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子则在店内看起了其它货物。
“牙粉和牙刷多少钱?”静子问。
另一个伙计凑过来:“一套只要三块钱。”
静子:“那要两套。”
“还有浴巾。”
本来只想买胰子的静子不仅买了胰子,还买了牙刷牙粉、浴巾、帕子和差纸。
差纸是个奇怪的东西,它比普通的纸便宜得多,不能用来写字,但用来如厕却非常好用!如今很受欢迎,平安京没有贵族再用树叶和厕筹擦屁股了,如果哪个贵族不知道差纸是什么,那他一定会受到嘲笑,甚至平民们都会失去许多对他的尊重。
于是差纸……卖的比真正的纸还贵。
静子的心口在流血,但还是买了好几叠。
希望景玉大人在如厕的时候也能想到她对她的尊敬吧!
随着静子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店内的伙计都开始为她忙碌,他们虽然是被汉商雇佣来的,但汉商本人并不常在倭国,一个伙计还对静子说:“我们是有分红的——”
他很得意:“我家里就靠我养活!这样的好活可不容易找。”
“偶尔我们还能分到罐头。”
静子正要说什么,就见一个男人走进了店内,这是个普通的倭人,无论是身高长相还是打扮,他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地进店。
刚刚还对静子格外殷勤的伙计连忙走过去,他也不主动说话,而是站在男人的身边盯着他,仿佛这个男人是小偷。
男人的背更驼了。
他挑选了好一会儿,才挑出了一块最小的镜子,正要拿出来,伙计立刻打掉了他的手。
“别用你的手碰!”伙计刻薄地说,“这块镜子要八百文!”
静子倒吸一口凉气,壮劳力扛活一天才只能赚二三十文。
她不明白伙计为什么要这个态度,难道他不想赚这个人的钱吗?他这样有分红的伙计,不应该卖的越多越好?
男人缩着脖子,他并不为伙计的态度生气,反而格外谦卑地说:“请、请帮我拿出来,我要买……我的女儿要出嫁了,这是我为她准备的嫁妆。”
伙计哼了一声,拿出了男人看中的那块小镜子,也不用什么东西装起来,只是说:“掏钱吧。”
男人没带够钱,只能回去取。
谁也不会把八百文带在身上,那该有多重啊。
男人刚走出去,伙计就在后面啐道:“穷鬼。”
男人听见了,但他没有回头,仓皇而逃。
静子的东西都装好了,因为太多,她自己不太好拿回去,其中一个伙计立刻说:“我和您一起过去,我来拿!”
“要收钱吗?”静子有些担心,她已经用了快一百块了!
虽然她的钱很多,但仍然像是割肉一样痛。
伙计连忙摇头:“不用!”
静子问那个招待男人的伙计:“你……为什么对他那么不客气?”
伙计在静子面前换了一副面孔:“您不知道,这些人拿来的铜钱很多都掺了其它东西,而且铜钱只能在这里用,不能买汉商的东西,汉商不认铜钱,他们只认您用的纸币和白银黄金。”
“那你们收了铜钱,自己也能拿去用啊。”静子不明白,“你们又不回去阮地生活。”
伙计们互看一眼,那伙计笑着说:“白银多了,铜钱就不值钱了,要铜钱还不如多囤一点白银和纸币,这些纸币可比铜钱值钱,这面镜子半年前只要三百文,现在要八百文,但半年纸币六块,现在还是六块。”
静子听得迷糊:“铜币涨价了?”
伙计们也解释不清,反正就是一句话,铜钱已经开始越来越不值钱了。
而白银也可能随着银矿的开采而变得不值钱,于是最保值的反而是阮地的纸币,他们这些伙计因为能接触贵族和家仆和商人,比平常人更能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才对穿着汉人衣裳,能掏出纸币的静子这么殷勤。
静子:“可……可如果以后不和汉人做生意了,那你们的纸币……”
伙计们倒不知道交浅言深的道理,他们互看一眼,有人小声对静子说:“那我们也能坐船去大国!我们有钱,可以过去生活,我们已经在学汉话了。”
“反正不能落到以前的日子里去。”
他们倒是听得出来静子不是汉女,但那又怎么样?静子一看就是在为汉女做事,她是很有可能被带去阮地的,她的起点就比他们高,那就值得讨好。
汉女们喜欢在本地找穷人家的小女孩做事,教她们汉话,让她们充当译语人。
这些小女孩在本地人眼里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她们挣得钱比倭国的普通商贩还多,如果是孤女,或是被家人虐待,那她们大概率不会再回家,而是成为汉女们的“仆人”,长久的充当译语人,甚至当她们汉语流利以后,还能跟着汉女去阮地,从此海阔天空,过上在他们看来人上人的日子。
而小男孩没有这样的机会,汉男们虽然不会找小女孩当译语人,但他们也更倾向于自己带来的译语人,不会自己再培养,认为培养出来了也不会安心给自己做事,不知什么时候就被倭国贵族收买了,帮着贵族坑自己。
不找小女孩,则是汉女们会监督他们,一旦有男汉商找了小女孩做译语人,那么他回去后一定会被抓起来调查——一个大老爷们,成天把小女孩带在身边,谁知道你会做什么?
你说女孩不会背叛你?那为什么不直接在阮地聘请会倭国话的成年女译语人?
静子听得有些难受,这些伙计对她这么尊重,讨好,可是对着那些和汉人没有关系,掏出大笔积蓄来买东西的倭国人却是那样的刻薄恶毒,平民是不会有白银和纸币的,他们只有铜币,那就是他们所有的积蓄。
伙计已经把东西都装到了背篓里,他走到门口:“您先走,我跟着您!”
静子点点头,顺着来时路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她看到了衣不蔽体的孩子坐在街边,孩子的娘亲管不了他,哪怕孩子一直往嘴里塞在地上抓的虫子。
平安京……似乎也不像她想的那样繁华。
这里的人,也没有她想的那样幸福。
第677章 商界巨变(十)
静子沉默的走在街上,耳边是路人的嘈杂声,倭人的声音向来是很小的,除了一些役人会趾高气扬放大嗓门,大部分人说话都声若蚊吟,无论何时何地,倭人说话都仿佛是在窃窃私语,静子以前察觉不到,她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老家宅院里的女仆才是和她一样的人。
离开那座宅子,离开女仆的身份,她便失去了大半和倭国的联系。
伙计将货送到静子所在的客栈,他双眼放光,站在门口抬头仰望,他对平民来说或许是个很体面的人,能在杂货铺里干活,挣得钱不仅够自己吃饱,还能养活家人,总有体面的衣服穿,但——人见识了不同的风景,便不肯再过一成不变的日子。
他见过那些能跟在汉商们身边做事的倭人,被雇佣之前,或许只是有一点小聪明的贫民,靠着汉商们的一点打赏,积累的一些人脉,在汉商走后仍然能成为本地商户或小官吏的座上宾,从此与平民就是两种人,甚至还能穿上丝绸褂子,穿上厚底布鞋,连只有贵族能学的字,他们也认识了。
伙计最羡慕这种人,最期盼的就是成为这群人中的一员。
只可惜他空有这样的期盼和几分小聪明,却没有这样的运气。
不过伙计并不气馁,既然运气不眷顾他,那他就自己找机会,削尖了脑袋,哪里都去问一问。
他看着这在平安京里难得的几家大客栈之一,看着翘角飞檐和檐下的蝙蝠雕花,小心翼翼地弓着腰询问要走进去的静子:“女姬,我生在平安京,对平安京里的人和东西再熟悉不过!您和您的主人有什么事要人去做,要人带路,找我就好!我一分钱也不要!只要能为大人们做事就好。”
静子:“我不是女姬……我只是个女仆。”
伙计不在乎,他堆着一脸的笑:“您在我眼里就是女姬!”
静子:“……把东西搬上去吧。”
静子把人带向楼上,却被店内的跑堂拦住,跑堂一路盯着他们上去。
“我们店一向是最规矩的,来住店的都是有身份的大人们,凡不住店的,谁人要上去,咱都得盯着。”跑堂的汉话更好,近乎没有口音,也不生涩,语言习惯也都和汉人差不多,他甚至留着汉人男人的平头,不再穿倭人自己的衣裳,而是一件棉质的短衫,一条过膝的长裤,鞋子比静子穿的还好,是带了软木底的高底鞋,他也比别的倭人更高大,因着不必在外跑动,也更白。
伙计跟在那跑堂后面,垂涎的看着那跑堂脚下的鞋,身上的衣。
这样的棉衣,除了贵族以外,也只有这些为汉商们做事的跑堂伙计能穿。
静子问那跑堂:“店内有餐食么?”
跑堂笑道:“自然有,都是汉人的饭菜,炒菜都有!汉人不爱吃渍物,不像外头的人那样的小气,什么都是小小一碟,都是瓷盘来装,那样的瓷盘换之前,一个就能卖出上千文!”