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原本对高丽没什么印象,蕞尔小国,贫瘠无用,走陆路过去还有瘴气天险,高丽人嘛,她见都没见过,更谈不上好坏,但冲着铜,她就很不喜欢高丽。
那么贫瘠的地方怎么能住人呢!住就住了,就不能自己造钱吗?用宋国造的铜钱当自己的货币,这不丢人吗?!
宋国也该死,铜是能随意外流的吗?自己都用着铜钱,还要去外头花,不像话!
“金子也是,那些贪官污吏可恶!”市长骂道,“你们可知道,以前那些贪官污吏为了不叫自己的金子被偷,连金锭都融了,所有金子融成一个大圆球,再没人搬得动,埋在地底,不晓得现在各地散落了多少金子,他们的后人不开口,谁都不晓得!”
也有人说公道话:“……那高丽,也容不下多少铜钱,穷呢。”
市长:“那更可恶!穷还要用铜当钱!”
如今的电线,用的是铜和铝,并且工程师们都说,或许再过百年也难有代替的材料,因此铜突然就变成了重要矿产,虽说以前铜作为铜钱的原材料也很重要,但铜钱是可以“造假”的,如今宋地的铜钱,许多都已经含铜量不足,一摔就碎了,可电线不能造假,一旦添了杂矿,导电性就打到折扣,那真是发多少电都不够用。
金子的导电性比铜更好,可金子比铜还稀缺。
作为工业原料,金和铜的外流,在市长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以前历代纵容铜钱外流和贪官污吏的皇帝,都该从坟里挖出来鞭尸!
“不是又新勘察出了几个铜矿吗?暂时是够用的。”有人说,“听说倭国发现了银矿,虽说不知是从哪儿传来的消息,不过——听说阮姐已经在组建使团,想去说服倭人,让咱们去开采银矿,反正银子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拿来买东西的货币,咱们只要有足够的东西卖给他们就成。”
“毕竟那倭国是座岛,想打下来还是麻烦,咱们也没什么海战的经验,倒不如彼此交易,省去很多麻烦。”
“怎么想起了倭国?咱们自家的银矿还没开采完呢。”
“你这话说的,别家有,那就先采别家的呗,自家的存着有什么不好?更何况倭国要银矿做什么?他们又没有工业,当钱使而已。”
“是了,咱们和倭国也不是没有交情,当年巨船出海回来,是先在倭国补给,到如今,倭国人都还没忘了那巨船,不怕他们不肯。”
第550章 星辰大海(一)
一个小国,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国,它的存在并不能给陆地上的大国带来什么影响,倭国能在沿海百姓中有一点名气,纯粹是因为倭寇,但此时的倭寇还不叫倭寇,不过是些流散的倭人百姓,他们还没有能力在沿海打劫,只是在捕鱼途中被风浪吹过来,而后找不到维生的办法,有些胆大的就靠劫掠维生,有些胆小的,就假扮成哑巴,在沿海打渔来卖。
对宋国来说,倭国毫无用处,自然没人仔细研究。
对阮地而言更是如此,倭国——除了充当海运的补给站以外,似乎确实没什么用。
但总归有一些人,常年和倭国经商,对倭国的政治有那么一点了解。
“他们的天皇是不怎么有用的,如今的天皇还是个小娃娃。”这个商人坐在书房中,他坐立难安,屁股上像是有虱子在咬,但还是强行冷静地分说,“如今在倭国,朝廷是由外戚把控,整个朝廷就是藤原氏一家说话,但各地并不怎么服管,贵族有自己的土地,自己豢养武士,两边的关系,倒有点像咱们战国时周天子和诸侯王的关系。”
“我近几年过去,发现武士们如今也多有不驯,领主们未必能完全掌控他们。”
阮响安静的听着,她很少打听倭国的事,这还是她头一回知道倭国的政治生态,中央和地方几乎完全割裂,外戚挟天子也令不了诸侯,而地方上,贵族和新兴的武士阶级一边合作,一边互相竞争,外患虽然没有,内忧倒是充足,似乎只要一个火星子,倭国就要炸开来了。
“武士阶级的崛起,必定有什么缘故。”阮响,“什么时候人们开始需要绝对的暴力?甚至为暴力让渡权力?”
“那就有自己无法掌控的暴力威胁。”马二接话。
商人苦思冥想,终于接话:“这几年,倭国的匪盗和恶少是多了不少,我们运货过去,一路都有武士开道。”
倭国和宋国的商业往来是很频繁的,宋瓷在倭国大受追捧,九州港口停留的多是去倭国的商船,宋钱自然也流向倭国不少。
“银矿我倒是未曾听闻。”商人自从被请到阮响面前,就一直战战兢兢,“倭人,除了贵族领主,都很穷,民间如今许多地方还在以物易物……”
“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马二问,“你与倭国中石见国的领主可有往来?”
商人一愣,他与倭国多年买卖,但……
“只听过,从未去过,石见国很是贫苦,只有农户和渔民,便是大的城镇都少见,石见国的国守……应当是藤原氏?如今倭国各地的国守,都是朝廷派下去的,不过远离朝廷,如今听调不听宣得多,但石见国穷,倒还算听朝廷的话。”
阮响看着商人:“你对倭国,倒是了解颇深。”
商人的额头几乎是立刻冒出了冷汗,他忙说:“都是为了生意的缘故!我是中国人!一心只为中国的利益!”
马二笑了笑,商人的政治觉悟一向是很高的,看看,换一个普通百姓,只会说自己是阮人。
但在商人嘴里,他一定是中国人。
阮响:“你是娶了哪个国守的女儿?”
商人汗毛竖立,支支吾吾地说:“伊豆国国守的女儿……”
阮响笑道:“可见咱们管得住阮地的一夫多妻,但男人出了阮地,再有几房妻室却是管不到。”
商人的头都快埋到自己怀里去了。
“离婚!”商人连忙说,“我这就和那女子离婚!”
马二:你与那女子可有子女?”
自然是有的,不过商人的子女都记在源氏女子的堂兄名下,算是那位堂兄的养子女,但按倭国的风俗,也不怕他们被苛待,在倭国,养子女,尤其是养子,只要继承了姓氏,那也算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婚是要离的,但——你也得好好补偿别人。”马二,“听说在倭国,女子不能有私产?”
商人微微点头:“倭国女人,多与牛马没有两样,对丈夫格外顺从。”
马二:“那你就将人带过来,给她财产,岂不是两全其美。”
一个贵族出身的女子,只要学会汉话,显然会比这个商人更有用。
话说到这个地步,商人也明白了马二的意思,他对自己的倭国妻子还有几分感情,毕竟倭国女子奉丈夫如君,一个人很难讨厌被当皇帝侍奉的感觉,被奉承得久了,再如何也生出了几分感情。
他心中要离婚的愧疚也因此少了一些——好歹把她带到阮地,给了财产,如此就算离婚,也不至于逼她去死了。
“我们的使团要去倭国,需要你这样熟悉倭国的人领路,你应当认识不少会倭国话的译语者吧?”马二问他。
商人点头:“其实倭国贵族,大多会说几句汉话,便是不会,也识得汉字。”
倭国没有自己的文字,上层的书写全是汉字,只是许多不能流利的说汉话,只有最高层才行。
马二笑着去看阮响:“正好使团里能安置一些扫盲老师,他们学些简单的倭国话,也能给当地人扫扫盲,将来要开掘银矿,从当地招人就能方便许多。”
商人头皮发麻,他觉得他的身份并不应当听这样的内容。
这不像是要和倭国合作开掘银矿,更像是……
但,这不是他该烦恼的事,阮地是有重婚罪的,他虽然只在阮地和倭国有妻室,可一旦被告发,那他的家产起码要下去一大半,愿意跟他合伙做生意的商户会越来越少。
如今只需要给倭国的妻子一笔钱,已经算便宜了。
“既然你是源氏的女婿,那么,源氏应当也会助你。”马二提点道,“你有自己的途径与倭国通信,这件事,你可愿承办?”
商人咬了咬嘴唇:“伊豆国的源氏,只是源氏家族中的小支,未必能……”
马二微笑:“小支和主支之间,利益未必不能共享,如你所说,如今是藤原氏把持朝政,源氏难道不想从中分一杯羹,更甚者,攻守易势么?”
第551章 星辰大海(二)
帆船航行海面,甲板上的船员坐着打哈欠,他擦了擦惺忪的眼睛,等着船长喊吃饭。
明明还是早上,头顶已经烈日灼灼,海风咸腥,偶有飞鸟落到帆杆上拉下一泡屎。
船长打着哈欠从船舱里走出来,船上不能做饭,但热水还是能喝的,他先去泡茶,而后撇着腿走到甲板上,呷了一口热茶,舒服的叹出一口长气来。
明明是该休息的日子,偏被东家指使着出海,幸好东家大方,给钱很大方,否则他是绝不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