反而一心修仙,荒唐无能,而她心怀大义,多次劝诫仍不可得,才在来到青州后愤而提出离婚,要亲手养育孩子,如同孟母三迁,既有小情也有大义。”讼师有些活泼的眨眨眼,“你说,百姓们会不会喜欢这个故事?”

  同事惊道:“嚯,你要造一个神母出来?”

  讼师啧声:“我盼她知我苦心,不要太早露馅,说起来,要是她一来阮地就提出离婚,这故事还能更完美一些。”

  “待得她名利双收之际,亦是我阮秋扬名扬天下之时!”

  第530章 西夏去国(八)

  梁王后的半生,其实没什么可谈论的地方,生于大族,婚前是没什么名声的,至于婚后,她待在王宫中,于党项百姓而言都只是一个模糊的形象,一国的皇后或王后,名义上是天下之母,但她们手中的权柄是很有限的,当王后们的权力无法触及朝堂的时候,她们的名字也就无人知晓了。

  而让她在百姓心里留下痕迹的,竟然是一宗抚养权争夺案。

  百姓们对她的看法,也在历经许多流言后,慢慢转向了正面。

  最初,百姓们都认为她是不堪养育过多孩子,不肯吃苦受累——这自然会引得一部分人同情,但大多数人对此颇有微词,毕竟许多百姓家的孩子也多,他们不觉得抚育许多孩子是件很困难的事。

  给一口饭吃,一件衣穿,有什么难的呢?

  认为这件事难,不就证明了王后好吃懒做?明明来了青州,却仍旧保持着达官贵族的做派?

  更何况,嫌丈夫不挣钱,这就更不好了,丈夫是国王的时候千好万好,一朝落魄,便翻脸要离婚?这不是嫌贫爱富是什么?

  但随着有关梁王后的新故事传出来,百姓就立刻改换了立场。

  梁王后要离婚,是因为她担心自己的孩子也学会了前任国王那套修仙法门——她曾经多次劝诫丈夫,要亲农桑,任贤臣,远小人,为家国事事亲躬,但国王一意孤行,于是梁王后心灰意冷,她无法改变丈夫,便一定要教养好自己的孩子。

  百姓立刻就理解了她,同情了她。

  “一国之君,不能顶天立地,为百姓谋福祉便也罢了,如今连国也失了,那梁女要离婚,倒也没有话说。”

  “为了孩子,也是慈母之心。”

  “好歹也曾是一国之母,落到要离婚的地步,这国王真是靠不住啊!还不如咱们阮地男儿。”

  “可见当娘的还是比当爹的靠得住,那话怎么说来着?宁要讨饭的娘,不要做官的爹!”

  阮秋扬听着百姓的议论,一时不知自己该不该笑,不过这些故事的反响很好,两个主角都有不凡的出身,跌宕的经历,最后又以轰轰烈烈的离婚收场,百姓们不爱听都是奇事。

  王后的三个孩子,也经常出来走动,听故事以后,慢慢转换了立场。

  ——母亲劳苦功高,一心为他们考虑,母亲是为了他们才想要离婚,倘若他们再不肯跟随母亲,那就太不孝了!

  尤其父亲还有那么多孩子,如果跟随父亲,那以后他们的前途在哪里呢?

  国王那边的讼师倒也想扭转舆论,但那一早就出现的故事,已经不再能发挥什么作用,翻来覆去也不过是嫌贫爱富一类,没什么新意,故事也不够有趣。

  王后得偿所愿,不仅成功离婚,拿回了自己的一部分财产,还带走了三个孩子。

  等阮秋扬再去拜访,王后已经改换了衣冠,她选了钱阳县定居,买了一套两进的小院子,带着自己曾经的宫女,一同抚养自己的三个孩子,周围的邻居没人知道她就是梁王后,只知道她姓梁名雪,带着自己的姐妹和孩子来钱阳县讨生活。

  倒也有人怀疑过她的身份,毕竟三个孩子,又没有丈夫,很容易联想到最近离婚的西夏王后身上,但梁雪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的丈夫是早死,更何况阮地有三个孩子的独身女子何其之多,总不能个个都是西夏王后吧?

  看在她生活简朴的份上,邻居们也就停止了这种猜测和试探。

  梁雪也换上了布衣,不再佩戴首饰,除了把窗户全部换成玻璃的,以及在书房里增加了一盏吊灯外,再没有增加过什么奢侈品,哪怕是阮秋扬,看到现在的梁雪,倘若不知前情,也不能信这个普通的妇人曾是王后。

  “他偶尔也写信过来。”梁雪给阮秋扬倒了一杯薄荷饮子,她也剪了短发,在夏天穿着露小臂的短衫,坐到一旁的摇椅上,面色平静地说,“如今是知道照顾孩子不容易了,没了我,他便不能日日出门潇洒,蹭饭都不去了。”

  虽然离婚时闹得不好看,但离婚后,两人竟然难得的没有成为仇人。

  阮秋扬问:“你不恨他了?”

  梁雪想了想:“细想来,我对他本就没什么感情,又何来的恨呢?以前恨,是非得在一块生活,如今分开了,倒不再恨了,更何况,我与他的处境,恐怕除我和他以外,旁人是再难体会的。”

  都是一朝落地,其中心理落差,并非那些大臣和妃妾们可以理解的。

  “还是多亏了你。”梁雪在官司结束后本想给阮秋扬包个红包,但阮秋扬死活不收,便也只能口头感谢了,“若没有你,恐怕这三个孩子,我能抢过来一个就算不错了,如今他们也懂事了,晓得我这个当娘的不容易。”

  梁雪叹气:“原先也觉得不得劲,我待他们用心,还不如一个故事,如今倒是想开了,他们对那人的向往,不也是因为故事吗?不过那是天底下所有人都在讲的故事,戳破之后,也就那样了。”

  “是了。”阮秋扬,“不钻这个牛角尖就好,人无完人,父母子女夫妻之间,都是要用心经营的,这个经营,也从不是指任劳任怨的去贡献。”

  “你可想好了找个什么生计?”阮秋扬问。

  梁雪摇头:“如今还没有,开铺子不成,我忙不过来,投现成的作坊倒不错,不过我初来不久,尚未找到合适的铺子,先这么着吧!待幼女去上了学,我腾出了手,再寻个长久的生计。”

  “那……不如考虑考虑我?”阮秋扬笑道,“如今我也小有一些名气,便想着不再为官府做事,自己出来立一番事业,招徕些志同道合的伙伴,自己办一个讼师所。”

  阮秋扬:“我的本事,你也是清楚的,一年一次分红,我不能保证分红的多少,甚至可能会亏,不过我想,你应当不缺这一点赌性。”

  第531章 西夏去国(九)

  山风拂过,松涛阵阵,林间光影摇曳,树影斑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