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385)

  平日梧桐就在后厨和伙计们一起吃饭,月姐也松了口气,她是来青州谈生意的,带来的人手都有用,不好总留一个在客栈照顾孩子。

  她心里埋怨安老四,便是青州再好,可西凉府那边也不是没有扫盲班,把孩子带在身边,不仅更安全,读完扫盲班,说不定小学也就办起来了,毕竟西凉府也是一座大城,阮菩萨不可能不重视,好过给她添这么多麻烦。

  可毕竟是自己答应的,不能撒手不管,如今梧桐自己给自己找了能待的地方,她便能安心做自己的事了。

  “这是数字。”后厨的帮工看梧桐站在写了价钱和菜名的木牌下发呆,好心地说道,“一向只有我们阮地用这种数字,好写也好计算,你会算数么?”

  梧桐老实的摇头。

  她对官话一直是连蒙带猜,好在老家的土话和阮地的官话也有相通之处,虽说不多,但足够她大概猜中了。

  “等你读了书就会了。”帮工已经很少见到这么乖的孩子了,很愿意提点几句,“上学可不能偷懒,成绩好了,考上中学,出去别个都高看你一眼,晓得你是有大出息的。”

  帮工叹道:“我家的姑娘就是成绩不好!送她读了几年的书,高小都没有考上!只能学门手艺,看什么时候厂子招工,倘若和我一般,那真是白送了。”

  扫盲班是不收钱的,初小的学费减半,但高小不仅要考,还要收全学费。

  能鼓励孩子考高小,出学费的,都是重视教育的。

  梧桐知道阮地的女娃娃们也要读书,也要考官。

  她先时不敢相信,要是女娃娃也能考官,那、那为什么老家不能呢?

  既然女娃娃也能读书挣钱,那为什么奶以前还总叫她成婚后找男人要钱呢?

  老家和这里,到底为什么有这样多的不同?

  但——梧桐是不会问的。

  “你是个聪明孩子。”帮工看着梧桐的眼睛,她揉了揉梧桐枯黄的头发,语气很慈爱,“心里想的再多,有时候也不必说出来。”

  以前帮工不知道聪明孩子是什么样的,她的大女儿,自小也是很懂事的,但懂事并不意味着聪明,或许只是容易被哄,被骗,大女儿从小就被表哥哄,哄着干活背黑锅,受了不知道多少委屈,但下回表哥来哄她,她还是会信。

  那时候她以为外甥聪明,从小就知道哄人,但现在她发现,那也不叫聪明。

  聪明人的精明是不外漏的,外甥做了坏事,能哄得表妹为他背锅,但不意味着大人就察觉不到了。

  他为自己的“聪明”洋洋自得,但在长辈眼里,这是从小就本性不好,只会欺负老实人。

  连她的公婆都说,外甥这个性子只能欺负自家人,不能叫他在外头鬼混,读完扫盲班就把他送去了工地搬砖。

  可眼前这个干瘦的小姑娘,她不多事,不多话,仅靠着伙计们的谈天学会了官话。

  靠着干活和老实巴交的性子让东家肯让她留在后厨,她也极为会看眼色,谁心情不好她都看得出来,一言不发的去帮忙。

  带她来的商队领队,看着不是个愿意照顾孩子的性子,一回来却总问她在哪儿,可受了委屈?

  帮工敢打赌,哪怕这丫头的亲爹不管她了,那领队也肯出钱供她读书,说不定还会认个干亲。

  梧桐点点头,她继续干活去了。

  毕竟人小,力气不大,梧桐只能干些简单的活,刷碗是不行的,怕她把碗打碎了,便只让她洗菜,摘去老叶,梧桐也很坐得住,她能一早上不挪动,谁让她帮忙做什么,她都愿意去帮一把。

  后厨也有爱偷懒的伙计,看她不会拒绝,就总指使她,梧桐也不抱怨,老实的去做,直到有人看不过眼和那伙计吵起来。

  有人给她出头后,梧桐就不听那伙计的话了。

  “梁嬢嬢帮我说话,我听梁嬢嬢的。”梧桐这么跟那伙计说,“我知道你在欺负我,你坏。”

  伙计在童言童语下没有辩驳的余地,也不好责怪一个孩子,只能狠狠瞪那梁女一眼。

  梁女不过为她出了一次头,莫名就开始照顾她,自家孩子的课本都带来给梧桐,干完了活还自己教梧桐拼音,她自己只有一个儿子,还动过心思要认梧桐当干女儿。

  “真是个好孩子,老实,肯干!”梁女跟帮工说,“将来只要不走偏,一定能有出息。”

  帮工也说:“可惜了,亲爹不在,认干亲也不成。”

  梁女撇撇嘴:“那要是个好爹,能叫女儿独个在这儿?我看那月姐对这孩子也没怎么上心,还不如给我呢。”

  帮工笑道:“你算盘打得倒是好。”

  梁女:“你什么意思?”

  帮工摇摇头:“你什么主意,别个看不出吗?读书的钱也不要你出,将来有了出息要报答你,没出息——横竖不是你的娃。”

  梁女骂道:“我倒还没想过占个小女娃的便宜!”

  帮工也不怕她:“你不仅敢想,你还敢干!”

  两人剑拔弩张,梧桐缩在角落里听着。

  看来还是跟着月嬢嬢好,她不知道月嬢嬢想不想让自己报答她,但……月嬢嬢给了她名字,一路护着她过来,每日回来了还要问她。

  不过,梁嬢嬢也是不坏的,还会教她念书,让她识得了拼音。

  她不在乎她们是不是要她有本事了以后报答她们。

  她只看眼下,她们都切实的帮了她。

  第547章 阮地工业(四)

  码头人声鼎沸,月姐看着一艘帆船自码头远航,那帆近处看几乎可以遮天蔽日,而一旦远去,也不过是极小的一片,无数力工搬运着货物,女吏们来回奔走,吊臂被蒸汽机带动着上下运作,机械的力量在码头得到了完全的展示,力工们不再需要使用吊索,但也并未因此失去生计。

  “原先要用吊臂取代吊索的时候,不知多少人哭天喊地。”赵大官人站在一处石阶上,乐呵呵地说,“都怕有了吊臂,便不再需要力工,哪怕用吊索得拿命去赌,可好歹也是生计不是?”

  吊索全用的人力,利用杠杆原理将货物用浸过油的麻绳,通过一个高处的铁桶吊起来,货物越重,需要的人力就越多,能干这件事的多是力气最大的力工,工钱自然也比在平地上搬运货物的力工多得多。

  但长年累月,干上几年,胳膊几乎就废了,再也提不起重物,全靠这几年的积蓄过日子。

  现在虽说原理还是那个原理,但用蒸汽机替换了人力,畜力也是不行的,说到底,以前用人力,也是因为人力比畜力还便宜,一头牛多少钱?而以前一个人才多少钱?

  月姐感叹道:“以前总听人说青州如今大不相同,我还以为是夸张,没想到今日一见,果真大开眼界!”

  赵大官人:“以前谁人能想到?”

  他当时不做抵抗的顺从阮女,那是因为知道自己打不过,扛不了,他在青州势力再大,说到底,也不过是个没有军权的商人,就是养了一些力夫又能如何?当年阮女刚来的时候,可是切实打下了不少地盘,轰烂了交州的城墙。

  当时他想的是,先蛰伏下来,待日后有了变化再图其它。

  总归是要先保命的。

  族中也不是没有异议,都被他压了下来,如今再看,幸好赵家的当家是他,否则就他那几个叔伯,岂不是早就带着全族人去死了?

  如今虽说家族已散,但各房的命都保了下来,他这一房甚至还能留在青州。

  月姐又同赵大官人去了他开的厂子。

  “民间也能自己开厂子么?”月姐奇道,“从来只听说阮地的官营厂子。”

  官府自己下场做买卖,也就阮地了,官府不做买卖的原因月姐是懂的,所谓官不与民争利,倘若官家自己下场,百姓哪里还有一口汤喝?当官的岂不是要把老百姓的骨髓都吸出来?

  但阮地的规矩却不同,往往是官营的厂子待遇更好,作坊给的工钱再高,百姓但凡有选择,都宁肯去官营的厂,工钱比不上作坊,福利却不少,更何况官营的厂子背后有钱庄,总不会轻易倒闭,让工人自寻生路去。

  “其实作坊也是厂,不过是小厂,只大伙叫作坊叫惯了,官府不管这个,只要你守规矩,你要开厂就由得你啰,便是想买蒸汽机,只要给得起钱,哪有不卖的?巴不得你买呢!官府才有挣的不是?”赵大官人领着月姐走进自家的工厂,都是平房,面积却不小,厂房里的路也修成了石板路,走动不带泥灰。

  工人们正在上工,看见了东家也不过是稍停一停,点头打个招呼。

  月姐腹诽——这赵大官人,仿佛没什么地位,不怎么受尊重。

  好在赵大官人是听不见月姐心声的,他还沉浸在自己的宏伟事业中,感慨道:“前两年也走过些弯路,真是亏得不行,好在受高人指点,如今这厂子专做饲料加工的活,你可别小看这个,如今不少地方建起了养鸡厂养猪厂,就是养牛厂也陆续多了,饲料缺口一直很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