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417)

  青杏也想出去,又有些不敢,她在晋州时也只敢和男跑堂说话,还没真跟外男搭过腔。

  在临安她敢,因着自己是陈府的丫鬟,出行也有小厮陪着,还没有歹人有那样的胆子欺负她这样打扮的丫鬟。

  可到了外头就不同了,青杏看谁都觉得像坏人。

  月娘和杨竹书都不肯出去,怕遇到歹人,哪怕不是抢钱,占她们便宜她们也受不了。

  陈公子看青杏站起来,又不说要和他一起出去,便说:“我回来都跟你们说。”

  青杏听到这话,反而下定了决心,她咬牙道:“少爷,我与你一起去,等到了太原,难道还能一直靠着你吗?”

  月娘和杨竹书惊讶的看着她。

  青杏的头抬得更高了。

  陈公子:“那就走罢!我们两个人也不害怕。”

  这会儿船正在陆续上人,货从船板上卸,人从船板旁的小木板上来,许多人都没舍得要个屋子,都在船舱里凑活,不过黎家显然巨富,船舱除了屋子以外,专有一个大空间,里面是钉好的桌椅,人们不必挤在地板上,起码有个地方坐。

  累了困了就趴在桌上睡觉。

  倘若坐船的人少,没风浪平稳的时候,还能在长椅和桌上睡觉,船员也不会叫他们起来。

  这儿也提供饭菜,不过都是冷食,黎家的船是不开火的,船员也一样吃冷食。

  一般也就是干饼和腌菜,倘若想吃的好一点,那就需要花大价钱买肉干和罐头。

  这个天气,冷罐头也能吃。

  青杏和陈公子到的时候,船舱里正热闹,上船的人大多带了不少行李,正将行李往桌下塞,况且上船一般是知道船到的时间,前一日就来等着,等船到了再给钱上船,能坐个什么位子,全靠上船的早晚。

  倘若来得晚,没能上船,要么就只能在码头等着,等十天半个月,要么就回家去。

  青杏刚进去就觉得不自在,好在她环视一圈,发现乘船的人里还有不少女人,其中还有几个抱着孩子,她呼出一口气,安心了不少。

  陈公子说了大话,真到了船舱里反而不知道该怎么找人搭话了。

  更何况他这一身衣裳,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公子,他左右走走,发现自己走哪儿,人都把头转过去,显见不想和他扯上关系。

  早知道上船前该买两身本地的衣裳,就是像个桶一样,那也是可以忍耐的。

  倒是旁边有个衣着整齐的男人,观察了陈公子和青杏半晌后,叫身边的人看好自己的行李,主动凑了过来:“这位公子,可是在找什么人?”

  陈公子松了口气,他有些尴尬,还有些说了大话又被青杏瞧见的羞耻。

  陈公子声若蚊吟:“小可头回乘船,心中好奇……”

  那男子乐道:“原来是看新鲜来了,公子哪里人?是去太原投亲还是读书?看你的样子,倒不像是去做生意的。”

  第596章 盛世气象(三十三)

  原来船舱里的晋州人,都是到太原干活,或做生意去的。

  陈公子大为吃惊,毕竟这里头不少带着孩子的女眷,孩子许多还在吃奶,这过去了也能找到活么?

  “先等着呗,等孩子断奶。”那男人回道,“这两年去太原扛活的人不少,许多过去了便没了消息,不知死活,倘若死了倒还好说,若还活着,便是抛妻弃子,连父母也不要了。”

  陈公子一想,似乎也是这个理——世上没良心的人总归不少,有人盯着时能踏实肯干,没人盯着,那便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好在太原新建了不少廉租房,便宜,便是做力工也租得起,男人在外头干活,等孩子断奶了,将孩子送去育儿院,女人也找个活干,日子就好过了。”

  陈公子叹道:“只可怜了孩子,没有父母陪伴。”

  男人大笑:“这有什么可怜的?公子是富贵人家出身,不晓得孩子饿肚子的苦,父母陪伴?便是父母就在身侧,穷的时候也没什么陪伴,还要大孩子带小孩子,一家人坐在一处都说不上几句话。”

  “那……太原能做的活多吗?”青杏忍不住插嘴。

  男人:“可不少!倘若力气大,砖厂钢铁厂和砂石厂一年到头都在招人,若能吃苦,那下矿最好,一个人挣得能顶两个人,心灵手巧的,那就染坊造纸坊和玻璃厂,肯久坐的,织布厂和制衣厂还有羊毛加工厂,皮革厂,要是不想进厂子,那私人作坊和店面也多,总归你想干活,就没有找不到活的。”

  同桌一个女客说道:“做生意的也多,太原那边一向是什么原料都缺。”

  陈公子和青杏一起看过去,那女客显然是常走水路去太原,并不羞涩,甚至还剪了半短的头发利于打理:“我家做杜仲胶的生意,以前都是剥皮卖去做药材,如今太原那边收杜仲胶,便送到太原去。”

  “杜仲胶?”陈公子,“杜仲出胶么?”

  女客点头:“就与那橡胶树一般,割了口子等胶流出来,要熬煮过滤,再兑了东西成型晒干,用途也与橡胶一般。”

  “这可是大买卖!”男人也惊了,“听说那些能卖来橡胶的商户,如今都是一方巨富了!”

  女客叹气:“我家要是一方巨富,我还坐这儿么?杜仲难种,割出来的胶少,种出来耗费的时间多,总要生病虫!就是病虫少了,但凡照顾的不精心,那胶送去太原也用不了,自个儿灰头土脸的回来。”

  “听说大理有一种树,生在深山老林里,如今也有商人在本地招人手,割了胶到太原来卖,只是那树胶割出来的少,一直不太成气候。”

  陈公子还没见过橡胶,也不知道是什么用途,他又问:“那橡胶有什么用?听你们一说,倒是价比黄金了。”

  男人也没想到这位要去太原的公子哥竟然这般没见识,他解释道:“如今的各个厂,机床,都得用橡胶做密封件,蒸汽机也更新换代。”

  陈公子:“蒸汽机!这个我知道!”

  临安毕竟是宋国国都,天下最富之地,不是没有商户想尽办法要弄一台蒸汽机回来。

  不过即便有图纸,最后也不了了之。

  “原来是因为密封的缘故!”陈公子叹道,“不能用盘根吗?”

  女客:“公子说着了,如今民间作坊用的蒸汽机,就是用盘根密封,但不仅要时常更换,效果还极差,出货量和价钱不能和官营的厂子比,无利可图,便只能找阮地的官府买橡胶做机床。”

  男人:“以前阮地的蒸汽机用的是活塞环,听说是什么双簧结构,机床也很简陋,蒸汽机的效率就上不去,如今有了橡胶,机床也比以前强得多,这才铺陈开来。”

  “不过也有不肯花钱买橡胶的,请了学生来研究,倒是研究出了硅胶,可惜硅胶不能做蒸汽机的密封件,且官府也会做硅胶,卖给官府也不成,白花了钱。”女客说起这个就想笑。

  “为何硅胶不成?不都是胶么?”男人奇道。

  女客:“硅胶就是耐高温,它也不耐磨啊!”

  青杏惊叹:“二位都是人中龙凤!这些我们在家时,听都没听说过!”

  “我们这些做生意的,对工业上的事都得懂一些才成。”女客笑道,“如今阮地各行各业,依靠的都是工业,倘若不对其有些了解,那怎么吃得开?就如我这杜仲胶,不知道这些,我卖给谁去?”

  “那阮地的机床,宋国不能仿制么?”陈公子问道,“听说阮女……阮姐刚发家时,穷得要打劫土匪,才过了几年就弄出了蒸汽机,既然如此,宋国为何就不成?”

  “倒也不是不成……”女客解释道,“阮姐当时,她就是最大的那个,人人看她脸色吃饭,自然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可宋国呢?皇帝要铺陈工业,那卖生丝的、卖药材的、卖丝绸布匹茶叶的,甚至做力气活的力工,他们肯吗?百万槽工衣食所系,皇帝说的话也不管用呢!”

  女客显然更有见识,之前还还能和她说的有来有回的男人也安静下来看着她。

  “做蒸汽机需要车床,粗糙的车床五人做上七天就可用,倘若要精细的,十多人半年内就可用,只是功能可能不足,但阮姐当时手里不止这点人,且测量都是阮姐自己来。”

  “蒸汽机需要的活塞环只用铸铁就行,金属密封能用。”

  女客:“做蒸汽机需要的技术,最重要的其实就车床碳钢,都不是很难的东西,只能说没有的时候想不出来,只要想出来了,就有法子去准备好。”

  几人听得连连点头,甚是捧场,但除了一旁的男人外,陈公子和青杏都没听懂。

  “怪不得。”男人点头,“我初知蒸汽机时惊为天人,以为阮姐真是仙法,还奇怪阮地百姓为何认为阮姐是菩萨,却不以为阮姐有仙法,关窍竟在此处——是了,人人可学,可用的东西,哪里还能教仙法呢?”

  “有了蒸汽机,自然就能碎铁,有了水泥,就有了好路。”男人叹道,“可惜了,我爹娘死得早,没享上这样的好日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