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422)

  “恕我冒昧。”女子看着脾气挺好,也很有礼节,“两位是从宋地来的么?”

  月娘点点头,她向前一步,护住了身后的杨竹书。

  女子看着她的动作,也不生气,反而辩解道:“我对二位没有恶意,不过是听见这位妹妹说阮地最重要的生产资源是技术和智慧,心有所感,不免想说些无趣的话。”

  月娘尴尬地笑了笑:“我没什么见识,我妹妹也才离家不久。”

  “能说出这样的话,就是有见识了!”女子高声道,“这个道理,我也是这两年才悟出来!”

  “当土地是生产资源的时候,男人就能夺走,除非女人们拿起刀来,走上街头,将一地能种地的男丁斩尽杀绝,才能让男人们听一听女人想要什么。”

  她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怒气,而是叹息:“可……话说的轻松,那些能种地的男丁,也是当地女人的父亲、兄弟、儿子,到底都是肉做的心,就算她们能硬起心肠,真的挥起屠刀,面对吃得比自己好,武器比自己多的男人们,她们也赢不了。”

  “我以前想,为何就没有一种办法,让女人也能拥有这种资源呢?”

  “直到到了阮地,发现阮地土地不能买卖后我才明白——只有一种资源是别人永远夺不走的。”

  “智慧。”女子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智慧不分男女,当智慧可以换来财富的时候,它就是资源!就是别人抢不走的东西。”

  “即便你柔弱到连行走都艰难,可只要拥有智慧,就能得到机会,得到财富和地位。”女子笑道,“身体的强大都是暂时的,再勇武的战士也有老去的一天,但智慧不会。”

  “以前,再聪慧的女子,都难以得到和男子同等的教育,看到男子看的书,就算看到了,她们也无处施展。”

  “妹妹。”女子很自来熟的称呼杨竹书,“你到了阮地一定要去念书。”

  “这是千百年来女子难以得到的特权,从前只有富裕人家的儿子能读,这些人不必打仗,不必同人拼力气,或许他们连一个最普通的农夫都打不过,但他们却可以站在朝堂上,决定数万人的命运——。”

  “因为他们拥有土地资源,拥有读书的特权,拥有为官的权力!”

  “如今在阮地,这些他们曾拥有的,也轮到我们去涉足了。”

  月娘看向自己身后的杨竹书,她对这女子的话半懂不懂,但连她的情绪都被煽动起来了!

  杨竹书则看着那个女子,她咽了口唾沫,突然觉得自己到了阮地的就应该立刻去读书!

  女子微笑道:“不要被表象蒙蔽,你们既然到了阮地,就得到了机会,一定要不惜一切手段去抓住它!”

  第602章 阮地现状(一)

  “热腾腾的梅菜饼——”

  “来份豆腐脑——”

  黎家的大船靠岸,码头上嘈杂的声音传来,卖货的小贩们撑着小船围绕在大船周围,在吏目们上船清点货物之前,船上的乘客们也不能下船,但他们能在船板上透透气,小贩们便趁此机会卖些饮子和小食,甚至还有热腾腾的汤饭,对一路都吃冷餐的乘客们来说,哪怕知道小贩们卖得比下船后卖得贵上几分,也肯心甘情愿的掏出钱来。

  “红豆银耳汤!”小贩冲船板上的人高喊,“五块钱一碗!”

  倒也有人舍得花五块钱去买一碗没什么银耳和红豆的汤,探出头去喊道:“我来一碗!”

  等喊完,这人便从船工那要来拴着竹筐的麻绳,将竹筐吊下去,里头放了五块钱,小贩将那钱收走,再把汤碗放上去,这汤碗是粗糙的木碗,不值什么钱,看在五块的高价上,小贩都舍得送。

  陈公子好不容易挤上船板,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原本还想护着月娘她们,免得被男乘客冒犯了,可一出船舱才发现,在人群中连手都动不了,别说护人了,只有一早出来等着,如今在栏杆边上的人还有一点空间。

  “别挤!别挤!我手要断了!”

  “我还有娃娃!别把娃娃挤坏了!”

  船工也拿着铜制的喇叭声嘶力竭地喊:“都能下船!都能下!回船舱里等!别都挤在船板上!”

  但船舱阴暗潮湿,乘客们宁愿技成人干,都要在外头透气。

  月娘被挤得声音都在发抖:“在船舱里没见有这么多人。”

  青杏个子矮,底盘低,倒还站得稳,她扶着东倒西歪的杨竹书,艰难地喊道:“去栏杆那边!挤过去!让少爷开开路!”

  陈公子倒也想开路。

  可惜实在开不动,前面有个一看就是力夫出身的男人,一转身,不过是肩膀碰到他,他就差点摔倒——没摔也不过是因为前后左右都有人。

  好在这拥挤的情况没有维持太久,吏目们乘着小船过来,船工这才往码头搭上木板。

  乘客们从木板走到码头上,在哪儿有吏目坐在小桌后给他们登记,只在码头停留,不去太原的给一种凭证,而要离开码头前往其它地方的则是另一种凭证。

  “可要仔细说好了,别拿错了凭证,东西都带齐了吗?”黎家的管事挤过来,他对黎家带来的“人才”们说,“你们先过去,这是我家主人打好招呼的。”

  陈公子他们没有文书路引,更不可能带上户籍,他们的身份只能黎家来作保,此时管事才把黎家给他们准备的文书给他们,陈公子接过后看了几眼。

  里头倒是写清了他们的来历,甚至还写了陈家几代为官,连他祖父的名字都在上头,稍微有头有脸的亲戚都提了一嘴,这些都做不得假的,否则稍一打听就会露馅。

  “这一路多亏了你们,也多亏了黎大官人,可惜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黎大官人,亲口与他道谢。”陈公子叹道。

  管事笑眯眯地看着他:“这也是我家主人与公子有缘,我家主人这些年接济过的人不知凡几,是从不挟恩图报的,只求将来倘若风云变幻,公子能看在我家主人,冒险相帮的份上开开口。”

  陈公子有些迷茫,不太懂管事的意思,还是月娘拉了拉他的衣摆,他才连忙拱手:“一定一定,黎大官人的恩情,我终身铭记。”

  管家这才托着他的手肘说:“公子且去吧,就是到了青州,倘若一时不知该干什么,便去黎家的铺子问一问,千万别客气。”

  因着陈公子他们身份特殊的缘故,又不是什么专业人才,所以到了阮地,之后去哪儿全看他们自己,就是想隐姓埋名也成,黎家反正是广撒网,少一个筹码便就少一个。

  但其他人却都是某一方面有天赋,在当地有名声的,这些人在太原就会被吏目带走,安排食宿,送去上学。

  杨竹书听到后忍不住说:“没想到原来我们才是拖后腿的那个。”

  月娘安慰:“这也还好,你不是在路上就一直担心要将家丑公诸天下吗?这会儿能放心了吧?”

  杨竹书却还是叹气——她先前以为他们这一行人对阮地有价值,所以即便反感家丑外扬,但仍有一种奇异的安心感,无论如何,阮地总不会不管他们死活吧?他们这四个人除了青杏,就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要说能不能靠读书养活自己?这不还没读吗?

  可现在发现,他们对阮地实际上可有可无,并没太多价值的时候,她反倒更觉得忧心。

  钱总有花完的一天,之后该怎么办?阮地朝廷不管他们,他们靠自己,真能养活自己吗?

  从船上搭出去的木板不宽,但也不算窄,可陈公子、杨竹书和月娘头一次走这样危险的地方,都胆战心惊,一步也不敢走快了,更不敢抬头看周围的人和风景,等终于走到了码头上,三人才齐齐松了口气,腿都软得仿佛面条,杨竹书还要靠在青杏身上才能把气喘匀。

  “怎么船不直接靠岸呢?还要用木板把人送过来。”陈公子小声抱怨,。

  其他人也不懂,还是坐过船的杨竹书说:“都是如此,大船是极少靠岸的,我走水路到临安时,快靠岸便换小船把我送过去。”

  而这个码头人这样多,小贩的小船都快把水面占满了,用木板反倒更方便,也不怕小船人坐多了翻船。

  落了地,踩在了一路上人人夸赞的水泥地上,他们才发现,身边已经换了天地。

  “好大的吊索!”杨竹书仰着头,“这样大的吊索,人力如何操纵,必是用上了蒸汽机!”

  吊索就是钢筋挂着巨大的钩子,之前在别的码头,卸货的吊索都是扭在一起的麻绳挂着钩,也没有这么个大。

  可惜这会儿还没人用它,杨竹书看不见这吊索是如何将货物送上船,又或是如何提上岸的。

  “好多人……”陈公子盯着码头上攒动的人头,双颊绯红,“便是庙会也没有这样多的人——真是什么打扮的都有,你们看!那是辽人,辽人如今也能往太原来了吗?!难道阮地要与辽国媾和?”

  月娘无奈的揪了他一把:“慎言!”

  陈公子闭上嘴,但才闭上没几息,又指着远处的人说:“看看看,那边的人像是回鹘人,长得都不同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